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是一个9岁的孩子,小夏的父母在小夏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这几年小夏一直跟着妈妈生活,因为从小就缺乏父爱,所以小夏妈妈对孩子很是宠爱。
平时小夏要什么,妈妈都尽量满足,从没有亏待过孩子,因为小夏的身材瘦小,小夏妈妈就每天让孩子吃营养食物,可是却是一直不见增胖,而且身高也不见增长。
< class="pgc-img">>小夏妈妈看着干着急,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就在上周的时候,小夏半夜开始肚子疼,小夏妈妈帮着揉揉也没有缓解,于是赶紧带着孩子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检查出来之后把小夏妈妈吓坏了。
因为小夏的脾胃严重损伤,有轻微衰竭,需要立刻治疗,而且积食情况也很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 class="pgc-img">>吃一次等于6斤白糖,很多孩子都在吃,医生:再不戒掉,脾胃或“烂如渔网”
医生通过和小夏妈妈的了解,发现孩子的脾胃损伤跟平时喝的一种茶有关,因为小夏很喜欢喝奶茶,几乎每天都要喝,小夏妈妈为了让孩子开心,也就一直惯着她。
但是奶茶,孩子不能常喝,因为奶茶中含有香精,糖,添加剂等,含量都特别高,如果孩子长期食用这种饮料,就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形成积食。
脾胃一旦受损,身体就吸收不到营养,就会营养不良,造成孩子的发育受到阻碍;建议孩子少喝奶茶,这种食物很不容易消化。
< class="pgc-img">>孩子身体出现这几种异常,会首先发出求救信号,家长不要忽略
1、身高发育缓慢,身材瘦小,跟同龄人相比,低于正常水平;
2、排便功能减弱,大便不畅,出现便秘,或者腹泻,大便酸臭;
3、孩子经常生病,抵抗力下降,经常感冒发烧,一直反反复复;
4、睡眠质量下降,喜欢趴着睡,半夜惊醒,盗汗,流口水;
5、脸色发黄,没有精神,无精打采,不爱动,营养不良;
6、眼袋厚重,黑眼圈严重,鼻头发青,鼻翼两侧有青筋;
7、孩子挑食厌食,食欲下降,胃口下降,经常打饱嗝;
8、腹痛,腹胀,肚子很硬,嘴巴干,经常口干舌燥;
< class="pgc-img">>当孩子出现积食,脾虚,日常2事,可以试试,帮助孩子消积食,健脾胃
1、坚持运动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坚持运动,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素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身体好,才会不生病。
而且运动也能促进肠胃消化,有助于减轻肠胃压力,帮助脾胃恢复健康;另外,想要长高的孩子也可以坚持运动,运动也能促进骨骼成长,助力孩子长大个。
< class="pgc-img">>2、饮食均衡
12岁以前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特殊阶段,生活习惯和饮食都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影响,特别是饮食上,建议尽量以清淡、绿色食物为主,少吃肉类和油腻的食物。
饮食应少吃多餐,切忌暴饮暴食,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补充营养,还能减少脾胃运化的负担,孩子只有脾虚强健了,各项发育才能正常。
关注@番茄健康
如今,心血管疾病是越来越常见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高达3.3亿!2019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因此昨晚的中国医师节特别节目中,我们请到了从医40年的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杨跃进,为我们讲述他的“心路”四十年,分享宝藏级护心经验。
「 本期专家 」
▼
< class="pgc-img">>一、从X光到冠脉CT
心血管病检查手段不断改善
上世纪80年代,杨院长在阜外医院学习时,还只能通过X光来了解心血管情况,但心血管内的细节就看不到了。
< class="pgc-img">>随着心脏影像学的发展,有了冠状动脉造影,但这是有创的,存在一定风险。
而现在,诊断冠心病有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只需要注射一支造影剂,就能清晰地看到心脏及血管状况。
< class="pgc-img">>二、3大意想不到的症状
竟是冠心病“预警”
虽然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我们也要准确识别冠心病的信号,才能及时就医,避免生命危险。
那么,哪些症状可能是冠心病的征兆呢?我们从杨院长数十万患者的病例中去寻找答案。
案例
◎第一位患者:胸前一个点持续疼痛,三十年前的杨院长判断这不是心脏病;
◎第二位患者:一运动就牙疼,休息一会儿疼痛就消失,杨院长立刻怀疑是心血管堵塞的早期症状。
1、牙疼,也可能是冠心病
心脏周边布满了神经,如果存在某个部位的心肌缺血,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出现不适。
一般最多的胸前区,但后背、肩膀、腹部、嗓子、牙齿、鼻尖等都有可能出现放射性疼痛,个别的还可以放射到腿上。
< class="pgc-img">>2、一动就痛,一歇就好
运动时,心脏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如果存在心血管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就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而平时活动量小,较小的血流也能满足需要,所以不会感觉不适。
因此,如果运动时出现疼痛,而休息后好转,要警惕冠心病。
3、一片区域疼
如果能准确说出某一个地方疼痛,而且存在压痛,往往不是心血管问题。但如果一片区域疼,则很可能是冠心病。
【小贴士】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有大汗,很可能是发生了心梗,一定要及时就医。
三、一杯奶茶=3斤炸鸡?
