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第一次采访到西餐厨师,所以我对主人公小刘的经历还有西餐后厨这个行业非常新奇。
< class="pgc-img">>1,17岁去澳洲读高中
小刘出生于吉林,由于家境比较好,在17岁就到了澳洲读高中了。当时是2001年,高中毕业后,他学习了西餐厨师专业,接着就开启了他这一生的西餐厨师生涯。
小刘在澳洲一共待了10年时间,在此有8年时间,他一直在磨练和学习厨艺中,整个生活几乎都是在厨房里度过的。
小刘说,当时在澳洲时,一年的工资大概是16~20万,就属于商业厨师。在澳洲,种族歧视比较严重(特别是厨师这种物理上密闭的工作环境)小刘说,在澳洲当厨师时,时间长、工资少、压力大,而且华人是没有上升渠道的,当时澳洲厨房通常一半印度人、一半白人,华人非常少。
他说:“我自己接触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让我特别讨厌澳洲人,我到了国外都不喜欢跟他们接触,澳洲人做事特别自私自利,种族歧视思维根深蒂固。”
2012年,他离开澳洲回到中国,那一年他带着老婆回到吉林老家生了老大。我说你当时没有想过拿澳洲籍吗?他说,当时我已经有预感中国国籍是最难拿的了,所以我生了三个小孩(分别在吉林、澳门、迪拜出生)籍贯都是中国。
< class="pgc-img">>2,回国到澳门洗X华的餐厅工作
2011年,小刘带着太太回到中国,他先在广州工作了两年,接着到澳门工作了一年。当时我工作的餐厅是澳门最有名,景色最好的餐厅。
“这家餐厅当时的老板,他其实人挺亲民的,她太太人特别好,自己会亲力亲为盛饭之类的,然后好多港星都来我们餐厅吃饭,XX基,XX乐,老板太太吃饭时的汤是XX乐帮忙盛的(他们关系亲如姐弟)。”
我感觉没聊美食,八卦已经吃饱了[偷笑]
他说,其实做普通厨师压力也很大。
我问他做菜会有啥压力?
他说:“对食材的选配,你在忙的时候,你需要跟上速度的同时,还要把控菜品的质量,以及你对食物味道的磨练。”
在澳门时,他的待遇差不多是25万RMB一年。
< class="pgc-img">>3,遇到伯乐,最快乐的时光
2014年,因为一个机会,他选择了远渡重洋(印度洋),到了卡塔尔这个遥远的国度。
小刘说:“这是卡塔尔多哈最有名的餐厅spicy market,所有去卡塔尔旅游的人很多都会到这里打卡,起初我以为只是个小楼楼。
在这里,小刘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伯乐,一个美国名厨,当时这个美国籍的阿根廷厨师提拔了他,他是这家餐厅的行政总厨。他在3个月内就从普通厨师提拔到明星总厨。除此之外,他集团还让他飞到美国进行培训。
在此后,他陆续的代表餐厅去为各大厨师奖项打比赛,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听他摆着照片介绍的时候,我看他的神情是十分投入和满足的,说明厨师是一份他很热爱的职业)
小刘说:“在卡塔尔的两年多,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很充实,我一共打了9个比赛都拿了冠军。那时候我工作时长非常长,大概一天睡5个小时,早晨9点上班,凌晨3点下班。”
接着,他们集团有新店开张,就由他负责从装修到开业。
他说:“当时我是开始参与整个餐厅的装修策划到培训到营业整个过程。大概是200张桌子,厨房有35人,楼面有39人,一年的营业额是4400万美元。”
在卡塔尔待了两年后,他来到迪拜。
我问,既然卡塔尔这么愉快,你为什么还要离开这家餐厅。
他说:“在我们行业内有一个规律,你在一家餐厅超过两年你就要换一家,因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会让你对待食物缺乏敏锐度,也会失去创意。”
在卡塔尔他的待遇已经到了一年70~80万RMB
< class="pgc-img">>4,掌管12家厨房,视察要2.5小时
2016年,到了迪拜以后,他进入了棕榈岛的某家集团酒店,他成为了拥有12家厨房餐厅的行政总监。
他形容了一下他的工作状态,他说:“通常,上午我是在办公室,到了下午就开始视察12家餐厅的每个后厨,走完就需要2.5小时。12家餐厅有10个总厨,平时小的事他们每个餐厅总厨会负责。”
我问他,他作为行政总厨师需要处理什么问题,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他说:“说出来太多,太杂了。主要五大样,第一楼面(服务员)和厨房的协调。第二试菜,特别是投诉多的菜品。第三检查食材质量。第四卫生监督,特别是要去看冷库。第五,很多地方还要亲自帮忙的。”
到了迪拜以后,他的薪资待遇大概是80万,但是福利比较好,有提供住房补贴,孩子上学补贴,全家医疗保险(大概一年7万人民币)。
< class="pgc-img">>5,“这一行是没有生活的”
