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中国的外卖市场在疫情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但这背后也暴露出送餐员的低收入、高强度、低保障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外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送餐员的工作状况和权益保障情况,同时对比了国外的外卖行业,探讨了如何实现外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送餐员的合理待遇。
< class="pgc-img">>中国的外卖市场在疫情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2080亿美元)的规模,占全球外卖市场的近一半。这一数字令人惊叹,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外卖服务的巨大需求和喜爱。外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多样、实惠的餐饮选择,也为餐饮业和配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但这背后也暴露出送餐员的低收入、高强度、低保障等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据广州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是2020年的2.3倍。这一增长速度远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卖市场,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高度城市化、普及的移动支付、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等因素。中国的外卖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了传统的餐饮外,还涵盖了生鲜、药品、日用品等多个领域,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外卖平台也不断创新,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智能柜取餐、无人配送等新型服务模式,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外卖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公司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这两家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数据资源,能够提供从点餐、支付、配送、评价等一站式的服务。但这也意味着,这两家公司对送餐员的管理和控制力度非常大,送餐员很难有自主的选择和议价的空间。
< class="pgc-img">>送餐员是外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为消费者送上美食和生活必需品。但他们的工作状况却不容乐观。根据美团和饿了么的报告,截至2023年9月,两家公司的外卖员总数超过1000万人,其中美团有620万,饿了么有400万。这些外卖员中,有的是平台的直接雇员,有的是第三方合作单位的员工,有的是个体户。他们的收入水平、工作时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普遍面临着低薪、高压、低保障的问题。
一方面,送餐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送餐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提成和小费组成,其中提成和小费占比较大,但这些收入又受到订单量、配送距离、配送时间、客户评价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往往不完全由送餐员自己控制。例如,订单量受到季节、天气、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配送距离和时间受到路况、交通规则、商家和客户的配合等因素的影响,客户评价受到个人喜好、心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送餐员的收入不稳定,难以预测。根据一项调查,2020年中国外卖员的平均月收入为4879元,低于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月收入。
另一方面,送餐员的工作强度很大,而且面临着各种风险和压力。送餐员每天要在城市中奔波,不仅要应对复杂的路况和交通规则,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订单,满足客户的要求。送餐员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而且很少有休息和休假的机会。送餐员的工作环境也不理想,他们经常要在恶劣的天气中工作,如高温、雨雪、雾霾等,这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不良的影响。送餐员的工作安全也不得到有效的保障,他们经常遭遇交通事故、食品污染、客户纠纷等风险,而且很难获得及时的救助和赔偿。
再者,送餐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由于送餐员的用工形式多样,有的是平台的正式员工,有的是第三方合作单位的员工,有的是个体户,他们的社会保险缴纳情况不一,有的甚至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这就导致了送餐员在遇到职业伤害、疾病、失业等情况时,难以获得足够的保障和补偿。此外,送餐员的工作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的维护,他们往往没有与平台或第三方合作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也没有加入工会或其他组织,他们的工作条件、收入水平、考核标准等都由平台或第三方合作单位单方面制定和调整,送餐员很难有话语权和议价权。当送餐员遇到不公平或不合理的待遇时,他们往往没有有效的维权途径,只能选择忍受、投诉或辞职。这些问题导致了送餐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很低,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认同和尊严。
中国外卖市场的现状和问题,也引起了国外媒体和学者的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外卖员: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尊严而斗争》的报道,详细描述了中国外卖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英国《卫报》则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外卖员:被算法驱使,被资本剥削》的评论,分析了中国外卖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外卖平台对送餐员的操控和利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外卖员的工作权益:法律、技术和组织的视角》的论文,探讨了中国外卖员的工作权益的现状和改进途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外卖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一些国外的借鉴和模仿。例如,美国的 DoorDash、Uber Eats、Grubhub 等外卖平台,都在向中国外卖市场学习,尝试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扩大用户群和市场份额。但这些外卖平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送餐员的收入不稳定、工作风险高、社会保障低等。因此,如何实现外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送餐员的合理待遇,是一个需要全球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信息来源:
- China’s food delivery market explodes to 8bn as workers scrape by. Nikkei Asia.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艾媒咨询.
- 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员有多少?. 新浪科技.
- 2020年中国外卖员月收入4879元,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网.
- China’s delivery drivers: Racing to survive, fighting for dignity. The Washington Post.
- China’s delivery drivers: exploited by algorithms, capital. The Guardian.
- Working rights of food delivery workers in China: Legal,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sational perspectiv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How US food delivery apps are learning from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The plight of America’s food delivery workers. The Economist.
