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90后美食家沐月。今天为大家分享在芜湖必打卡的8家店,无论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本地人,这些吃的都是你犒劳肚子时不错的选择哦!
小高米线
< class="pgc-img">小高米线
>鸡丁米线
>本地人想必没有人不知道小高米线。在芜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如今就连轻轨上的口播都有小高米线的宣传了。我最推荐的便是中央城这家店了,味道一直保持初心,如今还出了生煎包,非常好吃,又吸引了一众粉丝,大人小孩都喜欢,每次去都座无虚席,最主要是价格很友好,基础价格10块钱一碗,很良心了!
地址:中央城财富街
赵记阿香婆麻辣烫
< class="pgc-img">赵记阿香婆麻辣烫
>麻辣烫我吃过很多口味,北方的纯辣的,南方的加麻酱的。这家的麻辣烫算是完美融合了南北方口味,纯辣的麻辣烫搭配麻酱料汁,夏天要是再配上一杯冰可乐,口感真是绝了!没吃过的一定要去试试。
地址:芜湖市银泰城负一楼
芜小皖捞面
< class="pgc-img">招牌鸡丁面
>偶然的一次看到了青山街的这家店,品尝了他们家的招牌鸡丁面,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面条细长劲道,汤汁酸酸辣辣,到最后我连汤都喝完了!
西贝莜面村
< class="pgc-img">西贝莜面村
>< class="pgc-img">牛肉汤泡馍
>牛肉汤泡馍是陕北名吃。说实话在南方正宗的这种名吃真的太少了。今天推荐的就是一家专门做西北口味的店,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那就是西贝莜面村。各大商场几乎都有,芜湖目前只有一家哦,地址在苏宁广场5楼。他们家好多招牌菜,例如牛羊肉,肉夹馍,牛肉汤泡馍,粉丝汤,凉皮等。都是极具特色的美食,保证不会踩雷,如果你带着小孩子吃饭,西贝一定是非常好的选择,他们有特有的儿童餐,充值会员只需9.9元,还有特有儿童酸奶5.9元,性价比高,更卫生,妈妈更放心!
武汉热干面
< class="pgc-img">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是武汉的名吃,也是十大面食之一,如今也是遍布各个城市。今天推荐的这家武汉热干面位于德盛广场大学城小吃街,一份面?卤蛋?茶干的套餐面是我日常必点清单。爱吃面的一定不要错过哦。
海底捞
< class="pgc-img">一起嗨海底捞
>哈哈哈哈哈,海底捞还是来了。芜湖的海底捞我真的要推荐,尤其是银泰城的海底捞。因为它确实和别的地方的海底捞有点不一样。首先是环境,芜湖海底捞的装修环境是完全新式的,早在2017年就使用了这种新风格,那时候南京天津这种大城市还是沿用老式的装修,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了。我还记得第一次在芜湖吃海底捞,服务员贴心地把我的衣服放到了座位底下的储物箱里,当时觉得还有这么个箱子终于衣服不会沾油烟了。其实主要是美观了许多。因为以前的衣服是放在椅子上用一个罩子罩起来的。其次是服务,一如既往的好,带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带小宝宝的家长,海底捞真的贴心到家了,有儿童床,儿童椅,母婴室,还有游乐园!没有去过的家长一定要去哦!总之,海底捞是一家人聚餐或者朋友请客吃饭不出错的选择!如果你只去过老式风格的海底捞,那你一定要在芜湖吃一次!
云乡记过桥米线·煲仔饭
酸笋米线
>米线分很多种,有小高米线那种细米线,也有过桥米线这种粗米线。这家的过桥米线是我来芜湖吃过最好吃的一家过桥米线,味道很正宗!上次吃过觉得正宗的过桥米线是在大学时。尤其我爱吃辣。所以酸笋米线是我最推荐的,也有不辣的口味。其次他们家还有煲仔饭,喜欢吃米饭的也可以去尝试。
卡旺卡
< class="pgc-img">奶茶
>这是一家奶茶店,在芜湖有很多家,是我最喜欢的饮品店之一,最推荐的是步行街店。不论是装修风格,服务还是饮品的特色都值得一去。他们家主要是奶茶和茶饮,价格呢也比较中等,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喝什么就点招牌,一定不会踩雷!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看的过瘾,吃的开心!
