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选择餐饮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毕竟餐饮行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
对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不错的创业项目。很多投资者在咨询,投资餐饮多久能回本?
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14日发布的数据,目前从餐饮业的成本和利润率来看,物料成本占30%左右。即60%-70%的毛利率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一个餐饮表示其成本低于20%,肯定是不行的。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如果说毛利率能达到75%以上,不能轻信。
成本定太低,消费者不买账,成本太高,经营者又赚不到钱。所以投资者要对餐饮投资回报率及周期有一个合理预期,不能盲目相信低成本高回报。
各位投资者对于"投入几万元,保证三五个月就回本"的加盟宣传一定要慎重。
尤其是对于初次介入餐饮业的经营者来说,一定要记住任何投资项目都有风险。
正常情况下,餐饮1年到2年半的"回本期"才算是比较正常的。
既然开餐饮店你投资了,那么你一定需要计算资金的“回收周期”
(回收周期是指计划开业后回收开店投入的资金所用的时间)。
回收周期和启动市场的竞争度有关,像餐饮店这种小项目建议不超过9-12个月,6个月内即可。投资预算和回收周期之间的关系,如上山和下山。
回收周期=开业前的总成本不含租金押金转让费/每月净利润。
< class="pgc-img">>
餐饮经营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两个字“赢利”,每一个管理人员必须明白一个公式:利润=营业额-成本-费用-税金。
单纯的营业额高并不代表经营的有水平,利润高、投资回报率高那才叫真功夫。
作为投资者首先要测算出餐饮店的盈亏平衡点,也就是常说的保本点。
那么,如何测算盈亏平衡点?
其实很简单,利润=营业额-成本-费用-税金。如果减下来是正数,那么就有利润;如果是负数那么就亏损;如果持平了,就是我们说的保本了。
< class="pgc-img">>这个公式中,营业额我们要最大可能地往高做,成本费用要尽可能地压缩控制(税金减免的办法也有,暂不做探讨)
成本简单地说就是能吃的就叫成本。(例如米面粮油肉蛋调味等等)营业额-成本以后的数字再除以营业额得出的百分比就是我们常说的毛利。
一般餐饮业毛利是50%,就是常说的对半利。
假设毛利是50%,成本一月共3万元,那么费用只要控制到3万就不亏损,月保本点就是6万元,日保本点就是2000元。
当然,火锅店以及高星级的酒店毛利可以达到60%,再高就有点宰人了。如果低于了45%,厨师长就该开除了。成本总负责是厨师长。
例:
开店成本100万月净利润8万回收周期=100/8=12.5个月
知道怎么算投资和回收,那么怎么才能知道餐饮店的“盈亏平衡点”?
餐饮店的盈亏平衡点指的是自餐饮店开始经营,做多少营业额才能不算亏损。
计算方式可以按月计算,也可以按日计算。
计算方式:
盈亏平衡点=(房租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杂项)/毛利率。
举例:
房租20000人工20000能源4000杂项3500合计=47500月盈亏平衡点≈47500/60%≈79166按30天粗算,日盈亏平衡点≈79166/30≈2638
也就是平均每天做到2700元即可盈亏持平。
这个数据不需要过度精准,因为开店不是为了持平而是为了盈利。
所有时间和精力的重心,还是应当放在开源部分(当然,节流也很重要)。
投资与回收模型的意义在于:
以收回投资额为首要目的,有了清晰的财务导向,以终为始便于进行各环节的经营规划。
你学会了吗?
>
看6月过去了,这半年,你的生意还好吗?
本以为5月生意难做,已经是低谷了,然而,6月的连绵雨水似乎又重新定义了「低谷」。
那么7月,会是一个转折点吗?
