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火辣的山城重庆,无辣不欢几乎是每一个重庆人的特点,满大街的小面、火锅给人营造出一种假象——重庆人口味重,每天都吃这些重麻重辣的东西。
但在这个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时代,重庆吃货们当然不会独宠火锅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特色餐厅也在重庆遍地开花。
而在重庆除了本土口味的火锅、川菜外,最多的餐厅其实是粤菜,没想到吧?
< class="pgc-img">>在中国的八大菜系里,川菜和粤菜都以菜式的多样、口味的多变而闻名,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川菜讲究粗中有细,粤菜从里到外都透露着精致,两大菜系谁也不让谁。
重庆的粤菜餐厅很多,金翠河算是其中最有口碑、最常见的一家餐厅了。
< class="pgc-img">>金翠河的风格一目了然,不管是哪家店都是以黑白两色作为装修的主色,搭配金翠河商标的墨绿色,在复古的玻璃制品的衬托下,餐厅简约又明亮,有一种魔力想让人走进去看看。
餐厅的左侧是一排档口,最明显的就是“鹅房”,这里是出烧鹅的地方,墙上的广告牌告诉我们每天的烧鹅数量限定,一天只有30只,这很有冲击力,但我们志不在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粤菜里,粥的存在感极低,因为它很难做出令人惊艳的味道,也很难做得难吃。当天的重庆下着小雨,正适合喝粥,于是我们点了一份滑鸡粥和青菜粥。
大概等了近10分钟才出菜,从菜品的成色看得出来,并非是快餐店半成品加热而成的,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金翠河在菜品品质的把控上确实有自己的指标。
< class="pgc-img">>这两份粥的分量很大,碗甚至比我的手还大,两个人吃一份比较合适。青菜粥里还有鸡蛋丝、虾仁等小料,单价却不到20元,有点出乎意料。
< class="pgc-img">>煎饺一份是3个,个头比重庆的煎饺要大很多,馅料也很足。从外表看得出来,这份煎饺在煎的时候火候没到位,三个煎饺的锅巴大小和颜色都不一样,一个比一个的成色差。
煎饺的灵魂就在于煎,高温使得面皮紧锁,吃起的时候既酥脆又有弹性。虽然这份煎饺看得出来是现做的,但不得不说让人很失望,只吃了一个就感觉有些腻味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为了与粥搭配,我们点了一份三杯鸡,42元,分量和卖相都说得过去,味道也比较下饭,但酱油的味道太重了,显得这道菜稍微有点油腻。
吃到后面我们才发现,这份三杯鸡里面的鸡肉全都是带骨头的,没有一块是完完全全的鸡肉,像是做其他料理剩下的边角料,所以吃起来有些费劲。
< class="pgc-img">>这还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的三杯鸡,实在感觉有些荒谬,瞬间就对金翠河的印象大打折扣了,这和在广东吃的粤菜差距还是很大的,以后可能也不会有机会再来光顾了。
这样的金翠河却能在重庆开这么多店,人均80元的消费,并不便宜,而且每一家店的评分都超过了4分,这样的好口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 class="pgc-img">>于是,去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金翠河居然是2006年就成立的老店,没想到它居然还是重庆本土的茶餐厅品牌,目前在全国有超过30家门店,实在是太意外了。
金翠河居然有15年历史了,这很难让人相信,在那个年代就敢于在重庆做粤菜,并且还坚持这么久,不仅在重庆开连锁店,还走向了全国,不得不佩服。
< class="pgc-img">>虽然这次用餐并不算愉快,但也算是有点收获,金翠河确实有自己的实力,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而我遇到的情况也许只是个例,其他的餐厅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吧,但愿。
你们都吃过金翠河吗?对于重庆的粤菜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月19日,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茶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花旗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网红”餐厅绿茶第四次闯关港交所。
在此之前,绿茶餐厅分别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均已“失效”,2022年4月绿茶又第三次递交招股书,并通过上市聆讯,但却再次三度“失效”,之后再无进一步推进。此次意味着,时隔两年,绿茶集团又再次踏上香港IPO征途。
绿茶集团的故事可追溯至2004年,彼时其联合创始人王勤松及路长梅在杭州西湖附近开设绿茶青年旅舍。
随着二人与顾客的相处中, 他们逐渐意识到融合菜最适合广泛的顾客,便开始专研融合菜,开发了广受顾客青睐的几款菜品(如烤鸡及火焰虾)。由于主要接待年轻的背包客,餐厅的菜品价格亲民,旅舍餐厅大受欢迎,因此成为绿茶餐厅的雏形,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时至今日,绿茶建立了全国餐厅网络,餐厅总数由截至2021年12 月31日的236家增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60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3.5%。
公司于2023年开设了89家新餐厅,并计划将于2024年、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和213家新餐厅。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集团有30家新餐厅已开始营业,并已就另外37家餐厅签订租赁协议,而这37家餐厅中有27家已开始装修。
截至招股书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茶餐厅网络包括382家餐厅,并覆盖中国21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两个自治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此外,根据同一资料,于重点提供融合菜的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 就收入而言,绿茶为最大的餐厅品牌。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绿茶占据0.7%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虽距此前招股书披露的2020年绿茶集团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0.5%有所提升,但排名并未有所提升。
