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最近一直在发愁,已经申请两次了,还是没办下大证来。如果真不让干了,可怎么办?”24日,在济南居然之家美食街经营桥头排骨的李传山,面对经济导报记者时仍在暗暗发愁。
让李传山如此着急的是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山东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0月25日前为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其中第五条规定,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和食品摊点备案证(卡)的经营者,不得从事网络餐饮服务。
如果该办法实施,可能就意味着李传山们没法做外卖生意了。
“我今年才刚刚加盟了桥头排骨,交了6万的加盟费,每年还有5000元的管理费。如果不让做外卖,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李传山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的小店现在基本就靠外卖撑着:一天能卖1500元左右,其中80%以上都是外卖订餐。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李传山从毕业起就在德克士做仓储,直到去年年底,做了爸爸的他面临着孩子没人带、家庭支出节节攀升的困局,才下定决心拼一次,自己创业做了餐饮小老板。
“第一次做生意心里也没底,好在时间自由,可以接送孩子上学。我们家(商品)性价比高、味道好,差不多两个月生意就做起来了。”李传山说,生意刚好起来就遇到了小餐饮证要升级大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问题。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已提前要求,从事外卖业务必须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只具有小餐饮证的须重新进行申请。
“我现在的小店,面积只有20平米左右,申请了两次都没通过。”李传山说,“办大证应该是卡在面积上了,要求是50平方米以上。”
“我现在的店面一个月租金就5000元,面积大的一是不好找,另外租金压力也大。可如果真不能干了,我前期的投入怎么办?”李传山说,他打算按照新要求再试试第三次,毕竟房租合同没到期,与品牌的加盟合同也没到期,坚持是唯一的选择。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这次征求意见稿公布前,山东已经推行了几个月的小餐饮提档升级工作,也有一大批符合要求的小餐饮商户在监管部门帮助下成功升级,获得了继续网络经营的资质。但与李传山一样,受困于积蓄少、门面面积小等客观因素而难以升级的商户也不在少数,他们暂时还没能找到化解这场“危机”的途径。
对于这一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规,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仪江勇律师分析,该办法的某些条款可能与国务院出台的相关规定冲突。如办法第五条规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和食品摊点备案证(卡)的经营者,不得从事网络餐饮服务”,而今年5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确定了网络餐饮治理线上线下监管一致原则,并规定:小餐饮登记商户在具备实体店经营场所及经营资格情况下,应依法允许其入网经营。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瑞博士表示,加强对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管理,是在当前网络餐饮发展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为降低公共安全风险、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做出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要看到,食品经营许可“办证难”问题现实中是长期存在的,因房屋产权性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非食品安全因素导致无法办证,也成为无证餐饮的一个原因。
“一些卫生好、口味好的小餐饮商户,给街坊邻居带来了便利,也为商户本人解决了家庭生计问题。考虑到实际情况,一概禁止并不能满足市民需要,而重点应该是督促这些小商户从品质上符合监管要求。”刘金瑞说。
李传山则希望,“或者把办大证的面积门槛降低一点,或者安排一定的过渡期,最好不要一刀切。”
>饮竞争虽然越来越激烈,但有一点比其它行业好的是,毛利率相对稳定,因为人工等费用问题,还没有掀起全行业性价格战,一些运营好的餐饮利润比较稳定。
这种局面能否持续下去?
未来餐饮会不会出现价格的竞争?
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了争取客源,一些餐饮店的营销费用大幅度上升,但表面上对菜品的价格影响不大。打破餐饮价格壁垒的也许不在餐饮行业本身,颠覆行业的一定是外来者。
在日本,台湾,上海等一线城市,便利店的便当,简餐基本侵占了原来的街头小店,他们以更安全,快捷,便宜的服务,赢得了大众消费者的认可。
最近上海放宽便利店做餐饮的政策,一线便利店零售巨头开始在30平便利店内开卖现做菜品。
新鲜现煮的一碗面6元,铁板炒饭,卤串炸串,煎饺蒸包。。。原来在餐厅做的事,在“小超市”里都可以做!
5-10元的早餐、15元以上的快餐、炸串等休闲简餐,几分钟就可出餐。
这些便利店正在悄无声息地开始做着餐饮“到家”的生意,这个政策的出笼,如猛虎下山,披着便利店的外衣,抢餐饮行业的饭碗,它们的便利性,直接把顾客截流在家门口!
当便利店都开始现制现售菜品,全国10万多家便利店,就是快餐店新的劲敌?