小红书上各行各业聊6月生意难做 小红书上各行各业聊6月生意难做
>去年,一个朋友踌躇满志开了家咖啡店,最近也扛不住了。他曾梦想着打造一个温馨的空间,那里有柔和的灯光、文艺的装饰。期待在忙碌之余,能够享受阅读和音乐,与顾客分享轻松愉快的时光。
然而,现实却远比梦想骨感:全年无休,每天仅能卖出四五杯咖啡和几块蛋糕,营收勉强覆盖日常开销。每月末,扣除工资、房租、水电等费用后,账户里所剩无几。
他曾告诉自己,只要生意有所起色,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现实却是,五十万的前期投入——房租、装修、设备、招聘和进货——在转眼间就消耗殆尽:
- 上外卖平台吧,面对外卖平台高额的抽成,不得不重新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平衡。
- 招员工吧。教会一个员工,他们可能很快就会离开,留下店主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
每天重复的清洁工作,处理收桌、洗杯子等琐事,让他意识到,其实也没有那么多顾客愿意停下来聊天。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许多门店老板在网上吐露心声,今年生意的艰难超乎想象,即便是那些干了十几年的老店也感到迷茫。他们期待着夏天的到来能带来转机,但6月的惨淡经营却让多少老板的心凉透了。
7月即将到来,许多人预测8月也不会好过,感觉未来一片黑暗。这不是偶然,许多老板开始羡慕那些在6月把门店转让出去的人。而那些勉强维持的店主,就像握着一个烫手山芋,继续经营不赚钱,甚至在消耗积蓄,放弃又不甘心,总想着下个月会不会好一点。
< class="pgc-img">各行各业门店转让
>其实转让的店主也不开心,赔钱转让的不甘心,保本转让的没人接。最后实在没办法,门也上锁了,只贴着四个大字:「旺铺招租」。
网上的人喜欢贩卖焦虑,但当我们回顾自己上半年的生意,不得不承认,焦虑似乎成了常态。
生意很难做,已经难到谷底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其实应该摆脱焦虑,安放内心。焦虑不是你今天过得不好,而是你在担心明天过得不好。
所以,想一想能改变自己生意的环节场景,看看能不能让生意好起来。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别抱怨大环境不好,赚钱的路子远比你想象中多的多。
比如你最近发现门店自然客流确实一天比一天少,看一看之前加过微信的客户朋友,能不能不打扰他的前提下,通过服务和关怀让他们来门店复购。
像前面提到的咖啡店,那个老板就在6月底发起了一个「做手冲咖啡」免费课程,老顾客报名参加自己做咖啡,与朋友同行第二杯半价。单靠这个活动,报名的人数,就超过了6月的消费总人数。
再比如之前你的蛋糕客单价都在15元左右,看看要不要做一个9.9元「引流款」蛋糕,不仅价格便宜,颜值高,味道还不错。人们记不住你的店名,但一定记得你这店东西好吃又便宜,会不会就会带朋友一起过来吃呢?
生意的低谷,也是创新的起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会为你分享让你生意好起来的技巧,让你的门店焕发新生。
不会做活动?这5种玩法直接抄!
1、做会员储值,把储值送金额改成免单
同样是做会员储值,为什么你的储值卡卖不出去,而别人能锁定客户未来1年的消费?
其实原因很简单,你的会员储值缺乏即时吸引力。如充值200元送50元,充值500元送100元,是许多门店商家常做的储值活动。
那么如何提高即时吸引力呢?你只需要改成:顾客消费满50元时,告知充值200元可享受此单免单;消费满100元时,告知充值500元可享受此单免单。
先充值后优惠的方式需要顾客预先支付,缺乏即时吸引力。而消费后的免单福利能激发顾客的占便宜心理,提高参与度。
2、做折扣活动,把7折改成第二杯/份半价
7折优惠对于门店老板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让利活动了,但是「百亿补贴」已经是常态的当下,消费者已经对简单的打折免疫了,他们并不会觉得更优惠。
怎么办呢?把7折活动改成,第二杯/份半价,第二个半价实际上也是7.5折,但心理上顾客感觉更优惠。
顾客往往对半价更有吸引力,而实际折扣计算常常被忽略。
3、当日消费7.5折,改成消费金额的三倍充值,可享受当日消费免单。
同样的,单纯的7.5折没有吸引力,但是改成按此次消费金额的三倍充值,可享受当日消费免单,通过充值锁定消费,不仅能提高顾客的单次消费额,还能提前锁定顾客的后续消费。
假设顾客消费了100元,按照7.5折的优惠,顾客应该支付75元。而如果采用「三倍充值免单」的策略,顾客需要充值300元,当日消费的100元就可以免单。
商家一次性获得了300元的现金流,如果顾客在后续的消费中使用了充值的金额,并且产生了额外的消费,那么商家的总收益可能会超过单次7.5折优惠的收益。
