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之后,又一新茶饮品牌登陆资本市场。4月23日,“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百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55.HK。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茶百道成为登陆港交所的“加盟制茶饮第一股”。截至发稿时,茶百道股价报13.42港元/股。
<>>一年卖了10亿杯奶茶
据招股书,此次茶百道共发行1.48亿股股票,共集资25.86亿港元,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最大规模IPO。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8%,排名第三。2023年,茶百道门店一共卖出10.16亿杯奶茶,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
根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收入分别为36.4亿、42.3亿和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1%。
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0亿、9.7亿和12.6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8.2%,2023年的经调整净利率达到22%。这一盈利能力已经超出了同业平均水平。
在盈利能力方面,茶百道也保持了与收入增长相匹配的高质量利润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3.0亿、14.6亿和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同时毛利率维持在了34.4%。
加盟为主 主打小店模式和外卖业务
和蜜雪冰城一样,茶百道是一个以加盟业务为主的新茶饮品牌,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其中,销售货品和设备占到了营收的95%左右。这一模式虽然能让业务快速扩展,保证了公司的业绩稳定,但也存在着管理、供应链等隐忧。
在连锁经营的基础上,茶百道主打小店模式和外卖业务,更具成本优势。小店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节省门店成本,租金、装修、人员成本等方面的开支均较低,同时可以支持外卖业务及窗口自提,提升经营效率。在茶百道门店中,44.3%的门店面积在30至49平方米之间,42.8%的门店面积在50至100平方米区间。
而在小店模式背后,是茶百道通过全生命周期对加盟商的全面支持和赋能,从而实现稳定的加盟商体系。茶百道在全国已设有16个培训中心。
在供应链方面,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在全国设有21个多温仓库,包括20个中心仓和1个前置仓,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通过300辆多温运输车组成的配送车队,茶百道已经实现对97%的门店进行一周两次及以上的配送,并且在北京、成都等地开辟出41条夜间配送路线。
同时,茶百道在全国设立了由约570人组成的区域督导团队,每月除了对门店进行3到4次的常规巡检,还有总部及区域稽查团队进行日常随机检查,并有第三方机构食品安全专项巡检。
下沉+出海+咖啡
到2023年底,茶百道门店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0.6%、 26.9%、20.9%、19.4%及22.2%。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认为,低线级城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计划进一步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进行门店加密,抢占下沉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自今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茶百道在韩国首家分店的表现超出预期。本月19日,茶百道在韩国的第二家门店狎鸥亭Galleria百货店正式开业。潜在海外市场还包括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
茶百道招股书中还提到:募集资金的5%将用于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咖灰”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未来三年计划开设15家咖啡店,咖啡品牌将采取直营及加盟两种模式,将同时包括超过50平方米的大型咖啡店及50平方米以下、用于快速取餐及外卖的小型咖啡店。
茶百道表示,本次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 51.0% 将用于提高整体运营能力及强化供应链;约 20.0% 将用于发展数字化能力,以及委聘和培训专业人才;约 12.0% 将用于品牌打造及推广活动;约 5.0% 将用于推广自营咖啡品牌及在中国各地铺设咖啡店网络;约 2.0% 将用于产品开发和创新;以及约 10.0% 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 class="pgc-img">计周期(截至2021.5.27)万榜RB出品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高端现制茶饮品牌,陆续在全国落地开店,高端现制茶饮成为了很大一部分饮品群体除了咖啡之外的最佳饮品选择。现制茶饮已经成了部分消费者重要的消费习惯。
