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茶颜悦色“罚站式”排队取餐引发热议,多个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吐槽称,所在地的茶颜悦色门店更改了取餐规则,点单后被要求不能离开,必须在现场按顺序排队取餐,一旦离开队伍就要重新排队。
2月9日,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文致歉称,春节过后,尝试在小范围的门店内测一种新的点单取杯方案,目前,为期3天的内测期已结束,内测门店现已恢复至之前的点单取餐方式。
不过,极目新闻记者10日在武汉探访发现,仍有部分门店点完单后,必须在现场排队取餐,门店店员称,并未接到取消排队取餐的通知。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其实不用靠排队显示自己火”“太傲慢了,不把消费者的体验放在首位”“排队半小时的意义何在”……
“罚站式”取餐引争议
茶颜悦色道歉
近日,不少网友发帖吐槽称,所在地的茶颜悦色门店更改了取餐规则,点单后被要求不能离开,必须在现场按顺序排队取餐,一旦离开队伍就要重新排队。有网友称之为“罚站式”取餐。
消费者李女士对红星资本局表示,春节期间在重庆旅游时,在一家茶颜悦色门店现场被排队的景象吓到了。
“当时茶颜悦色的规则是这样:必须要在现场排队,但排队前可以在小程序上预点单,相当于提前看菜单,但不用支付。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唯一的作用是等排到自己后可以直接扫码,不用再和店员交流要喝什么。支付完成后,又换到取餐区排队取餐。”
李女士表示,在茶颜悦色预点单的小程序上,消费者只能看到扫码支付后的系统预估的取餐等待时间,看不到此前排队的时间,“心里完全没数。”
↑春节期间排队的茶颜悦色店,受访者供图
茶颜悦色表示,这次调整的想法源于春节期间门店涌入极大流量,特别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无序取杯导致作品呈现和口感速降,本意是希望做到“排队有序”。但内测期间方案不成熟和细节执行不当,后面将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优化。
↑茶颜悦色微博截图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前茶颜悦色并不强制要求消费者排队取餐。长沙市民刘女士是茶颜悦色的常客,她对红星资本局表示,此前没有遇到过“排队罚站”的情况,“以前都是叫号取餐,消费者等叫号器响了再去取餐就可以。”
仍有部分门店继续“罚站式”取餐
据极目新闻,记者10日在武汉探访发现,仍有部分门店点完单后,必须在现场排队取餐,门店店员称,并未接到取消排队取餐的通知。
对此,茶颜悦色客服称,前几日实行排队取餐内测的门店,在收到顾客反馈后已经恢复到之前的取餐模式,但有部分门店是从开业起就采取的排队取餐模式,这部分门店暂时不会改变。
记者探访仍有门店要求排队取餐
2月12日下午,茶颜悦色相关人员回复极目新闻称,此前点单取杯流程调整的想法,是源于春节期间人流量较大,顾客点完单后拿着叫号器离开现场,如果没有及时来取餐,会导致现场堆杯越堆越多,这个时候如果顾客又同时回到现场来取杯,还是需要花费时间等待,“所以我们当时推行这一方案,是想在人流量大的情况下做到有序取杯,顾客点完单之后在现场等待三到五分钟就可以取到饮品,这是我们理想的状态。”
该人士还称,在方案内测的几天时间内,收到了很多顾客的反馈,方案落实中确实有很多细节没有执行到位,所以就暂停了这一方案,恢复到之前的叫号取餐模式,“之后会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可能会把这一方案优化完善后,进行小范围试验,如果合适再大范围推广。”
对于目前还在实行排队取餐的门店,她表示,武汉有的门店处于热门商圈,日常人流量就比较大,所以从开业起就采取排队取餐的模式,目前看来实行得还比较顺利,顾客等待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暂时还不清楚这部分门店会不会更改排队取餐的模式,需要再行了解后再反馈。
对于网友反馈的有门店不能使用小程序点单的问题,茶颜悦色相关人员回应称,之前也可以线上点单,等时间到了再去门店取,店员会确认顾客到场后再现做,也是因为春节期间人流量太大,小程序进单量太多,所以会选择临时性关闭。
媒体:
自以为是的傲慢从何而来?