4、消费100元减30元,改成消费100元加1元换购75元兑换券。
这个我们之前就分享过,加价换购让顾客感觉获得的优惠更有价值,相比直接赠送,顾客更愿意为感知到的「占便宜」买单。
看似客户占便宜了,其实商家付出的成本是一样的:
满100享七折:
顾客支付:70元(100元的七折)
成本(假设为40%):40元(100元的40%)
利润:70元 - 40元=30元
满100,加1元兑换75元抵扣券:
顾客支付:101元(100元商品 + 1元兑换券)
顾客获得的价值:175元(100元商品 + 75元抵扣券)
抵扣券成本(假设也是40%):30元(75元的40%)
实际商品成本:40元(100元的40%)
总成本:40元(商品成本)+ 30元(抵扣券成本)=70元
利润:101元 - 70元=31元
具体可看:同样是打7折,为什么别人的销量可以比你多80%?丨答案如下
5、全场5折,改成第一件商品原价,第二件半价,第三件免单。
营销策略的关键在于利用顾客的心理和购买行为来提高销量和顾客的参与度。全场5折。这个策略简单直接,顾客购买任何商品都能享受5折的优惠,但可能不会激励顾客购买更多。
而第一件商品原价,第二件半价,第三件免单。这个策略通过设置购买阶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尤其是当顾客接近下一个优惠阶梯时。顾客在购买第一件商品时可能不会感到特别优惠,但当他们考虑购买第二件或第三件商品时,优惠的吸引力会显著增加。
有效活动一定是让顾客感觉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因为他们通过购买更多商品获得了额外的优惠。
接下来,一切经营目标都是围绕复购率
其实大家都清楚,门店的经营成本是固定的,店铺开张吸引往来客流,如何让每一个进店客户在离店场景下,仍然能够被持续性运营,产生更大的贡献价值,是每位商家朋友都在思考的。
新客获取是老客维护成本的7倍,客户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将提升25%-95%。
当客户愿意成为你的会员,并留存到你的私域渠道,那么你就已经实现了客户持续复购的第一步。
随着开店时间的增长,积累的老客户越多,老客户的订单比例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
要拥有稳定的客群并提高复购率,以下是四个重要的策略,这些策略对于咖啡店、烘焙店或其他类型的社区店都适用:
1、老板应该成为店铺的一部分,通过在店内与顾客交流,建立亲切感和人情味。这种互动可以增强顾客对店铺的情感连接。
其实这个话题我们之前聊了很多,建议大家一定要回顾看看我们之前分享的三木咖啡,他为什么能在我们园区做到和瑞幸、库迪、星巴克竞争,好的服务就是关键。更多阅读:
1、门店照搬山姆做会员,一年吸纳7万会员,会员复购提高90%丨会员运营怎么做?发挥顾客占便宜的心理,让营业额利润提升。
2、把顾客宠成初恋,这家咖啡店在瑞幸、库迪「围剿」下火了三年
2、设计一张月卡,包含三十杯饮品,每杯的价格控制在八到九块左右。
这不仅提供了价格优势,还可以通过搭配半成品的面包等,提升客单价,并培养顾客在早餐时间段的消费习惯。
具体可学:一年狂吸7万会员,良石咖啡只是做对了这3件「小事」
3、好的会员权益能让客户感知。实施满额送饮品或周边产品的活动。例如,满八杯送一杯,或赠送品牌周边产品。这种活动可以提高顾客的消费粘度,并激发顾客进行口碑推广,实现自动裂变。
4、把外卖转移到小程序。外卖平台每一笔成交订单的抽成在20~30%左右,这意味着每个月2万外卖营收,有4000~6000元要被外卖平台划走。
通过对客户的深度运营把原本在饿了么、美团的外卖用户转移至小程序,让他们习惯在小程序下单。从而省下了一笔又一笔的平台抽成,争取更多利润。
具体可看:如何把美团、饿了么的外卖业务转移至微信,并省下20%的外卖扣点和每月10000元的推广费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实你可以通过改变原来的营销和销售方式来转变你的经营思路。试试看,把这样的方法应用在你的生意上。
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杨夏
2023年的餐饮行业,最忙碌的人,可能是二手设备回购商,“昨天收四家餐厅,今天又约了三家”“上半年报复性开店,下半年报复性回收”,短视频平台上,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从早忙到晚,365天全年无休。
过去一年,餐饮难做。
食品饮料产业投资人陈小龙一直在关注餐饮,在跟餐饮企业聊天时,他注意到几个细节:2023年第四季度,鸡肉做的小酥肉,开始替代猪肉做的小酥肉;红油猪耳、猪蹄的销量下降,口水鸡、手撕鸡等鸡类产品销量两倍增长??因为鸡肉比猪肉更加便宜。
竞争已经愈发激烈。
2023年,餐饮业还迎来诸多跨界者,“9块9抵100元”的代金券烧出了流量,但也把价格卷出新高度。2024年,餐饮会更好做吗?
