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南京10月26日电(记者邱冰清)绣着展翅翱翔大雁的枕套、绣着五角星的手绢……烈士郭纲琳在狱中绣的物件,陈列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主办的“革命战士别样风采——雨花英烈文学艺术作品展”中,传达的是她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心。
郭纲琳,1910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市。1929年考入上海公学,并加入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会,积极探求革命真理。九一八事变后,她不畏校方阻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号召同学们成立抗日救国会,响应北平、天津、广州等地高校号召,多次参加请愿示威斗争。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郭纲琳代表中国公学爱国学生参加上海学联工作,夜以继日地发动群众,参加战地服务团,支援前线抗战。同年4月,根据党组织安排,她化名刘英到上海美亚绸厂工作,号召女工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1933年春,郭纲琳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传送党的秘密文件和指示。不久,到无锡任团中心县委书记,领导无锡等地的共青团工作。
1934年初郭纲琳调任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同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郭纲琳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郭纲琳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和乐观精神。除绣出的手绢和枕套,她还把两枚铜板磨成心形,镌刻上“健美”“永是勇士”的字样,表达自己决不投降、永当无产阶级勇士的坚定意志。
郭纲琳被关押期间,郭家想方设法营救,几次都因她拒绝在国民党拟好的悔过书上签字而作罢。
由于郭纲琳斗争坚决,敌人将她作为重点惩处对象,对她施以皮鞭抽、铁杠压等种种酷刑,都未能使她屈服。1937年7月,敌人把郭纲琳押往雨花台刑场。她一路唱着《国际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青年团万岁!”走向刑场。
面对死亡,郭纲琳怒斥敌人:“我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凭了真理,凭了对人民的忠贞,凭了党给我的教育,我将你们费了不少狗气力想出来的一切阴谋诡计打得粉碎,可见我是胜利了……”为了革命事业,郭纲琳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我二姑在狱中给我爸爸写了封信,她说不能造一点点罪恶在她的生命中。”郭纲琳的侄儿郭常根说,她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来实践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追求。
在郭纲琳的影响下,郭常根的父亲郭纲伦、叔叔郭纲钟、姑姑郭纲瑜等先后参加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贡献。“二姑是整个家族的骄傲。我虽未见过她,但从小听她的故事,长大后为更了解她搜集了一些她的资料。了解得越多就越敬佩她。”郭常根参加工作后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二姑郭纲琳的事迹向学生讲述革命故事,宣传革命精神。对子女,他也要求继承家中长辈的革命精神,学会担当。
这些年,郭常根已经记不清来过雨花台多少次了。2016年他被聘为“雨花台烈士亲属宣讲团”成员,与其他烈士亲属一起走进高校等地,将革命烈士的故事讲述给当代青年。
代快报讯(通讯员 韩煦 记者 曹德伟)面对疫情,冲在“疫”线的志愿者们温暖了城市里的人,不少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其中,捐赠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这两天,句容一家烧烤店老板就放下生意,每天坚持做宵夜送到交通卡口,让志愿者们在凌晨也能吃上一口热乎的,暖心又暖胃。
疫情期间,朱文风的烧烤店生意也停滞了下来,就连外卖也少了往日的火爆。每天看着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从天亮奋战到天黑,十分辛苦,朱文风就想着为他们送去一点点温暖。“我也没有什么好资助他们的,晚上就给他们送一点夜宵。”
句容市在城区共设16个交通卡口,来自句容市镇村公交有限公司的144名志愿者24小时值岗执勤。朱文风在联系上句容市镇村公交有限公司后,委托工作人员将每一份盒饭送到志愿者手中,希望他们能吃得好一些。
“她说每天要送30份快餐到我们每个点上面,送夜宵给每一位志愿者,感谢他为我们提供慰问。”句容市镇村公交有限公司副经理杨江告诉记者,凌晨1点左右,而这几天,一份份暖心夜宵如约而至,送到了志愿者的手中,让这个寒冷的夜晚也变得格外温馨。志愿者王劲松说:“虽然我们比较辛苦,但心里也是暖暖的,谢谢热心市民对我们的关心。”朱文风表示,夜宵将会持续到疫情防控结束。
(通讯员供图)
常生活中,我们难免都会做点丢三落四的事儿,比如丢手机、丢钱包、丢钥匙等等,但是丢大额现金的事儿,您听说过吗?这不,昨天句容天王镇的居民,错把两万元现金当垃圾,给扔进了垃圾桶。
丁先生说,这两万元是当天准备帮父母存银行的,老人给他时就把钱包在了方便袋里,他想着银行就在附近,也没做什么保护措施就带出了门,谁知到了中午要存钱时才发现钱没了,一番寻找后,丁先生断定钱是被他扔进了垃圾桶。于是找到了垃圾中转站。
到了中转站,丁先生立即找到站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描述了钱袋子的特征,站长断定,早上的那波垃圾现在就在压缩坑里。据了解,当时压缩坑里共有 8 车 20 多吨垃圾,全部倒出,一个个寻找,难度确实很大。丁先生讲垃圾袋里的特征,里面有一个爱人老婆扔的座椅坐垫,根据提供的线索,工作人员先以坐垫为主,坐垫找到之后,再慢慢地从中心往四周扩散。七八个工作人员,有的拿钉耙,有的拿手捡,慢慢分拣,一点点扒出来。
努力搜寻近一个小时,丁先生的钱终于被找到了。沈站长说,丁先生算是非常幸运了,按照常规那车垃圾早上十点多就会被运到发电厂,但当天发电厂设备临时调试,运送时间有所调整,否则丁先生这钱真是灰飞烟灭了。对于这笔失而复得的钱,丁先生也是由衷感谢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沈站长告诉记者,平时错把物品扔进垃圾桶的居民不在少数,手机、钱包他们没少找过,每次都要在垃圾堆中翻不少时间。助人为乐是好事儿,但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市民朋友们,还是要多长点心啊,不给自己徒增烦恼的同时也不要给别人增添负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