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国际美食之都,是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商务局近日发布《关于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餐饮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北京餐饮竞争力、影响力和品质化、国际化水平。
2023年,全市餐饮收入1314.6亿元,创造历史最高规模,同比增长32.5%,对社零额增幅贡献率达52.8%。作为单一体量最大的生活服务行业,餐饮业除了服务民生外,对带动购物、体育、文化、旅游等其他领域消费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不过,目前北京餐饮业依旧面临房屋租金高、用工成本高、食材价格高,但经营利润低的“三高一低”问题,导致存在发展粗放和同质化现象,在品质化、特色化方面还有欠缺;同时,公园、景区、文体设施内品牌餐饮供给不足,美味云集、消费便利的地标性餐饮聚集区数量不多、分布不均,与市民、游客消费需求还有差距。市商务局表示,打造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内在要求相适应、与“北京服务”“北京品质”相匹配的美食之都,需要出台针对性政策。
此次发布的支持政策,提出了对餐饮业的具体支持标准。《通知》显示,北京将支持创建特色餐饮聚集街区,鼓励品质化、特色化、国际化餐饮聚集区培育建设和升级改造,对符合条件的街区项目按审定实际投资额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北京将鼓励餐饮业态和文旅体业态融合发展,对在公园、等级景区、公共体育场馆、演出场所、博物馆内新开设的餐厅,每个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有多个餐厅符合条件的,每家企业奖励上限为100万元。按照要求,餐厅所属企业与这些场所需要签订不少于3年的租赁合同,餐厅取得营业执照日期在2023年1月1日后,且截止申报之日已持续经营满一年。
《通知》还提出支持餐饮门店提质升级,对于符合条件的餐厅,按照审定实际投资额50万元至100万元、100万元(不含)至300万元、300万元(不含)至500万元、500万元(不含)以上分档,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家企业支持上限为100万元。根据支持条件,餐厅营业执照登记日期需要在2019年1月1日前,餐厅装修、设备购置等硬件方面资金支付及发票开具时间在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
据悉,这些支持政策按照“先申报先得”原则,以2024年项目预算额度为限予以奖励,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项目已获得中央财政或市级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请;新建时已获市级商发资金补贴的餐厅,不得申请餐厅改造提质升级支持资金。
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2月,市商务局会同8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正式实施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打造美食聚集地、推进餐饮门店升级改造等任务。到2025年,全市将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初步建成荟萃全球风味的国际美食之都,实现餐饮业规模总量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服务品质显著提高。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编辑 王海萍
流程编辑 刘伟利
: 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学习视频。
导读:
在当今这个竞争白热化的餐饮界,每一刻都上演着生存与淘汰的较量。从产品到价格,从装修到创意,再到团队凝聚力,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餐饮企业竞相角逐的战场。然而,在这股“卷”的浪潮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能够穿越周期、屹立不倒的,往往是那些回归本质、坚守品质的餐饮品牌。它们深知,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食客内心深处对于好食材、好味道、好价格的追求从未改变。
< class="pgc-img">>餐饮业的“过山车”之旅
回顾过去几年,餐饮业仿佛坐上了过山车,既经历了资本竞相追逐的高光时刻,也遭遇了疫情阴霾下的至暗挑战。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与重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的企业黯然离场,有的则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实现了逆境中的飞跃。
回归本真,以“味”为核心
随着消费者逐渐从新奇尝鲜回归理性消费,餐饮行业也迎来了“返璞归真”的新篇章。好食材、好味道成为了餐饮企业的生命线。在这场以“味”取胜的竞赛中,菜品研发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然而,好厨师虽难求,但标准化、可复制的菜品研发体系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
薪酬激励:留住并吸引稀缺的研发人才
面对餐品研发人才稀缺的现状,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成为了餐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们将从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两个维度,探讨如何有效吸引、留住并培养优秀的菜品研发人员。
< class="pgc-img">>短期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产值激励:为了鼓励研发人员积极推出新菜品,企业可以设定明确的产值激励政策。具体而言,将研发流程细化为市场调研、立项、食材采购询价、成本分析、内部试菜、内部评审、SOP制定、门店小试等多个环节,并在完成内部评审及SOP制定后给予相应的产值奖励。这一举措旨在确保研发工作的高效推进,同时根据菜品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含量调整产值标准,以体现公平与差异化。
销售提成:除了产值激励外,企业还应根据新菜品上市后的市场表现给予研发人员销售提成。这一激励措施将研发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销售业绩紧密绑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菜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盈利能力。销售提成的计算可依据销量和毛利率双重指标,确保菜品既受欢迎又具备合理的盈利能力。
中长期激励:共筑未来梦想
OP合伙人制度:对于核心的研发人员,企业可以引入OP合伙人制度,通过股权或期权的方式将其纳入企业的长期利益共同体。这种激励方式不仅能够增强研发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职业规划与培训:除了物质激励外,企业还应关注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通过提供系统的培训计划和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帮助研发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的双赢。
< class="pgc-img">>结语
在餐饮这个既传统又充满创新的行业中,菜品研发无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则是吸引、留住并培养优秀研发人才的关键所在。通过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的有机结合,企业不仅能够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还能构建一支稳定且高效的研发团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卷与归的餐饮新时代,让我们以“味”为媒,共绘餐饮业的辉煌篇章。
私信小编 “绩效” 两字,一招制胜;免费发送100分钟快效、创新薪酬绩效;内部学习视频方案
想了解更多企业的机制和行业案例,大家可以私信我。(自己企业的个性化难题,也可以和老师沟通交流
天,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2024年度批发和零售、餐饮企业支持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首发项目申报指南,符合条件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餐饮企业最高分别可获得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资金支持。零售企业在京开设的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最高可分别获得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
批发市场是北京“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企业发展,市商务局将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且今年销售额增速高于全市批发和零售销售额平均增速的批发企业给予奖励。企业批发额每增长1亿元,可最高获得4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支持上限为1000万元。
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也可获得资金支持。本市将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且今年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的零售企业给予奖励,零售额每增长5000万元最高奖励2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及以上,且今年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市餐饮营业收入平均增速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每增长2000万元最高可获得8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最高获得200万元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奖励上限范围内,今年一季度及全年营业收入增速同时高于全市同行业平均增速的企业,均可按照1.2倍标准享受支持。
此外,市商务局也发布了首店首发项目支持标准。在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2022年11月1日(含)以后在京新开设国内外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的企业均可申报。市商务局对于店面装修、设备购置及配套硬件设施建设、已支出的房租(不超过12个月)之和超过50万元,且业绩稳定、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其中,零售企业最高按照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50%给予支持,亚洲首店最高支持500万元,中国(内地)首店最高支持200万元,北京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最高支持100万元;餐饮企业最高按照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总额的20%给予支持,最高支持50万元。
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的引进方也可以获得奖励,每新增引进1个符合条件的店铺,最高获得10万元奖励。此外,企业2023年11月1日(含)以后在京举办国内外知名品牌新品发布活动,可享受场租、搭建、宣传推广核定实际投资总额50%的补贴,服装服饰、化妆品、腕表、箱包、金银珠宝等时尚消费类新品发布活动最高获得200万元支持,其他消费品牌新品发布活动最高获得100万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