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欠款2000万一夜之间倒闭老板跑路 昔日高端自助餐金钱豹怎么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果不是看到倒闭的消息,杨盛杰压根不可能再想起金钱豹。但他的记忆很快回到了七八年前最后一次去吃金钱豹自助餐的情形。当时他和

<>

果不是看到倒闭的消息,杨盛杰压根不可能再想起金钱豹。

但他的记忆很快回到了七八年前最后一次去吃金钱豹自助餐的情形。当时他和朋友一共五人,决定找一家上档次的餐馆。"两个外国人,三个中国人,有人喜欢吃这个菜,有人喜欢吃那个,不要烦了,就去吃金钱豹。一个地方搞定。" 他记得当时要提前预约,不然订不到座位。

< class="pgc-img">

到了现场,"人实在太多了,每次拿菜都要像抢一样",印象最深刻是吃小鲍鱼,"一盅一盅的。" 杨盛杰他们在那家金钱豹的全国总店吃了足足两个多小时,还看了其他分店看不到的乐队表演。

不过从去年开始金钱豹全线关停,内幕到底是什么?

倒闭从三年前就开始倒计时了

继去年6月底北京最后一家金钱豹餐饮门店翠微店全面关停后,金钱豹上海门店也进入了休业状态。(相关阅读:供应商集体"起义",金钱豹被上门追债!自助餐到底要怎么活?)至此,曾有 "自助餐中的劳斯莱斯"之称、鼎盛时期在全国开有26家门店的金钱豹全线关闭。

< class="pgc-img">

"金钱豹倒闭是迟早的事,从四年前卖身那会儿,就是倒计时了。当时创始人把金钱豹股权整个打包卖给投资公司,投资公司雇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这就一定会出问题,不管是自助餐还是任何餐饮公司。害死公司的也不是职业经理人,采购、供应链等任何环节都能导致死亡,这是团队坏了。"

金钱豹如何从品牌做大到渐渐消亡?

能把一个高端自助餐品牌做得这么大,金钱豹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方面与其正好顺应了时代的消费趋势有关,另一方面,金钱豹曾经成功的经营模式也是其中因素。诚然,自200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金钱豹,抓住了消费文化进入暴富的第一阶段。那个时期的人们开始追求物质和数量的双重积累,而作为自助餐,正好满足了这两点要求。

< class="pgc-img">

据悉,2013年金钱豹就已经开始亏损,因其盲目的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据公开资料显示,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为3.27亿元、4.44亿元。金钱豹曾经赖以生存的奢侈模式何以逐渐失去消费者青睐,这也给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现在这种海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最终还是倒掉了,金钱豹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在最火的时候,金钱豹曾规划要在全国开设50家门店,要比竞争对手多。2011年是一个关键节点,截止2010年底,当时其国内的门店数量达到18家,年营业额近9亿元,漂亮的业绩也撑起创始人的野心,希望带领金钱豹在2011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然而,几经周折,上市计划搁浅。

< class="pgc-img">

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便以15亿元的价格把金钱豹卖给一家欧洲私募基安佰深。后者接收金钱豹后,很快就因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为2.24亿元、2.08亿元。

金钱豹自助餐倒闭原因:管理层矛盾成为问题加剧的导火索

在海底捞一直传授餐饮企业用人技巧的时候,在西贝、井格纷纷成立商学院的时候,金钱豹还在施行"空降"政策。没有完整的晋升机制,在高管离职后,直接远程遥控"空降"管理组,且不说新来的高管没有管理金钱豹的实战经验。单空降行为,就会引得许多老员工不满。

< class="pgc-img">

金钱豹短短几年换了7任总裁,内部矛盾激烈,内需损耗严重。大规模的集体离职现象在金钱豹屡见不鲜。人才保有率下降影响服务水平,最终导致顾客体验差。在人才的资源选拔和开发管理上,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金钱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不光会员退卡难退,金钱豹还是个"老赖"!