CCTV全频道宣传湖南中心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了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结合学生的特点,隆回县岩口镇大观完小203班精心设计了劳动课程实践作业,制作凉拌黄瓜。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和探究。
通过观看凉拌黄瓜的制作视频,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的经验三者结合,本次劳动课开展的非常成功,同学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凉拌黄瓜。
< class="pgc-img">>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一个个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化身小小美食家,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说孩子之前家务活都不会做,现在还能吃到孩子亲手做的美食,心里美滋滋的!并希望多多开展此类活动。 (通讯员 肖琳)
读提示
一些劳动者在休病假时,被不合理地扣除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甚至还被要求病假抵扣年假,因此引发劳动争议。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向劳动者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近日,“工资6000元请假半月被扣4500元”的话题引来关注。今年5月,重庆一家公司的一名员工称,自己因生病住院,向公司请了两周病假。事后,该公司人事工作人员表示,因病假要扣除其4500元工资,扣除后,该员工当月工资到手为1000余元。
对此,涉事公司解释称,扣除4500元工资是根据员工缺勤天数决定的。由于该员工请了两周病假,按照公司规定需要扣除底薪的50%。此外,绩效工资根据员工每月表现单独计算,该员工并未达到考核标准,因此需扣除全部绩效工资。
病假工资究竟该怎么发?有没有托底标准?因病假扣除绩效工资是否合法?关于病假工资,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明晰?
病假期间基本工资该咋算?
引发热议的这则新闻,让此前也因病假被扣除工资的徐丽丽深有同感。
“请了6月份一整月的病假,发工资时一看傻眼了!”徐丽丽表示,自己在北京市通州区某公立幼儿园担任老师。2023年6月,其因病请假一个月,次月发工资时,扣除社保等费用后,到账的6月份工资仅为154.21元。
“说是还没扣完,下个月继续扣。”徐丽丽告诉记者,因其工作的幼儿园工资计算区间并非完整的自然月,幼儿园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年8月发放工资时会继续扣除其病假相应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
对此,广东耀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爱东说,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因此,按照《意见》《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以及2023年6月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2320元,徐丽丽整月休病假后应得工资最少为1856元。
关于病假期间的绩效工资发放,“工资6000元请假半月被扣4500元”事件的当事员工解释,能理解公司扣除自己部分工资,但在未休假的半个月中,其仍为公司提供了作为员工的正常产出,“按道理不应该扣除全部绩效,我生气的是全部给我扣掉了”。
因病扣除绩效工资是否合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副教授范丽娜认为,需要根据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相关工资、绩效考核的规定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的行为是否符合扣除绩效工资的规定等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在病假期间无法工作等,单位扣除绩效工资才是不违法的。”范丽娜说。
病假能抵扣带薪年休假吗?
除了是否应扣除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劳动者在休病假时,还常常面临被用人单位要求以病假抵扣年假、抵扣加班时长等问题。
北京市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披露的一起案件中,某公司员工孙女士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孙女士如休病假,则病假期间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病假工资。
孙女士离职后,发现2022年自己还有8天带薪年休假未休,于是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公司则提出,孙女士在2022年休病假8天,公司当时是按正常提供劳动的标准发放工资,这表示以孙女士的病假抵扣了带薪年休假,所以公司无需再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
对于公司的这一解释,孙女士表示,自己承认病假期间公司按其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标准发放工资,但表示这不意味着自己同意以病假抵扣带薪年休假。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孙女士遂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差额。
范丽娜分析认为,对于劳动者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文件及法律有明确规定,“比如,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且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或者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等情形,不享受当年年休假”。
“本案中,孙女士仅休病假8天,并不满足‘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形。”北京市石景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米现军表示,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即使以在病假期间发放正常出勤工资为前提用病假抵扣年休假,也应当征得劳动者本人同意。“这是因为,病假工资待遇与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待遇不同。”米现军说。最终,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孙女士8天应休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差额7303.36元。
单位需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
对于病假工资怎么发,还经常在劳动者离职时引发纷争。因为公司未支付病假工资,员工小朱对此不满提出离职,公司却“倒打一耙”,说小朱是自愿离职,并拒绝支付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原本在一家美食公司担任厨师的小朱,因患病休病假。此后,美食公司却未支付小朱病假期间的工资。为此,小朱向美食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对于这一要求,美食公司予以拒绝。小朱遂申请仲裁,后美食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美食公司支付小朱工资、经济补偿金等2万余元。
“劳动者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范丽娜指出,用人单位拖欠病假工资,属于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以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范丽娜建议,劳动者行使解除权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要载明解除理由,即明确写明公司存在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二是解除通知要向用人单位送达,保存好送达凭证。
“关于病假工资发放标准,各地规定虽与《意见》中的规定基本一致,但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存在差异,有些地方会设置更为严格的病假工资下限。因此,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可查阅当地的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文件再作决定。”张爱东举例称,如《深圳市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病假期间的工资不能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60%,同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张爱东进一步指出,只要劳动者确有因病停工休养的事实,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就应得到及时、合理的保护,用人单位应依照相关法规,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向劳动者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