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0日,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女子中队民警在三八路和解放路交叉口,为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业务。
当日德州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交警姑娘们在室外寒风中坚持工作近三个小时,一份温暖的礼物——奶茶,悄然来到她们的身边。
这是一份没有没有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的礼物,而让交警姑娘们备受感动的是这份礼物的特别备注:“请告诉她们辛苦了!”
民警邓金凤作为收到奶茶的民警,在朋友圈手动比心感谢,这条朋友圈获得了大量点赞,她的交警同事们在朋友圈下留言,“感动”,“明天我们在寒风中工作更有动力了”。
匿名的关心却带来真真切切的感动和力量,想必姑娘们即便是在零下10度的室外捧着这滚烫的奶茶,心底也会暖暖的。
记者了解到,工作中的女交警们因为需要在室外不断地用手查验车辆、填写表格、帮助群众网上申领,双手冰冷,手指常常无法弯曲,但这份匿名的理解与温暖,却给交警同志们带来了冬日里最大限度的甜度和温暖。
通讯员 张亚磊 于潘蕾
京报讯(记者 揭明玥)“东阿阿胶”联名奈雪推出“阿胶奶茶”,拥抱年轻消费群体;“青岛啤酒”每年都会在海外市场推出“生肖罐”产品、“青花瓷”设计等,中国的西游记、八仙过海等传统文化故事也因此被海外消费者所熟知;以生产中成药而驰名中外的“宏济堂”,以互联网等新技术赋能,成功打造宏济堂智慧中药房。
“惠享老字号”专场推介会。受访者供图
11月10日-12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活动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山东好品”中的老字号“各显神通”,展现了它们的“青春力量”。活动期间,还特别设置了“惠享老字号”专场推介会,发布山东省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情况,宣介老字号守正创新典型案例。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旋转的巧克力搅拌机上,浓浓的芝麻酱上下翻滚,飘香四溢,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这是记者在“好品美物”展区“崔字牌”小磨香油展位上看到的一幕。
旋转的巧克力搅拌机上,浓浓的芝麻酱上下翻滚,飘香四溢。新京报记者揭明玥 摄
“崔字牌”小磨香油第二十代传人、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瑞福告诉记者,“崔字牌”小磨香油自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之一。近几年,为了适应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公司陆续创新推出‘芝麻分子’黑芝麻酥、即食芝麻酱、火锅专用蘸料等产品,同时在新产品包装设计上下功夫,通过注入好奇元素吸引消费者购买。
“考虑到冰淇淋是一种社交程度较高的产品,我们还自主研发黑芝麻酱冰淇淋产品,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到芝麻酱的香醇和营养,同时通过石磨研磨、晃酱等体验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崔瑞福说,数百年的技艺传承中,他们在保证石磨工艺核心生产技术基础上,引入现代科技,自主研发出小磨香油生产流水线和质量检测及生产管理技术,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相融合,实现了小磨香油规模化生产经营,并让产品更加营养和健康。
展区里人来人往。受访者供图
老字号如何年轻化是近些年一个主流命题。不同于“崔字牌”小磨香油,作为拥有300年历史的“德州扒鸡”,选择的是“练小号”,打“网红牌”“文创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对消费趋势的观察,“德州扒鸡”推出了更加适应年轻人市场的“鲁小吉”休闲零食,并发力新的营销方式、渠道拓展和新零售链接,成为老字号拥抱国潮转型的典型样本。推介活动现场,“德州扒鸡”的摊位消费者络绎不绝。
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的首饰类老字号——“福人楼”,为了迎合年轻群体个性化追求,同样向国潮国风转型,推出纯手工花丝镶嵌“连年有余”平安扣、糅合掐丝工艺和点翠工艺于一身的凤舞耳饰等,赢得了年轻女性的增量市场。
山东老字号优品推介展示区。新京报记者揭明玥 摄
创建于1892年的“烟台张裕”,作为中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厂家,则率先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收购海外酒庄和葡萄园,加大旗下产品海外市场布局。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布局14座专业化酒庄,标志性单品张裕解百纳进入欧洲5000余家卖场销售,全球累计销量超5亿瓶,张裕特有的“中国味道”正在征服世界消费者。
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典型代表,山东老字号能在国潮时代延续辉煌,主要依靠守正创新解锁品牌长青密码、重构业态跨界发展适应消费者变化、技术升级营销变革实现迭代突围以及拥抱互联网践行数智化转型。
山东108家企业超百年历史
“2022年,山东省350家老字号企业营收2320亿元,增长5.9%。预计‘十四五’末,全省老字号企业整体营收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11月11日上午,“惠享老字号”专场推介会上,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在发布全省老字号发展现状时介绍。
据了解,山东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餐饮、医药、轻工、商贸等各行业领域。截至目前,山东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66家,山东老字号企业284家。其中,108家企业的历史超过百年,172家企业产品技艺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5家企业建成开放博物馆。
跃动舌尖的“好品山东”很受欢迎,其中有不少“老字号”。新京报记者揭明玥 摄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老字号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山东老字号认定及保护促进办法》《山东老字号与博物馆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山东省老字号集聚区建设及认定规范》等政策措施,健全促进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老字号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四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山东老字号”公共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例如,打造全国老字号领域规模最大的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推进“山东品牌中华行”,举办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孔府文化行,境外举行“感知中国”山东主题开放日;编纂《山东省老字号志》,发布老字号白皮书,建设老字号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老字号溯源计划。在山东博物馆打造“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截至目前已接待50余万海内外游客。同时,全面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以“电商经济”“会展经济”“平台经济”等赋能企业。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205家老字号入驻各平台,去年线上营收达201.3亿元,增长38.2%。
