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1-03 07:05
新华社郑州11月2日电(记者刘高阳 刘金辉)演讲比赛刚一结束,马奇科娃就迫不及待地用外卖App点了一杯抹茶味的珍珠奶茶。
“布拉迪斯拉发喝不到这么好喝的奶茶,也许我应该回去开一家奶茶店。”马奇科娃边说边在订单上输入了她的中文名字“韦丽娅”,“对了,我要全糖的!”
这位17岁的斯洛伐克女孩已是第三次来到中国,她和其他120多位来自105个国家的青少年一样,来河南郑州参加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在网络上,奶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时髦、年轻、充满活力。
事实上,没有几个青少年能抗拒这种混合着茶香、奶香和甜腻的味道。每天的比赛一结束,赛场外的垃圾桶里就塞满了奶茶塑料杯。来自马里的男孩布瓦雷?马玛说自己喜欢奶茶的味道,但是喝完奶茶总是剩下很多珍珠、布丁无法用吸管吸上来,让他感觉总想再喝一杯。
除了奶茶,中国的古装剧或偶像剧以及劲歌热舞的综艺节目也正在塑造着世界各国青少年对这个古老东方国家的新印象。
19岁的墨西哥姑娘玛利亚有个好听又有古典韵味的中文名字:梁筱珺。在这次的比赛中,她手拿玩偶,用一场和玩偶的对话,穿插着几首中文歌曲和说唱(rap),展示了她的才艺。而对话的主题,是她如何喜爱《琅琊榜》这部电视剧,以及这部电视剧的主角——中国男演员胡歌。
或是抱着学习汉语的目的而来,或是单纯地被这些影视工业产品所吸引,中国影视剧在海外“收割”粉丝的能力有时出乎人们的意料。
“我在墨西哥看了很多中国电视剧,有些甚至叫不上中文名字。”梁筱珺说,“我是胡歌的‘迷妹’,但我其实也特别喜欢胡一天。”胡一天是另一部中国偶像连续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主角。
立陶宛姑娘奥斯特雅性格腼腆,但当话题转向街舞时,她的话立刻多了起来。
“我很喜欢王嘉尔。”奥斯特雅说,“在立陶宛很多人都喜欢他,我们还喜欢看中国的综艺节目《热血街舞团》。”奥斯特雅最早在优兔上看到了这些来自中国的流行元素,“粉”了很久之后,她开始学中文。
“但我学中文的目的其实和我喜欢的这些关系不大。”已经要准备上大学的奥斯特雅说,“我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懂得中文,机会更多。”
“中国真的很现代化,通过跟这里的中学生交流,他们玩的抖音、弹幕,我都没玩过,很新鲜。”喜欢唱中文歌的18岁的美国姑娘奥利维亚说,她用一首唱跳结合的歌舞《中国话》作为她才艺展示的节目。
10月21日至11月1日,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河南郑州举行,意大利选手杰莫莱?雅各布(中文名郑彦柯)获得冠军。这些选手在比赛的间隙,还参观了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少林寺、塔沟武校等,不仅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见识了中国的现代制造业。
“现在全世界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已在1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30多所孔子学院和1100多个孔子课堂,每年派出上万名老师和志愿者,全年各类汉语考生达到680万人次。一些国家把中文纳入了他们的高考科目,还有一些国家把汉语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说。
【编辑:张一凡】
责编:任鑫恚
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奶茶竟然成了秋天的标配。在“秋天第一口奶茶”被热议的时候,谁曾想过,你人生中的第一口奶茶喝的是什么?
回想一通,那些藏在青春记忆里的奶茶店又逐渐清晰了起来,大口九、地下铁、绿岛村、大维、贡茶……这些让80后、90后南方人倍感熟悉的校门口奶茶,不知是多少人的“青春回忆杀”。而让人意外的是,很多人的奶茶启蒙,竟然来自广西这座小县城——平南。你敢相信?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广西小县城,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奶茶之乡”。常住人口仅有约 111 万的平南县,就有着26.5 万人在做奶茶,换句话说,平均每5个平南人中就有1个卖奶茶的,应该说,基本每个平南人都会有亲朋好友在卖奶茶。
平南奶茶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凭啥能在奶茶圈这个千亿赛道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奶茶奶茶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广西帮”?走进平南的奶茶街看一看,或许才能找到答案。
01丨中国奶茶第一县平南凭什么?平南在哪里?
