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王淼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 任重 曾瑞 甄翔】编者的话: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高端餐饮业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此前,网红米其林餐厅西班牙Tickets、美国加州Manresa接连倒下,近来中外也都不乏高端餐厅关门歇业的消息。为了应对行业颓势,中国米其林餐厅推出398元套餐、新西兰“9.9元餐饮套餐”疯卷……餐饮行业正使出浑身解数。
示意图
更精明的消费者
“高端餐厅开始接地气了。”喜好美食的陈晨最近发现一些高端餐厅上线外卖APP,其中不乏高消费的西餐厅和五星酒店餐厅。“一些套餐的价格还是挺划算的。”她说。对于陈晨这样的美食爱好者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品尝到此前“超出预算”的美食是种不错的体验。
当前,餐饮行业洗牌加速,一些网红高端餐厅甚至是有“米其林”“黑珍珠”称号的餐厅关门歇业引起媒体关注。意大利厨师翁贝托·邦巴纳在北京开设的Opera Bombana餐厅已关闭、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上海玉芝兰暂时歇业。香港《南华早报》称,几十年来,米其林星级称号就像一张“印钞许可证”,吸引源源不断的富裕顾客,在中国也不例外。但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各地的高端餐饮业发生了变化,顾客开始更加谨慎地消费。
不止内地,《南华早报》称,一些香港米其林星级餐厅也面临困境。去年6月,泰餐厅Niras在尖沙咀开业,这是泰国著名厨师Ton在香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尽管这位厨师名声在外,烹饪的美食广受好评,但Niras不到一年就关门了。今年4月,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估计,过去几个月内,已有700多家餐厅关闭。
一名不愿具名的餐饮行业专家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后,消费者更加理性、谨慎,也变得更加聪明、专业,对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一些高价餐厅很难靠概念和噱头“蒙”住消费者。
日料“厨师发办”
彭博社也称,节俭并不是让消费者放弃高端餐厅的唯一原因。食客们提出各种抱怨:只要在简单的烤鸭上放上鱼子酱,餐馆就能开出高价。他们也对难以捉摸的概念感到困惑,比如“旅途的灵感”或“奶奶的味道”,餐厅试图营销这些概念,然而消费者不愿买单。彭博社提醒说,吸引中国人消费的门槛已经提高,别再跟他们耍花招了。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4403亿元,同比增长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17亿元,同比下降0.7%。7月份,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速较6月分别下降2.4个、4.7个百分点。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餐饮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性价比成为消费端的刚需,高端餐饮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最近这一年我们看到有很多高端餐饮推出了一些商务套餐、家庭套餐,还有多人套餐等。”
“米其林餐厅开始卖穷鬼套餐”的消息日前冲上多个平台热搜。面对当前行业形势,高端餐饮展开花样自救。一些高档餐厅通过参加线下市集、推出线上套餐,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例如,新荣记推出了398元套餐;均价4400元的北欧餐厅EHB则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1/3。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厅已在美团上推出了超200种团购套餐,套餐订单量月均同比增长3.7倍。
上述匿名专家还表示,不仅是高端餐饮,目前整个餐饮行业都在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不过他认为,人们对于高品质餐饮的需求和追求一直都是存在的,品质餐饮未来依然有很大空间。
怀石料理
《南华早报》称,业内人士表示,展望未来,高端餐饮业竞争会更激烈,许多人尝试新方法来吸引食客。泰餐名厨Ton将重心转向HereThaiMarket,这是他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开设的一家价格更实惠的餐厅。他说,“这是一种休闲街头美食概念,非常适合当前的形势。”其他厨师也开始提供更实惠的餐饮选择。例如,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厅Andō的主厨巴尔比现在提供更简短的午餐菜单,旨在“以更短的时间和更实惠的价格,带来同样的体验”。
新西兰餐厅掀起“9.9元大战”