很显然,小刘做的厨师行业是他喜欢做的事。但小刘说,平时由于太忙了,几乎没时间陪孩子,西餐厨师这一行确实忙起来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
如今小刘到了另一家中国资本的集团做运营总监,从统筹策划……
饮总监
上级:总经理助理
下级:总监助理、餐饮部经理、中、西总厨、办公室文员
岗位职责
餐饮总监负责酒店的餐饮服务管理及食品供应的各项工作。
1、 制定年度、月度营业计划,领导全体员工积极完成各项接待任务和经营指标。分析和报告年度、月度的经营情况。
2、 推广饮食销售,根据市场情况和不同时期的需要,制订促销计划,如有特色的食品节、时令菜式及饮品等。
3、 制订服务标准和操作规程。检查管理人员的工作和餐厅的服务态度,服务规程、出品部门的食品(饮品)质量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4、 控制食品和饮品的标准、规格,正确掌握毛利率,抓好成本核算。加强食品原料及物品的管理,降低费用,增加盈利。
5、 制订服务技术和烹饪技术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定期与行政总厨研究新菜点,推出新菜单,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服务人员和厨师学习外单位的技术和经验。
6、 抓好员工队伍的基本建设,熟悉和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和为务水平,开展经常性地礼貌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注意培训、考核和选拔人材,通过组织员工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杯奶茶,一块蛋糕,似乎平凡无奇。但当它们被赋予了无限魅力和诱惑力,你会发现,餐饮业的"颜值革命"早已悄然展开。
< class="pgc-img">>当下,餐饮品牌们纷纷与动漫、影视等ip联名,推陈出新。奶茶品牌与二次元般配,咖啡与银联携手无间,魔幻文学与蛋糕相得益彰。品牌们唯恐不"与时俱进",令消费者应接不暇。
< class="pgc-img">>这种联名风潮的核心便是颜值营销。无论是杯垫、杯套、挂件、还是纸袋,俨然成为了颜值的具现。年轻人哪怕买不起心仪的周边,但一杯联名饮品、一块联名蛋糕,便能获得心满意足的所有物。高颜值的纸袋更是成为年轻人们收藏的对象,成为品牌赢得年轻人芳心的法宝。
< class="pgc-img">>比如好x来这个老牌甜品品牌,近年来联名不断,每一款都有独具匠心的高颜值纸袋,让不少年轻人疯狂"剁手"。我也常在街头看到漂亮的纸袋,才意识到出自这家店。品牌不单单在纸袋上用心,连门店氛围也极尽夺目。优雅的装潢,整洁的橱窗,服务生亦是黑发蓝眸、衣冠楚楚。顾客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一场视觉盛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对于爱美的年轻人来说,十几二十元就能换来一份赏心悦目的体验,物超所值。不少消费者甚至因此对品牌青睐有加。不难想象,高颜值服务背后是多么严格的从业标准。有传闻称该品牌对身高体重、年龄学历等有明确的门槛,从校招便着手严格把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前台,就连后厨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他们不仅要烘焙出赏心悦目的甜品,更要有匹配的佳丽身段。裱花时臀部需保持优雅翘起状,被子叠放时亦需方方正正......一切关于服务和品质的标准无不摩挲至极致。
< class="pgc-img">>诚然,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希望商品和服务越来越高品质。但换作普通人的角色,难免忧心这种对外形的极端追求,会不会将大多数普通人拒之门外?就像那家知名快餐店曾推出的"品牌大使制服",黑丝短裙加之熨帖衬衫就已臻完美,却也令人震惊。
< class="pgc-img">>别急,更极端的还在后面。有消息说,该知名快餐店计划将制服推广到全国门店...倘若餐饮业对从业者的颜值要求全面开花,中等条件的大多数普通人将何去何从?
< class="pgc-img">>年轻有为却不入行当人们的法眼,老态龙钟又怎能在职场立足?作为打工人,内心实在是百感交集。但无论如何,餐饮业的"颜值革命"已然拉开序幕,我们不得不正视这股浪潮。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