它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贵港市,东接梧州市,西临桂平市,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珠江最大的干流浔江(西江干流中游河段)自西向东贯穿其中,将平南中部的平原一分为二,平南县主城区就在浔江北岸。沿着西江一路向东,便进入广东境内,通达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平南人走出广西的最早通道;2014年,南广铁路开通,平南设站,坐上动车从这里出发,最快2小时06分便可直达广州,而到南宁也只需1小时左右;而“一县6高速”的交通布局,也在为平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持续“加速度”……如此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平南“走出去”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落广(下广东)淘金潮“中,平南人便是先行者之一,他们纷纷来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或打工谋生,或做起生意。而“平南奶茶”的故事起点,就要从广州说起。
1999年,在广东打工的平南人陈有杰在广州开启了第一家奶茶店,一元一杯的台湾珍珠奶茶,一下子便火爆广州街头,据说,开业当天就卖出了8000多杯奶茶。从此,“平南奶茶”,漂亮开局。随后,一个平南老乡凭借奶茶生意从“打工仔”摇身变成“大老板”的传说,在这个小县城里逐渐流传开来,而陈有杰在衣锦还乡时,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奶茶生意经”,手把手教亲朋好友们做奶茶生意。
一传十,十传百,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平南县迅速生长,而平南人也自然而然地将“平南奶茶”推向广东、海南等省份,同时,孕育了超过200多个奶茶品牌。
随着“平南奶茶”版图的不断扩张,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奶茶店就有5万家,以65%的市场份额,霸占了当时新式茶饮的大半江山。
就是在这一年,很多小镇学生喝上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口奶茶,也是这个时候,CoCo都可刚入驻大陆市场,蜜雪冰城也仅有一家门店。这时,让人们熟知的,更多是大口九、地下铁、贡茶、布拉品、茶里屯等“平南系”奶茶。
2020年底,平南人靠着奶茶,营收近490亿元,这“泼天的富贵”怎能让人不向往?在当地,只要有人想做生意,很多人会直接选择开奶茶店,而这一年,就有将近26.5万平南人从事奶茶行业,占到了当时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甚至把生意做出了国门。正如平南奶茶协会官方简介所言:
“几乎中国的每个省市,甚至东南亚都留下了平南人的足迹。我们就是中国奶茶史上不可不提的一支力量——平南奶茶人,业内将其尊称为‘广西帮’。”
如今,广州成为了“中国奶茶之都”,这其中也有平南人的功劳吧,不过,早在这之前,这座低调的广西小县城就以“中国奶茶之乡”出道了。
02丨平南人逛街,首选奶茶街
走进“中国奶茶之乡”平南,这里浓厚的奶茶氛围,着实让人惊讶。在平南中心广场旁的一条半圆形街道上,就挤着50多家奶茶,说“十步一家奶茶店”也毫不夸张,举目看向“平南奶茶街”,整日客流不断,几乎容不下前来喝奶茶的平南人。如果你去拜访平南老朋友,他们一定会对你说:“扯(走)!请你饮奶茶!”如果你恰好是本地人,只要你上街,肯定有人对你说过“帮打包盅奶茶喂。”在这里,上街喝奶茶,成了待客和消磨时间的首选。好喝的饮料那么多,平南人为什么在一开始就选择了奶茶?这和当地气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身处亚热带气候区的平南,常年都被“焗(闷)”在湿热天气之中,避热解暑是当地人最急迫不过的生理需求了,这时,吨吨吨……喝一杯冰冰凉的奶茶,降温去热效果是极佳的。
同时,一条浔江水,也将平南的命运与珠江沿岸的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早年走出广西的平南人,敢闯敢拼且商业嗅觉敏锐,所以才能抢先在繁华大都市中紧紧捉住奶茶致富的商机。像奶茶这样的好东西,既能解暑降温,还能赚钱,谁能不爱?不过,透过奶茶,我们也能窥见平南人爱吃爱玩的一面。
