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楚天都市报
9月8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餐饮业协会发布《规范餐饮服务单位菜单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对餐饮单位的菜单制作进行全面规范,严禁餐饮单位打“野生牌”“江鱼牌”。
《指引》要求——
菜单中鱼虾类菜品禁止使用长江、汉江、野生等字样。
严禁经营野生蛙类,菜单中禁止使用“青蛙”简称字样。
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菜品中严禁出现果子狸、刺猬、豪猪、蓝孔雀、黑天鹅、鸿雁、灰雁、黑水鸡、斑鸠、麻雀、田鼠等品种。
以猪、普通牛、水牛、牦牛、大额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兔、鸡、鸭、鹅、鸽、鹌鹑、梅花鹿、驯鹿、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等畜禽为原料的菜品,禁止冠以“野生”“野”等字样。
禁止加工经营野生河鲀(河豚鱼),禁止经营养殖河鲀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鲀整鱼。
禁食以蛇类为原料的菜品,且菜单中不得出现蛇类字样的菜品。
经营人工养殖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蛙类;经营人工养殖长江、汉江流域的鱼类制作菜品;经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例如大鲵、胭脂鱼、松江鲈、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小体鲟、匙吻鲟等,餐饮单位均必须在菜单上注明“人工养殖”字样。经营经批准河鲀品种的餐饮服务单位,也必须在菜单上标注“人工养殖”字样。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指引》内容,不仅对纸质菜单有约束力,同样约束餐饮单位的电子菜单、宣传单、店内张贴广告、店外张贴广告、服务口头介绍和线上线下宣传等方面。
不同品类、不同场景的角度来看,菜单承载的功能之多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不再单一且拘谨。除了常见的“固定型”纸质菜单以外,餐厅内的手写黑板、桌上的餐牌、食物底下的餐盘纸、食物的展示模板等,都能算作短期内展示菜品的“即时性”菜单(“固定型”菜单的搭档)。
从过去的纸质菜单到如今的电子菜单(平板电脑点餐、微信点餐、自助点餐机),顾客的点餐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两者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在大方向上,出现时间不算短的电子菜单并未广泛普及,大多数餐厅还是回归到了纸质菜单的应用中。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选择自己的菜单呈现方式时,应根据自身厨房设备、菜单、规模和菜品结构来定,不要为了赶时髦而贸然尝试电子菜单。通常情况下,单品类餐厅比多品类餐厅更适合电子菜单。
应用电子菜单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新成本低
相比纸质菜单菜品上新或下架的高频印刷,电子菜单只需餐厅操作后台即可,看似高成本的机器投入实际比纸质菜单更少。
降低人工成本
使用电子菜单的餐厅,仅需通过平板电脑、微信和自助点餐机便可实现顾客线上自主点餐过程,大大节省甚至剔除了前厅点餐服务员的人工成本。提升翻台率
电子菜单省去了点菜的服务环节,减少了顾客整体用餐的时间,能够明显提升翻台率。
信息存留更准确
顾客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完成支付,这种操作方式有助于餐厅实现对顾客的数据存留、数据分析和后期的精准营销。比如使用电子点餐的海底捞,顾客进店消费一次以上时,海底捞的后台系统就会根据顾客上次点单的信息为其推荐合适的菜品。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电子菜单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其优势也显而易见。然而,电子菜单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并不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餐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成本高
能够顺利接受电子菜单形式的顾客群以年轻人为主,受众面窄。那些想要俘获各年龄段顾客的餐厅,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来教育顾客。基于餐饮行业的独特属性——顾客的流动性极大,教育顾客的时间周期会十分漫长,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比如,麦当劳自助点餐机的操作仍需工作人员指引。
品牌形象不突出
纸质菜单往往可以通过纸张质地、排版设计、图片配色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品牌形象,而电子菜单的版式设计则相对单一乏味,视觉冲击力不强,不够贴近顾客,很难引起顾客的共鸣。
增加后厨压力
电子菜单的确能为拉面店、寿司店、粥店这类易于标准化的单品类餐厅带来更高的效益,但它也会给一些餐厅造成过大的后厨压力,比如那些操作工艺和流程复杂的多品类餐厅。
综上所述,电子菜单是时下的潮流,但请不要轻易尝试。要知道,电子点餐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餐厅,教育成本高、品牌形象不突出等问题都需要餐厅经营者在尝试电子菜单之前充分考虑。还需注意的是,电子菜单的软、硬件技术尚未形成规模,贸然尝试甚至有可能无故增加各个环节的压力和成本,削减餐厅的利润。
每种新的菜单形式的出现,背后都离不开消费趋势的导向和企业架构的调整。可以说,菜单的呈现方式越专业,对餐厅品牌定位、菜品结构计算、消费心理学知识、设计师专业度等因素的要求就越高。根据自己的品类属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菜单呈现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餐厅的特质和优势。
<>日,一则《女服务员推荐手机点单 大爷当众发飙命令其“报菜名”》的新闻引发热议。随后,餐饮界及相关媒体发出“手机点餐是否能替代纸质菜单点餐”的投票活动,将舆论热度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的出现为高速互联网化的餐饮业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手机点餐能否替代纸质菜单成为主流,抑或是,餐饮业在互联网化的道路上是否走得过快等问题,让全行业陷入沉思!