疫情过后,一线城市各大便利店巨头,都开始“跨界”向餐饮行业进军。
一,上海对便利店餐食业态政策放宽:
政府对便利店允许核发相应现做经营项目许可;一方面可以将就餐区计入就餐场所面积,不用便利店增加额外餐饮面积。
阿里投资的逸客开出“逸小兔”早餐便利店,主打现做现卖。
便利蜂也开始现做早餐和正餐,
现煮面条,炒饭,炒面拌面,煎饼果子,煎饺,豆浆油条,几乎快餐所有的项目它们都有,一下子增加几十个品种。
二,高性价比直接打劫快餐店面
上海逸小兔,便利蜂的餐饮项目,在售价上以高性价比吸引顾客。现煮面6元,早餐人均不超过10元,正餐20元左右,便利店追求的毛利率是快餐店不可接受的,但对于便利店来说,利润再低,比其它常规标准商品的利润要高出很多。
三,便利店地理位置的优势:
便利店大部分处在地铁口,社区门口,写字楼集中区域,等人流集中的位置,离人最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便利店是线下消费的重要的场景。它将成为快餐行业的新的对手。
以前,便利店只是提前加工好的产品,缺少餐厅现做的口感和烟火气,去便利店吃东西为的是赶时间。现在便利店可以“现做现卖”,与餐厅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便利店凭借优势的位置布局和高密度网点,以及其它商品全天候的销售,相对于餐厅的人效,坪效等费用大大降低,未来会成为快餐最大的竞争对手。
四,一公里消费圈,直接截流餐厅客户
吃饭追求的是口感,新鲜现炒现做的快餐是人们在外面吃饭的首选。
过去,便利店只能加热预制品早餐和便当,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选择到快餐消费,所以,便利店与快餐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餐饮行业从来也没有把便利店当做竞争对手。
但是这次政策放开以后,便利店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快餐店,只要快餐能做到的它们都可以做到。快餐店的优势慢慢在减弱。
曾经不是对手的便利店,如今已经成为快餐“截流”高手。
便利店不仅密度大,位置好,并且与大众粘性高,距离近。
餐饮店做的是3公里的生意,便利店做的是最后“1公里”的吃喝拉撒。消费者越来越懒,如果有与自己更近距离的便利店,可以提供和快餐店一样用餐体验,当然会首选离自己更近,更方便的地方就餐。
五,面对便利店餐饮化的趋势,快餐店路在何方?
便利店比快餐门店有更多的优势。
如果便利店新的政策在上海试点成功,或许推向全国,面对全国10万多家便利店,就是一夜之间增加了10万多家快餐店,这么强劲的竞争对手,对餐饮行业无疑是一次灭顶之灾,这还不包括在社区,写字楼里的无数小超市,它们卖早餐就是顺带的事。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怎么躲过一劫,应该现在就要运筹帷幄之中,抢占先机, 利用自己现在的优势条件,走在趋势前面,山不过来我过去。
如今的跨界便利店,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就是一次超出人们想象的威胁,
这次打劫正在慢慢的向我们逼近,
面对便利店可以经营“现做”菜品,你怎么打算?
我是开心一哥,餐饮行业,我有我独到的见解,关注我你就是胜出者。
年来,餐饮行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整体统计的一组数据,去年一整年餐饮收入突破2万亿大关,同比增长8.9%,增速较去年下降3.9个百分点,,大型高端餐饮收入同比下降了3%,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速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但广大餐饮创业者大可不必担忧,这并不意味着餐饮行业赚不到钱或者说难以发展,事实上整个餐饮行业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说进入了一种群雄混战时期。前几年“高端爆利”餐饮时代逐渐走向没落,小型餐饮成为百姓日常聚会的首选,这其中中餐、小型快餐、火锅成为新餐饮时代的三巨头。
新生代消费者成为主力军
小编整理了另一份数据资料,发现80/90年新生代成为这其中小型餐饮的主力军。相对应目前鱼龙混杂的餐饮市场,新生代更平均一周至少一次进行小型餐饮聚会。相比70年代,新生代主力军, 对于菜品的认知度较为广,但是缺乏深度记忆与理解。即对菜品名字知道的多,但是能够辨认原材料的人数少。
换一个角度来说,80/90年代普遍多为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子女较为宠溺,子女独立能力较差,相对应不善于自主做。这也是为何市面上小型快餐火爆的一个原因,人均消费200元的的时代已经逐渐被快捷型餐饮所替代。换句话说,随着城市节奏加快,餐饮业进入一种便捷、快速的时代。
互联网思维入侵,传统餐饮难以立即改变
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大众的瞩目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餐饮行业无不例外,优惠/团购等等早已屡见不鲜,美团、大众点评两大餐饮互联网O2O公司也在长期争斗后合并。
同时外卖的兴起,美团外卖、饿了吗、阿里口碑等等基本占据了市面上大量的餐饮市场。这也是为何小型餐饮能够得到迅速发展,而高端餐饮逐渐进入了没落的部分原因。正因为小型餐饮存在着快捷便利等特点,因此能够迅速转型切入互联网思维,反观大型高端餐饮因长期处于传统框架所束缚,难以立即变革,或者说改变途径较为单一短期内难以看到变化。
回归本源,口味是唯一诉求
虽然深受冲击,但是餐饮行业还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所发展。根据《报告》结果显示,“口味”仍是消费者所关心的最大因素,相对应环境、性价比、服务、等位等等次要属性,评价率高居42.9%,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归本源。
不过餐饮行业在“口味”上做的却不那么尽如人意。虽然上文提到的小型美食三大家,逐渐成为巨头,但是“口味”的差评率也高居不下。因此想成功做好一家餐饮店面,必须围绕“口味”和“差评率”做文章。毕竟再怎么变,其根源还是食物,食物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脱离了就显得不切实际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项目惠微信号:xunxia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