但由于大部分现制茶饮品牌的SKU大同小异,所谓的「独家有售」的情况在现制茶饮行业基本不存在。行业主要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以「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直营和「1点点」「蜜雪冰城」「Coco都可」为代表的加盟。直营的成本更高、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的速度也会更慢,但相对而言各家门店的品控会更强,在营销策略和节奏上也更好直接把控。
目前的现制茶饮主要是新式茶饮,在2015年之前,国内主要的现制茶饮品牌被台式珍珠奶茶所占据,以「快乐柠檬」「1点点」为代表;之后的几年内,从“现制”的重心逐渐转向“鲜制”,像新鲜水果加奶盖为主打的「喜茶」以及以各类软欧包为亮点的「乐乐茶」;2020年之后,头部的现制茶饮品牌已经从原有的产品创新逐步走向产品、渠道、品牌共振,更多品牌在选好主打产品快速切入市场之后,迅速进行二三线城市的规模化复制,品牌文化成为一个品牌多个店铺可以一脉相承的纽带。
在国内竞争激烈的现制茶饮领域,万榜RB团队对该行业的主流玩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虽然头部玩家具有绝对市占率,仍有不少新入局玩家在近两年陆续入局,大街小巷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茶饮品牌门店。我们决定制作一期《中国现制茶饮行业TOP10企业榜》,通过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获得最新的企业品牌排名。
由于各个品牌都在快速发展,其数据也都在实时变化,我们将会定期更新此榜单,更新日期附在标题之后。大家可以关注万榜的官方网站(wanbang-rb.com)或万榜RB公众号(ID:万榜RB),方便随时获取最新的榜单信息。
统计维度
此榜单中,我们通过统计国内获得过融资、成规模体系、至今仍然活跃的现制茶饮行业的企业品牌的多个维度数据,并对不同维度进行不同权重的加权。权重经统计学测算,以平衡掉由于某项单一数据较高而对整体排名的大幅影响。我们将所有统计数据先行进行清洗,将不符合本次统计范围的数据进行去除,并对不完整的数据进行测算和补足。
统计维度包括被统计企业的:成立年限(截至2021.5.27,数据已换算成月)、公司规模(参保人数)、股东情况、专利/商标/著作权情况、获得投资的情况(机构数量与融资轮次数量/阶段)、总融资额、品牌影响力、舆情数据、经营情况、门店数等。
在门店数的统计中,由于现制茶饮的特殊性,几乎每个品牌每天都有新的门店开业,因此无法在同一个时间维度统计到各个品牌最新的门店数。我们通过多个渠道获取并统计了各品牌尽量贴近最新门店数量的数据(比如喜茶的官网有罗列出其800多家直营门店的地址,我们的统计团队逐一进行了计数,但更多的直营品牌并未将所有门店尽数列举),加盟门店我们则根据多信源最新数据作为统计基数并代入模型进行测算预估,将预估数值作为门店数的维度进行统计。
△此榜单部分统计源数据截图
>榜单正文
本次统计范围内所包含的国内现制茶饮品牌共215个。
其中,最早成立的是1994年由中国台湾商人吴伯超创立的【仙踪林】。1996年,“仙踪林”决定进军大陆市场。吴伯超把第一颗棋子,落在了当时的上海城乡结合部,在复旦大学附近的五角场开了大陆第一家仙踪林门店,目标顾客锁定在20——40岁的人群。提起这个牌子,可能很多人没有太多印象,但是吴伯超的雅茗集团旗下的其他品牌,比如【快乐柠檬】【茶阁里的猫眼石】你一定听过,这些都归属于吴伯超的雅茗集团。
而最新成立的是今年1月份、由香港喜剧大师曾志伟与40年茶餐厅大师叶从嘉联合打造的,新港式茶饮【喜乐街】,旨在传递年轻喜乐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实现港茶的全新蜕变,探索港式茶饮的更多可能。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国内仍活跃的现制茶饮企业的总部绝大多数位于上海和广州,这两个城市的品牌数量已超过3-6名之和。而从成立年限的饼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现制茶饮的热度在近两年不降反增,即使受到了疫情的短暂影响,还是陆续有新品牌在近两年不断涌出,近3年内成立的企业占总量的近一半。
而在刚过去的3月份,以车厘子为主题的茶饮品牌【小满茶田】获得了它的来自【为嘉投资】的第三轮融资。上一轮由【元禾原点】领投,【慧秋投资】【险峰K2VC】【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尚承投资】跟投,在去年12月份共向【小满茶田】投资数千万人民币。
通过资本市场对行业新生品牌的热衷程度,万榜RB团队也认为,即使行业已有多个巨头存在,新品牌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模式仍然可以占领远未饱和的国内现制茶饮市场。
经过多个维度统计并加权,我们最终对此次所统计的215个国内现制茶饮品牌进行的排名结果如下:
关于上图中的门店数,已在上文有所表述。部分数字由于无法获得最新的实时数字,仅为概数,且仅供对齐参考。
第一名,喜茶,万榜RB指数:772.5
喜茶原名royaltea皇茶,成立于2012年,皇茶royaltea是广州茶饮品行业中知名品牌之一,以奶茶、咖啡为主的加盟连锁店。为了与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区分开来,故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喜茶为芝士现泡茶的原创者在2016年,喜茶获得来自IDG资本、今日投资以及何伯权的超过1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之后,将所有加盟连锁模式改为直营至今。2017年初至2021年5月19日,喜茶已经联动了74个不同的品牌,囊括食品、服饰潮牌、生活用品、美妆护肤等诸多热门领域。最新估值23.5亿美元 ( 2021.04.27 )。
第二名,蜜雪冰城,万榜RB指数:762.9