对此,极目新闻评论称,在网红店吃吃喝喝,排队是常有的事,但一般都是拿了号之后,服务员会告知一个大概的时间,然后顾客可以自行处理等待的时间。互联网+服务普及之后,还有不少商家提供在App、小程序上发送“等位提醒”,以便顾客可以充分便利地利用自己的时间,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体贴和尊重。
而茶颜悦色作为著名的网红店,居然独辟蹊径,放着原来好好的“叫号”系统不用,非要顾客原地“罚站式”取餐,为了喝几杯奶茶,店内有位置不能坐,想上厕所也不敢走,动辄原地排个半小时以上,商家莫不是把自己当成了给唐僧画圈的孙悟空?
茶颜悦色的解释,一如既往地显得有点“茶”。其表示,这一内测是希望做到“有序取杯”,让顾客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与“作品”口感,翻译一下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消费者的实际感受是什么呢?并没有觉得很好,只觉得很累很折腾。
这也不是茶颜悦色第一次拿“作品”说事了。以往也曾有消费者吐槽其分量太少,一杯奶茶其实只有半杯;强行搭配,外卖非要加茶冻否则不能点;口号太多,店里吵得震耳欲聋……而几乎每一次,茶颜悦色都会拿“作品”说事,仿佛多听点消费者的心声,多改进一下服务,就没法做一杯合格的奶茶一样。这种自以为是的傲慢到底是从何而来?
而且,实在忍不住想要纠正一下,“作品”一词,指的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属于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奶茶而已,说是产品就已经够了,动不动就自我抬咖成“作品”,刻意凸显高贵,仿佛消费者是来求着商家一样,真的没必要。
有网友说,茶颜悦色敢这么做,都是消费者惯出来的。这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一家店要求消费者“罚站式”排队,消费者不但乖乖地排了,而且下次还无怨无悔地去排,那的确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怪不了商家如此自信,得寸进尺。
但是,这般“自虐”的消费者能有几个?大家的时间都挺宝贵的,好喝的奶茶也挺多的,一味地自作聪明,恃宠而骄,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了多远?
再深思一层,如果这种奇葩的排队要求,是为了显得店门口人很多,营造出生意火爆的假象的话,那么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就要请监管部门出面了。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茶颜悦色门店的取餐新规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争议。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她和朋友一人点餐一人取餐,却被店员要求退款重排。茶颜悦色是一家知名的奶茶品牌,此举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茶颜悦色部分门店实行了取餐新规,即顾客在点单后必须在现场排队扫码、取餐。这一规定在茶颜悦色的部分门店引发了争议。一方面,一些消费者认为这一规定增加了取餐的等待时间,不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则认为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取餐效率,减少拥堵。
茶颜悦色长沙市多家门店店员表示,目前五一广场附近门店采用的仍是多次排队取餐的出杯模式,原则上并不支持两人同时排队。这一说法引发了更多的争议,消费者对于茶颜悦色门店的取餐规定提出了质疑。
茶颜悦色是一家知名的奶茶品牌,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广州。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众多门店,以其独特的茶饮口味和创新的营销策略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茶颜悦色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李某某,经营范围包括餐饮服务、茶叶销售等。截至目前,茶颜悦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员工人数超过5000人。
奶茶行业是中国餐饮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根据天眼查App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奶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奶茶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奶茶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成为了关键。茶颜悦色作为知名奶茶品牌,一直致力于提供独特的茶饮口味和优质的服务,以此吸引消费者并保持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茶颜悦色门店取餐新规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争议。茶颜悦色作为一家知名奶茶品牌,其取餐规定对于消费者的便利性和效率性产生了影响。奶茶行业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关键。茶颜悦色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值得关注。
(数据支持:天眼查)
< class="pgc-img">>城商业逐步复苏,到商场购物、就餐的顾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商场执行的情况怎样?记者探访发现,想要在部分商场分类投放垃圾,似乎困难重重:喝剩下的珍珠奶茶,找不到厨余垃圾桶;在化妆品柜台用过的卸妆棉,寻觅不到有害垃圾桶;想支持环保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可一些餐饮店却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相比之下,也有部分商场的垃圾分类比较“到位”。例如,位于石景山的喜隆多新国际购物中心,除公共区域设置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外,商户们还额外在店内增设了厨余垃圾桶,商户自行分拣后的垃圾,还要由垃圾房再进行一次“复检”,分类不合格,垃圾房将拒绝收运。
喝剩的奶茶想扔?愣找不到合适的垃圾桶
徐女士逛商场时,被一杯奶茶给难住了。
她和朋友相约在商场共进午餐后,购买了一大杯珍珠奶茶当作饮品。当徐女士准备离开商场进入地铁时,奶茶实在喝不下了,需要将小半杯奶茶丢进垃圾桶,她却遇到了难题。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到底算什么垃圾?
