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IC photo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7月13日,茉酸奶预计为新品奶昔定价最低68元一杯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事件缘起是7月7日茉酸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一份调查问卷,有关即将推出的猫山王榴莲酸奶奶昔新品。茉酸奶在问卷中表示,“这一次,诚心将选择权交给大家,征集您心目中的价格。”问卷中提供了68元、88元、108元的价格选项。
在文章的评论区,多数留言指出“价格确实有点贵了”“68太贵了吧”“问卷里的价格都好贵”。不过也有留言表示,“能理解,毕竟成本很贵”,还有消费者建议茉酸奶不要使用猫山王榴莲,选用普通榴莲。
记者致电茉酸奶官方热线询问榴莲新品的定价问题,对方表示,“客服不太了解。”
茉酸奶官网显示,“茉酸奶More Yogurt ”始于2014年,现有超过1000家门店。
2023年是茉酸奶疯狂扩张的一年。餐饮数据查询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19年茉酸奶开了7家店,2020-2021年分别开店31家、45家。据悉,茉酸奶在2021年年底放开加盟,2021年新增门店279家。今年,茉酸奶自 4月开始大幅发力,2023年至今已经开出了905家门店,门店总量有1238家。茉酸奶联合创始人顾豪此前表示,预估到年底门店会有1300-1600家店。
从分布来看,茉酸奶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并且新一线城市的占比最大。
(截图来自窄门餐眼)
茉酸奶的主打产品是牛油果系列,菜单主要聚焦酸奶与酸奶奶昔两个系列,产品是将酸奶与鲜果、谷物、坚果等进行搭配,单杯售价在25-34元居多。
在其他品牌同类型的产品中,茉酸奶售价不低。以茉酸奶的牛油果酸奶奶昔为例,其价格在29-34元,而一只酸奶牛的牛油果奶昔则在23-26元,喜茶的牛油果酸酪23元,奈雪的茶的酸奶牛油果24元。
根据窄门餐眼,喜茶的人均价格是20.81元,奈雪的茶是22.84元,茉酸奶的人均价格是27.34元。
主打健康属性,且定价显著高于其他品牌的茉酸奶,在原料方面遭遇了消费者颇为紧密的关注。
顾豪曾向外介绍,茉酸奶主要是与内蒙古奶品工厂合作,使用酸奶之都乌兰察布地区的鲜牛乳天然发酵。
在社交媒体上,根据多位消费者拍到的茉酸奶门店内的产品原料来看,茉酸奶使用了上野曼道牌酸奶,委托商是茉酸奶母公司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上海伯邑”),生产商是新巴尔虎左旗呼和哈达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地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配料表显示有生牛乳、白砂糖、炼乳、淡奶油、浓缩牛奶蛋白、芝士粉、乳清蛋白粉等。
在天眼查上对“上野曼道”进行搜索发现,“上野曼道”是茉酸奶母公司上海伯邑注册的商标。
此外,还有消费者发现,茉酸奶的门店会使用上野曼道牌雪糕,配料表含有饮用水、葡萄糖浆、精炼植物油、白砂糖、乳粉、食品添加剂等。多位消费者质疑其原料的“科技与狠活”。
伴随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愈加关注,配料表开始成为他们选购食品时的关键考量因素。当下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原料商、消费者开始重视“清洁标签”。
“清洁标签”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通用标准,更多建立于认知之上,“天然”“透明”“成分简单”是“清洁标签”的几大关键特征。
这背后是消费偏好带来的。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健康管理白皮书》显示,有68.3%的人群尤其关注食品中的糖分、脂肪、卡路里等热量相关成分,49.3%的人在意人工香料、添加剂。
尽管茉酸奶在产品介绍中强调猫山王榴莲的品质,但 68-108元的产品定价仍遭遇了消费者大范围的热议、质疑,未来定价将如何落地,是否会进行产品更改,还等待茉酸奶的后续解答。
餐网消息,?3月7日,新茶饮品牌甜啦啦推出春日新品“碧玉桃花鲜奶茶”。据悉,这是甜啦啦自首款“清风茉白鲜奶茶”卖爆以来,上新的第五款鲜奶茶系列饮品。
< class="pgc-img">>据了解,碧玉桃花鲜奶茶延承了高品质、亲民价的优势,精选江苏名优品种、果茶复合种植的碧螺春茶底,经多道传统制作工艺,融合春日桃花气息,赋予茶底爽口甘醇、花香悠扬等丰富口感,配以甄选奶源更添丝滑口感。“碧玉桃花鲜奶茶正是契合早春光景,口感上融合了桃花的甜美、碧螺春的清雅,希望为消费者们带来一杯‘舌尖上的春日桃香’。”甜啦啦研发方面透露。
< class="pgc-img">>甜啦啦官方显示,碧玉桃花鲜奶茶包材设计,采用了水墨桃花元素,以藕粉渐变为底,点缀桃花三两枝,跃跃欲试探出杯外,更显春日灵动复苏之景;杯身美人入画,婉约典雅,营造一副早春桃花水墨画。甜啦啦品牌方面负责人表示:“正值3月开春,加上国际妇女节将至,我们特别推出粉色主视觉新品,以独特花香口感,为女性消费者们带来一杯好看好喝的中式美学饮品。”