蜜雪冰城被称为「奶茶界的拼多多」,在2020年6月全国门店就已有过万家。成立于1999年、以刨冰店起步的蜜雪冰城,在如今奈雪和喜茶平均客单价逼近30元,Coco、一点点也达到了15、16元的时候,翻开蜜雪冰城的菜单,依旧可以看到3元一支的脆皮甜筒,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7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其中大部分单品的价格都控制在8元以下。蜜雪冰城以直营和加盟结合的形式,在过去的几年里,是中国开店速度最快的奶茶品牌。其中80%的门店都开在三四线城市,通常在大学城、商业街、商场、车站附近选址。一方面牢牢抓住了视奶茶如命的学生党,一方面也成为了小镇青年们的快乐源泉。
第三名,奈雪の茶,万榜RB指数:639.0
与日常论调中「奈雪の茶」与「喜茶」争谁是第一不同,经过我们的综合统计,奈雪本次排名在第三位。截止目前,奈雪的茶已完成了5轮融资。此前的天使轮、A轮以及A+轮,投资方主要为偏重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天图资本,到2018年3月,品牌估值已达60亿元。B轮和C轮分别由深创投和太盟投资集团(PAG)。2015年底,奈雪的第一家门店落地深圳。6年后的除夕之夜,今年2月11日,奈雪正式递交招股书,向毗邻深圳的港交所发起冲刺。如若成功上市,奈雪将会成为“茶饮第一股”。
第四名,乐乐茶,万榜RB指数:629.6
乐乐茶相比前三名,在国内已开设的门店数是极少的,目前仅有65家。产品更新快是用户对乐乐茶的普遍印象。说起乐乐茶的爆款产品,你大概早有耳闻 —— 脏脏包、脏脏茶、芋泥茶、葱油包、星空流沙包、麻辣龙虾包、牛肉寿喜火锅包等等。乐乐茶软欧包的 SKU 维持在 23 个左右,鲜果乳酪茶 SKU 在 20 个左右,但产品与日常新 —— 每月出两款新品(替换末尾产品),每季度出至少一个爆款,每年至少一款现象级产品(销量占店铺总额的50%以上)。成立至今,乐乐茶已累计完成4轮融资。
第五名,沪上阿姨,万榜RB指数:549.5
2013年,诞生于上海老弄堂的“沪式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创新性推出现煮五谷茶产品,将血糯米、红豆、青稞、燕麦、芋头等谷物加入茶饮品类。沪上阿姨采用“直营+加盟”的方式进行扩张,目前已拥有门店超过2000家。沪上阿姨的定价处于中间地带,即10元-20元之间。这种定位的讨巧之处可以总结为“做高配版蜜雪,平价版喜茶”,即在品质升级和大众容易接受的价格基础上,品牌既能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进行快速扩张,也能满足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2020年底,获得了来自嘉御基金的近亿人民币融资。
第六名,7分甜,万榜RB指数:513.1
7分甜的前身是创立于2006年的“谢记甜品”。2015年,谢记甜品升级为7分甜,并开放加盟合作,进行规模化发展。目前品牌线下门店超过800家,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等华东地区。7分甜从“杯装甜品”角度切入水果饮品市场,招牌产品是杨枝甘露,大部分产品单杯定价在15元-25元之间。7分甜在20017年将传统港式甜品杨枝甘露“杯装化”,从海南、台湾、四川三地筛选芒果原料,使用新鲜芒果+冷冻芒果,以及德国牧场鲜奶、泰国西米等原料复配,平衡产品新鲜度和口感。去年10月份获得来自顺为资本和内向基金的1.5亿人民币投资。
第七名,茶颜悦色,万榜RB指数:487.5
作为一家近在一个城市布局便能够冲入本期榜单前10名的企业,茶颜悦色拥有其他入榜企业没有的竞争力。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生于1979年,毕业于长沙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之后他从事广告策划工作,接过一些古风创意的策划案。2013年,茶颜悦色首家门店开业。吕良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曾经加盟过奶茶店、开过广告公司、卖过爆米花、开过卤味店,最后决定开一家自己想要的茶饮店。别人的门店准备两个月开业,吕良准备了一年多,才在黄兴广场开出第一家门店。目前在长沙的门店超过300家,常德和武汉也在陆续开始布局。茶颜悦色和晨光以及公牛一样,都符合“5分钟商圈”的逻辑。把店面塞在热闹地段,至少有两个好处:人们逛街累或者馋了,刚动奶茶的念想,就能看到茶颜。目前累计获得3轮融资,分别来自【元生资本】【源码资本】【顺为资本】【天图资本】。而【天图资本】在过往万榜RB榜单中入榜企业的天使轮,大多有它的身影。
第八名,一点点奶茶,万榜RB指数:435.2
一点点奶茶已经在全国开了超过3000家门店,2012年成立于上海。好喝实惠是它的代名词。一点点奶茶是个靠产品口碑积累起来的品牌,如四季奶青、冰淇淋红茶、红茶玛奇朵、柠檬养乐多等特色产品,都是消费者喜欢的经典款。但产品SKU比较固定,创新性对于一点点来讲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随着国内现制茶饮的新品牌不断推出,对于一点点奶茶来讲,可能会是不小的挑战。
第九名,小满茶田,万榜RB指数:374.2
小满茶田成立于2019年,主打以车厘子为代表的“高价值感”杯装鲜果茶饮。团队由前华平投资人刘子正、美团点评资深成员楼灵远,以及来自星巴克、美心集团的资深营运团队组成。“高价值感”是小满茶田选择车厘子作为切入口的根本原因,其门店爆款“巨星车厘子宝藏茶”足足用了12颗车厘子鲜果。品牌创立至今,小满茶田到店流量充沛,始终保持大众点评各城市饮品热门榜第一名,小红书相关笔记评论超过30000条,且大多为用户自传播。目前累计获得近亿元人民币融资。
第十名,四云奶盖贡茶,万榜RB指数:358.9
四云奶盖贡茶源于中国台湾,原名为“漾漾好贡茶”,于2011年进入中国大陆,品牌隶属于漾漾好集团,集团旗下拥有下沉茶饮品牌“找David”,台湾精致轻食品牌“Paku Hill”。随着“漾漾好贡茶”品牌热度暴涨,市场出现大量山寨门店,为强化品牌识别,2018年贡茶正式更名为“四云奶盖贡茶”。提到奶盖茶,一定会不自觉地想起四云奶盖贡茶,而熊猫奶盖茶则是它经典中的经典。目前已在国内开设超过300家门店,而山寨「贡茶」的门店可能要再加10倍之多,从侧面也反映出贡茶自身的行业影响力。
关注我们,和万榜一起见证中国优秀企业的成长。
月23日,茶百道(2555.HK)登陆港交所,成为行业内第二家新茶饮上市品牌。
