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楼下东东包吃饭,他们的服务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对本楼的工作人员,堂食可以打85折;
其次出餐很快,下单后扫码付款,付完款不到一分钟餐就备齐;
最后我刚落座,旁边的服务员看我穿的白衣服,递给了我一个一次性围裙。
虽然吃饭给围裙的店面很多,但是在小吃品类的店里,尤其是在小吃城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能在顾客就餐的时候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并且快速满足顾客所需,这种服务我是第一次感受到,觉得很贴心。
单就一次性围裙这一个小细节就获得了我100%的好评。
经常在餐馆吃饭的消费者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菜品、环境、消费标准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两家店,受欢迎程度却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问题就在于细节。
也许有些经营者会认为:我们店消费水平不是很高,店也不太大,哪有那功夫去关注细节的问题啊,只有高档酒楼才有“资格”去注意细节。
这种观点实在是大错特错,即使是普通饭店,只要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角度用心考虑,小小的投入,也能带来不俗的回报。
我总结了一些餐饮门店用到的服务细节,可以供大家借鉴。
1
柠檬水 PK 白开水
消费者去餐馆就餐,落座时每家店的服务千差万别,有的餐厅会端来免费茶水,有的是一杯白开水,有的是一杯凉爽的柠檬水,有的什么也不给,端给顾客的任何水都需要花钱。
区区“水事”,餐馆也许觉得小事情没什么,但消费者心里感受却大不一样。
白开水和柠檬水在成本上差别不大,但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一杯冰冰的、酸酸的柠檬水,用一个干净精致的透明玻璃杯端上来,客人感觉当然要好一些,而且会让客人觉得这家餐厅够档次,够温馨。
要知道,现在消费者心目中,除了菜品本身,服务已经成了他们是否再来这家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class="pgc-img">>2
手提袋 PK 塑料袋
有一次去一家餐厅吃饭,吃完要服务员打包,服务员走过来,端了菜到服务台,拿了个塑料袋就把菜往里倒,当时心里一惊,心想这家在细节方面做得一直不错的餐厅,怎么出了这么个纰漏?
正欲发作,却见其小心系紧了塑料袋,然后装进一个精致的手提袋里,给我送了过来。我马上高兴了,但还是有点担心菜里的汤是否会漏出来,但直到拿到家,手提袋上也没见半点油星。
许多餐厅打包的无非是用饭盒装好,然后装进一塑料袋中。殊不知,有的顾客需要提着这个饭盒乘公交车又走路的,有的也许还要去见朋友,这样提着一个饭盒,既不方便,也不体面啊。
好的餐饮店,不仅是那里的东西好吃,更好的是店里的服务。
3
戴手套服务
顾客最讨厌的一件事情,莫过于服务员端菜的时候把手指伸进了盘子里。
当然,大部分餐厅服务不至于这么恶劣,但大部分餐厅在端菜这个环节确实也不够讲究。
但有的餐厅就不同了,他们要求服务员统一带白手套服务,这样,无论是在摆盘还是端菜的时候,都让顾客感到很干净卫生,心里也安心,对这家店的印象分马上就上去了。
4
洗手间里的针线袋
细节做到位的餐厅,不只是对顾客吃饭的地方讲究,洗手间尽管只是餐厅的附属部分,但绝不能马虎。
虽然不要洗手间装潢得跟宾馆似的,但干净卫生是一定要注意的。一甁洗手液、一卷卫生纸能花多少钱呢?
