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中国电商军团离Costco有多远?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家刚刚获得天使轮融资的生鲜电商平台是这么描述资金用途的:主要用于增加加盟商收入,提高用户体验,提升供应链效率,打造中国版

家刚刚获得天使轮融资的生鲜电商平台是这么描述资金用途的:主要用于增加加盟商收入,提高用户体验,提升供应链效率,打造中国版Costco。

20年前学eBay,10年前学Amazon,如今老当益壮的Costco成了中国电商创业者新的精神“教父”。

何止是创业者,拼多多、小米、网易考拉乃至京东,都曾对标或借鉴过Costco,都想成为中国电商领域的Costco,就连淘宝推出的88VIP ,也被解读成Costco的中国门徒。

Costco在上海浦东的店铺还未“试营业”,在中国的电商江湖里却早已被封神。

学习Costco好榜样?

不同于eBay、Amazon这样没得选的正餐,Costco是一道各取所好的自助餐,几乎所有的电商玩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菜,然后讲一个让人流口水的美食故事。

有人看到了精选。

为什么在亚马逊崛起的背景下,Costco依旧保持高增长?

Costco的营收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5倍,但沃尔玛却频频传出全球关店的消息,高品质、低SKU、自有品牌等成为解释这一现象的说辞。

Costco的SKU在3700左右,不到沃尔玛的十分之一,要知道面积不足100平的7-Eleven便利店就有3000上下的SKU。而且眼尖的创业者发现:在Costco的财务报表中,自有品牌的占比已经高达25%。

理解了这一点,便不难读懂,诸如网易、小米等电商新贵为何要提倡“精选电商”,为何要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推出自有品牌?况且尝试依靠精选、自营、性价比等成为电商第三极的绝不止网易和小米。

也有人看到了会员制。

在淘宝推出88VIP后,自然而然地和Costco产生了某种关联,毕竟会员费被认为是Costco最重要的盈利来源。按照Costco公开的一组数据:

个人卡的续费率高达89.3%,商务卡续费率甚至高达94%,而在Costco2017财年的营收中,28.5亿美元的会员费占到了总利润的70%。

京东Plus、网易考拉黑卡,加上淘宝的88VIP,在电商江湖里有名号的玩家多半已经拥抱会员制。电商创业者的表现要更为疯狂,Flowerplus、衣二三、小鹿森林等等,2017年以后中国电商似乎走入了会员时代。

当然,高坪效、低毛利、库存周转率、运营效率等都成了中国电商平台借鉴的样本,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可我想问的是,除了公关辞令和蹭热点,当真有人在效仿Costco吗?

Costco的故事讲不通

在美国,Costco典型的用户画像是这样的:养育三两个孩子,年收入10万美元左右,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

没错,Costco瞄准的是美国的中产阶级。按照各省公布的人均GDP,年收入在10万人民币以上的家庭不在少数,可同样是中产阶级,在中国却是另一番场景:每个月近半的工资还了房贷和车贷,此外还可能要供养四个老人,如果对工作的稳定性不自信,怕是连孩子都不敢生,至少不敢生二胎。

事实上,那些想成为“中国Coatco”的电商巨头们,多半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还是从Costco 2017年的财报说起,41.1亿美元的利润,归属商品本身净收益的只有12.6亿美元,同时上交了13.3亿美元的税。Costco把商品毛利率压到13%以下,刚好平衡了运营费用和税务,正是笃定了将会员费作为利润。

阿里、京东也祭出了会员制的撒手锏,但效仿的对象却是亚马逊的Prime。

早在2015年亚马逊就推出了年度会员计划,最初的服务只有快递免运费两日达,后来逐步扩展到电影、音乐、电子书等流媒体服务。在亚马逊的营收占比中,按照Prime 99美元/年的会员费计算,1亿会员带来的99亿美元会员费,只占到了亚马逊2017年总营收的5.5%,俨然不能像Costco那样作为核心的利润点。

可根据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购买同样商品时,只有不到1%的Prime会员会考虑到亚马逊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同时Prime会员的年消费额为1300美元,而普通用户则为700美元,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似乎不逊于Costco。

所以,淘宝的88VIP涵盖了电商、优酷、饿了么、淘票票和虾米,京东Plus捆绑了爱奇艺,就连网易考拉也借黑卡狂撒优惠券。国内电商平台是聪明的,如果奔着收会员费的出发点,失败将是大概率事件。可如果用会员费的名义提供“薅羊毛”的机会,用户无疑是喜闻乐见的,这才符合中国“新中产”的消费观。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把Costco的周转率优势借鉴过来?