Wind数据显示,开盘后茶百道股价跌超30%,截至发稿报11.16港元/股,而茶百道的首发价格为17.50港元/股。
加盟体系支撑起了茶百道庞大的门店网络,目前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高度依赖加盟商是茶百道迅速跑马圈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是茶百道的风险所在。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1498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加盟店收入占比超99%
茶百道业务体量的增长在近几年较为迅速。2023年,茶百道门店一共卖出10.16亿杯奶茶,总零售额达到约169亿元。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
2021年至2023年,茶百道收入分别为36.4亿、42.3亿和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1%;公司毛利分别为13.0亿、14.6亿和1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9%;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0亿、9.7亿和12.6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8.2%。
高度依赖加盟商是茶百道迅速跑马圈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是茶百道的风险所在。
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间,茶百道加盟店的收入占比均超过99%。茶百道在“风险因素”中提及,茶百道门店网络主要包括由第三方经营的加盟店。加盟店的业绩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及可能无法有效监控该等门店的运营或维持我们与加盟商的现有关系。
“我们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向加盟商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因此,我们未来的增长取决于引入新加盟商、扩大我们的茶百道门店网络和门店实现盈利的能力。”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表示。
加盟店相比直营店创造的毛利率更高。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间,茶百道的加盟店的毛利率维持在34%-36%之间,而直营店只能做到11%-18%的毛利率。
在新茶饮赛道,加盟店毛利率远高于直营店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是茶百道,蜜雪冰城也是如此。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加盟店的毛利肯定是非常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业租金成本,如果是直营店,公司总部不用自己租门面。所以这部分的差异非常大,特别是在一二线市场,商业租金的高与低可能直接影响毛利率的30%以上。
新茶饮行业“卷上市”也“卷下沉”
冲击资本市场成了头部新茶饮企业下半场竞争中的共同目标。
早在2022年9月,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请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然而,截至2023年3月,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有16家未平移申报企业,蜜雪冰城在列。
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同一天,古茗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至于早已上市的"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2023年4月以来股价一路下滑,从最高点的9.11港元跌至3港元以下。2021年和2022年,奈雪的茶的归母净利润均亏损,直至2023年才扭亏为盈。
除了“卷上市”,新茶饮还在“卷下沉”。部分品牌下调价格,大多数品牌都把触角深入广阔的县城和乡镇,这也使得行业体量进一步扩大。
对于“卷下沉”,茶百道也不甘示弱。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8%,排名第三。眼下,茶百道仍在向下沉市场扩张。到2023年底,茶百道门店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0.6%、 26.9%、20.9%、19.4%及22.2%。茶百道在招股书中认为,低线级城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计划进一步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进行门店加密,抢占下沉市场。
未来新茶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朱丹蓬认为,茶饮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完整度。产品可以复制,模式可以复制,价格可以模仿,门店也可以克隆,但是供应链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复制的。未来只有头部企业才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的布局能力,而整个供应链的完整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