倒闭潮下,新西兰不少餐厅力推9.9新西兰元套餐求生。新西兰广播电台(RNZ)报道称,7月份,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知名意大利餐厅SPQR宣布破产,成为又一家因陷入经营困难而离场的“老店”。该月,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餐厅Chapel Bar & Bistro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奥克兰市中心知名地中海风味餐厅Vivace的总经理拉斯科警告称,餐饮行业正处在危机中,更多餐厅即将倒闭。他呼吁公众支持喜爱的餐厅,让它们度过经济低迷期,哪怕只是来喝一杯咖啡或一杯酒。
近年,新西兰餐饮行业陷入持续低迷,这与当前新西兰的经济密切相关。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去年第三季度环比下降0.3%,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而新西兰的通胀率却大幅上升:2022年6月,达到7.3%的峰值;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长期处于5.6%至7.3%之间的高位;直到2024年6月,仍维持在3.3%的水平。新西兰人可支配收入下降、日常支出增加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被迫“节衣缩食”,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和额度。
面对低迷的经济形势,新西兰不少餐饮从业者“断臂求生”,纷纷推出低价套餐,以求靠量取胜。《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走访了奥克兰的多家餐厅和咖啡店,看到不少餐厅都打出了“9.9新西兰元吃到饱”“10新西兰元三明治套餐”的“惊爆价”(1新西兰元约合4.4元人民币)。过去几年,由于蔬菜、肉类和鸡蛋等价格快速上涨,餐厅和咖啡店都竞相提价,以保证利润率。然而,现在新西兰人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在“越来越贵”的餐厅中消费。根据“西太平洋银行”的统计数据,过去3个月,新西兰人在餐厅的支出下降了9%。现实迫使餐厅做出低价走量的求生选择。
上周末,记者到自家附近的一家马来西亚餐厅就餐。过去的菜单上,一个炒菜的价格在30至40新西兰元,一份凉菜或小吃也要16至25新西兰元。然而,在新增菜单上,出现了“9.9新西兰元海南鸡饭”和“13.99新西兰元鱼头米线”的特价菜品。同时,其他20多种炒饭、炒面和汤面的价格也降至15.99至17.99新西兰元。走进奥克兰的中餐厅,9.9新西兰元的套餐大战更是风起云涌。“9.9新西兰元三菜一汤”“9.9新西兰元拉面”“9.9新西兰元包子、炒饭和肉夹馍套餐”屡见不鲜。新西兰媒体将其称为“9.9新西兰元乱战”,也有媒体称之为“餐厅试图让流浪汉坐在餐桌前的最后努力”。
不过,低价促销的策略能否帮新西兰餐饮业渡过难关尚未可知。根据新西兰餐饮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奥克兰78%的餐饮企业和全国76%的餐饮企业表示,收入与去年相比“明显较差”。58%的奥克兰餐饮企业和52%的全国餐饮企业将顾客减少视为最大问题。
鞑靼牛排
新西兰餐饮协会首席执行官比杜瓦表示,餐饮行业的倒闭事件体现了餐饮企业面临的严酷现实,“其中许多餐厅是社区生活的基石,并为许多人开启了在餐饮业的职业生涯”。尽管面临困难,比杜瓦仍鼓励协会的会员保持乐观态度,齐心协力度过充满挑战的时期。
“整个行业都处于十字路口”
在欧美,高端餐厅的日子也不好过。据雅虎财经报道,美国高端餐厅开业数量大幅下降。美国点评网站Yelp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高端餐厅开业数量有所下降:新美式餐厅数量下降最多(46%),日式铁板烧(40%)和现代欧式餐厅(36%)紧随其后。Yelp称,餐厅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食客仍在努力应对物价上涨。这一下降与整个餐饮业的开业数量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比上年增长了6%。不过增长主要由快闪店和甜品店带动,快闪店开业数量增长了155%,甜品店则增长了52%。
英国《泰晤士报》称,部分高端餐厅的商业模式难以维持。被视为全球最佳餐厅之一的丹麦Noma并不是第一个被财务压力压垮的餐厅。美国硅谷评级最高的餐厅之一Manresa于2022年底倒闭,其老板欣克表示,整个行业都处于十字路口。
英国IBIS World的一份报告称:“对顾客而言,高端餐饮的新鲜感在一点点消失,尤其在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情况下。”该报告发现,高端餐饮业受疫情和饮食习惯改变的影响最严重。
美国《企业家》杂志称,许多餐厅和食客的经济状况仍未从过去3年的衰退中恢复,再加上通货膨胀,许多人怀疑数百美元的餐费是否值得。