作为曾入选“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的平南,也是吃货天堂。石硖龙眼、钵儿糕、酸糟大肠、酿菜、大安粉角、同和扣肉、六陈粉占……味味都是平南的专属美味。如今,让平南人津津乐道的“平南新八景”,红陵远眺、畅岩怀古、田湖映翠、花洲腾龙、碧海银川、白马双英、鱼洲雁信和新隆丰碑,也是当地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让老一辈沉迷不可自拔的牛哥戏,也在大大小小的乡镇,甚至农村活跃了起来。
这座小城的文化生活,真是精彩。
浸润在奶茶香中的平南小城,其实和大部分广西小县城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慢节奏和舒坦,知足且长乐,安静又美好。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范围,广西许多地区也有同样的奶茶氛围。
03丨得闲饮奶茶广西人最愉快的消遣
广西,好像总是因为吃而出圈。刷羡慕完广西人有10元3斤的荔枝,又有10元70个广西火龙果的热搜上榜,即使是大闸蟹,也卖出了10元3只,更别提9块9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4块一盅的米粉、5块一杯的奶茶了……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似乎没有比吃得好、喝得好更重要的事了,作为美食爱好者里的“乐天派”,广西人本着“能吃是福”的信念,从不会亏待自己的胃。
你看,就一个简简单单的米粉,他们都能吃出各种花样,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猪脚饭、牛巴粉……真的馋哭了不少人。
在喝方面,他们也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阿妈煲的靓汤,山上长的好茶,“公文包”里的“土茅台”……只要好喝,便要一喝到底。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广西人这么爱泡奶茶街了。
在南宁,市中心朝阳商圈的奶茶街成了年轻人聚集的网红街;而在柳州人熟知的五星美食街中,奶茶一条街成了打卡胜地;在桂林,两步一个奶茶店的文化宫奶茶街,更是桂林人的逛街消遣的首选地;就连平南县的邻居藤县,热闹的奶茶街里有时也有超1万的人流量……在广西,几乎每个城市、甚至小县城或者小乡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奶茶街。(采访一下广西老表,你们老家是否也有奶茶街?)因为太爱喝奶茶,广西人还喝出了当地人十分喜爱的奶茶本土品牌,热力雪、贡茶、茶道夫、梁小糖、煲珠公、茶桂坊……都是广西奶茶圈里的“明星”,而被视为“广西之光”的阿嬷手作奶茶,甚至开到了上海。
对于热衷奶茶的广西人来说,能在他们心里有一席之地的奶茶店不仅要有好味道,还必须有好环境——有奶茶喝、有Wi-Fi、有空调、有充电插座、还要装修好看、座椅舒适……也只有兼备了这些要素的奶茶店,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奶茶街里开得下去。就是这样的轻松休闲氛围中,广西友仔们在奶茶店里打发了一个又一个下午。
“世界纷纷扰扰,广西永远美好”。老家,永远是广西人最难以割舍的牵挂,无论广西人在外漂泊多远、多久,只要回到老家,喝一口甜滋滋的奶茶,脚步便又慢了下来。
当慢悠悠地游走在熟悉的街巷,听着亲切的乡音,吃上久违的美味小食,那一刻,沉睡在心底的乡愁,才终于得到舒展。
转载自《地道风物》
<>知大家看了今年的315晚会没有,说实话除了晚会的前十分大众的亮相博点眼球以外,本人还以为从央视财经频道串台进入了北京卫视的生活频道。只想拉着麻麻告诉她科普时间到了,这些生活小常识你一定要记牢!
失望至极……那些网友们关注的问题一个都没上榜,村口小卖部倒是开得红红火火,为此整理了消费者走过的深坑,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走过~
Part1 “网红店”的深坑
“网红店”去年大热,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已是一个熟知的词汇。其中鲍师傅、喜茶、一点点等等,更是被年轻人高度追捧。而这些网红的背后都有哪些坑呢?
