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园的什锦凉米线:不是说建新园的过桥米线不好,只是比较起来,建新园的什锦凉米线更有特色,酸甜适中,脆哨和杂酱数量不少,米线筋骨好,拌了也比较入味,口感Q弹,味道酸辣可口。
< class="pgc-img">建新园什锦凉米线
>建新园分店很多,有些是加盟的,味道良莠不齐,宝善街这家应该是最老的一家,口味比较正宗。
< class="pgc-img">建新园宝善街店
>福华圆的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发源于蒙自,但来到昆明也有上百来年的历史,福华圆算是其中的老字号之一。过桥米线的精髓在于汤,而福华圆号称”春城第一汤“,汤汁浓郁,味道鲜美。
< class="pgc-img">福华圆过桥米线
>福华圆的分店不多,但在龙翔街的那家24小时营业,到了夜深,顾客也络绎不绝,生意最好。
< class="pgc-img">福华圆龙翔街店
>端仕小锅的卤饵丝:最早开在端仕街,以卖小锅米线为主,起名叫”端仕小锅“。现在最出名的是卤饵丝,既然是卤,就有带一定的甜味,还搭配了一些蔬菜和脆哨,饵丝软糯,老少咸宜。
< class="pgc-img">端仕小锅炉饵丝
>端仕小锅后来搬到了文林街,其他地方也有分店。
< class="pgc-img">端仕小锅文林街店
>学成饭店的小麻鸭:学成饭店起源于宜良,宜良最早养殖本地小麻鸭,后来引进了北京烤鸭的品种,学成饭店就是因烤鸭而出名,小麻鸭个头较小,肉质没有北京烤鸭肥厚,味道更加香脆。
< class="pgc-img">宜良小麻鸭
>要想吃到宜良小麻鸭,就要去到学成饭店宜良的老店,人多的话可以多点几只。
< class="pgc-img">宜良学成饭店
>红豆园的饵块鸡:饵块云南特有的一种用大米制作而成,和年糕类似但比年糕更硬的一种食品,饵块和鸡肉炒在一起,饵块即吸收了鸡肉鲜香,又减少了鸡肉油腻,浑然一体。
< class="pgc-img">红豆园饵块鸡
>而在文林街的红豆园算是较早的一家,每天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
< class="pgc-img">文林街红豆园
>伊天园的油淋干巴:伊天园是昆明最有名的一家清真饭店,不论规模还是分店数量也是数一数二,自然菜品也比较丰富,牛肉干巴是云南地区比较大众的清真食品之一,而伊天园的厚干巴算是其中精品,虽然肉厚块大,但吃以来又酥又香,并不塞牙。
< class="pgc-img">>位于西山区政府后面的梁园店算是开业时间比较长的一家,而这家的厚干巴最为地道。
< class="pgc-img">伊天园梁源店
>林山饭店的牛肉冷片:林山饭店是另外一家经营清真菜品的餐厅,虽然规模不能和伊天园比较,但是菜品却一点不输给前者,最值的品尝的是这里的松鼠鱼,这一道来自江南的美食在这里同样被演绎的别具特色,既有江南的酸甜味,又有滇味的香辣。
< class="pgc-img">>位于滇缅大道的林山饭店,无论环境或菜品值得品尝。
< class="pgc-img">滇缅大道林山饭店
>福照楼的汽锅鸡:汽锅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烹制食物的锅具,最早出现在云南建水县,汽锅鸡成为云南名菜之一除了锅具别具一格,更有味道香浓,营养价值丰富等特色。
< class="pgc-img">福照楼汽锅鸡
>福照楼最早开在五一路,现在也有好些分店,现在在云瑞路这家算是比较老的一家店了。
< class="pgc-img">福照楼云瑞路店
>>年的老昆明,提到下馆子的时候,一定绕不开一条路:长春路。
可以说,长春路是一条承载了老昆明文化的美食街,先后孕育出了好几家昆明著名的“老字号”。
(图源:彩龙社区)
1
映江楼饭店(牛肉)
最初的映江楼饭店坐落于盘龙江畔,所以取“映江”之名,是昆明非常有名的地道清真餐馆。
要知道,当年昆明的清真饭店可不少,两益轩、东来顺、兴和园等等...但映江楼不管是味道还是规模都是其中翘楚。
