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新开业的餐厅,如何45天回本70万呢?我现在就给你分享一下我们的营销方案。
这个方案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我们N多个成功项目测试出来的。
这家餐厅是在一个商务园区。园区大概有2万位白领,工薪族和创业者。
具体方案:
(1)印制8元抵用券
印制8元抵用券,派人穿上卡通服装到各个楼门口发,正面是8元抵用券,背面是菜品价格和地址,我们的客单价从15元起步。
(2)来消费还送售价19元的餐具两件套礼品
如果是你,你收到这样的抵用券,会不会来消费,来消费还送售价19元的餐具两件套礼品。
(3)凭券来就餐减去8元不亏本
我们都相信很多人会凭券来就餐,根据我们的成本核算,减去8元我们是不亏的。
(4)扫码进群每天抽大奖
想得到餐具,就得扫码进群,群里有什么好处?
群里每天抽大奖。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每天每个群里都抽奖。
(5)群里走心分享
我们会在群里走心分享,为店主打造一个感人的个人故事:同时告诉大家为什么建这个群,引起大家的共鸣。
(6)和群员进行互动娱乐
和群员进行互动娱乐,比如看图猜物,成语古诗接龙,晒素颜照等等,让群员深度触网群里的互动。
(7)开启低价水果团购活动
开启低价水果团购活动,按照进货价格销售出去,让群员觉得非常超值。
(8)然后推出饭卡储值活动
培养了顾客群内团购的习惯,然后推出饭卡储值活动,比如充值298元,送零售价298元的保温壶。
储值698元,送零售价499元的拉杆箱。储值的会员,参与摇奖互动,一等奖为苹果手机。根据我们的测算,从开业后的45天,储值2000人不成问题。
有的充298,有的充698元,总金额肯定超过70万,还不算平时零散的顾客。
(9)在会员里面招募想创业的人
这几千位餐厅会员,单纯只是储值,太浪费了,我们有自己的健康产品——品牌净水机。
我们会在会员里面招募想创业的人,他们来建群,我们帮他输出知识和内容,然后通过他的群里卖净水机,让他赚50%毛利。
(10)再发起众筹再开新店
会员看到我们的餐厅火爆,我们再发起众筹,会员出资,用他们的钱,一起开服装店,或者再开新的餐厅。
(11)围绕这2000人不断发酵酝酿形成消费群体
围绕这2000人,不断发酵酝酿,形成一个有忠诚度的消费群体。这些不是理论,而是我们帮助很多实体店实现的案例。
有一个生鲜店,就是从原来的水果店顾客社群里众筹了80万,和铁杆顾客一起开的,这几十万入股的顾客,一天到晚发朋友圈帮这个店引流。
试营业的营业额,就做到3万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孵化打造的,我们入股30%。
总结:
- l 没有营销,只有人性。
- l 社群营销可以解决,商家与客户之间,信任与价值的事情。
一家成功的餐饮店,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餐饮新人都没有搞明白,就贸然地去开餐饮店,结果最后血本无归,在如今的餐饮业,最重要的除了菜品口味之外,作为服务业的餐馆,每一个细节服务都至关重要,很多人因为不注意这些细节,最后导致门店亏损,老顾客流失,最后倒闭关门。
< class="pgc-img">>因为一包纸巾,我拉黑了这家餐馆
老黄在深圳一个工业区上班,工厂只包中午饭,晚餐需要自行解决,老黄的晚餐在工厂门口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解决,在这个餐馆老黄几乎每天都去,在这里已经吃了1年了。
可是年后回来,这家餐馆进行了装修升级改造,装修完工后,这家餐馆比以前更好看,但是老黄也发现,菜品价格也上涨了。
原来一碗牛肉面卖13元,如今卖18元,曾经一个辣椒炒肉卖20元,如今卖29元,菜品味道差不多,但是价格却上涨了不少。
< class="pgc-img">>更让老黄郁闷的是,老板取消了原来餐馆桌子上的纸巾盒,如今想要纸巾,需要支付2块钱,上次老黄和朋友在这里聚餐,让老板给了2包纸巾,最后结账时,老黄发现需要收费。
老板表示以前利润太低了,如今不提供纸巾了,需要另外付费,虽然是老顾客,但是老板也没有免除的意思,也没有打折抹零。
经过这次之后,老黄就把这家餐馆彻底拉黑了,再也不去了。
< class="pgc-img">>因为一包纸巾,投资百万的餐厅倒闭了
刘建明是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在老家投资了一百万元,开了一家特色菜餐馆,这家餐馆主打的就是本地的特色炒菜。
刘建明开餐馆的初衷很简单,看到一个朋友开餐馆赚钱了,于是就跟3个人合伙,总投资了一百万,开设了这家面积500平米,上下两层的餐馆。
餐厅开业后,生意还不错,很多亲戚朋友前来捧场,依靠着开业的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前来尝鲜。
但是两个月后,门店优惠活动取消了之后,门店的生意下滑得非常严重,由于大家都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了?