去年6月28日,刚关门的金钱豹北京翠微店就来了十几位供应商上门讨债,供应商称,金钱豹拖欠他们的债款达2000万元。而早在2016年5月,就曾有十多位供应商去金钱豹亚运村店追讨所欠货款。据供应商反映,当时金钱豹拖欠他们的货款高达1600万元,金钱豹方面对此给出的说法是正在进行内部审计流程,财务账款暂时冻结。

< class="pgc-img">

一位金钱豹供应商对媒体表示,金钱豹负责人在当时曾找过他,表示会还钱但需要时间:"当时制定了还款计划,分多期还款,但只执行了两个月"。据他介绍,2014年就明显感觉到金钱豹开始走下坡路,拖欠货款的情况从那时起已有迹象。除了拖欠供应商的货款,金钱豹也被爆出过拖欠员工工资。去年6月份,金钱豹苏州店关门时,曾曝出拖欠店内40多位员工2个多月的工资。

产品质量逐渐下降,顾客差评不绝于耳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4年,金钱豹国际美食汇亚运村店、王府井店被爆出违规卖生食海鲜,随后两家店遭到食药监部门的处罚,先后停业整顿,金钱豹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在大众点评上,小编也发现"太让人失望"、"质量下降"、"强烈不推荐"等之类的评价不少;

快速扩张导致运营水平下降

2011年之后,金钱豹一度扩张出了26家门店,而且每家店面的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并且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每家新店装修费用动辄上千万元。高速的扩张带来的必定是更大手比的投入,但高端餐饮毕竟受众面有限,许多二三线的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店面生存能力下降,许多店很快就歇业了。经营成本高,运营水平无法跟上,从而导致其经营困难;

经营模式老化,与市场脱轨

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复合式自助餐厅,也许当初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鲍鱼等走入普通人的生活,自助餐厅也不再稀奇。金钱豹"大而全"的形式显然已不能满足食客们的需求,自助餐竞争优势在于特色化和精品化,囊括一切的金钱豹反而没有任何优势;

但,如果嘉年华国际想让金钱豹继续存在,面对当前危机,金钱豹应尽快解决纠纷,顺应市场潮流,对金钱豹进行更加彻底的转型和改革,利用自身优势辅助金钱豹走出低谷,并且需要为下一步的发展做更长远的规划。

<>

(天方燕谈副主编)

曾被誉为高端自助餐标杆的金钱豹最近麻烦不断。

近日不少媒体报道,其在北京、上海的最后几家门店先后进入休业状态,消费者充值的预付费卡暂时无法兑付,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金钱豹所售预付卡内尚有1000余万元余额。此时,公司负责人电话也打不通,处于失联状态。另外,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的新闻也逐一被曝光。这一切都意味着金钱豹帝国正在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曾经有多火爆?堪称高端自助餐饮的一面旗帜

金钱豹原来是家台湾企业,由台湾人袁昶平创办于1991年。他将全球400多道美食摆在一个餐厅里,从鲍鱼龙虾、燕窝鱼翅,到不限量供应的哈根达斯冰淇淋、甜品,对那时的大众来说都是奢侈品。但在这里,消费者可以的自助服务、随意享用。人均200元的价位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正因为定价不菲,加之无论什么阶层来吃一顿金钱豹自助餐,都是很有面子。很快,金钱豹就成了当时自助餐的高端代表。

金钱豹的特色之一:哈根达斯免费吃

2003年进入内地市场后,金钱豹的定位恰好迎合了当时的消费需求,发展迅猛。到2013年,金钱豹在国内的门店数量突破20家。早在2011年,金钱豹就计划在3年内把门店拓展至40家,年营业收入30亿人民币,并在当年下半年赴港上市。另据其公司网站资料显示,金钱豹旗下有美食百汇、龙会所、国际会议中心、金璨婚礼、外烩5个子品牌,单店每月客流量10万人次,每年预计约100万人次。这些骄人的数据无一不在印证金钱豹高端自助餐厅的火爆。

金钱豹为何如此受欢迎?复盘其发展历程,无外乎几点原因:

  • 1、迎合当时消费需求,食材高端新颖并且稀缺,价格高昂反而符合“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消费心理;

  • 2、中餐、西餐复合式自助供应,可选择性强;

  • 3、全家欢式用餐环境,不限量供应,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满足消费者的口腹之欲;

  • 4、赶上高端餐饮尤其是以政务为主的高端消费的风潮,恰好高端餐饮市场发展迅猛。

既赶上一波消费浪潮,又能提供特色食材,还能让原有的自助餐模式有了标新立异的内涵,金钱豹顺势成长为高端自主餐的一面旗帜也不足为奇。但市场瞬息万变,金钱豹走到一个顶峰后开始与时代脱轨,很快就走到一个拐点,最终也没能爬出泥淖,迅速败亡下去。