劝你最好少喝
现如今,心血管疾病日益年轻化。2018年杨院长就接诊了一位35岁的心脏前降支血管闭塞患者,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血管才终于畅通。
< class="pgc-img">>年轻人心血管疾病高发,与“吃得太好”密切相关,过多的糖分、脂肪摄入,就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危机。像很多人爱喝的奶茶,就暗藏“血管杀手”。
节目组随机购买了一杯多糖奶盖奶茶,然后送到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它们的糖、脂肪、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发现:
1、糖分≈9块方糖
葡萄糖含量为2.1g/百克,果糖2.3g/百克,乳糖1.7g/百克,蔗糖1.4g/百克,麦芽糖1.2g/百克。
也就是说,一杯500ml的该奶盖奶茶含有43.5g糖,大约相当于9块方糖。
< class="pgc-img">>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不超过20~25g,可一杯奶茶的糖含量就接近上限了。
也许很多人说我喝奶茶都选无糖的,但无糖是无蔗糖,并不等于没有其他种类的糖,因此仍可能存在糖摄入过多的情况,危害血管健康。
< class="pgc-img">>2、脂肪≈3两红烧肉
脂肪含量为5.51g/百克,一杯500ml该奶茶就含有27.5g脂肪,约相当于3两红烧肉的脂肪含量。
3、反式脂肪酸≈3斤炸鸡
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每百克0.704%,一杯500ml该奶茶就含有3.5g反式脂肪酸,大约相当于1.5公斤炸鸡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 class="pgc-img">>因此,日常一定要控制食用频率、食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白衣执甲,医者仁心,他们在绝望中带来光明,在细微处守望相助。
第5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全国427万医师致敬,向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也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茶、酸奶都是女性喜欢的饮品。尤其是奶茶,大街小巷、商场里面各处都有大小的奶茶店,变着花样的吸引女性的目光。并且,因为奶茶的品种众多,总会有自己喜欢的口味。
< class="pgc-img">>最近,对奶茶、酸奶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在传言中说“一杯奶茶=13块方糖,一杯酸奶=5块方糖”,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还能不能喝下去了。
一杯奶茶=13块方糖?
奶茶的口感香甜,味道十分诱人,深受年轻女性跟中年女性的喜爱,并且有部分人认为奶茶喝起来的味道不是很甜,所以就觉得奶茶不是特别甜。
< class="pgc-img">>但大家知道吗?各种网红的茶里面的含糖量都不低,除了奶茶还有销售量比较大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果汁,有的人称是看着人们用的新鲜水果,并且是原味的我们为什还要担心里面的糖分。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新鲜的水果里面就有热量以及糖分,就拿很多人喜欢喝的西瓜汁,放入好几块西瓜才能榨出一杯的西瓜汁。而且为了口感考虑,有的人还会把榨西瓜后的沉淀物磨碎或者是去掉。
< class="pgc-img">>这样的成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不吃反而会浪费掉了。所以,外面的奶茶跟果汁,大家都要少喝了。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群,这样的饮品都不要喝了。
一杯酸奶=5块方糖?
普普通通的一杯酸奶大约是100ml,每100ml中的酸奶热量可以达到72千卡。按照一块方糖是4g的量,那么它相对应的方糖是4块左右。虽然跟人们所说的有点差距,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 class="pgc-img">>但酸奶的营养价值要比奶茶高多了,酸奶中虽然有点热量,但也有蛋白质、钙、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成分。我们喝出来甜的酸奶,也是因为里面加了糖的。
如果大家想要没糖的酸奶,在购买的时候可以选择无糖或者是自己制作,这样的酸奶味道会非常酸,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所以,酸奶更适合在早上吃或者是加餐的时候饮用,不适合在饭后吃。
< class="pgc-img">>最后,关于大家每日糖的摄入,按照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吃糖量:每天不要超过50g,最好在25g以下,看看你达到这个范围了吗?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最好在25g以下,对病情是比较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