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最配天气变凉,制做一个偷懒版的火锅底料,香辣入味,也可以麻辣哟,味道也超级不错呢,一次做两个可以吃三至五次, 这是尝试了好几个版本后 ,口感个人觉得很不错的一版,想吃火锅但又怕麻烦的小伙伴们值得一试,非常方便!
By 小白兔的糖糖姐
用料
- 麻辣香锅调料 1包
- 清油火锅底料 1包
- 青红花椒 适量
- 菜籽油 适量
- 蒜瓣 5瓣
- 生姜 2块
- 酱油 3勺
- 蚝油 2勺
做法步骤
1、筷手小厨的麻辣香锅调味料一包,是3至5人份料包,里面有干辣椒和油辣椒包2包,干红辣椒不用,其他拆开备用;
2、海底捞清油火锅底料也是3至5人份,是一包大料包,拆开备用;
3、起锅倒入菜油,七层热放入姜片爆香,炸制焦黄,放入蒜片一起制微干,切记不要糊,吃起来会变苦,所以切记,放入麻辣香锅底料煸炒;
4、放入青红花椒煸炒均匀,再放入海底捞清油火锅底料翻炒出香味,加上酱油和蚝油;
5、油香肆意,用碗盛出,吃火锅的时候根据自己喜欢的浓淡随意放底料;
6、水烧开放入自制火锅底料,如果要更好吃,可以熬个大骨汤做火锅的底汤,放入火锅底料适量加一点盐,然后放自己喜欢的菜菜,火锅就开始了!
小贴士
底汤是火锅的重点,提前熬个大骨汤,没时间只想要简单吃,底料可以多放一点,提前加点黄豆芽调味,味道也不错的!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家自己炒一次火锅底料,简单无需经验,爆好吃
很多人在家里吃火锅,都喜欢买成品的底料,因为方便。但常常是味道不如意,觉得不如火锅店的味道好吃。
很多人说在家里自己炒料,觉得配料太麻烦
很多人喜欢DIY,享受制作过程带来的愉悦,那么,下面这个清油火锅底料的配方和炒制绝对适合你,而且味道超级棒。
配料:
1、菜籽油3斤(最好是菜籽油,因为香味是大豆油和其他油脂不能比的)
2、豆瓣150克(家里的红油豆瓣就行,如果是有火锅豆瓣那就更好了。豆瓣主要提色,增加厚味)
3、豆豉30克
4、新一代辣椒节150克(用温水泡涨。滤干水分,剁碎备用,剁碎后的糍粑辣椒大约有500克)
5、生姜片50克,蒜片40克
6、大葱50克 洋葱30克,香菜30克(切碎混合备用)
7、青花椒50克
8、胡椒粉20克(炒好了最后加)
9、香辛料(八角4克 草果6克 香叶5克 小茴香8克 白扣10克 砂仁3克 香果4克)混合碾破就行,用白酒提前发制。
10、家乐久鲜香鸡精100克,
11、冰糖20克,白酒50克
炒制
1、锅里下菜籽油3斤,烧至6成至7成热,下大葱50克 洋葱30克,香菜30克炸至金黄后滤出残渣不要,大火
2、下生姜片50克,蒜片40克,炒至金黄,大火
3、下豆豉30克,炒制干香后下豆瓣酱150克,炒制出豆瓣的香味。关小火,注意不要粘锅。
4、下制作好的糍粑辣椒500克,小火。(因为家庭炉灶的火力应对3斤油严格是火力过剩的,大火必然会让水分快速蒸发,辣椒的颜色和香味还没有出来就过火了)
5、下冰糖(冰糖最好先处理小块,免得化得慢,让锅底回甜,亮油)
6、辣椒炒制大量水分蒸发时,下香辛料,慢火,一定是慢火,不然香味出不来。
7、水分快干,下青花椒30克(剩余20克兑锅的时候用),白酒50克炒制
8、辣椒颜色变深,关火
< class="pgc-img">>兑锅
1、把炒好的料放入火锅锅里,加入水3斤烧开
2、锅里加入家乐久鲜香鸡精100克,胡椒粉20克,青花椒20克,整辣椒20克(味了好看)熬制10分钟
3、开始享受一锅美味健康的清油锅底吧
总结
这个做法,不论是火锅,还是吃鱼(加点酸菜)都是非常霸道的。
方法很小白,没任何技术难度,切记小火控制就行了。
>与同行交流,不论是通过自创、专业培训、加盟学习的火锅底料配方,原料配比无非几大类,在搭配框架下用料配比也大同小异,但下料顺序配合的炒制油温却大相径庭,这说明什么?