最终还是倒掉了,金钱豹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在最火的时候,金钱豹曾规划要在全国开设50家门店,要比竞争对手多。2011年是一个关键节点,截止2010年底,当时其国内的门店数量达到18家,年营业额近9亿元,漂亮的业绩也撑起创始人的野心,希望带领金钱豹在2011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然而,几经周折,上市计划搁浅。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便以15亿元的价格把金钱豹卖给一家欧洲私募基安佰深。后者接收金钱豹后,很快就因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为2.24亿元、2.08亿元。

巨额的亏本让安佰深选择摆烂,在2015年以2.53亿港元的低价转手给香港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身家缩水近13亿。此后,金钱豹自助餐厅开始迎来关店潮,到现在也仅剩上海杨浦区一家门店尚在营业。嘉年华国际也未能救活金钱豹,2016年,餐饮业务收入约为4.39亿元,亏损约为7245万元。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金钱豹的倒闭是迟早的事。很多人都在惋惜,曾经火遍中国的金钱豹为何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这几点教训需要吸取:

首先,要围绕产品和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对于餐饮企业,食材、菜品以及标准化服务就是产品。金钱豹依靠高端、高价的食材和商品在自助餐饮上走出一条有品牌辨识度鲜明的路子。但后期在菜品和食材上把关不严,服务也脱节,大量消费者投诉海鲜不新鲜,哈根达斯停止供应以及服务差劲等情况,大众点评上的差评也影响其形象,这无形中就把食客拒之门外。

大众点评上的网友差评

其次,要注意成本控制,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安佰深时期,仍然延续原有的“暴发户”式风格,根据媒体报道,金钱豹单店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装修费用在3000万元以上。而到了嘉年华国际手中,也没有多少实际投入,也未优化金钱豹的经营方式。

实际上,当时的消费风口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以政务消费为主的高端餐饮生意受国家政策监管影响迅速下滑,比如湘鄂情转型科技企业,俏江南声明一落千丈;另一方面新生消费群体已经成长,他们开始追捧“小而美”的食物,比如近段时间大火的“沙县轻食”,以及肯德基开卖小龙虾,都是为了迎合市场新需求。金钱豹这种十多年走“大而全”、装修、菜品风格的餐厅已经不符合大众口味的,曾经风靡的自助餐也成为一种像黄焖鸡米饭式的普通就餐形式。也就是说,成本的失控下的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急剧的行业风向变化,让墨守成规的金钱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三,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金钱豹在经历两次甩卖之后,内部管理混乱,几乎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地步。澎湃新闻报道,在遭遇闭店危机后,首先失联的部分集团高管。而在经营管理层面,部分门店竟然私吞现金流,然后再以盈利去弥补空洞;有员工也私下办理优惠充值卡,拿现金套现或许差额,获利丰厚。有爆料称,一个收银员月薪2400月,结果LV包能买好几个。甚至于,有高管在离职前夕,还为自己开取动辄10万元的奖金。上行下效,管理乱成一片。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需要加强内部员工和高层的管理,尤其是财务监管,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不然他们就会像蛀虫一般侵蚀掉整个企业的肌体。

金钱豹热度的散去,也为自助餐行业和高端餐饮敲响了警钟: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果还是无法更快更主动谋求转型以及内部调整,就很有可能被新的消费群体和需求所淘汰。民以食为天,餐饮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一个可观的速度增长,对于从业者而言,需要从金钱豹的身上汲取教训,探寻更稳更有价值的商机和市场。

经颇具知名度的自助餐品牌金钱豹,在北京、上海的最后几家门店也进入歇业状态。

7月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来到金钱豹集团总部所在地——上海金钱豹大酒店。铭牌显示,该酒店1楼为国际美食百汇(即金钱豹自助餐),3、5、6、8曾则为金钱豹宴会厅。澎湃新闻记者发现,该门店自助餐区已于6月18日停业,宴会厅区正常运营。

在金钱豹集团总部7层,目前仅有少数被欠薪的行政办公人员在值守,但对上门要求退款的消费者,以及追讨货款的供应商,他们则是一问三不知。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金钱豹多名工作人员提到,该公司内部存在管理混乱,部分分店领导涉嫌“腐败”,再加上前任领导激进推广“预付卡”,导致了今日的困局。