互联网化是餐饮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对于大爷对手机点餐有着一种“先天性”的排斥心理,以80、90为代表的消费人群对于这种互联网元素的运用则表现出乐见其成的态度。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点餐现金付款,年轻消费者更能接受互联网化的餐饮服务。其中,“手机点餐”正是互联网化趋势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上述这则新闻中,认为手机点餐更适合年轻人的观点占了主流。
纸质点餐呈现出的餐饮痛点
无疑,以80、90为主的消费主体正在“积极推动”餐饮互联网化的进程。不过,即便在互联网化明显的新时代,依然不能否定纸质菜单的价值。正如“大爷”的主张一样,纸质菜单所代表的传统用餐氛围,体现出的餐厅服务价值,以及人工点餐所蕴含的浓浓“人情味”,都是手机点餐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在酒楼、私房菜、高端会所等社交功能属性较强的餐厅场景中,纸质菜单依然是主角。
不可忽略的是,纸质菜单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也日益明显:
1、菜单更新繁琐;
2、人工成本与物料成本压力;
3、点餐效率低下;
4、形式相对单调……
由此看来,选择电子菜单或手机点餐,对于餐厅来说就意味成本的节约与翻台率的提升。所以,大多餐饮老板认为,纸质菜单的式微,是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中,餐厅运营管理优化的必然结果。
手机点餐会成为主流吗?
各有利弊,那么,手机点餐到底能否终结纸质菜单呢?发言权交给站在“第一线”的餐饮商家与消费者,以及统观全局的行业人士。
餐厅老板:手机点餐大势所趋,但仍会保留纸质菜单
餐饮界随机调查了50家餐饮企业,有近9成的餐厅老板表示,希望由电子点餐或手机点餐逐步全面替代纸质菜单,同时希望电子点单的技术更新为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而对于事件本身,餐饮老板们也各有看法:
鱼非鱼&嘻游记创始人 刘峰
5月12日来自餐饮界 采访
我们餐厅里的手机点餐占比已经接近90%。当然,备用的纸质菜单我们也有,主要是方便年长的消费者,服务业肯定要照顾到每一位用户的感受。另外,这也是大势所趋了,我们要对消费习惯升级做好预判性部署,同时也要预留消费者线上点餐习惯养成的时间。
上海老栈董事总经理 刘雁冰
5月12日来自餐饮界 采访
在APP上点餐,不但方便、清晰、选择空间大,而且避免高峰时期的排队。另一方面,也替商家解决了高峰期服务员人手不够用的窘境,提高翻台率,还能增加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但手机下单需要依靠稳定的网络,加之现在处于过渡时期,不建议店内完全取消纸质菜单,特别是目标消费群体年龄较大的餐厅。
消费者:愿意使用手机点餐不代表永远不需要纸质菜单
餐饮界投票页面显示,超半数的用户认为,相当一段时间里,两者会并存,但手机点单会取代纸质菜成为主流。
有超过四成的80、90后消费者表示,会主动且“习惯性”地使用手机点餐及在线支付,而手机点餐的应用情况大多来源于餐厅的推荐,有人更是表示其实更愿意采用纸质菜单点餐,可以与服务员随时交流菜品的内容,菜品的辣度等等细节信息。
行业人士:互联网化是必然趋势,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01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向公众展示“隔空点餐、个性化推荐、餐前游戏”等多项功能的“未来智能餐厅”模式。不过,隔空点餐技术还不具备大规模商用化的条件,但手机点餐这样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以口碑为例,去年4月口碑宣布推出口碑码,商家在门店里贴上口碑码就可以开通扫码点菜、开发票等服务。原来需要服务员的环节,顾客自己用用口碑APP或支付宝APP扫口碑码就能实现,极大地提升了在店里消费的效率和体验。口碑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总共有近200万商家在店里开通了口碑码服务。每天,全国都有近500万用户通过扫口碑码来领优惠、点菜、支付结账等。
除了到店的扫码点菜外,口碑去年还和肯德基合作,实现了在口碑APP里提前点餐,相比扫码更加方便灵活。
口碑平台曾表示,如今餐厅的智能化主要体现于自助服务与互联网化餐饮管理的流畅融合。并且,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餐厅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将会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为不同品类,不同模式的餐厅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当智能化解决方案糅合了传统人工服务的温度时,才是迎接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最佳时刻!
参某说
因为点餐发生口角,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在餐饮业重复上演,而这桩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热点新闻,是因为它恰好反映了针对餐饮智能化的两种径渭分明的观点——坚守传统与接受科技洗礼。在这个事件中,“手机点餐”就像是掀起传统与创新两大阵营大战的导火索。
对此,参某认为,手机点餐与纸质菜单点餐不应是两分天下的存在,传统模式与创新举措也不应是水火不容的敌我两阵,而应是长期并存且和谐相处的两种模式。对于餐厅来说,推动智能化的进程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提升坪效。与此同时,传统服务所代表的人性化服务也是在餐饮行业中永远需要的。
所以,参某认为,与其纠结该不该让手机点餐代替纸质菜单点餐,不如思考下如何让这两种模式各司其职,让餐厅能够兼具智能化的高效与人工服务的人性。
原创声明:本文由餐饮界策划整编,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