(图源网络,侵删)
映江楼有两大招牌,牛肉和小刀烧鸭。
据说,映江楼主人是回族,名叫马云城。他在选购牛肉上非常严苛,必须要到贵州黄草坝挑选,因为那里的黄牛既壮且嫩,是其他地方的牛无法比拟的。
其次,在牛肉的烹煮上他也有秘诀。
(图源网络,侵删)
用一口铜制的大炖锅将几乎整头牛放入,先用武火炖,待汤沸后,改用文火慢煨,将肉煮到恰到好处。
这样煮出来的牛肉,扒而不烂,紧而不柴,瘦而不腥,肥而不腻,嚼起来劲道十足。
(图源:昆明信息港)
再说烧鸭,选用宜良的适龄雏麻鸭,烧鸭师傅亲自为每只鸭子抹上蜂蜜、晾干,将鸭子逐只挂入烤炉,出炉时鸭皮是诱人的栗色,鸭油不住地滴沥,皮脆肉嫩。
(图源网络,侵删)
2
东月楼(锅贴乌鱼)
东月楼,是昆明极具滇味特色的著名餐馆。最早开在大东门月城里,所以称为“东月”。
(图源:彩龙社区)
老掌柜姓刘,双目早年失明,当时大家戏称东月楼为“刘瞎子家”。关于这位掌柜有很多坊间传闻,比如说厨师炒菜时,他只要一闻就知道菜炒得好不好。
还有他去买火腿,因为看不见,就叫人把火腿摔在地上,靠听火腿的落地声来判断品质的好坏。
虽然不知这些说法的真假,但东月楼的招牌菜锅贴乌鱼倒确实和火腿有关。
锅贴乌鱼就是将乌鱼、火腿和面包切片,分层叠好,放入油锅内文火煎,火腿香、乌鱼嫩、面包酥。
(图源:嘴巴之旅)
不过,遗憾的是,这道菜早已失传。由于火候和按压力度难以掌握,直到现在,也很难有人能还原当初的味道。
(图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东月楼还有一道名菜——“酱汁鸡腿”。
一开始这道菜并不限量,后来出名后,闻名来吃的人太多,供不应求,不得已只能定下每位客人限购两支的规矩。
(图源网络,侵删)
3
老岳家蒸肉馆(粉蒸肉)
长春路上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是全昆明最有名的蒸肉馆,因为老板姓岳,被大家亲切地叫作“老岳家”。
后来公私合营后改名叫“鼎兴饭店”,但老昆明人认的始终还是“老岳家”的味道。
老岳家最让人难忘的,是那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粉蒸肉。
(图源网络,侵删)
这道菜做起来十分费时费力,所以一般只在晚堂出售。
“老岳家”的蒸肉分为原碗粉蒸肉、蒸骨、蒸羊、剁蒸等好几类。原碗粉蒸肉取带皮五花肉或前腿肉为原料,切片厚薄均匀,加佐料拌匀,腌两个多钟头入味,就可以装碗上笼了。
(图源网络,侵删)
佐料是碾得较粗的米粉,加上八角、草果、花椒、茴香子等合碾成的五香粉。蒸肉出笼上桌,扁平的土碗里中间微凹,聚着一窝油,肉呈檀香色,做“底”的洋芋淡黄,让人胃口大开。
至于剁蒸,则是用不能切成大肉片的边角碎肉蒸成,蒸时不用碗盛,用荷叶装或直接放入蒸笼里。
(图源网络,侵删)
每到下午4点以后,距老岳家很远就能闻到十分诱人的蒸肉味。
许多回头客常不约而同地踱进馆子,点上一碗肥糯喷香的粉蒸肉,再加二两玫瑰升酒落肚后,一天的劳累感觉消解了。
(图源网络,侵删)
4
合香楼(火腿四两坨)
真要说起来,最老牌的滇式糕点,起源于开在长春路的镒记“合香楼”。当年最有名的滇式月饼就是“合香楼”的。
老滇式月饼也俗称“四两坨”,早在清代中后期,昆明“合香楼”就精于制作这种月饼,不仅在本省有名,省外也很驰誉。
(图源网络,侵删)
老“合香楼”开创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创始人是两位宫廷御厨师,两人厨艺精湛,以新法烧制火腿肉馅月饼,取名“火腿四两坨”。
(图源网络,侵删)
合香楼全盛时期,生产的糕饼种类多达一百多种,其中的龙凤喜饼最早甚至是宫廷专用,后来才逐渐传到民间。
(图源网络,侵删)
5
凤翥麦饼店(摩登粑粑)
长春路上岔街小巷众多,其中有一条名为“东道巷”的小巷曾有过一家有名的摩登粑粑店。
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来昆明避难的师生。其中几位教授夫人为了补贴家用,便合计开了一家“凤翥麦饼店”。
