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股“万物皆可入中药”的风潮
在餐饮行业火爆出圈
中药冰淇淋、中药奶茶
中药果茶、中药药膳……
年轻人将喜欢的食品、饮品
加入中药成分
似乎增加了一重养生元素
让“中药+”有了新的流量密码
“中药+”的兴起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养生方式
药膳茶饮有点火
中药茶饮店
8月1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安市民乐园附近的一家中药茶饮店,一进门就看到几位正在等餐的顾客,店内放置了一些钵和熏香,商品定价集中在10—17元之间。
店员介绍,店铺主打轻养生理念,希望顾客在享受饮品的同时,感受到中医养生的智慧与魅力。他们的主打产品是药食同源药材所熬制成的8种汤底,再与新鲜水果结合,打造出养生果茶。与此同时,店内还提供自测服务,可以根据结果选择饮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验感和趣味性。
“我一直对养生很感兴趣,但没想到中药还能做成这么好喝的茶饮。”顾客穆阳表示,他是在社交软件上看到的这家店铺,一下子就被中药茶饮吸引了。
网友评论截图
来到店内以后,他先在小程序上测出属于湿热体质,随后店员给他推荐了“胜雪”系列的饮品。穆阳说:“我这杯主要原料是荷叶、决明子和金银花,还送了我一份银耳的小料,10元,比其他奶茶店的饮品要便宜,感觉性价比很高,还健康。”
除了像穆阳这样的客人根据其体质进行点单外,还有些顾客会根据口味购买“失眠救星”和“气血最爱”的咕奈汤、卟琪琪这两款饮品。
年轻人养生有“招”
“中药餐饮为什么这么火”的话题截图
截至8月12日17时,微博上“中药餐饮为什么这么火”的话题浏览量已经高达308.7万。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药餐饮体验,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潜在消费者的关注。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位于西安市太白北路上的一家茶饮店。一进门,便被中医坐堂的区域吸引,透明玻璃器皿中展示着葛根、人参、天麻、肉桂等中药材。在这里,除了茶饮之外,还有搭配的糕点。店员说:“这是根据中医理论精心配制的养生糕点,与茶饮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西安市民李瑶晨先是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了体质自测,随后根据测试结果选择了适合的茶饮和八珍糕。她表示,相比传统中医,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她更愿意尝试。“在餐饮里加点养生的药材或食材,感觉就更健康了。”
从中药冰淇淋到中药咖啡再到中药面包,中药跨界到食品餐饮行业,催生出了新的养生赛道。
网友关于“中药餐饮”的评论截图
年轻人对养生的重视,是推动中药餐饮兴起的重要因素。根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
穆阳表示,他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对于中药餐饮有清醒态度,偶尔品尝一次中药餐饮,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是不太现实的。“嘴上说着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但真的碰到好吃的又舍不得放下,中药太苦喝不进去,只能找找其他既好吃又养生的产品了。”
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网上对于中药餐饮的评论也是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只是噱头,并无实际养生功效;有人担心“是药三分毒”,对中药餐饮持谨慎态度。对此,部分中药餐饮商家明确表示,产品主要是还原中药的味道,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
西安雁塔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骆骁表示,一些中药确实有养生或食疗作用,但这些效果的显现需要达到一定的摄入量。中药的养生功效多基于其含有的活性成分,而这些成分在特定的温度、酸碱环境等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优作用。因此,这些中药成分能否释放,需要进一步验证。
“‘中药+’的兴起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养生方式,消费者在享受这种新颖体验的同时,也应保持理性态度,对中药餐饮的养生功效抱有合理期待。”骆骁表示,商家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中药餐饮的安全与有效,让这一新兴领域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划重点
中药代茶饮虽好
并非适合所有人
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请大家一定要
遵循“辩证施茶”的原则
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品种
理性消费!!!