答案是不可能。Costco的策略是“以量换价”,由于Costco门店大多开在郊区,2—3周逛一次Costco已经算得上是高频,囤货更是成为一种常态。

电商平台显然不希望用户半个月才打开一次,而且国内低成本且高效的物流服务,除非赶上双11之类的大促销,很少人会养成大量囤货的购物习惯。毕竟开在市中心又善于经营的沃尔玛,运营费用在收入中的占比高达19%,比Costco的一倍还要多,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当真有信心胜过沃尔玛吗?

神化Costco的现实意义

大陆市场还没有一家Costco门店,除了电商平台们的教化,巴菲特讲过的一个笑话,可能是让Costco出镜次数最多的:

有一次有两个恐怖分子劫持了我和芒格坐的飞机,声称在处决我们之前可以满足我们的最后一个愿望,结果芒格说能不能让我再讲一次Costco的优点,而我说,先杀了我吧!

仅是巴菲特和芒格的背书就足以将Costco推上神坛,中国的电商平台们又何须继续“煽风点火”呢?

因为造神总有一些现实意义:

(1)一个是电商行业的流量焦虑

手机市场讨论最多的是存量竞争,电商市场是否存在类似的迹象?

商家的“二选一”暴露了一些端倪,倘若没有腾讯这样的好爸爸和拼团这种杀熟式的玩法,拼多多能否崛起还要另当别论。如何在存量竞争中成为优胜方,几乎成了每家电商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站在这个视角再来理解精选电商的价值,既然在SKU上很难和阿里、京东同台较量,倒不如去繁就简,通过爆款提高用户转化。同时尽可能缩短供应链提高价格竞争力,唯有差异化才能生存下去。

与之平行的是,用户也越发地精明,货比三家早已是常见的购物习惯,SKU上缺少优势的电商,势必要在价格上更有吸引力。

对于电商行业的创业者而言,格局板结的代价是不能承受之痛,跟着巨头鼓吹Costco,进而赢得投资者的偏爱,或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2)另一个是圈占特定客户群体的渴望

Costco并非没有能够借鉴的地方,亚马逊可以淘汰沃尔玛,却未能伤Costco分毫,关键在于Costco有着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并随着时间积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护城河。

由此延伸来看,亚马逊、阿里、京东等有着类似的逻辑,大杂烩的Prime会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核心用户的流失,巨头们终于找到了发挥生态优势的方式。尚未成为巨头的成长型电商平台,也打出了会员制的牌,目的自然是从存量市场里抢用户,然后将新用户逐渐转变为忠实用户。

不只有会员制一条路,主打性价比、在广告上不惜重金的拼多多,重塑供应链和用户价值认同的网易严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存量竞争里,自身的增长,可能的代价就是竞争对手的下滑,刺激而残酷。

只不过,Costco用42年的时间才在全球开设了746家店,仅美国本土就占去了500多家,时间和“慢节奏”缔结了Costco和会员间的契约。电商又偏偏是个快行业,三年时间就诞生了三亿多用户的拼多多,或许压根就在朝Costco的反方向行军。

#专栏作家#

Alter,微信公众号:spnew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独立的自媒体人,走在创业的路上。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作者提供

<>

妆品加盟店的经营是有一定暴利的,虽然市场上的化妆品加盟店不断增加,但其暴利的局面并不会因为加盟店数量的增加就减少。市场的规律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所以想在化妆品加盟行业中,获取其中的盈利就要做好日常的经营。

1、选好品牌很重要

如果是小店面的话,就要挑选多品牌的运营效应了,这样才能够拓展商品销路。若是开化妆品加盟店,就不必考虑货源问题,更不用担心有假货了!挑选什么样的品牌,或者开大店小店,都要依据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去做决议。