麦当劳、肯德基受大众欢迎,还真少不了他们洗手间里卫生纸的功劳。
还是之前朋友说到的那家餐厅,在洗手间的墙上你能看到一个袋子,其中装有各色的线和缝衣服的针,这是为了客人万一遭遇裤子拉链坏了、衣服和扣子掉了等特殊情况时,可以避免尴尬。其实能用得上这些针线的几率特别小,但这样的服务,的确细致周到得让人感动。
5
意见卡 PK 意见本
有的餐厅在餐桌上放片别致的意见卡,上面工整地打印着“您最喜欢哪道菜”、“您对哪些地方不够满意”、“其他意见”等内容。
客人吃完饭,在等服务员结帐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填写,使餐馆能迅速掌握顾客的意见。
相比较于一些餐厅由服务员拿着意见本找顾客让其打分的做法,这样的意见卡既方便,又快捷,还能让真心提出意见的顾客不感到尴尬。
6
书签名片
每家餐厅在服务台都有订餐卡,顾客吃完饭之后即可拿走,以方便下一次订餐。
大部分餐厅的订餐卡都简单朴素,跟名片差不多。
我们建议可把订餐卡做成书签状,精美到完全不用服务员给客人,许多顾客走之前都主动拿走一张。这样一来,随着这些卡片被带走,餐馆的名字和相关服务项目也带到了千家万户。
7
带袖套吃饭
顾客落座了,菜端了上来,服务员走过去,贴心地问“您需要袖套吗”。这是品牌餐馆的服务。
吃饭时满桌子的菜,又是酒水、饮料的,有的顾客还带着小孩,一群朋友吃个饭,个个都穿得漂漂亮亮的,不小心把油弄到了袖子上,多扫兴啊。
袖套也不会带走,只是送顾客用一用,回头洗干净消毒了就成,成本低,服务贴心。
8
送您一张幸运条
这是美国餐馆流行的游戏:就餐完毕后,最后的点心叫签语饼,饼里包有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内容不一而足,有的是幸运数字,有的是一些格言。
据说美国某家包有幸运数字的餐馆,顾客因签语饼而中了大奖,引得顾客纷纷去那家餐馆吃饭。这种“成功”故事,我们当然不妨变换形式地借签一下。
9
画笔筷子一桌
顾客来就餐的时候,可在桌子上除了摆放有餐具杯盘之外,还有画纸和画笔。
服务员介绍:在这家餐馆就餐的消费者,在等待点单或者等菜的时候,可以随意利用手边的绘画用具进行“涂鸦”,如果顾客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还可以贴在餐馆墙上进行展览。
这样一个小细节,不仅帮助顾客消磨了等待时间,又争取了回头客,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种细节,更适合主题餐厅。
10
饭后碎银袋
客户去餐厅就餐,结帐的时候,服务员呈上一个精美的小纸袋,上面印着“银碎”俩字,服务员说这是找您的零钱,朋友很欣喜。
一个小小的银碎袋,对顾客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顶多拿回家当当针线袋,但这体现的是一种服务的态度,顾客欣喜,带来的是经营者的欣喜。
同时,餐厅还可将地址、电话等内容印在银碎袋上,一举两得。
小结:
在餐饮日益同质化的今天,细节已成了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铸造的即是品牌。
作为服务行业的餐饮业,如果不以顾客为本,不用心钻研顾客的消费心理,不加强服务素质,要走得长远将会很难。
当然,除了我们以上列举出来的小细节,还有许多我们未曾发现的、更有创意的细节,这需要餐饮经营者去发现、探索。
最后给大家一个建议:多去网上了解消费者对自己餐馆的点评,他们的意见真实而准确,将会给您许多意想不到的灵感。
<>价国内的餐饮市场,“跟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当市场上某一餐饮品类被消费者推崇时,许多人就会一窝蜂涌进市场,造成市场恶性竞争,至而迅速饱和,曾经风靡一时的黄焖鸡、重庆小面等皆属此类情况。
同时,在“互联网+餐饮”的热点推动下,资本市场开始介入餐饮,各类“补贴战“,“烧钱热”,让餐饮市场呈现白热化竞争局面。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餐厅想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求差异化突破口。
参某认为,所谓差异化,就是餐厅与竞争对手最大的不同点,或者说是餐厅最具个性的特色。那么,面临同质化市场竞争,如何让消费者对餐厅的印象更深刻,怎样打造独一无二的标签,塑造餐厅差异化竞争力?接下来,参某将结合几个案例,总结出4大切入点,供各位餐饮老板借鉴。
1、放大某个环节的优势
作为国内最大的餐饮业态,火锅的市场竞争尤其激烈。当很多同行在多个层面展开较量时,海底捞首先打出了“服务特色”这张王牌,让在过往中低端餐饮市场很难体验到的变态服务和尊重,在海底捞得到足够的展现,而且不断地进行强化、再强化。于是,以服务作为差异点的海底捞,逐渐拉开和同行的差距,树立了“服务”差异化标签,奠定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这时候,许多餐饮同行便纷纷跟风、模仿海底捞的“服务特色”,却无一人超越。曾经也推崇服务的巴奴毛肚火锅,比诸多同行更早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做出了一些改变。经过摸索和研究,巴奴将“产品特色”作为餐厅差异化进行塑造,并很好地与海底捞“服务”特色进行的区别,打出了“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从而让毛肚成为了餐厅的招牌。短短几年,巴奴就在河南市场和海底捞形成双雄争霸的局面。
因此,餐厅想要做到差异化,放大餐厅某个环节上的优势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2、塑造一个主题
近几年,在海外餐饮品牌的影响下,国内涌现了许多海外主题餐厅。刚开始,一些主打日韩特色、东南亚特色的主题餐厅尝到了差异化的甜头。后来这类海外主题餐厅越发常见,市场竞争力便逐渐减弱,但这丝毫不影响“主题”在塑造餐厅差异化上的价值。
