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按: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随着新职业、新工种大量涌现,职业早已不止“七十二行”。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上游新闻品牌栏目 《七十三行》“上新”,今天讲述食品安全管理师的故事。
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检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监控食品采购验收全过程……这是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何全艺每天的工作日常。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像何全艺一样,从事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人员,也有了新职业名称——“食品安全管理师”。
一道菜从生产加工到端上桌,包括食品的采购、验收、贮存、加工、配送、分发等各个环节,何全艺要从全流程考虑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需求,“我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是安全的。”
追求极致的“细节控”
从采买到餐桌 每道工序都要跟踪
每天早上到岗第一件事,何全艺在做好防护后,会去食材验收、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上检查一遍。“每天近1000人的舌尖安全,责任很重,所以更要时刻紧绷那根弦。”在何全艺看来,食材验收环节的工作一定要细致,这也是食品安全的第一关。
“要细致查验每个产品,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保质期、合格证、检验检疫报告等信息,除了这些可以直观看到的信息,有时候涉及生鲜类食材,要通过眼看、手摸、鼻嗅等感官检测方式进行把关。”因工作所需,除了专业方面的深入学习,何全艺日常逛超市、菜场时,总忍不住多跟别人聊聊天,积攒经验,学会多方面分辨食材的新鲜度。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何全艺的味觉也被锻炼得愈发灵敏。“以前没干食品安全的工作,可能对饭菜的口感要求不会太高,现在每天跟食材打交道,能尝出每道菜细微的差别,现在去我们的餐厅吃饭,是哪个师傅做的菜,有时候尝几口就能尝出来。”何全艺说道。
负责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他也逐渐成为一个追求极致的“细节控”,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强迫症”。
“有时候去巡查,就会看食品加工环节中,切配工们的清洗次数是否达标、清洗顺序是否正确,有没有打折扣或是颠倒顺序。”何全艺说,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全链条的工作,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要注重过程管控,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过去与文字和数据打交道
如今钻研食品安全,不变的是细心
对话中,何全艺反复提到“细心”二字。在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之前,他曾在办公室工作,每天做得最多的便是与文字、与数据打交道,也让他形成了凡事细心谨慎的工作习惯。后来,转型做食品安全岗位,他也将这份细心延续。
40多岁的何全艺虽是“半路出家”,但他有种不服输的精神,除了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外,他总在工作之余,利用更多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力求做到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精一行”。
到如今,国家和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师的重视,也让何全艺对自己的职业更有信心:“当‘食品安全管理师’成为一个正式职业,为食品安全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前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将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餐饮行业做久了,最头疼的是员工管理,如果遇上下面三种类型的员工,真的会让你欲哭无泪,心力交瘁!
?上班打酱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全是养老型的员工
像我们刚开始创业开饭店的时候,在厨房人员安排方面,基本上都是把权力交给厨师长,毕竟自己找来的员工更利于自己管理。
如果厨师长招聘不严格把关,不按公司岗位职责要求来招聘员工,把那些无经验、无纪律、无责任心的人员招到饭店来,只会让厨房乱成一锅粥。
以前我们在江西新余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整个店面850个平方,人员配置40个人。几个炉灶师傅都是我们从长沙带过去的,而下面配菜打荷人员都是在本地招的,本地招人工资低,在人力成本方面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
厨师长和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也是创业合伙人,他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只是经常喝点小酒。
别人说爱喝酒的人朋友多,慢慢的,他在本地餐饮圈也混得很熟了。有时候酒一喝,碍于情面,别人介绍人来上班,甚至面都没有见过,就答应了别人。
由于当时水台大叔家里有事,离职不来了,水台急需一个人。他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说第二天来上班。
来了之后才知道是一个60岁的阿姨,而且身形发胖走起路来都不是很方便,关键是她从来没有站过水台杀过鱼。
当时我是竭力反对,但厨师长帮着她说好话,让她先试试再看。既然这样,我也无话可讲,暂时答应下来。
果不其然,没上几天班,所有农村妇女的陋习在她身上逐渐显现出来,嘴巴喜欢唠叨,跟厨房几个阿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矛盾不断,做事手脚慢不说,每天自己区域的卫生做得非常马虎,完全是应付了事。
厨房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又不去帮忙配合,经常坐在那里打瞌睡。因为她经常带些乡下土菜给厨师长,吃人家的嘴软,厨师长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能随她去。
