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十一,古茗做了一件大事——
10月1日,古茗首家“零氧化·Live Young”实验店在温州万象城开业。
对于古茗,这家店意义非同寻常,被称为“经过八年的沉淀”和“潜心坚持”的全新高端升级,也被业内认为是八年来的最大改变。
< class="pgc-img">>1、产品坚持“0氧化、无添加”
这家从小镇——浙江台州温岭大溪镇里走出来的品牌,让加盟商得利和产品优势一直是他开疆拓土的利器。
在产品模式上,古茗的口号是:喝完一杯不会腻。古茗的产品因为安全健康和高性价比,一直被业内所称道。
< class="pgc-img">>据了解,目前公司团队涉及产品研发的接近20人,也凭藉所建立的物流和仓储系统,保证了原物料的稳定和高品质。
在首家“零氧化·Live Young”实验店里,我们也看到了这种产品优质基因的沿袭和一致发扬。
< class="pgc-img">>这家店全程坚持手工0氧化、0添加,手工泡煮茶叶,手工熬制蔗糖,以小时为单位计算保质期,形成独有的风格。
该店新推出四款新品:满杯莓莓、乌龙拿铁、满登登抹茶以及香椰芝芝,每款用料都十分讲究,分别采用了高档的茶基底,新鲜的牛奶和牛乳,以及进口的淡奶油和椰子水,但高质优价。
< class="pgc-img">>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年来,他们首次推出了冷泡茶,这也被认为是古茗顺应市场、升级消费的风向标。
2、首开大店,再造“生活空间”
截至今年5月份,古茗从无到有,店面总数已至1600家,在国内同行中,已与蜜雪冰城的5000多家、coco都可的2800多家,以及益禾堂等,理所当然的国内头部茶饮品牌。
但我们看到此前的古茗,在店面形态上,都为50平米左右的小店,这次他们在温州万象城开出的实验店,楼上楼下两层,总面积在200平米左右,首开大店,一改小店规模。
< class="pgc-img">>这被业内认为,古茗在坚持产品模式的基础上,打造第三生活空间,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大玩社交概念。
< class="pgc-img">>在这家店里,门店风格与以往大相径庭。上下两层的广阔空间,采用“露天广场”理念,运用圆形社交舞台设计,再加上高级的铂金配色彰显轻奢风格,满满的北欧风格,完全的治愈系,带来全新简约视觉感受。
< class="pgc-img">>与此前的小店相比,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聊天、约会、喝茶、看书皆相宜,更多满足了消费者的社交需求。
3、先活下来,养肥了再慢慢伟大
据了解,在温州万象城开出的“零氧化·Live Young”店是首家,尙属实验阶段。运营成熟了会向外扩展。
< class="pgc-img">>“先活下来再说,等养胖了再慢慢地优秀。”这是古茗创始人王云安经常说到的一句话。8年来,他们也始终如一地坚持了这种发展理念。
他们低调务实,深耕以台州为中心、方圆300公里范围内的三四线城市,适度向福建、江西和安徽、江苏拓展。王云安坚持认为,这就是他们品牌的市场定位,主要做三四线市场。
< class="pgc-img">>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论及国内茶饮的市场空间时,王云安提到,从大格局来看,中国最少还能容纳20个古茗。再联想到去年王云安对古茗的小目标:未来3年终端店面做到40个亿。
< class="pgc-img">>这一切就顺理成章,首家“零氧化·Live Young”实验店的推出,以及后续可以看到的市场动作,这都是王云安在谋子布局:细分市场,向高端市场延伸,古茗在谋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在这家店面看到了这种苗头和变化。
><>< class="pgc-img">>人忙着招商,它忙着打假。
文 | 章航英
编辑 | 杜博奇
河南的小赵花了20多万开了一家奶茶店,结果发现同一条街上出现了另外两家同名奶茶店。小赵气不过,上去“打假”,结果发现自己才是“山寨”。
这桩乌龙事件中的主角,在如今被喜茶、一点点攻陷下的奶茶圈毫无存在感,一二线城市的人们甚至从无听闻。
然而,它才是真正闷声发大财的下沉市场奶茶之王,它的名字叫古茗。
2017年,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提到,很多人在讨论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店叫古茗。这是古茗第一次来到人们视野。
十年前,它出生在浙江一个十八线小镇——台州温岭大溪镇,如今已经开了2500家店,而今年一点点也才开了2000多家店。