< class="pgc-img">>面对营业额的下滑,面对顾客的减少,刘建明开始对餐馆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减少每个月的成本支出。
刘建明比门店的一些免费项目都取消了,比如桌子上的免费纸巾,换成了2块钱一小包的收费模式。
一个月后刘建明的生意更是惨淡,每天门店的员工比顾客还多,有位老顾客表示,你们餐馆是越做越差,连纸巾都收费,难怪没有人来消费,菜品质量也不如以前。
不到半年刘建明这家投资了100万的餐馆九宣布关门倒闭了。
做餐饮就是在做细节服务,如果细节服务不到位,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餐饮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只要一个细节没有做好,那么顾客下次就再也不来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包纸巾,有时候可以决定你餐厅的生存。
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前,有媒体报道称有近20名未来餐厅加盟商因遭遇巨额亏损,而前往饿了么上海总部维权。
“饿了么未来餐厅招商欺诈,亏光我们的血汗钱”!
“预测16个月回本,但2年多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加盟商盈利!”
一时间,饿了么的未来餐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饿了么平台花费近三年打造的未来餐厅项目,也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如今却是此般光景,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职业餐饮网小编进行了复盘。
(代理商称亏损2个亿)
模式创新:打造闭环的商业模式
如果有一个外卖的加盟模式,由平台发起,只用投资,就能坐等收益,你愿意加盟吗?
这就是2年前,饿了么发起的“未来餐厅”项目。
专做外卖,饿了么为加盟商提供大数据选址、选品、供应链和门店运营等支持,加盟商省掉了不少的事儿。
而,饿了么也可赚取加盟费、供应链费、配送费、平台抽成费等。
这是一个闭环的商业模式。
1、市场:流量现成,排名优先
有流量就有生意,饿了么有自己的流量。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饿了么的交易额占比为36%。
对未来餐厅的加盟商,饿了么平台多多少少会将其排名靠前,比如,这家未来餐厅概念店的排名,就紧跟着外卖品牌田老师红烧肉。
2、选址、产品:依靠大数据
在选址上,未来餐厅会根据平台数据,决定在什么地段卖什么产品。
比如,有一商家想在A地卖麻辣烫,但数据表明,点麻辣烫的人很少,点冒菜的却很多,因此,未来餐厅决定不在A地卖麻辣烫。
3、运营标准化:依靠大数据和APP
在运营上,饿了么负责挑选品牌,并提供大数据支持。
甚至,未来餐厅还专门建了EACH APP,负责门店的日常运营管理,店员从入职培训,到日常工作,都在EACH APP的监控下完成。
从大数据到APP,未来餐厅的运营也实现了标准化。
4、设备标准化:用设备,3分钟出餐
未来餐厅,门店面积60平,4名员工,3分钟出餐。
只需把食材加热,或者放在烤箱里蒸烤,一份外卖就出炉了。
如此的出餐速度,是由一系列的设备实现的。
(这是冷冻柜和冷藏柜,里面是加工好的半成品食材。)
(一般来说,蒸、煮、炸等工序会用到不同的器材,但未来餐厅把它高度标准化,用万能烤箱全替代了;员工只需要在智能屏上选择要处理的食材,例如选择鸡排,机器就会提醒员工把鸡排放入烤箱的哪一层,放几个,加热时间等,加热完成后,万能烤箱还可以自助完成清洗。)
(半成品食材经后厨加热后,员工就会按照装餐顺序,盛饭、装菜、盖饭盒,整个流程下来也就是两三分钟。)
踩了4个大坑,水土不服
1、大数据的坑:过于相信大数据,凭数据拍脑袋
现在,论外卖的大数据,论科学化分析,估计没有哪个商家能超越外卖平台。
但是,仅凭大数据,就能拍脑袋作决策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然,未来餐厅也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如前文提到的,A地买麻辣烫的顾客多,就应该在A地卖麻辣烫吗?