(图源:彩龙社区)
摩登粑粑说白了就是中西结合而成的一种点心,在做麦饼时,加入少许奶油和蜂蜜、白糖等,擀成稍厚的圆形饼,放猪油在平底锅中把两面煎黄熟透。
很快,这种味道可口,价格低廉的粑粑被大家争相购买。大家看买粑粑的妇女们都外表文雅,衣着得体,于是便取名“摩登粑粑”。
摩登源自英语单词“Modern”,有“时髦、新潮、前卫”的意思。
当然,除了长春路上,以前昆明还有很多请客吃饭必去的馆子。
6
海棠春(滇味宴席)
1920年滇菜大师阎炳奎开创的“海棠春”酒楼是护国饭店的前身,这个酒楼在民国时期是昆明最高端、最出名的滇味宴席大酒楼。
当时的海棠春除了张罗当时城中红白大事,还能负责省主席的外事筵席,可见规模之宏大。
(图源网络,侵删)
酒楼名菜有熊掌、象鼻、鹿筋、金线鱼、红白腰花等等;外事宴席的名菜则又有鸡?、捲筒尤鱼、什锦凉鱼、炸八块、五香乳鸽等。
甚至,酒楼还会做"仿西洋风味菜",如煎猪排、咖喱鸡、蕃茄鱼片等。
(图源网络,侵删)
1954年海棠春成为云南第一家公共食堂国营饭店,1983年更名为护国饭店。
饭店的排骨汤、红烧肉、青辣子炒剁肉、粉蒸肉是老昆明人津津乐道的四大当家名菜,卖得最好。
(图源网络,侵删)
7
福顺居(烧鸡)
老昆明人几乎无人不知“福顺居”的烧鸡好吃。
1963年后市场供应紧张得到缓解,“福顺居”每日有了三四十只活鸡供应。于是从1964年开始制卖烧鸡。
烧鸡师傅在德州扒鸡的基础制作工艺上,又增加了许多云南特有的香料药材,不仅美味可口还有一定保健养生作用。
每逢年节,“福顺居”门前总是排起买鸡的长队,买不到的非常遗憾。
(图源网络,侵删)
8
燕鸿居(都督烧麦)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昆明们,五一电影院门口“燕鸿居”的都督烧卖绝对是心中难以忘怀存在。
狭窄的老巷子里,总有人寻着香气,排上十多二十米长的队伍买烧卖,二两粮票就可以买上十个。
与其它地方的烧卖不同,昆明都督烧卖的皮坯是用面粉加鸡蛋后用热油汤先合成面团。
热油汤是用猪、鸡的骨头熬制的鲜汤,油重汤鲜,合制面团后擀出的皮坯,由于经高温烫过将面粉的酶活化了,吃起来口感回甜软糯。
烧麦的馅心也大有文章,是用生猪肉末、熟猪肉丁加上冬笋粒、香菇粒、火腿粒等调合而成。
据说,全国也就只有云南的面点会用生熟馅。
烧卖外形上要拢口,不像其他烧卖翻荷叶状的边,都督烧麦呈长石榴花形,入笼蒸熟装盘,连同兑好的蘸料一起上桌。
< class="pgc-img">>9
共和春(糯米鸡)
"共和春"的创办人原来从事的是活鸡买卖,大概因为鸡的品质好,所以店里的汽锅鸡和糯米鸡尤为出名。
不过汽锅鸡一直还在,而糯米鸡多年来已经几近消失。
糯米鸡是将糯米放在鸡腹里然后烤,鸡皮骨酥脆,糯米烂熟,脆与糯相得益彰。
(图源网络,侵删)
除了鸡,共和春还擅长海鲜的烹制,其中有道名为"伊府云吞海参"的名菜,是用油炸馄饨绘海参。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侵删)
10
云香斋(凉饺)
云香斋是老昆明一家有名的早点铺,主要卖豆浆、包子、油条。老昆明人把这种卖油条包子豆浆的铺子叫做“甜浆馆”,“甜浆”就是豆浆。
(图源网络,侵删)
除了豆浆、包子、油条这看家的“三大件”以外,云香斋也还有别的一些点心:一是重阳糕,二是盐饼子。
(图源网络,侵删)
还有就是只在下午卖的“凉饺”。
凉饺用糯米面做成,里面包了豆沙,外面染得花花绿绿,有的还会做成白兔等样子,孩子们叫它“白兔饺”,很受欢迎。
(图源网络,侵删)
有意思的是,云香斋的这些点心全是素食,没有半点荤腥,但吃起来口感一点也不寡淡,反而十足的美味。
时过境迁,昆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排排木楼变成了接天高楼,
曾经的小巷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而这些老昆明的味道,有的也渐渐消失在街头,再难寻回...