按照“京版”垃圾分类标准,珍珠奶茶应当算作厨余垃圾,在投放进厨余垃圾桶前,需要首先沥干水分,也就是说,得先把液态的奶茶倒进下水道;沥干水分后剩下的“珍珠”、红豆等属于厨余垃圾,需要投入到厨余垃圾桶内;最后,装奶茶的杯子则需要投入其他垃圾桶内。
把奶茶倒入商场厕所的水池后,徐女士发现,商场只设置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由于没有厨余垃圾桶,奶茶中的“珍珠”没地儿扔。无奈之下,徐女士只好将装有“珍珠”的杯子塞入了其他垃圾桶内。“不是不想分类,是没找到可以让我分类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逛商场时年轻人和小朋友往往会拿着一些零食边吃边逛,但吃不了的饮品扔在哪里?商场内的厨余垃圾桶不太好找。
大排档部分餐饮摊位,只提供一次性餐具
正值饭点,位于西直门凯德MALL购物中心地下的一处餐饮大排档内,等待取餐的顾客排起队来。大排档入口处,摆放着几个作为展示宣传用的垃圾桶,室内随处可见宣传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海报。
“有餐具吗?”取餐后,记者向一家安徽板面的摊主询问。“那边,自己拿。”摊主朝取餐口摆放的一次性餐具示意,让记者自取。“全是这种一次性的?”记者一边追问,一边向摊位内张望。发现摊位内并没有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影子。“就只有这种。”摊主头也不抬地回答。
记者注意到,摊主旁边的墙壁上,就贴着垃圾该如何分类的科普海报,但却没有“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标识。
记者观察发现,凯德MALL地下大排档的不少摊位,都将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勺摆放在取餐口的显眼位置,供顾客自取。而在大排档内就餐的顾客,超过三分之二都使用的是一次性餐具。按照新规,餐饮经营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等,并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虽然大排档的部分摊位没有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而是让顾客自取,但显然,这些餐饮摊位也没有给顾客其他选择。想就餐,只有一次性餐具。
卸妆棉扔哪儿?化妆品柜台没有专用垃圾桶
在凯德MALL购物中心一层的化妆品店铺内,台面上摆放有化妆棉、卸妆水等用品供顾客试用。对于化妆品柜台来说,按照垃圾分类新规的划分标准,卸妆水、指甲油等都属于有害垃圾,因此需要在店内设置有害垃圾桶,并张贴分类标识。
但在凯德MALL购物中心一层的化妆品店铺内,记者并没有看到红色有害垃圾桶的影子,也不见店内张贴有相关的分类标识。在用沾满卸妆水的化妆棉擦拭过皮肤后,记者询问店员,卸妆棉应该扔在哪里?店员指了指柜台上一个黑色的塑料小盒,“扔这里头就行”。在黑色小垃圾盒中,记者看到,卸妆棉和用过的纸巾等其他垃圾混在一起。
提醒!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可能面临罚款
记者了解到,商场等经营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如经营管理单位出现垃圾分类不规范等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等都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如违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还可责令其立即改正,甚至处以罚款。比如,餐饮经营者如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楠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