综合: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人民网科普
来源: 群众新闻网
以食为天。从一个小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厂,经过多年发展,山东味正品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正品康”)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显著攀升。12月8日,来到味正品康,三期工程厂房主体已经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公司总经理于光介绍,“今年,预计回款金额能达到1.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30%。”
作为一家复合调味料研发生产企业,味正品康把调味料“玩出了花”。研发团队穿着白大褂,案板上的各色香辛料是他们的实验素材,每周能推出七八款调味料;12000吨的年产能,一线生产员工却只有不到60人……对产品研发高度重视,对自动化升级转型的孜孜以求,让味正品康在行业内逐渐打响了知名度,提升了美誉度。
对于产品研发投入,味正品康始终力度不减。今年5月,味正品康在济南投资购置了一栋办公大楼,计划将电商及研发板块落在济南,以便于就地取“才”。“要想在电商发展上实现突破,就要招揽一批专业性人才。”于光介绍。
在省会城市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电商直播带货中心,只是味正品康为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下得“先手棋”之一。从去年开始,味正品康便同齐鲁工业大学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今年8月正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2月8日,味正品康与齐鲁工业大会合作开展的年产5000吨寡肽型复合海鲜调味料产业化项目完成立项验收,这也是味正品康积极探索同高校院所合作研发的一项重要成果。
而为该项目专门配套,占地7000平米的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有智能立体仓库,产品入库出库将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此外,三期工程项目生产线也将基本实现自动化。“到时候,企业在进行轻量化产品包装上,将最大限度缩短完成时限,节省人力成本。”于光说道。
与此同时,味正品康坚持“两条腿走路”,实现均衡发展。去年,味正品康存在着腌料、酱料产值不均衡的堵点,今年酱料产值份额达到总产值的30%,这背后是味正品康不断在研发推广上下功夫。其中,味正品康研发的一款酱料,单笔合同达1000吨,成为行业隐形冠军产品。
今年,味正品康在发展战略定位上更加明晰。“味正品康在研发生产复合型调味料上,虽然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未形成品牌特色。”于光介绍,结合临海地域优势,今年,味正品康初步探索研发生产海鲜风味调味料制品。
如今,预制菜站在了食品加工行业的风口浪尖上。“如果能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对企业发展将有很大裨益。”为此,味正品康积极研发预制菜调味料成品。“行业有‘一酱成菜’的说法,我们将调味料研制出来,再同下游餐饮行业进行对接,有了菜品和调味料,消费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蒸煮加工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五大类复合调味料品类,上千种调味料制品,都是味正品康根据客户需求所“量身定制”。今年,味正品康在外贸出口销售额上取得了可喜成绩,每个月有100吨调味料制品走出口销售渠道。“明年,味正品康将继续加大外贸出口力度,深入开发东南亚市场,争取在外贸销售上取得更好成果。”于光说道。
谈及明年的发展目标,于光信心满满,“明年销售收入在保持30%增幅的基础上,冲刺2.5亿回款,力争3年以后挂牌上市。”
(通讯员 姜凌春)
都讯记者陈养凯 你吃的盐,可能碘含量不达标。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通告:利群时代商贸有限公司海安店销售的标称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委托浙江颂康制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竹香低钠盐(加碘食用盐),碘(以I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对此,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
这个公司生产的3批次海苔
菌落总数不符合国家标准
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693批次,涉及肉制品、调味品、糕点、酒类、食盐、饼干、茶叶及相关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糖果制品等食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82批次、不合格样品11批次。
通报显示,有两家企业生产的多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连云区通成海干货商行销售的标称江苏连云港滨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夹心海苔、南瓜籽夹心海苔和芝麻夹心海苔3批次产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苏果超市有限公司锁金东路连锁店销售的标称广东万士发饼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芝麻通心酥饼干(酥性饼干)和巧克力味通心酥饼干(酥性饼干)2批次产品,钠检出值高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120%。
2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中盐一批次食盐碘含量不达标
不合格情况中,消费者烹调常用到的2批次调味品也引人关注。南京好朋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南昌豪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味天香鸡精调味料,谷氨酸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据了解,谷氨酸钠是鸡精调味料的主要成分,它具有特殊的鲜味,主要用于食品、菜肴的增鲜,主要反映了鸡精调味料的品质质量。SB/T 10371-2003《鸡精调味料》中规定产品中谷氨酸钠含量≥35.0g/100g。谷氨酸钠不达标主要影响鸡精调味料的品质。
另外,利群时代商贸有限公司海安店销售的标称中盐上海市盐业有限公司委托浙江颂康制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竹香低钠盐(加碘食用盐),碘(以I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据了解,食用盐中的碘强化剂是加入食盐中的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包括碘酸钾、碘化钾和海藻碘。市场监管部门分析,碘含量不达标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存在缺陷等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