01 真假鲍师傅
想吃一个“鲍师傅”,都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呢,但是看着遍地开花的鲍师傅,多少人吃过大亏而千里迢迢跑到西单总店去买呢。
鲍师傅北京总店西单店
2017月12 月,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侵权为由,将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2004年,鲍才胜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面包房,创立了“鲍师傅”品牌,并首创了肉松小贝这一品类。门店以黄底红字“鲍师傅糕点”的形式装饰,寓意生意红红火火。
2008年转型做窗口型的特色糕点店,在阜成门、雍和宫、长椿街三个地方开了“鲍师傅”,并陆续研发出不同口味的肉松小贝、提子酥、枣糕、蛋黄酥等20多个品种。
2013年,登上北京卫视《美食地图》,鲍师傅品牌走红,2014年,鲍才胜在北京已拥有了12家店,同年开始在天津开店。
2017年,鲍师傅上海店消费者排到了地铁口,让鲍师傅名声大噪,一夜爆红后成为“网红店”的标志。
一夜爆红的结果是,各地打擦边球,打着鲍师傅的名号开启了所谓的“加盟店”。
北京西马厂自称加盟的“鲍师傅”店
在北京三里屯SOHO一带,有“金典鲍师傅”,该店将“金典”缩小字体,“鲍师傅”三个字位于牌匾中央;此外还有“鲍大师傅”、“精品鲍师傅”等各类“鲍师傅”,看上去,“鲍师傅”可谓遍地开花。就连一些大型商场也 “开门迎客”,引入了类似店铺入驻。
真正的鲍师傅——鲍才胜通过《中国消费者报》表示,目前鲍师傅在全国也只有25家店,北京有14家店,全部采取直营模式。专家表示不少网红店都是中小微企业,起步门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一定在要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提上日程。打击山寨品牌及商品,避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知识产权保障是关键。
02 网红奶茶深藏猫腻
2017年全国刮起了一阵网红奶茶风,港式、台式、低糖、奶盖,高颜值的奶茶铺遍布大街小巷,朋友圈不晒一张网红奶茶的照片,都不好说自己是有品味的生活达人。
CBNData《报告》显示,2017年主打奶盖和鲜奶茶的一点点销量逐步上升,而以珍珠奶茶为主打的COCO都可,以及以血糯米为主打的阿姨奶茶,排名出现下滑。
对比2017年与2016年口碑Top30奶茶品牌排名,可以发现新入围品牌占比达50%。随着消费者对奶茶种类的偏好越来越多样化,鲜果茶、新型奶盖、进口茶叶、牛乳茶也成为当下热点奶茶。
喜茶
一点点
但是在追捧这些网红饮品的同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悄悄的走进了一些消费大坑。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51件“奶茶比较试验”情况报告,揭开了网红奶茶的种种“奥秘”。被“测评”的奶茶店包括了你常喝的喜茶、皇茶、一点点、COCO等...
检测发现,所有的51件奶茶中均含有咖啡因,每杯奶茶中平均含量达到270mg,有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也就是说,含量最高的这一杯奶茶=4杯咖啡!=8罐红牛!