金钱豹全国各店开闭店时间表。澎湃新闻记者 李皙寅 摄

上海两店欠薪已近1500万元

下午三时许,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地图上标记的金钱豹总部——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的上海金钱豹大酒店。

酒店前台立着公告称:“因公司内部工程维修,近日百汇(自助餐)暂停营业。”

有现场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自助餐厅6月19日就暂停营业了,公司同时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导致“无米下锅”。

刘先生是延安西路店日本料理案台的厨师,工作已近10年。他向澎湃新闻介绍,目前4、5月份工资均被拖欠,本月发薪日在即,恐怕也是希望渺茫。社保金也未如期缴纳,导致自己的社保账户被封号了。

澎湃新闻在金钱豹大酒店的集团总部、国际美食百汇等办公区走访发现,不少员工目前处于“想走不敢走”的尴尬状态。

金钱豹自助餐的行政人员边玩王者荣耀边说,已经被拖欠俩月工资,也不敢走,一走工资就彻底没戏了,只能守着。

在大厅,还有从异地赶来讨薪的工作人员,但也只能无功而返。

一位金钱豹延安西路店的工作人员称,自助餐店店长的工资也被拖欠,同样讨薪无门。

据澎湃新闻了解到的情况,仅金钱豹在上海杨浦、延安西路两店的自助餐们的点,合计欠薪及经济补偿金已近1500万元。

北京翠微广场店现状。澎湃新闻记者 郑朝渊 摄

突然关门,消费者申请退款难

相比员工,消费者还面临着充值会员卡作废的风险。

在延安西路的金钱豹集团一间办公室内,十余位消费者围着在本子上自发登记联系方式、卡号、余额。澎湃新闻走访发现,从大厅到自助餐公司办公区,再到集团办公区,到处都有写满消费者信息的登记表。

一位消费者向澎湃新闻称,餐厅停业十分突然。6月初,她听闻其他金钱豹停业后曾来就餐,“那时候就有端倪,菜品已经不新鲜了,大周末的人还特别少,但没人说会停业”。

在场消费者均表示,从始至终未接到金钱豹方面的闭店通知。澎湃新闻翻阅该登记本,约有近百人登记信息。

不止上海。7月5日,澎湃新闻在北京翠微广场购物中心的金钱豹餐厅看到,该餐厅同样已经关门。商场张贴的公告称,其与金钱豹仅为租赁关系。金钱豹自行承担债务、风险。并留有上海市金钱豹总部的地址和电话,但电话并无人接听。

在金钱豹总部的自助餐办公室内,澎湃新闻发现了一张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消费者名录。

名录上一位四川消费者称,去年9月曾和当地金钱豹达成协议,约定年底退款,但时至今日,打交道的员工都纷纷离职,没人联系她了。

截至2017年5月,金钱豹所售预付卡内尚有1000余万元余额。

与此同时,金钱豹对供应商欠款也比较严重。

有不愿具名的供应商称,金钱豹拖欠货款由来已久、愈演愈烈。最开始是隔月、后来是半年、而后是隔年3月份结清,自己公司现在也被拖欠款项数百万元。

该供应商还称,上个月曾有北京地区供应商,带了十余人来到集团总部,说不还款就不走了。但即便如此,金钱豹方面并无人站出来给供应商以解释。

在裁判文书网上,今年3月,上海斗品膳食品管理有限公司诉徐汇金钱豹国际美食,索求清偿贷款9万余元牛肉食品。

北京翠微广场店现状。澎湃新闻记者 郑朝渊 摄

谁的金钱豹

眼下,无论是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大部分员工,都无法联系到金钱豹高管。

“现在一切稀里糊涂的。”一位工作人员还称,地方有关部门曾跟员工打过招呼,如果金钱豹集团公司有人出现,请第一时间告知。

金钱豹餐饮品牌目前隶属于香港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6.HK)。

据嘉年华国际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末,金钱豹全国共有13家门店,其中北京4家,上海4家,逾1100名员工。