酸奶、方便食品、蔬菜……江灿手脚利落的对准将商品条码对准收银机台扫描仪。3月6日上,从早上9点站上收银台到下午1点下班,顾客来来去去,江灿几乎没有闲下来过。
24岁的江灿并不是专业的超市收银员,而是生鲜传奇超市有限公司从奶茶店卡旺卡“借”来的共享员工。疫情期间,由于部分餐饮企业处于停业状态,江灿在家待业。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生鲜传奇超市一直坚持营业,面临人力短缺的情况。
“疫情期间,合肥包河区未停业及复工企业用工紧缺,服务业又因尚未复工员工闲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倡导辖区各企业采取‘共享员工’方式,为用工模式开辟用工合作新途径,助力企业解决用工荒,有序复工复产。”合肥市包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局的倡议指导下,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联合辖区内的生鲜传奇超市有限公司发出了“共享员工”的邀请,与辖区内的卡旺卡、上海正大食品等签订临时借调协议,员工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经过面试、培训,并确认劳务合同后,持健康证根据就近安排原则,在接受曙光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者的防护措施规范培训后入驻门店,协助从事收银、理货、消毒等工作。
2月16日,作为“共享员工”的江灿报到上岗。经过培训和其他同事的帮助,他很快胜任了收银的工作。生鲜传奇超市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王婉告诉记者,春节后,公司后缺口员工百余人,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累计解决了就业90多人次。目前,随着服务行业逐渐复工,公司也在“共享员工”的同时,在包河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通过线上招聘等方式,又补充了110多名员工。
走的更“远”的是张文明。张文明是位于包河区的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餐饮部的员工。3月4日,原本从事餐饮服务岗位的他,走进位于合肥市经开区的合肥海尔工业园,作为“共享员工”开始短期就业。经过培训、身体检测等,张文明穿上新岗位的工作服,上岗冰箱后排插管的岗位。而这也是从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来到合肥海尔工业园的第三批“共享员工。
“原本按照相关规定,2月10日起,饭店就可以开始复工,但受疫情影响,客流量远低于正常时期,餐饮业务目前也只提供外卖服务,部分员工闲置。”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相关负责人邓容告诉记者,当看到海尔集团紧缺员工的消息,他们主动对接联系,并前往海尔工业园考察,很快就促成了“共享用工”的达成。从2月下旬至今,经过自愿报名,安徽世纪金源先后有三批共93名员工,加入到了“共享员工”的队伍里来。
合肥市包河区人社局副局长吴邦国介绍,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包河区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平台,通过倡导“共享员工”、举办线上招聘会、开展“接您上岗”活动等措施保用工、稳就业,以更精准的服务助力疫情期间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徐汐颜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
< class="pgc-img">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在厮杀激烈的新式茶饮赛道里,品牌想要活下去没那么容易。
又一家网红奶茶倒下了!
这年头,明星效应也不好使了,消费者是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一边是闭店潮,一边是开店热,在新式茶饮赛道里,正面临着残酷的大洗牌。
近日,有媒体报道,马东投资的茶饮品牌“谢谢茶”线下门店已经全部关闭。
从2018年12月开出首家门店,不到4年时间就“全军覆没”。
“网红”易,长红难,从高调亮相到悄然退场,这似乎是绝大多数网红品牌的宿命。
众多明星背书,曾是“排队王”
2018年,可以说是新式茶饮加速奔跑的一年,动辄上亿元的资本注入更是为新茶饮的发展再添一把猛火。
据美团数据点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已经达到41万家,并且一年增长74%。
热辣滚烫的茶饮赛道,吸引了众多入局者。谢谢茶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2018年末,谢谢茶首店登陆北京潮流圣地三里屯太古里。
这个由香港地产商运营的潮流圣地从没有引入过一个未经验证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的筹码,无疑是其有明星的加持。
开店预热期间,马东出现在三里屯的巨幅海报上,在首店开业当天,他还带着颜如晶、肖骁等人为“谢谢茶”站台。
对于马东,看《奇葩说》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了。
同时,马东也是米未传媒的创始人CEO、主持人,还在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明星背书,自然会给店铺带来大量的关注度和曝光度,开业一周的时间里,不少人慕名而去,谢谢茶门店每天都是大排长龙。
在公众号中,谢谢茶就称其门店人流量多到“排成北京10号线高峰期”。
在2019年的时候,谢谢茶靠着明星效应还把奶茶卖到了一瓶68元的高价。在这款奶茶里,谢谢茶对其的宣传文案是“巴黎米其林三星甜点师特邀研发”。
之后又上架了一款也自称是“米其林三星大厨研发”的一款面包,售价45元。
虽然不知道奶茶这个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品类,是靠什么值得定价近70元一瓶的,但是“物以稀为贵”,在新消费市场火热的那几年,消费者依然十分追捧。
马东这么卖力宣传谢谢茶,当然是因为他是其中的投资者之一。