言:
< class="pgc-img">>滇菜,是指具有云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菜系,滇菜餐饮美食文化以本色突出、复杂多元和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在食物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饮食习惯和酒水饮料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早在新石器时代,云南境内就开始了多种民族文化的交融,并由此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滇莱餐饮美食文化。
< class="pgc-img">>滇菜用料更加独特,多以花、菌、竹、虫、药、果、珍(山珍)为料,其造型、色泽、香味及滋补,别具一格,新鲜独特,民族餐饮一直有吃新、吃鲜、吃生的习惯,并有春天食花、夏天食菌、秋天食果、冬天食莱之说,其原料全部来自天然。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传统老滇菜”都有哪些代表菜呢?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小编特意去借了几本书来看,根据书上的记载:传统老滇菜如下:有的已经失传了。
金钱凉火腿
金钱凉火腿:是传统老滇菜的代表之一,其选用云南特色“宣威火腿”的肘部位置拆骨、利用风筝线绑起来,煮熟、放凉、切片,而制成的,因外形酷似古钱币,顾起名金钱凉火腿,现在云南好多餐馆都能吃到。
< class="pgc-img">>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传统老滇菜的代表菜之一,其选用宣威火腿二刀位置,把火腿切成方方的小块,摆一枚去核后的山东小蜜枣在上 面(也可以摆莲子,就叫莲子火方) 先上笼蒸约一刻钟,然后把渗出的汁水滗出,下面垫上红纸再上笼蒸熟,上桌时用湿小粉勾芡淋浇后即可食用,现在这道菜都很少见了。
< class="pgc-img">>火夹乳饼
火夹乳饼:是云南传统滇菜的一大特色,其选用“宣威火腿”和云南另一大特色“大理乳饼”一起蒸制而成的,一片火腿一片乳饼,相当美味,现在好多餐馆都能品尝到其美味。
< class="pgc-img">>夹沙乳扇
夹沙乳扇:也是云南传统滇味的一个特色菜,其选用大理特有的“乳扇”下锅炸软,最后以豆沙为心,用炸好的乳扇卷起来制成的,现在仅部分餐馆能吃到。
< class="pgc-img">>锅贴乌鱼
锅贴乌鱼:是云南传统老滇味经典名菜,其选用乌鱼与“宣威火腿”,乌鱼与火腿切成长方形的形状,一片火腿一片乌鱼肉,利用平底锅煎成锅贴的形状,现在很难吃到这道美味了。
< class="pgc-img">>清蒸金线鱼
金线鱼:是云南滇池特有的土著鱼,有着鱼鳞细小,肉质鲜嫩等特点,深受人们青睐,现在随着滇池污染严重,现在滇池难寻其踪影了,要靠澄江抚仙湖来养殖,老滇味的清蒸金线鱼是用火腿和金线鱼一起蒸制而成的,现在很难吃到了。
< class="pgc-img">>火爆双脆
火爆双脆:是老滇味试菜时最常用的一道菜,其选用腰花切成花刀和猪肚在火上爆炒出来的,相当考验一个厨师的刀功和火候掌控能力,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这道菜了。
< class="pgc-img">>滇式全羊宴
滇式全羊宴:是由前滇菜大师:“王富”研发的,一共有66道菜,包涵了:36道冷盘、28道热菜、1款火锅、1道面食,足以见得老一辈大师的功底深厚,现在随着王富大师的去世,滇式全羊宴已经失传了。
< class="pgc-img">>大理砂锅鱼
大理砂锅鱼:是大理白族传统的筵席名肴 流传已有上百年历史'在云南一直享有盛名“其特点是用具独特'配料讲究,有嫩鸡片, 鲜肉片 火腿片 ,玉兰片 ,腰片,肝片 ,海参“鱿鱼'蹄筋 冬菇“豆腐 胡萝卜,白菜心, 蛋饺等“加工好的砂锅鱼 香气浓郁醇正 别具风味。
< class="pgc-img">>茄子芋头花
茄子芋头花:是老昆明最常见美食,其选用茄子和芋头花用“汤池老酱”炒过后,上锅蒸出来的,现在好多地方都有这道菜。
< class="pgc-img">>汽锅鸡
汽锅鸡:又叫正气鸡,相传老昆明:一对建水夫妇在昆明卖汽锅鸡,因门头挂着一块“培养正气”的牌匾,再加上老板为人正直,不欺凌弱小,而称为正气鸡,抗战时期滇军在出征前,就吃的正气鸡,现已是云南名菜,曾经还上过国宴。
< class="pgc-img">>还有:荷叶粉蒸肉、千张肉、壮凉牛肉、酥炸云虫……等云南特色菜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尾:以上就是传统老滇味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