2、店员的服务质量

化妆品加盟店,对店员的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首要,肌肤不能太差,因为顾客都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如果你在销售化妆品而你的皮肤又怎么好,肯定产品的功劳;其次,要有好的气质,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销售之前一定要了解店内的商品有关常识,在给顾客做推荐时也要有极好的表达能力,所以化妆品加盟店对员工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3、要有好的运营形式

开化妆品加盟店的前期,必须要先断定好店铺的运营形式,大致定位好商品的销售层次。在这之前,最好先做一下商场调查,对周围的环境做一个大致了解!比如,你所处的环境是归于高级,或者是中低等的,所以加盟店的商品消费也要和周围环境相对应,这样商品才会有销路,业绩才有提升。

4、店面地址很重要

选一个好的店面地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通常对于化妆品加盟店来说,大商城的附近或商业街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人流较大,爱化妆护肤的时髦女生逛街较多。

以上这些就是化妆品加盟店的开店到经营,落实经营上的一些细节!所以投资者想要自家的加盟店在市场上有所发展的话,就要做好上面这几点了。

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网易云音乐和虾米再一次传出了合并的传闻。事实上,在腾讯音乐上市后,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合并已被猜测多次,背后的逻辑是二线平台抱团冲击头部势力。

据报道,虾米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合并事宜被二度摆上谈判桌。报道援引音乐投资圈人士消息,价位可能在几千万元级别,“谈了两轮,具体有待推进”。另有接近交易者向媒体表示,这场交易已接近尾声,一切只待签字之后开香槟了。

6月11日,针对这一传闻,网易云音乐公关部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明确表示:不实传闻。阿里大文娱公关部相关人士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传言不予置评,阿里大文娱不会放弃音乐赛道。”

网易云音乐上线于2013年4月,在2018年10月获得最新一轮融资,由百度、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等投资,融资额超过6亿美元。在巨头林立的在线音乐市场,网易云音乐是具有代表性的后起之秀。

就在网易云音乐成立的当年,虾米音乐被阿里收购。2015年阿里将天天动听、虾米音乐合并,组建为阿里音乐。为了在音乐赛道搏出彩,阿里还重金挖来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和宋柯,由二人分别担任阿里音乐董事长和CEO。同年底,湖南卫视主持人何炅加盟阿里音乐出任首席内容官。那是阿里音乐被公认的辉煌时期。之后,天天动听更名阿里星球,最后无疾而终。虾米音乐成为阿里音乐的主要板块,阿里音乐则成为阿里大文娱的一部分。

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霖表示,“阿里收购虾米音乐后,对它注入了版权、产品技术等资源,但由于在线音乐行业头部平台的优势较大,且发展步伐也比较稳固,加上腾讯音乐上市,虾米音乐的地位整体没有太明显的提升”。还有观点认为,阿里音乐包括阿里大文娱的发展,都显得方向不明。

这种不明确最直观地体现在人事架构上。2016年后半年至今,阿里音乐的高管调整十分频繁,优酷原总裁杨伟东、现任阿里副总裁张宇都曾出任阿里音乐CEO一职,目前阿里音乐业务则由阿里大文娱新媒体业务总裁朱顺炎负责。

从第三方数据来看,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成绩各异。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显示,2019年3月,网易云音乐月活跃用户规模为1.32亿,位居移动音乐行业第五。前四名为腾讯系的酷狗音乐、QQ音乐、全民K歌、酷我音乐,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2.64亿、1.96亿、1.72亿、1.48亿。虾米音乐则未进入榜单中。

在腾讯音乐上市后,“网易云音乐与虾米音乐合并”一直是关注度很高的话题。李松霖认为,“合并呼声很高的原因在于,腾讯音乐在用户和版权规模上都处于领先位置,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作为第二梯队的代表,竞争环境愈发恶劣。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的用户群体有一定重合度,因此二者合并具有可行性”。

李松霖进一步说,“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均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如果两家企业合并,音乐版权池会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对于腾讯音乐会造成一定冲击。但目前来看,腾讯音乐的领先位置依然稳固”。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