钱难赚
不仅是桌均消费金额从380元左右降到了320元,大龙燚火锅联合创始人王文军还看到,过去一年,一些钻石级别客户的消费频率也大幅降低,从一周三四次,降到了一周一两次。
2023年大龙燚的营收恢复至2019年80%左右,王文军认为,这个表现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因为很多火锅企业仅恢复至2019年70%左右。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刘一手火锅联合创始人尹伊如此形容2023年,“5月之前市场表现非常好,下半年(营业额)断崖式下滑,特别是9月之后,我们意识到人流不等于钱流。”尹伊说。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能明显感觉到客人对价格敏感很多,同样是商务宴请,(2023年)很多人点餐前就会问有没有套餐、特价菜。还有就是大家现在都是自己带酒,餐厅的酒卖不动了,钱难赚,酒水上挣不到顾客的钱了。”餐饮人管青山说道。
随之而来的,是投资人变得更加谨慎。
过去一年,很多投资人明确提出“不再看消费”,很多机构1个项目也没有投。餐饮业投资遇冷,2021年“餐饮上市潮”和“资本大年”早已成为过去,陈小龙笑称“现在再也没有人抢项目了”。
根据IT桔子统计,国内餐饮业2021年、2022年投资数量分别为134个和126个,投资金额分别为267.35亿元、84.28亿元,投资金额骤减。在过去的2023年,全年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均继续下降,分别为111个和58.89亿元。
2023年下半年,陈小龙实地走访了十来个城市,从超一级城市、各省会到县城,他发现,过去一年餐饮业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品牌连锁餐饮表现比单体店好,宴请性质餐饮比个人餐饮好,不过宴请餐饮规模收缩也是明显趋势,翻台率、每桌消费均有降低。
陈小龙认为,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特征明显,餐饮业整体进入低毛利时期。
跨界的多了:都想来分一杯羹
在餐饮业二十年有余,曾是职业经理人的管青山还不断在新赛道上探索。2021年底开始创业,他参股的烤肉店已经闭店,2022年11月开业的中餐店和2023年8月开业的快餐米粉店,目前还在营业。
管青山试水中餐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去年,管青山接到了不下10个咨询电话,都是跨界想要来开餐饮店的,最“离谱”的是一个医生辞职和朋友开了一家烤串店。
虽然专业人士的出手谨慎了,但“跨界来做餐饮的人尤其多”也是王文军和秦伟的感受。
2022年2月,连续从业二十多年的兰州牛肉面行业资深人士秦伟,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秦伟伟兰州拉面”,从6月开出第一家门店,一年半后的今天,已经有近100家门店,基本以加盟为主。
“秦伟伟兰州牛肉面”在澳大利亚珀斯的新店。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加盟商中,建筑、房地产、互联网行业转行来的跨界者不少。秦伟统计,80%的加盟商是餐饮创业零经验,只有极少数的加盟商有过餐饮从业经验。
“他们和传统餐饮人的做法有明显区别,传统的是稳扎稳打,开店一年回本了第二年才开第2家,但这些跨界者的做法是先多开店,他们要快速占领市场。一位做房地产的加盟商,2023年10月开第一家店,三个月后第2家店就准备开业了。还有位江苏的加盟商,2023年7月开第一家,现在准备一下开四家。”秦伟都有些不适应跨界者们的打法。
王文军明显感到2023年做餐饮的“小白”变多了,按照他的逻辑,这些“小白”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方面,在很多人经历降薪裁员后都想创业,餐饮则是他们认为的门槛较低的赛道,并且在经历了前三年的“黑天鹅”事件后有望迎来强力反弹;另一方面,在很多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的餐饮是常青赛道,钱不知道往哪里投的人也想在餐饮上分一杯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数量由2019年的2.99万个增长至2022年的4.68万个,2019年至2022年餐饮业年末从业人数分别为252.80万人、257.66万人、284.99万人、291.97万人,逐年递增。
“9块9”,跟不跟?