< class="pgc-img">>甜啦啦品牌方面负责人表示,“用优质新品链接消费者,用福利活动回馈消费者。”此前甜啦啦推出的首款鲜奶茶饮品“清风茉白鲜奶茶”一炮而红,为献礼妇女节,甜啦啦斥资超500万元特别推出“请68万甜粉喝清风茉白”大型宠粉活动,消费者在甜啦啦官方社交平台即可参与领取福利。
近年来,我国新茶饮市场发展迅速,消费者对现制茶饮的需求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始创于安徽蚌埠、2015年开放加盟的甜啦啦,全国累计签约门店已超7000家,历经近10年的发展,甜啦啦提出打造国民时尚茶饮品牌的战略目标。从“清风茉白鲜奶茶”到“碧玉桃花鲜奶茶”,用户反馈、销量数据足以说明甜啦啦在产品的研发上始终秉承“用心做好每一杯饮品”的初心。为消费者带来一款又一款高品质、亲民价的饮品。从“清风茉白鲜奶茶”到“碧玉桃花鲜奶茶”,期待甜啦啦持续以丰富的产品线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新茶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红餐编辑部?)
< class="pgc-img">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在厮杀激烈的新式茶饮赛道里,品牌想要活下去没那么容易。
又一家网红奶茶倒下了!
这年头,明星效应也不好使了,消费者是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一边是闭店潮,一边是开店热,在新式茶饮赛道里,正面临着残酷的大洗牌。
近日,有媒体报道,马东投资的茶饮品牌“谢谢茶”线下门店已经全部关闭。
从2018年12月开出首家门店,不到4年时间就“全军覆没”。
“网红”易,长红难,从高调亮相到悄然退场,这似乎是绝大多数网红品牌的宿命。
众多明星背书,曾是“排队王”
2018年,可以说是新式茶饮加速奔跑的一年,动辄上亿元的资本注入更是为新茶饮的发展再添一把猛火。
据美团数据点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已经达到41万家,并且一年增长74%。
热辣滚烫的茶饮赛道,吸引了众多入局者。谢谢茶也是在这一年诞生的,2018年末,谢谢茶首店登陆北京潮流圣地三里屯太古里。
这个由香港地产商运营的潮流圣地从没有引入过一个未经验证的新品牌,而这个品牌的筹码,无疑是其有明星的加持。
开店预热期间,马东出现在三里屯的巨幅海报上,在首店开业当天,他还带着颜如晶、肖骁等人为“谢谢茶”站台。
对于马东,看《奇葩说》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了。
同时,马东也是米未传媒的创始人CEO、主持人,还在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
明星背书,自然会给店铺带来大量的关注度和曝光度,开业一周的时间里,不少人慕名而去,谢谢茶门店每天都是大排长龙。
在公众号中,谢谢茶就称其门店人流量多到“排成北京10号线高峰期”。
在2019年的时候,谢谢茶靠着明星效应还把奶茶卖到了一瓶68元的高价。在这款奶茶里,谢谢茶对其的宣传文案是“巴黎米其林三星甜点师特邀研发”。
之后又上架了一款也自称是“米其林三星大厨研发”的一款面包,售价45元。
虽然不知道奶茶这个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品类,是靠什么值得定价近70元一瓶的,但是“物以稀为贵”,在新消费市场火热的那几年,消费者依然十分追捧。
马东这么卖力宣传谢谢茶,当然是因为他是其中的投资者之一。
天眼查显示,谢谢茶所属的上海皮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旗下全资控股北京谢谢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廖兰心持有约43%的股权,马东持有约4%股权。
“如果这个团队做的是炸糕生意,米未一定不会投。”马东说。
随着喜茶、奈雪的茶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式茶饮在那几年迅速成为了红海市场。
很显然,马东要做的就是一个针对年轻人的生意,因为对他来说,“奇葩说诞生的那一天就是针对年轻人的”。
只不过,他似乎忘记了年轻人是最追求新鲜感的人群,他们对待网红品牌的热情就如同台风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
靠着明星背书,谢谢茶火过一段时间,几个月之后就已经没有人排队了。
一位深圳的谢谢茶加盟商表示,“(后来)销量不太理想,现在都不知道一天能不能卖出十几杯”。
早在2022年,谢谢茶就被爆出多家线下门店关停,转向智能奶茶站。而目前谢谢茶上海多家智能奶茶站也均已撤店。
此外,谢谢茶的官方小程序也已停止服务了,而且其官方微博、公众号分别自2021年4月、2022年12月起就再无更新。
不管是品牌信息还是门店信息,都已经找不到踪迹,可谓是开店有多风光,退场就有多落寞。
明星效应不好使了,难割韭菜