2021年至2023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51.1%;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和3.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则分别为6.0%、1.1%和8.5%。
来源:绿茶招股书截图
记者 | 沈溦
在经历一年的波折后,内地餐饮品牌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即将完成上市。
据港交所3月7日披露,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最早有望在3月底登陆港交所主板。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绿茶集团旗下绿茶餐厅2008年成立于浙江杭州,最初脱胎于青年旅舍的绿茶一开始就以其中式文艺、平价实惠、融合菜式等特性,成为最早的“网红”餐厅之一。开业第二年就入选大众点评“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50”。
从经营数据来看,近年来尽管遭遇疫情波折一度亏损,但绿茶集团门店扩张正逐步加速,在中式休闲餐厅市场日趋“红海”的情势下,相关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餐饮门店扩张面临资金短缺是最直接上市动力,中长期看,则是为了通过融资,加码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加固“护城河”。
“固化”的初代网红
招股书显示,目前绿茶集团门店布局全国25个省市。近年来,品牌开店速度明显加快,2019年底至2020年底,公司运营餐厅总数由107家增至180家,2021年,公司门店再增56家至236家,增速31.1%。
不过,在门店扩张加速的同时,公司同样遭受了疫情影响一度出现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绿茶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13.12亿元、17.36亿、15.69亿,同期实现净利润0.44亿元、1.06亿元、-0.55亿元。
从最新一期的财务数据看,疫情影响已明显好转,如何提高“效益”更受关注。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58.2%。经调整后公司净利润为1.17亿元,利润率6.9%。
根据灼识谘询报告,2020年,绿茶集团再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排名中位列第四,市场份额为0.5%。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众多餐厅品牌加入市场,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亦高度分散。2020年,内地市场前五大品牌约占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总收入的3.8%。
虽然身为“网红”,但绿茶餐厅人均消费并不高。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门店人均消费分别为54.8元、58.4元、61.3元以及60.2元。菜品价格涨幅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绿茶作为初代网红餐厅,其一开始即以融合菜,创意菜出名,但其拳头产品“固化”,多年未出新爆款问题也屡被提及。
从招股书来看,公司每家餐厅能够提供80至100种菜品选择,每年更新20%左右的菜品,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推出94个、122个及147个新菜品。
而界面新闻记者翻看各类点评平台也发现,在绿茶餐厅的页面,例如面包诱惑,绿茶葱香烤鸡、石锅鸡汤豆腐等长红十余年的菜品依然位列推荐菜前列。
不够亮眼的菜单,也伴随着经营数据的日趋平淡,最为明显的就是翻台率的下滑。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从2018年的3.48次降至2020年的2.62次。即便是在2021年的前五个月,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为3.32次,依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翻台率急速下降。
上市如何带来变化
作为开启餐饮上市潮的“尝鲜者”,绿茶集团之后,近一年来,包括杨国福麻辣烫、乡村基、老娘舅、七欣天等多家中式餐饮品牌纷纷对外披露了上市的相关信息。其中大部分将港交所作为目标。
相关港股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港股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不足,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但市场上的钱没有那么多,叠加情绪差,餐饮企业上市估值会是巨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以来,内地赴港上市的餐饮企业市值均已处于低位,火锅龙头海底捞(06862.HK)市值处于720亿元港元上下,距离最高值已跌85%,呷哺呷哺(00520.HK)市值也下滑至40亿港元。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选择去港股确实是餐饮企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第一是A股对餐饮行业IPO并不友好,第二公司已经做好预期低估值上市的准备,估值低总比上不了市资金短缺无法改善好。
沈萌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餐饮行业受到疫情不断小范围反弹和消费景气低迷双重压力,出现明显的分化周期,既有整体行业普遍的生存压力、又有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对于相对领先的企业,在当下选择港股上市,一方面可以进行一定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融资挤压竞争者的空间、扩张自己的份额。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餐饮行业出现上市潮有两点共通指出,第一通过上市增强综合实力,将护城河加宽拓深,第二也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既有眼前需求,也有中长期战略布局。
上述港股分析人士也表示,尽管餐饮企业上市短期来看估值会比较“惨烈”,但消费产业具备的扛跌属性,使其未来一旦在竞争中占的有利地位,经营业绩增长亮眼,中长期市值修复也是可预期的。
据悉,本次绿茶餐厅计划募资1.5亿美元,未来将继续投入线下门店扩张,预计2022年至2024年将在全国分别新开75家、100家和50家门店,其中大部分门店集中于二三线及以下城市。
此外,绿茶餐厅还将投资建设中央厨房,产能的90%用于为门店供应,10%用于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