ps: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过多摄入,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如今无论是外卖还是窗口购买,商家都会很贴心的询问要无糖还是少糖,但无糖”真的无糖吗?被检测的27杯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介于每杯11克至62克之间,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
ps:《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试验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其中20件称无糖的样品,竟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LE LE CHA、希望先生、卡旺卡和喜茶等品牌的4件“无糖”产品,含糖量在5G/100ML到3.3G/100ML之间。
备受消费者喜爱的奶盖也出现脂肪含量高的问题,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45件无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1.1-4.4g/100mL之间,平均为2.7g/100mL;6件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5.4-7.7g/100mL之间,平均为6.3g/100mL。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g。
最后,还是自己喝一杯奶茶压压惊吧
Part 2 “默认勾选”的APP潜规则
01 获取个人信息
还记得2018年年初刷爆朋友圈的“小确幸” “才华”“成就”等支付宝关键词吗?大家都在乐此不疲的晒账单的时候,支付宝就陷入了一场“默认勾选侵犯知情权”风云,网友才后知后觉自己“被”签了一份《芝麻服务协议》。
事件当天,北京律师岳屾山发布微博称:“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在首页发现了一行特别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不但字特别小,而且已经帮你选择好了‘同意’。而账单的查看和《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性,所以你若选择‘取消同意’,依然能够看到年度账单。但如果你没注意到,就会直接同意这个协议,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选择权,而不该由商家替消费者选择。当晚“芝麻信用”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默认勾选“我同意”协议这件事“肯定是错了”,并就此事给大家带来的恐慌和误解表示歉意。支付宝方面也紧急作出调整,取消2017账单默认同意选项。
2018年年初,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原告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指出,“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软件在消费者安装前,未告知其所获取的各种权限及目的,在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即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作为搜索及浏览器类应用,上述权限并非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需,已超出合理的范围。
02 捆绑消费
比默认勾选“协议”更加套路的要数那些“主动”为用户选择打包产品的app了。以韩雪炮轰携程事件举例,韩雪在微博里指出自己被携程隐藏在订票信息下的服务“套路”了,除了应有的机票及机场建设费,还额外增添了38元的酒店优惠券。不仅如此,韩雪还提到,曾多次因酒店订单被转卖,海外地接严重违法违规等问题向携程投诉,但等来的只有抱歉。
韩雪微博配图
中国人出门最讲究“一路平安”,但是一些购买火车票的软件搭售套路深不可测——携程默认搭售20元租车套餐服务;去哪儿默认购买30元保险服务;驴妈妈默认购买最贵保险;途牛诱导购买保险取消只能取消订单……OTA网站销售机票捆绑搭售、默认勾选等行为已久被诟病。
民航局也已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机票销售行为的通知》,要求各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航空公司及销售代理人在销售机票时不得以默认选项的方式“搭售”机票以外的服务产品。但是!一些网站将附加有偿服务做得格外隐蔽,即使消费者处处留心,也难以找到取消入口。
Part3 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掉就掉的坑!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消费者对商品类投诉占了总量的42.3%,比2016年减少了15.7个百分点。而服务类投诉占总投诉量的52.7%,比重上升16.7个百分点。
正如以上提到的携程事件,跟旅游相关的服务性行业投诉一点也不少,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每年都层出不穷,2017年某些旅游平台出现机票行程,虚假宣传等问题,酒店也是屡屡被投诉……而成为了“诗与远方”代表的各种民宿,也……没有登上315晚会打假的名单。
01 超级会员的“专享宰割”
有名消费者于3月8号看见飞猪旅行在淘宝超级会员中心推出香港迪士尼乐园旅游套餐,说明此优惠是超级会员专享优惠价,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后第二天看到普通会员套餐更优惠,于是打电话给飞猪客服要求取消订单,客服让消费者先在网上申请取消,半小时后收到了酒店的确认信息,下午客服回电说无法取消,消费者认为除了被欺骗,更怀疑飞猪和酒店故意在客户申请取消预定时加快预定流程,使客户无法取消,这不是给会员的专享优惠,是给超级会员的专享宰割!
其实在在线旅游这个投诉“重灾区”,飞猪承担着相当大的投诉比重,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飞猪的用户投诉率高达19.3%,仅次于去哪儿网,成为第二大消费者热点投诉的平台。
02 投诉无门?退款无期?
2017年年底,有名消费者在布拉旅行APP上买了涵田度假村的2日套餐988元和海洋量子号的套餐2588元,之后于2017年12月初提出退款申请,却迟迟不肯退款。如今布拉旅行的APP和公众号都已经被封号了,早已无地方申诉。订单现在也无法查询,只有付费的记录,消费者已投诉布拉旅行,望其退款。
2018年3月5日,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徐某、种某某批准逮捕。浦东新区检察院称,经查,“布拉旅行”在明知公司无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进行超卖。至2017年底案发,“布拉旅行”骗取客户预付款1.8亿余元,各类供应商款项3632万余元。
最后提醒大家,消费升级,“套路”也跟着升级,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消费领域成了投诉的重灾区。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模式,大家还是要长点心,看清套路,该投诉投诉,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文/N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