在我强硬的态度下,厨师长也不再坚持,只能劝退她离职,给她结工资的那一天,她蛮横耍泼,倒地打滚,态度嚣张跋扈,反正随她怎么闹,我是铁了心要她走。
她走后,厨房也安静了好多,大家相互之间积极配合,不再争长论短,厨房气氛也相当融洽。
?不愿和同事友好相处,性格古怪孤僻的员工,在厨房是一根导火索
2020年,我到了江西吉安管公司第二家店,我们这家店做的是明厨亮灶、自炒自配模式,基本上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卡的死死的。
厨房虽然分工明确,但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如果一个人不得力,就会影响整个团队。
当时本地股东力荐自己亲戚的儿子来厨房配菜,我们也不好推脱,这个人看起来很老实,四十多岁还没有结婚,性格有点孤僻,不爱和人交流,
开始的时候做事也跟着一起做,慢慢的什么事都要厨师长喊他做他才动一下,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捧着手机看美女,经常一个人在那里傻笑。
身上的工作服穿几个月都不洗,自己又不爱洗澡,远远的都闻到一股馊味。平时和同事之间也非常难处,几乎跟厨房里的每一个员工吵过架,甚至有几次差点还和炉灶师傅动起手来。
而且疑心又重,同事之间讲两句话他就认为在讲他,后来甚至发展到和楼面员工闹意见,你说这样的员工还敢要不?没办法,多次谈话无果,只能按正常程序辞退。
不管他提出多种要求我都满足了他,甚至多给他补一个月工资也要让他走人。他走的时候还在店里把每一个人骂了个遍,轰都轰不走,没办法,最后打110才把他弄走。
过后几个员工跟我说,如果这个员工还不走的话,他们都会离职,而且走的时候要狠狠的教训他一顿。
?老员工不带好头,没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把老板放在眼里
我们新余公司城北的一家老店,有一个炒菜的老师傅一直跟着着我们从开张做了有五六年,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员工了,我们所有的员工和股东都非常尊重他。
但是人可能就是这样,你把他当回事的时候他的尾巴翘得比天高,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人也变得飘飘然了。
首先在纪律方面不给新员工作表率,平时嗜酒如命,早上起来就要喝上二两,每天来上班都是满嘴的酒气。有一次在灶上炸红烧肉的时候差点把手伸进油锅里去炸,把厨师长吓得半死。
经常喝了酒无缘无故发酒疯,在厨房摔锅丢碗,大家都躲着他。店长找他谈话好不了几天,过后还是老样子,死猪不怕开水烫,成了老油条。
有几次客人有特殊要求,要吃菜单上没有的菜,厨房原材料也有但他就是不做,还唆使别的厨师不要做,搞得客人发好大的脾气。
有时候老板娘儿子放学回来要弄两个菜吃饭,他就是不炒,非要吧台下单到厨房见了单才炒菜,你说他虎不虎。
如果这个店他自己有股份,那还不管他,问题是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脑子真的是缺一根筋。
后来老板娘铁了心要把他弄走,没办法,只能让他去城南另一个分店,但他死活都不去,还打劳动局的电话投诉,让人哭笑不得。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特别是做了餐饮这个行业,各种各样奇葩的人都会遇到。有时候没有铁腕手段,任由这样的员工肆无忌惮,那店铺也会开不下去了。
饮老板/店长必知的38条管理知识
1、管理服务员的重点时段是在闲的时候,而不是忙的时候,因为闲能闲出病。
2、给员工发3000元的工资,就别指望他能干出一万元的事,于员工应该是投资,而不是消费。
3、一个灯泡坏了却无人换,说明管理的能力不行,也许失败的种子已经发芽。
4、平等对待所有的员工,不飞扬跋扈,不媚颜百献。
5、当客人的面批评服务员是管理大忌。
6、指出问题很简单,但能帮助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却很难。
7、有检查,无惩罚是白费力气。
8、要帮助员工成长,而不是只要求他成长,员工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成长。
9、最无效的管理是有布置,无检查,员工用心做的,都是你要检查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10、培养服务员比培养厨师难,与人打交道比与物打交道难。
11、餐厅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很重要,因为餐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12、有快乐的员工才能有满意的顾客,而让员工快乐绝非发钱那么简单。
13、班前会不要点名批评,带着不爽上班,会把不爽带给客人。
14、真正决定餐厅生死的是老板。
15、后厨不懂前厅还勉强说的过去,但前厅不懂后厨,不知道菜品的原料构成,烹饪方法,加工时间等,肯定会引起客户的不满。
16、下脚料上看厨师的态度和能力,一是检验厨师的成本意识,二是检验动脑能力和厨艺。
17、人工成本的节省只能从人数上节省,而不能从每个人身上节省。
18、不是大老板,就别当甩手掌柜,小心撂杆跑。
19、最缺心眼的省钱,就是在员工餐上省,员工吃不好,服务好不了。
20、餐厅最核心的能力:品控能力,而营销,服务创新,研发需要往后走。
21、手上有粮,心中不慌,账上预留5-6个月的费用现金流。
22、生意不好换店长,换厨师,这是典型的病急乱吃药,要找到病因何在。
23、在员工心理,自己被老板骂更难受,于此会产生隐藏问题的员工和骂餐厅的顾客。
24、动脑必须大于动手,才是有效的勤奋。
25、虽工作单调机械,但无论什么工作都有“做好的诀窍”,我们要找到那些诀窍,并将其规范化。
26、操作规程要图示化,看图说话是最好的教材。
27、操作规程也需更新迭代,要去发现规程是否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28、和气生财,对客人,对员工,对供应商,对竞争对手。
29、舍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把钱分出去,才能把人留下来,但要设计发钱思路,而不是随心情。
30、最影响员工士气的是他的直接管理者,直接管理者的根源在最高管理者。
31、管理人员就是企业的预备队,哪里需要冲哪里。
32、管理人员最核心的是管理,要理清主要职责。
33、最好的培训是现场培训,事中跟踪,事后总结。
34、梅西每天都练基本功,我们的厨师,服务员,老板,每天都练基本功了吗?知道自己的基本功是什么吗?
35、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厨师身上,最终的结果是失望。
36、后厨小弟的流失率低于前厅小妹,是因为都想学技术,有目标,所以能坚持。
37、不好好干就走人,这样的管理脑子都短路。
38、选择管理者看素质,看悟性,看学习能力,看转化能力,最后才是经验。
以上,开店的朋友可以收藏参考一下。如果有开店想法的朋友,建议先提前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盲目操作可能会损失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先学习一下开店前的准备知识,以避免踩坑。
选址定生死,经营得好坏。这里给朋友们准备了一份开店运营课,详细的讲述了开店选址、引流、运营、管理的技巧以及开店运营提高成功率的方法,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