公开信息显示,袁昶平于1991年在台湾地区成立了第一家金钱豹KTV酒店。金钱豹于2003年登陆上海,进入大陆市场。金钱豹在全国的店面最多时达到了29家。

2011年7月,金钱豹以15亿元的价格由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接盘。时任金钱豹中国CEO的缪钦曾对外表示,预计到2015年,金钱豹将实现销售20亿元和50家门店的目标。

然而,4年后,嘉年华国际以两折不到的价格,收购Nice Race management Limited99.99%股权,Nice Race主要从事金钱豹品牌运营。

彼时,金钱豹餐厅已现颓势。

嘉年华国际公告称,截至2013年底,金钱豹的营业额约9.57亿港元,除税前亏损约2.23亿港元,净负债约3.27亿港元;截至2014年底,金钱豹的营业额为7.14亿港元左右,除税前亏损约2.08亿港元,净负债约4.44亿港元。

亦有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嘉年华收购金钱豹后,并无多少实际投入,也未优化金钱豹的管理现状,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据嘉年华国际2016年报显示,餐饮业务全年收益为5.02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逾100%。然而实际亏损0.8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恶化逾60%,负债逾10亿港元。

公告显示,上海金钱豹宴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皇郡国际(深圳)有限公司,均为环球嘉年华直接控股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上述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李飞。

此外,李飞作为18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外15家金钱豹系列公司高管,掌控全国各家金钱豹地方分店。

2017年2月,曾于2004年至2012年担任金钱豹CEO的蔡充,成为嘉年华国际的执行董事。

7月5日,澎湃新闻曾数次致电其手机,均为关机状态。

多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在6月19日,自助餐服务歇业前,部分集团高管就陆续消失。

“收银员一个月薪水2400元,结果LV包能买好几个”

对于金钱豹当前的混乱状态,金钱豹某门店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金钱豹管理混乱,“有的店私吞现金流,还让盈利的单店拿盈利去弥补。”

“收银员一个月薪水2400元,结果LV包能买好几个。”该门店负责人称,有的门店收银人员私下办理金钱豹的优惠充值卡,可以拿现金套现,每笔消费就能赚取动辄10-20%的差额。此外,更有些门店自助餐负责人直接把控门店营业流水隐瞒少报,中饱私囊。上行下效,有的门店工作人员,消极工作,导致各店经营困难。

一位在金钱豹国际美食工作的相关人员对澎湃新闻称,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此前曾有高管在离职前夕,还为自己开取动辄10万元的奖金。

另有工作人员称,上一任老板激进地推广预付卡,而后携款跑回青岛。导致现在自助餐顾客都刷预付卡消费,造成现金流难以为继。

金钱豹延安西路店婚宴业务负责人称,婚宴、宴会实际上是金钱豹仅存的利润奶牛,然而每年营收的大部分都被迫上缴,用以补贴全国其他各店的亏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该负责人称,金钱豹婚宴、宴会的工作目前照常运营,未被金钱豹自助餐厅所困,“如果有订单,我现在照样敢接,也能接,我们是两家独立的公司。”他们正在与金钱豹集团商量,尝试由目前管理团队的38人携手签订合同,展开为期一年的“盈亏自负”组团经营金钱豹婚宴、宴会项目,承担手下160名员工的工资,以便保留下金钱豹婚宴的品牌。

北京翠微广场店现状。澎湃新闻记者 郑朝渊 摄

衰退的自助餐

金钱豹光环褪去的背后,是自助餐行业面临的集体困境。

极光资本投资经理杨默涵对澎湃新闻称,在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传统自助餐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日渐衰减,其落寞或有缺乏转型较慢的原因。

杨默涵还称,餐饮行业本身现金流动性较好,收账速度很快,但投资单店成本相对较大,像精品餐厅,一般需要三年才能收回成本。若提前收取预付款,进而挪作他用,转为开店扩张、那一旦盈利能力受阻,很容易造成现金流周转困难。造成菜品、服务质量打折,进一步恶化盈利能力,造成恶性循环。

从嘉年华国际公告来看,2016年公司餐饮业预收款项仅为2.3亿港元,不足2015年同期的一半。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称,餐饮市场进进出出很正常,餐饮可能一年要开10万家,就会倒闭七八万,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高端餐饮也一样会被淘汰。

据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餐饮行业去年消费总额约3500亿元,高端餐饮占到了约1000亿,在这样一个体量之下,高端餐饮的增长率依然达到了年增长8%。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