老字号代表企业正在进行现场推介。受访者供图
专场推介会上,6家在各自行业领域具备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老字号,进行了现场推介,包括将齐鲁道地药材阿胶推向全世界的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智慧中药领航者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规模最大海藻生物制品生产企业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让中国葡萄酒平视世界的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国香油类目第一品牌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各企业围绕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融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建设战略布局,多方位、多维度宣推老字号品牌文化及其“山东好品”。
依托此次宣推活动,推介企业还与京东、淘天集团、美团、快手、盒马、大润发等平台企业、商超渠道,现场签订意向合作,同步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现场签约额度超过5亿元。
校对/朱名恬
编辑 辛婧
占比升至4.61% 人民币连续8个月维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7月18日发布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4.61%。这也是人民币全球支付排名连续第8个月维持全球第四位。从金额来看,与5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0.22%,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3.23%。
·华为宣布:降价! 7月18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华为Pura70系列推出夏日礼遇优惠活动,消费者最高可享1000元优惠。
·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基本持稳 巨头掀起中东投资热光伏产业链价格目前持续处于“磨底”状态。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本周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2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00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3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3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6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65万元/吨。从成交情况分析,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基本稳定,混包料价格可能有0.1-0.2万元/吨浮动空间。
·银行业绩快报再传喜讯 两家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15%又有一家银行业绩快报出炉。截至7月19日早间,A股已有两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中期业绩快报,分别为苏农银行、瑞丰银行。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净利率增速均超过15%。
猫狗拼的三种牌局:掼蛋、德州、斗地主
持续卷了一年的价格与服务,考验着平台与商家。如果将平台视为不同牌局,我们看到,商家正处于水火之间。在天猫的生意如同打掼蛋,每一局的结果都会影响下一局;做拼多多如同打德州,即便上一局的胜者也可能在下一局输个精光;至于京东,采销模式决定了要么是平台联合品牌拉动销量,要么是挟用户向品牌压价,这种三方博弈颇似斗地主。
新茶饮市场的上半年: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持续焦灼
2024年上半年的新茶饮市场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实质上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有增无减。加快开店速度,抢夺下沉市场成为众多新茶饮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根据《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新茶饮市场规模去年已经呈现增速放缓趋势,但各大品牌并没有因此放缓对规模的追求,反而在2024年上半年加大了招商加盟力度,门店越开越多,新茶饮品牌不可避免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车企价格战,宝马不玩了
意识到价格战的负面效应后,BBA们终于想开了,既然降价不行,那就涨价。问题是,C端会买账吗?毕竟,时过境迁后,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在感受过具有十足科技感,AI浓度极高,还配齐彩电、冰箱、大沙发的国产新能源车后,口味已被养的非常刁钻了。而BBA们,除了LOGO还有点老本,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
2024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融资风向报告,创投圈的钱都去哪了?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的变化对教育行业的融资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一时期内教育行业融资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前资本市场对教育领域的关注点和投资倾向。从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教育行业的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相比往年有所下降,这表明资本市场对教育行业的投资更加谨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融资环境趋紧,一些细分赛道如职业教育和企业服务仍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尤其是AI教育服务和智慧教育管理系统等高科技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潜力,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获得了大额融资支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