在外卖平台上,它的销量也名列前茅,与一点点和CoCo名列前三。
2018年初,开店数量只有1200家时,它每年流水就有12亿。当时创始人定了个“小目标”,三年内要做到40个亿。一年多过去了,它的市场份额一直成倍增长。
开业十年,古茗是时候需要拥有姓名了。
加盟需3道面试,通过率2.5%
要说古茗现在最忙的一件事,是打假。别的奶茶品牌忙着招商,它忙着打假。
古茗甚至准备了1000万打假基金,要把山寨团伙一锅端。现在无论是你买了一杯奶茶的小票上,或者是古茗的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都是打假声明。古茗表示,目前接受合作洽谈的唯一地点是浙江台州温岭市大溪镇,其他都是假冒。
< class="pgc-img">>据说,目前加盟了假的古茗店的人已经超过1000人,涉及金额超过1亿。
相比于遍地求着让你交钱加盟的奶茶品牌,古茗像一股清流。
网上到处是怨声载道——加盟古茗太难了。有人说,“从来不喝奶茶的我为了开古茗,一直喝古茗,种种原因就是不让开”;有人说,“资料投了3轮,还是没过关,继续加油。”
据说,加盟古茗需要经过3轮面试,面试官有一个详细的打分表,从勤快、激情、亲和力等各个维度考察。有人吐槽,“加个盟比见丈母娘还紧张”。
古茗招商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一家普通古茗单店日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按照古茗60%-70%的毛利率算来,一年的利润起码可以有个三四十万。
记者打电话了解起招商细节,不过没多久就泄了气——不够格。
加盟古茗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店面需在15平米以上。二是需要有2年以上相关经验。三是不可有合伙人。
店面大一点可以理解,2年以上经验估计就打退了一波人。不过,这也是古茗不想出现加盟商由于不了解奶茶行业,就脑子一热一头扎进来的情况,毕竟奶茶店的“坑”实在太多了。并且,相关经验也可帮助客户更快地开展奶茶店的运作。“我们也不想你亏本嘛。”招商处工作人员说。
< class="pgc-img">>第三个条件,其实是对加盟商提出了一定的经济条件。目前加盟古茗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需要准备个30来万。这其中,包括63800元的服务费、5000保证金、55000装修费用、70000设备费用、20000-40000不等的原料费用,以及按照地域选择价格不等的店面和转让费用。
奶茶界的“优衣库”
不过,即使以上条件都符合,或许你也无法满足古茗奶茶的开店区域范围要求。
目前,浙江的温州、台州、和诸暨三个区域已经饱和,因此目前不开放加盟。如今主要开放的加盟地在浙江、江西、福建、四川等地,记者发现,其中不包括上海、深圳。
古茗清楚自己的产品定位,只专注做好三四线的城市,同省的杭州也是最近几年才开的店,很近的上海都没开店。
< class="pgc-img">>在2012年之前,古茗奶茶甚至没有走出大本营台州。直到两年前,古茗80%的店还都开在以台州为中心的300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如今,古茗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阵势,开始以台州为中心向浙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部等多个城市。
古茗奶茶创始人王云安是一个颇有想法的理工男,生于1986年,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往大城市找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台州温岭自主创业。
在家乡那条一眼望得到头的街道上,王云安开出了第一家古茗奶茶店。
古茗二字,“古”意为“老”,“茗”是茶的意思。王云安想把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为此,古茗的策略是做奶茶中的“优衣库”——只做经典。比如,在一二线城市中比较火的咖啡、沙冰、布丁等元素就被古茗除了名,以及一些不常用水果的鲜果茶也被砍掉了。
< class="pgc-img">>“像服装界的优衣库一样,我们不追求潮流,产品品类不多,但都是经典款、主流款。”王云安认为,三四线的市场空间也可以很大,前提是把经典款卖好。
今年2月,古茗第一次突破2000家店。2018年古茗新开门店平均每家店每天卖出550多杯,最高门店卖出3000多杯。
这还仅仅是开始。
王云安说,“我们的目标是20000家,我们已经做了10年了,可以再等10年做到20000家”。
差点死掉的它为何又火了?