不一定,因为,虽然A地买麻辣烫的顾客多,也很难对抗A地麻辣烫的红海市场啊!
选择卖麻辣烫就意味着,一头扎进了红海之中。
饿了么纵然有自己的流量,但未来餐厅也要和几百万家外卖商家分食流量,竞争何其激烈!
就好像,某个商圈的B品牌的一产品卖得异常火爆,C品牌也到这个商圈卖该产品。
C品牌能成功吗?
大数据的坑,就在于,大数据只是对现状的反映,不足以用来预测未来,而很多人过于相信大数据,以为大数据就是未来,因此,只能掉坑。
2、产品的坑:简单复制爆品,无核心竞争力
未来餐厅在经历了前期摸索后,留下了6个品类,分别是盖饭、粥、麻辣烫、冒菜、酸菜鱼、水饺。
但是,简单复制过来的产品,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以曼玲粥为例,它为什么能靠粥外卖崛起?
这是因为,它在粥外卖上,做了很多事情,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谨慎选址,根据客群做差异化,解决了粥坨的问题,保证了粥外卖的新鲜度,因此,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
而未来餐厅有什么?模仿的、工业化的产品?红海式的选址?
这恐怕很难在好产品、好品牌不断涌现的外卖市场中生存下来!
3、投资的坑:设备就花50万
未来餐厅是要做高度标准化的,所以,前期,设备的投入成本就很高。
据加盟商控诉,未来餐厅招商时,表明门店设备投入为35万元,实际门店投入超50万元。
“加盟商还控诉,每家门店的设计中都配有水吧间,内有冰箱、净水器、制冰机等全套设备,实际运营中未启用。
设计规划失误,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占整个门店基建成本的15%以上。
此外,在没有相应餐品的情况下,如煮面炉等设备作为标配强制购买,实际未使用,同样闲置至今。”
第一,未来餐厅前期投入的设备较多,而且有较多闲置,这是投资的浪费;
第二,不同地区的经营情况不同,有的单量高、有的单量低,而且,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加盟商家的承担力也不同,却都用高成本的设备,确实很难收回投资,因此,掉入了投资的坑。
4、跨行的坑:互联网式的扩张在餐饮业走不通
饿了么做了未来餐厅,其实,之前,百度外卖也做过类似的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些外卖平台认为,外卖市场是线上的,是个整体的市场,找到爆品,迅速在市场铺下去,就能快速收割市场。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外卖看似是个整体的市场,做得依然是附近三公里的生意,面对的市场依旧是碎片化的。
投机取巧,什么产品卖得好,就去复制,并在全国推广,全国的顾客是不买这个账的。
以一份30元的龙虾饭为例,可能在一线城市卖得很火,但到了三四线城市,能否找到客群,就不好说了。
餐饮经营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它不是统一的经营,一个模式复制到不同地方,不同地方面临的环境不同,经营成本也是不同的。
有的地方可能会落地开花,有的地方就会夭折。
饿了么毕竟是做外卖平台的,它的优势是标准化能力强、运营能力强、有自有流量,但一个做平台的,去做餐饮,用的还是平台思维,而没有坚守餐饮业的底层价值,显然是很难走通这条路的。
参某说
餐饮属于典型的线下消费,自有它的经营逻辑,互联网思维可辅助,但无法超越!
特别是面对规模扩张,这一千古难题。
因此,饿了么未来餐厅的项目,就遭遇了水土不服!
京东未来餐厅,虽然也对外宣称,3年要开1000家店,恐怕也是有待观察!
>本文来源:职业餐饮网,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的提供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