日本米其林餐厅主厨高木慎一朗本月接受《日本时报》采访时表示,高端餐饮业发展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成本问题,包括员工、物料、水电运营等成本的上升;二是缺乏足够的人才,需要有能力、有国际眼光的人加入到该行业。高木慎一朗还提到,一些超高端国际餐厅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厨房里的大厨人数跟食客人数差不多达到1比1的比例。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主要依靠的是不领薪水的学徒工,不然再高端的餐厅也吃不消如此高昂的人力成本。然而这种模式也受到一定诟病。《企业家》杂志称,高端餐厅的员工待遇存在争议,如广泛使用学徒等无偿劳动力等。加上工作时间长和低工资,导致该行业人员流动率上升。在生活成本高企、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和待遇的当今世界,高端餐厅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其劳工实践。
该杂志还称,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高端餐厅应该重新思考如何为顾客提供服务。这可能包括调整菜单价格、在不损害声誉的情况下尝试新的创收方式或彻底改变商业模式。
<>饮老板每天都要看这9个数据
[摘要]餐饮管理者日常工作中既要管理好员工的服务,做好培训与监督,更重要的关注餐厅的数据,这9个数据决定了一家餐企是否处于良性发展,老板和店长也应时时核查,对症下药。
餐饮管理者日常工作中既要管理好员工的服务,做好培训与监督,更重要的关注餐厅的数据,这9个数据决定了一家餐企是否处于良性发展,老板和店长也应时时核查,对症下药。
1、资金周转率
资金周转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企业使用某项资产的次数。计算周转率有助于判断企业对存货、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效率。例如,餐饮店应确定 适当的流动资金周转率,并对实际周转率进行比较。周转率过低,流动资金不足,一旦遇到营业收入下降,餐饮企业就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
2、店面的利用率
每个经营单元如吧台、餐饮店等合理占据的面积,是根据容纳的人员及每个人员所需面积计算得出的,空间利用率是指包括吧台、餐饮店、宴会厅等空间的利用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另外,应充分注意营业的淡旺季节性,尽量开发淡季时的市场,如老年人市场、举办棋牌比赛会和各种订货会等,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3、餐饮的需求量
确定餐饮需求量,要求考虑原料的供应,厨房生产能力及客人等情况,注意各种菜式的销售结构,避免有的菜供不应求,有的却无人问津。
4、员工人均服务量
人均服务量是指餐饮店服务人员每人负责的餐饮店座位数,它是对该餐饮店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效率的反映。 人均服务的座位数愈多,说明工作能力愈强、效率愈高,而经营者就愈应注意服务工作的质量,以免出现人均负责的座位过多,出现应接不暇而服务不周的情况。 人均服务的座位数少,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就会使劳动成本开支过大,技术水平不高。当然,不同的餐饮店服务类型,不同的营业时间,对于人均服务的座位数的需求也不同,经营者应根据餐饮店本身的服务特点与要求,制定出合理的人员配额,以便更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减少人力开支,提高效益。
5、毛利率与成本率
毛利率是指产品销售毛利与产品销售金额的比例,它是反映产品销售盈利程度的指标。成本率是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对产品的销售额的比例,是反映原材料成本占销售额比重的指标。 如果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说明原材料进价过高,或消费过大,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实际成本率降下来。如果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说明销售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符,或者其他方面有问题,应当找出原因。毛利率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成本与收入的关系,其计算方法可用1减成本率得出。
6、顾客流动速度
顾客流动速度关系到客人停留时间的长短,如果不影响服务质量,顾客流动速度偏高为好。经营者要注意分析怎样的顾客流动速度是合适的。若发现顾客流动速度下降,很可能是由于季节性缘故或服务质量降低、价格偏高或食品质量低劣而引起的。
7、客人的消费水平
客人的消费水平是掌握市场状况的重要数据。在不降低总销售量、不减少客人的前提下,餐饮店要努力提高人均消费水平。由于涨价因素, 高消费额逐年增加,但餐饮店也可以通过调整菜单、合理采购、创造新的服务项目等措施,尽量控制 高消费额的增加。这样可以稳定价格水平,保证"常客"的生意
8、营业时间长短
营业时间是企业服务能力的一个反映,餐饮店要按照客人的需求,确定每天的开业、结束时间,以及专门的用餐时间,如有的冷餐会是从下午3点钟到6点钟,夜宵可以从晚上9点钟以后开始。另外,还要设法缩短开门营业前的预备工作时间,因为这段时间虽然不影响营业额,但与管理费用有关,哪怕缩短一分钟,也可使成本降低。
9、人均创收额