“小白”增多的直接结果,是价格“卷”起来了,或许很难想象,9块9的魔咒有一天会降临在餐饮界。
在2023年春节之后,餐饮行业从旺季恢复平淡,三四月份,川渝火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9.9元抵100元、19.9元抵100元的代金劵,在火锅门店集中的地段,隔三差五就能搜到大量代金券。
9.9元抵100元的火锅代金券。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越来越多的小白进来,市场趋于饱和,加上没有餐饮经营经验,他们不考虑别的,前期开店只要流量,但根本没有利润。”王文军说。不过,尽管没有利润,大龙燚和行业大品牌也被迫卷入这场低价引流战中。
川渝地区,是火锅品类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低价代金券的出现似乎可以理解,但让尹伊惊讶的是,无锡也有9.9元抵100元的低价代金券。“天哪,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生存”,尹伊意识到,价格战似乎已经卷到了全国。
“卷”,不仅仅是在客单价较高、竞争激烈的火锅品类,在客单价不高的快餐品类也是如此。秦伟吐槽,18元/碗的面,在团购平台上从15.8元/碗,变成了12.8元/碗,到现在的9.9元/碗,更低的还有6.66元/碗,3.98元/碗……
原价35元的面也卖9.9元的代金券。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免费续”也开始变成粉面店的标配。管青山加盟的米粉店刚开张时,续粉需要另加3元,但后来在顾客“别人家都是免费续”的对比下,也开始了“免费续”。
管青山算过账,由于房租和人员成本高,客单价不高的米粉店在北京没有毛利优势,但为了吸引顾客,他不仅放开了“免费续”,外卖小哥到店用餐还免费加鸡腿,并与周边茶饮店开展引流合作……众多措施下,门店生意还不错。
王文军表示,低价引流确实有效果,提高了翻台率,但没有利润的模式难以长久,王文军在发了少量低价代金券之后不再继续。
尹伊则不打算加入9块9的战争,“这种低价吸引来的客户也不是忠实客户,还是要把重心放在产品、服务上”。
寻找出路
竞争加剧之下,每个餐饮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出海也是一条路。
2023年下半年,陈小龙所在的投资机构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帮助现有被投企业出海。去年12月底,陈小龙去泰国作了重点考察,他听当地人说,自从2023年下半年中国掀起出海风,泰国当地说中文的涉外岗位,工资比同期上涨了50%。
2016年,大龙燚在新西兰开出第一家店,目前海外共有27家门店,计划在2024年海外新增30家门店。2010年10月,刘一手在迪拜开出了第一家海外店,目前在海外共有66家门店,2023年一年新开业了十几家。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供图
海外市场的需求在扩大。在王文军的朋友圈,巴塞罗那的门店在2023年10月开业,门口排起长队,他提到,就餐的基本是外国人,这和之前“吃中餐的都是华人”明显不同。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中国文化输出,作为重要载体的餐饮在国外也越来越受欢迎。
2023年7月,“秦伟伟兰州拉面”第一家海外店开在了澳大利亚珀斯。从早上九点半营业至晚上九点半,高峰时期,一天能有1000多人次就餐,营业额超过10万元/天,现在也是“天天排队”,“很受欢迎,我们的拉面师傅预计年薪能有38万元到41万元”。秦伟说。
但出海没有那么容易。王文军表示,尽管是同一个国家,每一个州的食品安全法都不一样;中餐制作复杂,烹饪方式不同于西餐,厨师招人难度高;国际形势多变,物流运输受影响大。
“出海首先要找两个人,一个是当地的律师,了解当地法律;一个是当地的会计,了解当地税务。”过去十多年,尹伊踩过很多坑,她始终认为,餐饮出海没有那么容易,“其实我不觉得是风口,而是被逼到那个份上,国内卷不动了……如果要出海,抱团发展,或许能减少弯路”。
如果不出海,继续在国内“卷”,尹伊将目光瞄准了社区店,“以前70%的店都开在商场,接下来的重点是在社区”。
2023年,“年轻人为什么不爱逛商场了”“逛商场的时候只去B1B2层”引发热议,而尹伊从2022年就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她认为,一站式购物需求让商场火爆,但现在这种需求正在下降;同时,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社区周边会有更多的消费需求,“社区店一定是未来的黑马”尹伊判断。
她已经做过研究,商场的火锅店模型基本是300平米左右的大店,社区店店铺面积则在160平米左右,位置和面积都能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调整产品结构,能尽可能提高性价比,符合消费者需求。
对于社区店,尹伊还有更多的计划,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提高营收的关键是提高门店坪效。在她看来,增加营业时段,门店多元化,一店多开则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她设想让一家火锅店同时成为早餐铺、零售店、社群店,即全方位满足社区周边消费者需求。
2024年,餐饮会更好做吗?陈小龙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