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是个刚加入餐饮行业的小白,也可能是成功的餐饮企业家,但是,一时的成功代表不了什么,毕竟现在的餐饮行业更迭换代,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抛弃。
首先,我们来看餐饮的性质。
< class="pgc-img">>一、劳动密集型
餐饮是劳动密集型,所以餐厅的员工很重要。
但是员工不是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才是。
以前,我们常说整个整个餐饮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这点不是虚假,因为它的特点就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较少。
一家餐厅里面,依赖最多的是厨师和服务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餐饮行业的门槛很低,对学历、年龄、长相等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说只要你想干,就能入门,但是现在的社会变了,消费者对吃的要求越来越讲究,餐饮的未来也是跟着消费者的需求水涨船高,越来越多有学历和实力的人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
同时,过去那种脏乱差、嘈杂的小餐厅,也将逐渐被干净、简约的餐厅所取代。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餐饮的核心。
< class="pgc-img">>二、品牌
品牌是餐饮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是餐饮所独具的能力,是其他竞争品牌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是能够让餐厅持续赢利的能力。
简单来说,品牌就是我有你没有的东西,存在一定的稀缺性,品牌的打造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必须经过时间的打磨,用产品、口碑来征服消费者。
< class="pgc-img">>三、供应链
后端供应链对于餐厅来说意义非凡,绝对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一家餐饮公司在成立之初,或许只要简单的人工就可以满足进货等需求,但是当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供应链的价值就会被放大无数倍。
1、节约成本
供应链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餐厅节约四个成本: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库存成本、隐形成本。
2、标准化的管理。
3、利于打造爆品,最大限度提升经营效率。
4、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 class="pgc-img">>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它是无法复制的,也是难以模仿的。
1、具有凝聚作用,可以把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集体奋斗力。
2、不仅能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对于其他合作公司都有很大的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彼此间的合作。
3、具有导向作用,能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得到最大发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4、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
< class="pgc-img">>餐饮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而想要保持最佳的竞争优势,就要把品牌做大做强,拥有供应链,带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这三点息息相关,且缺一不可。
量餐厅停业,餐饮业损失难以估计。实体餐饮的损失大多数是净损失,无法在疫情后进行回填。
餐饮店的毛利率还是比较高,负债率偏低,但极度依赖于流水。这行业的特点是,餐饮店高度依赖流水,现金储备有限,甚至基本不储备现金,日常运营依托于单店的流水滚动。
如今门店突然关闭,或流水枯竭,发工资、缴房租都困难。餐饮店信用资产不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再加上这些年房租大幅度上涨,不少个体户餐厅、过度扩张的连锁餐厅可能倒闭。
我们再看大型餐饮公司。前不久,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呼救:账上现金流抗不过3个月。西贝在全国60多个城市有400多家门店基本都已暂停,预计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西贝主要的压力在人工成本和房租,人工成本大概占30%,房租占10%。2万多员工,一个月工资1.56亿,三个月大概4、5个亿。西贝董事长说,哪个企业会储备那么多现金,如今只能贷款给员工发工资。
所以,这次疫情对餐饮业来说是一次突发的现金流“事故”。餐饮遭遇的打击会很大,短时间内会有一批企业倒闭,一批服务工人失业。不过,餐饮具有刚需性质,疫情过后,一些企业倒下,另一些企业会起来。疫情过后,餐饮业会有什么改变?
首先,整体来说,不会有大改变,餐饮是刚需,需求稳定,而且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其次,酒店类餐厅恢复速度更慢,快餐类更快。这次疫情,多数传染案例来自聚集、聚餐。这给中国人喜欢的聚餐共食习惯以警醒,短时间内聚餐会减少。最后,细分市场会有变化,人们会更注重餐饮卫生,培养分餐习惯,网上订餐、生鲜外卖有机会。
源:齐鲁晚报
记者 王皇 实习生 冯蓉
办理营业执照
不需去现场核查
7月28日发生爆炸的餐饮店,是设在商住一体楼的底商,但并未设置专用烟道。此外,记者调查发现,毕家洼小区33号一楼和胜利大街沿街住宅楼的一楼,疑似是住改商或住宅楼直接开设了餐饮店。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有明确禁令,但为何这些餐饮店仍能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呢?
8月1日,济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2014年进行“先照后证”的改革,取消了办理营业执照的很多前置许可。此外,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规定: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工商登记环节中的申请材料实行形式审查,不需要到现场进行核查。”上述负责人说。此外,根据2018年6月19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引发的《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规定,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商事登记申请人就住所(经营场所)产权权属、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做出符合事实和规定的承诺,凭住所(经营场所)承诺书申请登记,不需提交其他证明材料。
如果接到市民投诉
要求经营者补充材料
该负责人解释,承诺制大大提高了办理营业执照的效率,但也可能会出现承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不需要提交住改商证明,自己承诺经营场所性质,这可能会出现承诺的是经营用房,实际是住宅楼的情况。”该负责人介绍,上述国发[2014]7号文同时规定要加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也就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实际经营场所与承诺或提交的材料不符的,市民投诉了,我们会进行核实,要求他们补充材料。如果承诺的是经营用房实际是住宅,我们会先要求他们提供住改商证明,但无法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罚则里的处罚。”上述负责人说。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相关处室负责人解释,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赋予的职责,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在现场核查时,对产生油烟的重餐饮是否发《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般不核查房屋性质、是否非《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经营餐饮的情况。但根据济南市的要求,会一并登记是否安装了能使用的油烟净化设施。“只要符合了发证的要求,就应该发证,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经营餐饮的场所,我们还存在执法权的问题。”
不符合条件的
发证了也应该撤销
1日下午,济南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后表示,“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谁发证谁就要进行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该工作人员说,《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了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符合的条件,前四条与食品安全相关,但还有一个第五条,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这就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禁止经营的就不应该发证。”
该工作人员说,第四十七条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由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许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被许可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经营许可。“不符合条件的可以不发证,发证了也应该撤销。”
对于目前机构改革后,证照由济南市或各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发放,事中事后监管由谁负责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事中事后监管仍应由市场监管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