杭州西湖区一家古茗奶茶店, 工作日的下午虽然没人排队,但是外卖的订单仍是络绎不绝。按照柜台上叠起的厚厚一沓单子,两三百个单应是有了。
< class="pgc-img">>菜单上7个系列,价格从8元到20元不等。店员推荐了一款招牌大叔奶茶,加上芋圆也才12元。还有一款芝士葡萄,满满的果肉,并且还十分新鲜,加上搭配的多肉,价格是20元——相比起喜茶、奈雪的客单价仍是便宜不少。
< class="pgc-img">>古茗有一句口号:喝完一杯不会腻。
或许,秘密就藏在这句简单的话语中。
十年前,王云安第一家开出的古茗奶茶店差点死掉。无论怎么发传单、做广告,每天只能勉强卖出个一二百杯,王云安甚至在考虑要不要续交房租。
是哪里出了问题吗?
后来王云安才发现,是自家的奶茶味道太难喝了。
< class="pgc-img">>王云安花了大力气改善口味,免费送客人新品,求他们提意见。另外,相比于市面上红蓝黄绿的奶茶颜色,王云安选了简单的黑白色。另一个细节是,由于小城镇晚上比较黑,王云安在重新装修店面的时候,把门口下面的灯换成了更亮的,让行人很远的时候就能看到。
一年后,古茗活了下来。
如今在古茗的官网介绍中,重点介绍了三个维度:产品研发、冷链系统、仓储系统。多年开店的经历让王云安学到——运营可以慢慢学,产品必须过硬。
古茗奶茶目前80多个品种,并且不断推出新品,不同的季节也会推出新的主打饮品。古茗总部的研发团队人数至少在10人以上。今年的一次对外招聘中,“研发总监”岗位的年薪高达80万,普通研发人员,年薪也在40万左右。
< class="pgc-img">>为了保持原料品质和新鲜度,古茗花4000万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创建了仓储基地,还自建了冷链配送系统。配送效率上,从“一周两配”升级为“两日一配”的终端门店,明年实行“一日一配”。
在供应链上,古茗在泰国种香水柠檬,在新疆种哈密瓜,在云南种橙子。如今古茗想尝试数字化改造,把采购、库存和配送等流程形成一个闭环,来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甚至做到“以产定销”。为此,去年古茗还把台州总部的一些部门搬到了杭州。
把简单做到极致
饮品向来是一个高频率、高竞争的行业,随着越来越多品牌的入局,场面一度白热化。如果问古茗做对了什么的话,主打下沉市场,与一二线品牌错开竞争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这之外更重要的或许是,古茗触摸到了这个行业最本质的一些东西。
< class="pgc-img">>“古茗的产品不复杂,管理也不复杂,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最重要,并没有特别要做的文章。”王云安坦言。
古茗用8年时间开出了1000家店,并且在最近的两年才开出了另外1000家店。每一家店,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 class="pgc-img">>而在闲鱼上被“代喝”带火的茶颜悦色,也来自非一线城市长沙,创立6年开了100多家店,并且并不打算走出长沙,创始人称“能力还没准备好”。
其实,不止浙江的古茗、湖南的茶颜悦色,来自河南的蜜雪冰城、四川的书亦烧仙草,实力也都不容小觑。或许,正如罗振宇所说,二三线城市是消费品牌的天然实验室,因为最大规模的人口仍聚集在那里。他们给了奶茶品牌试错的成本和机会,也让其最近面对人群最真实的需要。
没有资本的追捧与催熟,只有市场最真实的检验与反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传,开了3000多家店的古茗茶饮,获得4亿元投资,投资方有红杉资本、美团旗下龙珠资本等。
盘点茶饮上半年大事件,行业竞争维度在不断升级。
< class="pgc-img">>作者 | 政雨
古茗获红杉、美团龙珠资本投资
资本依旧在看好茶饮赛道,青睐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
据传,古茗茶饮获得4亿元融资,主要投资方有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美团旗下龙珠资本的投资等——二者都是喜茶的主要投资方。
目前,融资确切信息暂未获得古茗官方回应。
但根据企查查数据,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6月29日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1.08亿元,新增股东则包括龙珠资本旗下的长沙湘江龙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红杉资本旗下的深圳市红杉瀚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FA机构冲盈资本旗下的途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等。