天眼查显示,谢谢茶所属的上海皮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旗下全资控股北京谢谢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廖兰心持有约43%的股权,马东持有约4%股权。
“如果这个团队做的是炸糕生意,米未一定不会投。”马东说。
随着喜茶、奈雪的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式茶饮在那几年迅速成为了红海市场。
很显然,马东要做的就是一个针对年轻人的生意,因为对他来说,“奇葩说诞生的那一天就是针对年轻人的”。
只不过,他似乎忘记了年轻人是最追求新鲜感的人群,他们对待网红品牌的热情就如同台风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
靠着明星背书,谢谢茶火过一段时间,几个月之后就已经没有人排队了。
一位深圳的谢谢茶加盟商表示,“(后来)销量不太理想,现在都不知道一天能不能卖出十几杯”。
早在2022年,谢谢茶就被爆出多家线下门店关停,转向智能奶茶站。而目前谢谢茶上海多家智能奶茶站也均已撤店。
此外,谢谢茶的官方小程序也已停止服务了,而且其官方微博、公众号分别自2021年4月、2022年12月起就再无更新。
不管是品牌信息还是门店信息,都已经找不到踪迹,可谓是开店有多风光,退场就有多落寞。
明星效应不好使了,难割韭菜
明星入局餐饮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靠着明星背书,很多品牌在初期赚得了很大的声势,可之后,热度便逐渐褪去,产品上也没有优势,就落得了倒闭、关店的局面。
近期,一家叫麦吉machi machi的奶茶店也被曝出多地关店,门店从巅峰时期的23家关到了仅剩下5家店。
这家来自台湾的奶茶店,不仅上过周董MV,还和日本女神三吉彩花同框,周杰伦也经常在自己的INS账号里多次为麦吉打call。
甚至周杰伦还会专门跑到门店喝上一杯,更有阿信、林俊杰等知名明星加持,想不火都不难。
2019年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麦吉奶茶门店排队几个小时已经是常态,一个小时能够买到都算是“运气”。每到一座城市开出首店,门口排起的长队就一眼望不到头。
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周杰伦的同款奶茶更是被黄牛炒至800元一杯,头茶直接以880元的吉利好价被预定了。
只不过,再辉煌,始终也还是逃不过关店的命运。
如今门店不仅冷冷清清,也不需要再排队,而且还惹上了官司,成为了老赖。
作为麦吉奶茶在大陆地区唯一的代理运营商,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从2023年至今,被列为执行人或失信执行人就多达10次,被执行金额已经达到 152.22 万元。
风头正盛的其他连锁奶茶店,一个月的流水都能够有几十万、上百万,而麦吉奶茶的代理商甚至连一百多万的金额都拿不出来,可见,混得有多惨烈了。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里,没点实力真的不要随便入局,实力支撑不了野心,那么市场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新式茶饮赛道洗牌加速,小品牌被卷死
有明星加持的奶茶品牌都如此,更不要说那些规模没有茶百道、蜜雪冰城大,也没有明星背书的奶茶小品牌了。
要问近年来最卷的行业,新式茶饮一定榜上有名。
茶饮赛道不仅仅是打价格战,更是在供应商、营销和加盟商上也竞争激烈,可谓是达堪称白热化。
据窄门餐饮的数据,截止2024年5月,“奶茶饮品”赛道的门店总数达到418403家。近一年内新开店167629家,但是净增长仅有29917万家。这意味着新茶饮行业近一年内有近14万家店闭店。
和2018年热烈的“资本年”不同,如今的资本市场对于奶茶的信心并不充足。
作为“茶饮第二股的茶百道在上市当天即破发,沦落到了和奈雪的茶当年那般处境,上市首日,茶百道股价刚开盘便下跌超10%,当日收报于12.80港元,跌幅26.86%。
显然,市场的高度饱和,让茶饮品牌已经没有什么新故事可以讲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茶饮市场激烈的程度只增不减,有一定规模的茶饮品牌需要更强大的钞能力,来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各种状态的竞争压力。
而小品牌,没有钞能力,没有庞大的规模,没有强大的认知度,最后的结局,要么被头部品牌卷死,要么自己淘汰出局。
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茶饮赛道里,头部的茶饮品牌和网红小品牌的差距在一步步拉大。
古茗在此前的招股书也提到过,一个茶饮品牌要在一个省份形成规模优势,至少要开店500家。
开几百家店,要多少资金融入,可现在资本已经都不看好茶饮赛道了,品牌想要开店规模,就只能靠加盟。
但是现在一条街上十几家奶茶店挨着,饱和的得不行,如今入局奶茶店已经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勇士敢在这个时候选择加盟奶茶店。
所以,目前还在这个赛道挣扎的小品牌奶茶店们,不如就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小而美也挺好的,不用非得要和巨头挤和竞争。
最大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在群雄逐鹿的茶饮市场生存下去。
就有不少在本土区域市场跑出了自己特色的奶茶品牌,它们同样有着强劲的竞争壁垒。
从去年开始,旅游消费火热的同时就带火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茶饮品牌。
这些因地域特色而生成的区域茶饮品牌,或许很多外地人都没听过,但是它们能够从理念到产品本身都能和当地文化进行恰当的融合,被很多消费者称为当地的“奶茶之光”。
比如洛阳的“小芳茶卖部”、贵阳的“去茶山”、安徽的“卡旺卡”,安阳的“吕小哥”、兰州的“放哈”、南阳的“豫见咕噜咕噜”等等。
尽管不如市面上的连锁奶茶品牌那么有知名度,但是这些地域奶茶在本地也活的挺滋润,扎根在当地,深受游客和本地人的喜欢。
因此,在茶饮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这些依附了当地文化底蕴的本土茶饮品牌,或许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您喝过“谢谢茶”吗?对于越来越多网红奶茶店倒闭的现象,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