明星入局餐饮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靠着明星背书,很多品牌在初期赚得了很大的声势,可之后,热度便逐渐褪去,产品上也没有优势,就落得了倒闭、关店的局面。
近期,一家叫麦吉machi machi的奶茶店也被曝出多地关店,门店从巅峰时期的23家关到了仅剩下5家店。
这家来自台湾的奶茶店,不仅上过周董MV,还和日本女神三吉彩花同框,周杰伦也经常在自己的INS账号里多次为麦吉打call。
甚至周杰伦还会专门跑到门店喝上一杯,更有阿信、林俊杰等知名明星加持,想不火都不难。
2019年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麦吉奶茶门店排队几个小时已经是常态,一个小时能够买到都算是“运气”。每到一座城市开出首店,门口排起的长队就一眼望不到头。
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时,周杰伦的同款奶茶更是被黄牛炒至800元一杯,头茶直接以880元的吉利好价被预定了。
只不过,再辉煌,始终也还是逃不过关店的命运。
如今门店不仅冷冷清清,也不需要再排队,而且还惹上了官司,成为了老赖。
作为麦吉奶茶在大陆地区唯一的代理运营商,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从2023年至今,被列为执行人或失信执行人就多达10次,被执行金额已经达到 152.22 万元。
风头正盛的其他连锁奶茶店,一个月的流水都能够有几十万、上百万,而麦吉奶茶的代理商甚至连一百多万的金额都拿不出来,可见,混得有多惨烈了。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里,没点实力真的不要随便入局,实力支撑不了野心,那么市场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新式茶饮赛道洗牌加速,小品牌被卷死
有明星加持的奶茶品牌都如此,更不要说那些规模没有茶百道、蜜雪冰城大,也没有明星背书的奶茶小品牌了。
要问近年来最卷的行业,新式茶饮一定榜上有名。
茶饮赛道不仅仅是打价格战,更是在供应商、营销和加盟商上也竞争激烈,可谓是达堪称白热化。
据窄门餐饮的数据,截止2024年5月,“奶茶饮品”赛道的门店总数达到418403家。近一年内新开店167629家,但是净增长仅有29917万家。这意味着新茶饮行业近一年内有近14万家店闭店。
和2018年热烈的“资本年”不同,如今的资本市场对于奶茶的信心并不充足。
作为“茶饮第二股的茶百道在上市当天即破发,沦落到了和奈雪的茶当年那般处境,上市首日,茶百道股价刚开盘便下跌超10%,当日收报于12.80港元,跌幅26.86%。
显然,市场的高度饱和,让茶饮品牌已经没有什么新故事可以讲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茶饮市场激烈的程度只增不减,有一定规模的茶饮品牌需要更强大的钞能力,来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各种状态的竞争压力。
而小品牌,没有钞能力,没有庞大的规模,没有强大的认知度,最后的结局,要么被头部品牌卷死,要么自己淘汰出局。
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茶饮赛道里,头部的茶饮品牌和网红小品牌的差距在一步步拉大。
古茗在此前的招股书也提到过,一个茶饮品牌要在一个省份形成规模优势,至少要开店500家。
开几百家店,要多少资金融入,可现在资本已经都不看好茶饮赛道了,品牌想要开店规模,就只能靠加盟。
但是现在一条街上十几家奶茶店挨着,饱和的得不行,如今入局奶茶店已经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勇士敢在这个时候选择加盟奶茶店。
所以,目前还在这个赛道挣扎的小品牌奶茶店们,不如就专注做好自己的产品,小而美也挺好的,不用非得要和巨头挤和竞争。
最大化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产品差异化,在群雄逐鹿的茶饮市场生存下去。
就有不少在本土区域市场跑出了自己特色的奶茶品牌,它们同样有着强劲的竞争壁垒。
从去年开始,旅游消费火热的同时就带火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茶饮品牌。
这些因地域特色而生成的区域茶饮品牌,或许很多外地人都没听过,但是它们能够从理念到产品本身都能和当地文化进行恰当的融合,被很多消费者称为当地的“奶茶之光”。
比如洛阳的“小芳茶卖部”、贵阳的“去茶山”、安徽的“卡旺卡”,安阳的“吕小哥”、兰州的“放哈”、南阳的“豫见咕噜咕噜”等等。
尽管不如市面上的连锁奶茶品牌那么有知名度,但是这些地域奶茶在本地也活的挺滋润,扎根在当地,深受游客和本地人的喜欢。
因此,在茶饮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这些依附了当地文化底蕴的本土茶饮品牌,或许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您喝过“谢谢茶”吗?对于越来越多网红奶茶店倒闭的现象,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