人均销售额是指餐饮总收入除以全体出勤人员数的比值,它反映的是各个餐饮网点的劳动效率水平。人均创收高,说明该餐饮店的劳动效率高,劳动成本低;反之,则说明劳动效率不理想,劳动成本高。
人均销售额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餐饮店的实际经营效益作对比,从中发现效益差、人均创收少的部门,并查找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饮属于人效密集的行业之一,尤其是连锁餐饮,除了租金,人力成本是大头,所以人效问题备受关注。之前我们接触的,无论是连锁饭店,如老乡鸡,还是连锁茶饮,都已经在人效管理上发力了,通常的关注的人效指标无外乎坪效、人均销售额、人均成本、人均出单量等等。怎么算和选什么指标相关。
不同企业关注的数据指标不同,所以计算方式不同,但无论是哪类指标,一些核心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计算都是相通的。例如销售数据、人力成本数据、工时数据,最关键的是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准确性及时性,选好指标,套用公式就可以了。今天就借着他们的经验和我们的方案,和题主简单分享一下餐饮行业人效提升的底层逻辑。
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简单看看一下影响餐饮行业的挑战在哪里。
就我们接触的不同类型的连锁餐饮来看,大家面临的挑战大致可以分为几类,首先是用工体量的大,这是最明显的问题,其次是用工越来越多样化和勇敢标准化,这也是企业为提升人效做出的改变。
- 用工体量大,员工类型多,如果无法合理调配员工的话,就会产生很多浪费。
- 员工流动率高,招工成本大,培训成本高,这也促使餐饮业用工多样化,保障高比例兼职情形下的人员供给,因此多样化的员工管理也是人效管理的一个挑战。
- 为了提高人员效率,餐饮行业的用工也需要标准化,减少培训标准,提升个人的单位时间产出。
所以总结起来,餐饮行业人效提升要关注的问题包括:人岗匹配、人员调配(例如不同门店共享用工),以及个人工时的利用率。在这里,和题主分享一个我们一家茶饮行业的人效管理的经验给大家。他们在人效管理过程中,关注三个基础的问题:
第一,人力标配
1、也就是需要多少人
营运中心的人进行规划,每家门店的预估营业额、点单量、人流量等等分析,有一个标准,大概什么样的水平,需要多少人。
关注的一个指标:每人每小时的产出/销售额(SPMH)
2、门店的员工如何配置
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样的岗位,这部分工作对店长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店长识人用人。
第二:人力结构
1、主要是人员的结构,多少正式工,多少小时工。
目前比较主动临时工的运用。一是因为人力成本,二是因为正式工的流动率高(流动率60%-70%,真的很高,行业差不多都如此),也因此开发了临时工的简化版培养SOP。
2、以及未来的“共享员工”——门店密集后,如何实现区域性的用工联动。
第三,就是工时优化
这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总部,从流程和工具上赋能门店提升人效,他们称为“计划组织”。例如:员工工作动线、服务SOP、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智能排班,精益工时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盖雅能帮助他们的就是在智能排班、员工技能管理、工时效率提升几个方面。
智能排班,实现人力优化
利用智能化的平台,结合外部数据和运营管理需要,高效、自动地生成更优化的餐厅排班结果,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 符合连续出勤天数、班次间隔时长等合规相关要求
- 匹配业务需求,精益运营
- 尽量按员工给班时间排班,优先排员工做擅长做的工作
- 紧跟外部环境变化与运营策略升级,持续支持门店运营
自动考勤,全面提升效率
实时、软硬一体化考勤管理,多种方式考勤,数据自动上传,同时提供灵活的排班、调班工具,自动合规校验,全面提升餐饮企业考勤效率。
- 考勤异常及时主动处理
- 假期的自动释放及统计,轻松管理请休假
- 全方位管控加班
移动自助,简化 70% 工作量
通过移动自助应用,更便捷、更密切地把一线员工引入运营管理体系中。既满足了新生代劳动力游戏化、社交化需求,又提升了餐饮企业排班有效性。
- 通过智能手机,及时互联互通,高效采集给班时间
- 全员使用移动端的蓝牙打卡方式,异常自动实时校验
- 及时获知排班信息,换班、调班在线发起
数据分析,助力科学决策
实时对接考勤数据、排班数据,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洞察各品牌各区域餐饮门店的人员到岗率、排班情况是否适配业务需求,及时应变,提升运营效率。
- 实时的报表与可视化,提供数据洞察与自动预警
- 追踪运营与生产力指标的达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移动访问,高效动态掌握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人效管理的内容,推荐大家下载我们的人效管理白皮书哦
https://www.gaiaworks.cn/resources/report/resource-202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