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六上午八点五十五分,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五分钟之后会议开始。
徐总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西装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他戴着眼镜,面带微笑,斗志昂扬,举手投足都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这家公司一共五个老板,确切地说,是五个好朋友,铁哥们成立了几家公司,这是其中一家。徐总是五个老板里边最木讷的一个。
原先他在公司没什么存在感,跟普通上班族差不多,到点就来,下班就走,除了坐在总经理办公室,其他时间基本不出来走动,也不爱说话。
就在所有人吐槽徐总走了狗屎运,交到这么好的朋友运气爆棚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知道是背后有高人指点,还是其他合伙人对他不满意,还是到了一定年龄突然开了窍,反正徐总最近的表现很亮眼。
他一改往日的木讷,走路也抬头挺胸,见了员工就点头微笑,在开会的时候也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尽管一开始他的发言显得有些荒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发笑,但是不得不说,熟能生巧。
经过调整,从一开始只有周一开例会,到后来每一天都要开会——而且是下班之后,到现在周六都要开会,实在是让人有些厌烦。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人家公司工作,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员工们都面露难色,没有一个认真开会的。尽管手上也拿着笔,拿着本子,装模作样划拉几下,但是大家都明白,徐总这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他在主讲台上滔滔不绝,手舞足蹈,慷慨激昂;下面的员工低头不语,目光呆滞,不胜其烦。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等徐总讲完,已经到了下午一点了。他自己口干舌燥,兴奋依然,员工们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等他宣布散会的那一刻,天空仿佛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员工们立马变得生龙活虎,精神百倍。
徐总很开心,他已经可以连续这么长时间的讲话了,他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员工看来,亲爱的徐总不过是拿员工当自己的听众,练口才的,至于讲了什么内容,谁知道呢。
例会越来越多,徐总的口才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信,公司的业绩倒是没什么提高,甚至有员工提出了离职。
对徐总来说,这都不重要,自己越来越好才是最重要的。他算是发现秘诀了,要想自信,就得多说话,要想多说话,就得开会。
还不够,他想中午再加一场,美其名曰午会,这倒是个好创意。
< class="pgc-img">>先不说严肃性等问题,最直接的一个情况是,奶茶这种甜的甚至是很甜的饮料,其实是不解渴的,没多长时间就开始嘴里发酸,再加上开会要说话,不如茶水有效果。
< class="pgc-img">>?私企开会也不能喝奶茶啊,老板在台上口沫横飞,你在下面咕噜咕噜地嘬珍珠。除非老板是你爹,不然别尝试。
< class="pgc-img">>?等你年纪再大点,就不会喜欢奶茶了。不是心态老了,是身体老了。
< class="pgc-img">>?因为喝的不好会变成显眼包,有次乡镇开会,那种一个大会场也不需要互动的纯听讲的会,有个小姑娘,年轻活泼,带了杯奶茶去开会,本来问题也不大,也没有谁会关注到她,可是到后来,应该是喝到最后了,奶茶没了,里面的配料还没喝完,然后就听到清晰的,su~呲溜呲溜~su~呲溜呲溜里夹杂在书记的讲话中,就看到书记的脸一点点的绿了,人都僵硬了,来,那个小同志,请你出去喝完再进来。
< class="pgc-img">>见过领导保温杯里泡高乐高的,浓浓的可可味儿?
< class="pgc-img">>?哎呀,你喝奶茶喝可乐喝雪碧喝咖啡喝茶啥都没人管你,重点是,你不要明晃晃拿个奶茶杯子嘛。你要么用会场的统一白瓷杯,要么自带老干部保温杯,用咖啡杯啥的也行嘛。你不要跟我似的,拿个大不锈钢缸子,还满满一缸子牛奶芋圆西米露就行。
< class="pgc-img">>?我倒是比较好奇,三十年后,体制内开会的主体就是现在每天奶茶果茶泡着的小朋友们,到时候是不是会变成会议标配。
< class="pgc-img">>?体制内开会的主力军是中年人,肠胃功能较弱,并且久坐少动,血糖、血脂指标长期处于亚健康区间,既喝不了太冰的,也喝不了太甜太腻的。
< class="pgc-img">>?除了其他答主说的政治性,严肃性,不给任何品牌宣传机会等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成本啊。一杯奶茶最少10块钱吧,50个人开会就得500元了。体制内买茶叶估计就300一斤,50人的会议泡半两就够了,再加上饮用水,成本不超过30元。
< class="pgc-img">>?可以啊,但是体制内的会议没有短时间的,少的一个多小时,甚至有的一上午!你的奶茶喝完了,怎么续杯呀!茶叶杯喝水,会议场所提供开水,可以无限制续水,所以,体制内的会议,需要一个好腰子,否则,上卫生间太勤了要挨批评的!
< class="pgc-img">>?别说奶茶,要不是领导要求茶甚至热水都没得喝,矿泉水往桌上一摆完事儿。为啥这样?因为负责会务的人不想刷杯子。泡过茶的杯子尤其难刷。所以能省事就省事,能用矿泉水不用杯子,能倒白开水绝不泡茶。听一朋友的妹妹说的,她的工作就是会务布置。
料开会
在某一家厨房里,放了几个调料盒,有用来装盐,糖,味精等固体调料的,也有用来装食用油,醋,酱油,蚝油等液体调料的。这些调料盒放在一起,大家住得很近,都是邻居,有事没事就凑在一起聊天解闷,时间长了,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天,大家又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聊起了各自在做饭时的作用。大家都想证明自己是最重要的,一开始还能够平心静气地讨论,后来,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吵了起来。
食用油首先站出来说:"大家都不用吵了,这件事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你们看哪一次炒菜做饭,不论是蒸煮焖炖,还是煎炒烤炸,都是我第一个冲在前面。没有我,炒出来的菜怎么会有香味呢,所以,我的作用肯定是最大的。"香油很不服气,它对食用油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点点的香味,就能够胜过你几十倍。"食用油涨红了脸,争辩道:"我的香味和你的不一样,怎么能拿到一起相提并论呢。"
盐一看急忙站出来说道:"你们俩先别争,要论作用吗,肯定我最大。你们想,没有我,炒出来的菜没滋没味,能下咽吗。而且,你们只是调味,而我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了我,人就会全身乏力,生出各种各样的病来,连头发都会变白,你们说我的作用大不大。"
酱油和蚝油也不甘示弱,争着说:"炒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你们只能调味。而我们不仅仅调味,还能着色,所以论作用,还是我们最大。"说完,它们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就得意洋洋地笑起来。
味精说:"我还没有说话,你们吵吵个啥,我一点点量,提鲜的水平就远远超过你们,买我一瓶,够用半年以上,既经济,又实惠,还是我的作用大。"酱一听,揶揄地说:"人们不敢放多,是怕中毒,不是为省钱吧。"
糖和醋一看,生怕失去说话的机会,争相发言道:"我们的作用也很大,没有我们,有一些菜根本做不成。"
大家为此争论不休,这时候,在旁边一直听着,没有发言的料酒终于忍不住了,站出来说道:"你们大家不要吵了,都听我说,你们各有各的作用,谁也替代不了谁,也无法证明谁比谁作用大。大家只有合作在一起,才能炒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你们这样争来争去,永远没有结果,还被别人笑话,"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都羞愧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