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8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在江西九江市永修县顺利召开。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唐建清、小龙虾产业分会秘书长蔡俊,以及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会员、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分会会长唐建清主持。
< class="pgc-img">>2023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省渔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地小龙虾产业相关企业的配合下,小龙虾产业分会克服种种困难,顺利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小龙虾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唐建清表示,“2024年,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让我们共同努力、抓住机遇,为分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 class="pgc-img">>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唐建清
本次会议审议了2023年度小龙虾产业分会工作报告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据小龙虾产业分会秘书长蔡俊介绍,2023年分会撰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初稿),4月份顺利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湖南南县小龙虾节,6月份举办了“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龙虾节”,10-11月份小龙虾产业分会主要领导分别调研了海南、安徽、江苏等产区情况。
< class="pgc-img">>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秘书长蔡俊
2024年小龙虾产业分会的主要工作,1-2月,开展“龙虾中国行”活动,为第七届小龙虾产业大会宣传造势,同时为撰写《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4)》收集数据;5月中旬,参与由新华通讯社编制“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评审;5月中旬,举办第七届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7月,拟联合分会各有关单位及地方主管部门,组织研讨交流会;8月,拟召开小龙虾全年活虾供应技术研讨会暨小龙虾养殖错峰从业试点计划;9月,拟组织小龙虾产业标准的培训学习交流;10月,拟召开小龙虾冬季高密度囤养技术研讨会;8-12月,拟组织分会秘书处人员调研小龙虾主产区,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12月,拟组织开展全国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美誉度调查,撰写全国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报告。
< class="pgc-img">>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为王冬梅、唐玉庭、刘小华、陈春永等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受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2024年小龙虾苗和成品虾价格不如往年,尤其是早期龙虾苗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成品虾价格也不如往年,养殖户效益下滑、养殖信心受挫,流通、加工、餐饮等环节形势也不是很好。围绕小龙虾养殖规模发展、加工业发展、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本次理事会也作了重点研讨。
< class="pgc-img">>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表示,今年出现了小龙虾总体养殖效益下降等问题,从业人员要理性看待。
< class="pgc-img">>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
【会议研讨环节】
安徽省科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宋光同发言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汤亚斌发言
盐城工学院教授王爱民发言
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副主任胡火根发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冬梅发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诸永志发言
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发言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奚业文科长发言
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原院长陆伟发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魏开金研究员发言
2月7日,省虾稻产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在汉召开,来自省内140多名小龙虾和优质稻产业的企业、合作社齐聚一堂,共同组建湖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载体,力争用三年时间,将“潜江龙虾”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
省虾稻产业协会由省农业农村厅引导、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等5家单位发起组建,将制定全省小龙虾、优质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施品牌产品标准,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在全省逐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的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我省小龙虾、优质稻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提升。
“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是我省探索出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解决了当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种粮意愿不高的难题,被总结为“双水双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产业模式。2017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生产面积达到497万亩,居全国第一,小龙虾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50亿元。
规模大却品牌弱、品牌多却散而小,是目前制约我省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9月,我省印发《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 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组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建设“虾-稻”大数据中心、培育龙虾小镇等举措,力争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形成一套成熟的田间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实现亩产千斤稻,亩增收两千元。
(来源:湖北日报)
热文推荐
幸福之地|潜江虾稻共作传奇
关注|中国首个小龙虾生态试验中心落户湖北洪湖
关注|小小一只虾,竟然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到底凭什么?
红稻绿美如画,潜江虾稻香天下。5月18日,2024“潜江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潜江市召开,来自全国相关行业协会、省直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等政企学研领域代表200余人出席活动。
< class="pgc-img">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寄语“潜江龙虾”发展
>本次大会以“全链融合,聚势赋能”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进一步巩固潜江龙虾在全国小龙虾产业的引领地位、标杆地位、龙头地位,加速攻克“养大虾、养好虾”“四季有虾”难题,推动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勇在致辞中表示,潜江龙虾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潜江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增长,成为享誉全国的小龙虾美食胜地和网红打卡地。今后,潜江市将锚定“一城三基地”发展定位,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抢抓“虾十条”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
< class="pgc-img">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勇致欢迎辞
>大会现场,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院长陈炎明发布《2024年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白皮书》,新标准的正式发布,成功引领潜江虾-稻产业实力“出圈”,做到了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防治有计划、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基地有认证、上市有标识、安全可追溯的虾-稻全产业链标准化产业发展高水平,成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class="pgc-img">大会发布《2024年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探讨水产科学与科技创新。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系主任王鲁峰、中国供销商贸瑞通公司副总经理李伟、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姚江波、抖音电商综合业务小龙虾品类负责人曾帅分别从虾稻食品安全、供销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及电商运营等方面作专题分享。
潜江如何做到“四季有虾”?怎样才能实现“品牌最响、品质最优、体量最大、城市最火”目标?互动沙龙环节,湖北省乡村旅游协会总顾问陆令寿、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银根、湖北智慧乡萌智能科技研究院首席信息官李凯共同探讨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之道。
< class="pgc-img">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之道
>据了解,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耕耘,潜江市久久为功,用工匠精神培育小龙虾产业,建成集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餐饮美食、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研学旅行、节会文化于一体的虾-稻完备产业链,此次大会将持续推动全省小龙虾主产地共建共用共享“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全方位提升潜江龙虾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记者 李磊杰 通讯员 葛飞洋 李雯沨 编辑 王芳 编审 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