在海外主题餐厅的影响下,各种主题餐厅百花齐放,其中不乏做得非常有特色、市场反应非常好的主题餐厅。例如,以歌后邓丽君作为主题特色的“邓丽君音乐主题餐厅”,旗下“爱君乐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邓丽君歌曲模仿表演,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客户;以怀旧为主题特色的“70后饭吧”,凭借极具回忆价值的场景,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以动漫形象为主题特色的“LINE FRIENDS CAFE&STORE”,凭借萌点十足的熊和兔子,在年轻消费者中吸粉无数。
因此,打造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主题餐厅,不失为创造餐厅差异化的好方法。
3、混搭跨界元素
目前,“跨界”正备受各行各业推崇,餐饮市场也开始陆续出现诸多跨界的特色餐厅。诸多奢侈品牌在海外餐饮市场进行了跨界尝试,开设了高端的甜品店、西餐厅。品牌特有的高贵气场,配上餐厅特供的精美礼品,很快俘获了一批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客户群体。而国内市场,餐厅也开始尝试融入书店、花店、家居城等跨界元素,获得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
前不久,中国邮政旗下的熊猫邮局饮品店在成都正式营业。这家邮局不仅能写信、寄信,还捎带卖咖啡饮品。走进店里,你会发现与传统的邮局不同,除了随处可见的萌系熊猫摆件和俏皮可爱的贴画,整间店面的装修风格也透出一股轻松的田园风,木色的桌椅、展柜,还有巨大的落地窗。消费者的文艺情怀就是这样在这一间邮局里得到了满足。
因此,给餐厅注入跨界元素,形成混搭的特色,也是餐厅寻找差异化突破口的重要途径。
4、换个不同的竞争对手
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讲,茶馆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餐饮品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以往古典、优雅、品质的传统茶馆渐行渐远,已经很难吸引到年轻的消费者。这时候,如果你还想开茶馆,不妨跨出传统茶馆的受众人群,换个不同的竞争对手来做定位。
上海的“书香茶香”是一个与传统茶馆相去甚远新式茶馆。茶馆创始人老罗,并没有将传统茶馆作为竞争对手,而是盯上了“星巴克”。老罗认为,茶饮和咖啡尽管是两个不同的类目,以往的消费群体也相差较大。但是,同样作为延伸生活态度的两种饮品,其实有着许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书香茶香”将“星巴克”看作对手,并积极吸收其在环境和服务流程上的优点。营销学上有句话“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休闲。”同样可以销售“休闲”的茶馆,为什么不能模仿和借鉴呢。经过一番努力,“书香茶香”抓住了星巴克的一部分消费群体,并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印象,成为了大受欢迎的新式茶馆。
因此,将不同品类的餐厅作为竞争对手,你的餐厅将在原有品类形成一种差异化。
参某说
参某认为,餐厅考虑差异化策略之前,首先得选择你的竞争对手!
当你的对手是海底捞时,你需要避开“服务”寻找差异点;当你的对手是传统餐厅时,你需要塑造特色来制造差异点;当你的对手是书店时,你可以融入跨界元素作为差异点;而当你的对手是不同品类的餐厅时,你就可以将品类作为差异点。
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对手,包装差异点,并放大它,并在于用户的沟通中,不断强化再强化,如此才能打造出餐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鸦青,属餐饮界(微信ID:canyinj)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切的服务都是围绕供需关系而定的,供小于需时,消费者只需要购买功能即可。供大于需时,消费者的需求便呈现多样化。
餐饮行业走过了供小于需阶段,如今迈入了供大于需阶段,如何在激烈的餐饮同行竞争中胜出,打造差异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打造差异化一般是从以下三个途径来操作的:
一、出品创新
出品是一个餐饮门店锁客的灵魂所在,一家20年的餐饮老店之所以能留住老客,凭的自然是稳定出众的出品。如今新的餐饮品牌想跳出来,在出品创新这块更要格外的下功夫。
创新可以是菜品花样的创新、造型的创新或原料的创新。有家餐饮企业将普通的豆腐做出萌萌哒的宠物造型,吸引了不少年轻女孩光顾。
菜品的创新上加入当下流行的元素,牛油果、无糖概念等等,也是可以给消费者耳目一新感觉的。
二、改善功能
餐饮行业的功能指的是口味,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永远都希望有更好吃的出品出现。
改善功能要求餐企注重出品的调试,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产品迭代。功能的改善需要时间更需要良好的测试流程来配合。
我们服务的一家主打粥的餐企,产品调优后会邀请10余位消费者评分,对于评分较低的产品,要么回炉重造,要么果断放弃。经过大多消费者认可的新品才会正式推出,保证了新品推出的成功率。
三、文化差异性
餐饮品牌做到最后一定是文化品牌,文化的差异性是做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同样是火锅品类,大家都在讲出品,你在讲出品就难了。
所以,文化差异性可以讲IP,用年轻人喜欢的IP讲故事。带消费者一起搞事情,经常性的开粉丝试吃会,做粉丝的会员系统。
根据品牌想塑造的性格,做一个不同的文化属性的餐饮品牌出来,会更容易跳出来。
差异化服务是餐饮企业持续不断的常态化工作,只要有竞争,差异化服务必然是赢得竞争的不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