显然火候油温的控制也是每个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温决定成品锅底的味型、色泽和汤底的清澈度。
< class="pgc-img">>本文就以火候和油温量化的角度,浅析重庆纯牛油火锅底料的炒制工艺。
火锅底料的麻、辣、香,源于不同原料在不同油温下释放而来
1、牛油的脂香和膻味如何通过温度来协调?
牛油作为火锅底料的主要原料,用火候控制住其浓郁的牛脂香气是贯穿炒料始尾的关键,开始炒料的第一步是炼油,最高加热到多少度?这需要对牛油特性有一定了解,根据不同牛油的特性设定加热油温的温度值。
如今炒制火锅底料的牛油,基本都是牛油加工厂将生牛油经过碱炼、脱色、除臭、留香等工艺处理加工成的精炼牛油和珍品牛油。
< class="pgc-img">>珍品和精炼是市场上常说的两个牛油品级,但不论再怎么处理,牛油的脂香味和腥膻味是并存的,珍品牛油的原料品质较好,膻味也较精炼牛油少,脂香味也浓一些,当然价格也要高一些。
牛油的脂香和膻味都有挥发特性,在油温120℃~150℃平缓挥发,超过150℃急速挥发并且会带糊味,所以就牛油的油温控制而言,最终选择加热到多少度,取决于口味对香味和膻味的平衡程度,要脂香越浓,膻味也会稍浓,膻味越小,脂香的浓度也会变小。
举个例子,重庆人从小习惯牛油浓郁的脂香,相伴的膻味也习惯,对这个浓郁脂香相对应的膻味并不敏感。而就在相邻的成都,早些年流行清油火锅,不少人却受不了这相应的膻味,最终通过牛油的挥发特性升高油温,牺牲了一些脂香,同时也减少膻味,达到了满足口味的平衡点。
< class="pgc-img">>(当然通过减少牛油整体用量,使用混合油的办法也可以达到效果,不过今天我们讲纯牛油底料,混合油就不过多赘述)
综上所述记住150℃这个临界点,炼油时通过120℃~150℃的温度区间找到你认为脂香和膻味最合适的平衡点,从而设定最高加热温度。
2、炒制过程的油温控制
上述内容解决了牛油的问题,那么炒制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油温来释放其他原料的味道呢?
120℃是炒料时的一个临界点,美拉德反应和焦化反应同时在120℃左右发生。
美拉德反应使油脂、豆瓣、豆母等原料的蛋白质、氨基酸、胺、肽等元素与姜蒜、辛香料、冰糖原料中还原糖、醛、酮、酚等元素发生反应,从而产生鲜香物质。
而焦化反应在促进鲜味生成以外,同时也会让配料时产生的如糍粑辣椒细蓉、豆瓣细蓉等细小物质表面焦化而又不至于产生糊味,使成品在兑制锅底是汤底清澈不混汤。
< class="pgc-img">>关于120℃只一个临界设定,而不是固定值,是当某个特定顺序下料时需要这个温度,从而控制火候。但90℃就基本可以看作一个固定值,炒制时尽可能高于这个温度。
才不会因为锅底接触火力的位置与锅内物质的温度温差过大,而产生糊底的现象。而且90℃以上到110℃左右有利于辣椒、花椒、香料出味和辣椒释放颜色。
90℃、120℃、150℃是关键的油温临界点,但不是机械呆板的标准,掌握其中原理合理应用才是目的,通过火候合理的控制,油温不仅让配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熟练掌握后还能用同样的原料配方制作不同味型的火锅底料。
< class="pgc-img">>我也在不同途径看到不少号称价值几千到几万元的火锅配方,确有真货,可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的方子,不过真也好假也好,没有火候控制的配方都是不完整的,有意向今后学习炒料技术的读者,一定要懂得分辨真假。
以上为笔者根据从业经验的一点浅谈,文章内容原创,但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喜欢类似的作品希望给个关注,账号不间断发布美食内容。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