若投资信息属实,从2010年创立,目前门店已经超过3000家的古茗,将是茶饮行业里又一获大额融资的品牌。
古茗起家于浙江台州,品牌主打性价比特色,产品价格在10元上下;严选加盟商的思路,受到行业关注;并通过自建终端门店冷链配送体系,不断深耕供应链布局。(传送门:专访:7年1000多家店,这个“小城品牌”想要做奶茶界的优衣库)
关于古茗融资后的主要规划,有媒体猜测“是为了健全仓储系统,提高安全制作环境,以及市场拓展”;也有分析或是为上市做准备。
但古茗并未对此作出官方透露,创始人称将在下半年公布具体进展。
作为茶饮业少有的加盟品牌获融资案例,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
品牌财税管理等的规范化,是获得融资的前提;
稳定的盈利能力、长期的成长价值,让资本方看到清晰的投资回报。
而对品牌来讲,本身的大体量和规模,通过资本的加持,也将有助于其打造更强的品牌实力和竞争力。
茶饮行业,正式回归“性价比较量”
盘点茶饮业上半年大事件:
- 4月,喜茶副牌喜小茶开业,定价8~16元,杀入饮品核心竞争区;
- 6月,蜜雪冰城门店数突破10000家,进行规模上探;
- 7月,古茗获融资,赢得资本助力。
可以发现:相比于前2年新茶饮的产品迭代、模式创新,头部品牌正在显露出更强劲的姿态,发展规模、吸附资源,进行实力的较量。
而强者愈强,马太效应显现,也在拉升茶饮业逐步迈入高维竞争阶段。
1、从拼上新速度,到性价比较量
这半年,关于新产品的讨论少了,价格的竞争却更加敏感。
年初,喜茶部分产品涨价2元上了热搜,关于“茶饮进入30元时代“的讨论并未持续太久。倒是喜小茶的出现,彻底激活10~20块价格竞争。
喜小茶产品,图片来自喜茶
品牌在产品升级的同时,不是一味涨价,而是考虑涨幅的基础上,控制利润空间。20块上下的产品也会大量用鲜果,10~15元的价格带竞争无比激烈。
性价比的较量也让品牌更加理性,更关注单店盈利能力、运营效率。
泡沫终将消散,热度总会回落,消费行业里,只有性价比较量是永恒的。
2、从拼门店设计,到市场空间争夺
相比于早两年在门店风格上拼设计,今年以来,有实力的品牌都在加速品牌规模的布局。
连锁品牌闷声布局下沉市场,一个县城,一条街上蜜雪冰城、益禾堂、CoCo都可齐聚,已是常态。
而对市场空间的争夺,也是对品牌的布局能力、运营实力的考验。
3、从拼营销创意,到打造竞争壁垒
前两天,奈雪和支付宝做了一次联名,不是产品的跨界合作,而在支付宝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招聘供应链高级产品经理、JAVA架构师。
奈雪通过支付宝公众号招聘
>创意性的营销动作也在降低频次,取而代之的,很多老板开始关注配送体系的建立、人才梯队的搭建。
蜜雪冰城通过全产业链把控,实现高质平价;古茗通过配送系统的升级,定下营业额提升的目标。头部品牌的进化,也让更多品牌意识到打造核心实力、构建品牌壁垒的价值。
品牌竞争,也在激发供应链转型
昨天,我在深圳筹办咖门新饮力大赛深圳站的比赛,和向日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丰聊天,他告诉我,“品牌的规模化发展,也在刺激供应链公司转型”。
2017年前后,茶饮供应链企业就在升级。彼时,新茶饮对产品创新的追捧,让供应商提出“打造能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口号,帮助品牌提供解决方案。
如今,市场变幻,当品牌方实力更加成熟、话语权增加,压缩价格、定制个性化原料的需求也随之增多。供应链企业也在朝呈现两个方向发展:
1、更深的细分:环节不断拆解
为品牌提供研发服务、仓储服务、原料支持等等,环节不断拆解,供应链条上的分工更加明确。
2、更强的实力:纷纷“向上”布局
分工越细,对专业度要求越高,只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才会被留下。
向日葵公司由贸易商转型,开始投入对糖浆、茶叶等多种原料的布局,创立自有品牌,提升竞争力。茶叶公司逅唐开始做通过自建茶园,不断打造品牌壁垒。
逅唐自建茶园,图片来自逅唐茶业
>不仅在品牌方,供应链企业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不能掌握核心价值的中小规模贸易商,出境将愈加艰难。
接下来,“公司化”或将是茶饮业最大机遇
接下来,茶饮业发展的主要潮流和最大机遇,将是公司化进程。
通俗讲,就是拼人效、拼规模、拼精益管理——“如何开更多店?如何开好更多店?如何开更赚钱的店?”
用规范化的管理,打造品牌核心优势。这和在此之前的推个新品、做场营销、设计个新风格,根本不在一个竞争维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