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香独特的全州醋血鸭、鲜脆爽口的龙胜鱼鲜、香而不腻的荔浦芋扣肉……
随着央视十套《家乡至味》美食纪录片的热播,这些美食是否也唤起了你对家乡的记忆。
▲好山好水好味道
这些从小吃到大的风味菜肴,与家乡、亲人一起构成了人们记忆色板上的关键要素,让人永远怀念。
在广西美食江湖中,或许人们熟知的是广西已经出圈的“米粉”,但除了经常上热搜的“粉”,广西的美食版图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登上央视十套美食纪录片《家乡至味》的龙胜鱼鲜和荔浦芋扣肉 图/桂林龙胜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
在广西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饮食习惯,究其原因,气候、地理和风俗因素至关重要。从合浦县山口镇的英罗港到防城港市东兴市的北仑河口,从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到中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北部湾渔场,这里山、湖、海、农产品都极其丰富。
优质的食材,加上匠心独到的制作方法,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味道。
▲北部湾渔场海产丰富
▲中秋家宴 图/图虫
ntent="t" style="font-size: 14px;text-indent: 28px;white-space: normal;width: 454px;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
ntent="t" style="font-size: 14px;text-indent: 28px;white-space: normal;width: 454px;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
ntent="t" style="font-size: 14px;text-indent: 28px;white-space: normal;width: 454px;color: rgb(255, 255, 255);text-align: center;">
01
在广西,“鸭”力山大
▲大新珍珠鸭 图/大新名仕旅游度假区
全州古谣“六月六,子鸭肉,炒苦瓜,酿血醋。”这说的就是全州醋血鸭。醋血鸭是全州古代“肴味三绝”之一,传承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不久,全州醋血鸭更是登上了央视十套美食纪录片《家乡至味2021》。
这道菜的灵魂在于“醋血”。当地人做醋血鸭前,要准备半碗自家腌制泡菜的老坛酸水或米醋,给鸭子放血时直接把鸭血滴到碗里,经过一番搅拌均匀后,鸭血便不会凝固,形成醋血。做菜时,将其倒入锅中和鸭肉一起混炒。
▲全州醋血鸭 图/巾帼桂林
▲醋血鸭色香味俱全
▲存放了三年的酸鸭 图/小红书@三江萍子
▲鲜香酸爽的柠檬鸭
02
广西,吃鸡有N种方式
如果你经常关注美食,那么你一定知道中国餐饮三大巨头——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而行走在广西各大城市的街头时,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这三位巨头仿佛不再高调,倒是“博白风味”稳坐C位,随处可见。
▲博白白切鸡色泽金黄,肉质饱满 图/南宁吃货王
“博白风味”如此火爆,让人不得不提及它的发源地博白县。博白县,古称白州,是广西客家人聚集地,在饮食上依然保留客家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而在博白客家人的众多美食当中,又当属白切鸡最为人津津乐道。
▲博白白切鸡 图/南宁吃货王
做一道白切鸡,准备一只土鸡、料酒、姜葱等材料即可。虽然材料比较简单,但是十分讲究手法和火候。煮鸡时,需要手提鸡头,将鸡身放入锅中汆烫片刻冲净血水,提起控水,重复几次以上步骤后,然后放入锅中煮。在煮的过程,还要文武火切换以保证鸡的鲜味。
▲白切鸡油香扑鼻 图/南宁吃货王
▲梧州纸包鸡
▲九里香茶鸡 图/地道风物 苹果摄影
03
在广西,猪肉被玩出了新花样
▲白条香猪
说起广西的“猪”,那就不得不提生长在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香猪。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两头黑、中间白,俗称“两头乌”“芭蕉猪”或“冬瓜猪”。香猪皮薄肉细,味美甘香,故名香猪,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誉。
因为味道独特,巴马香猪常被拿来做成多种菜肴,如烤香猪、白条香猪、腊香猪等等,尤其是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腊香猪,色泽鲜亮,肉质软嫩,咸香入味!
▲烤香猪
▲荔浦芋体型硕大 图/图虫@窖羽
▲荔浦芋扣肉 图/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04
在广西,“鱼生”可多指教
秋天正是适合吃鱼的季节。从山到海,从河到江,海鱼、河鱼、江鱼味道各有不同,但广西人都来者不拒。
▲长寿之乡巴马盘阳鱼
▲咕嘟咕嘟的啤酒鱼 图/阳朔旅游
▲老友鱼 图/嫘妮雨之芬芳
▲侗族酸鱼
▲香煎油鱼
▲行走广西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黄伊莹 罗琳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0771- 5615803?
月22日,大众点评正式发布2022年“必吃榜”,全国57城1482家优质餐厅脱颖而出,其中,南宁共有16家餐厅上榜。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南宁餐厅的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105%。
据了解,围绕“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原则,2022年“必吃榜”从大众点评1400多万商户中遴选“消费者真觉得好吃”的餐厅。得益于二三四线城市日益强劲的餐饮消费力,2022年“必吃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去年基础上,新增桂林、泉州、惠州、乐山、台州、顺德等内地9城。
< class="pgc-img">>▲2022大众点评必吃榜上榜餐厅数TOP10城市及菜系。数据来源:大众点评
16家餐厅上榜,入围两周线上订单量环比增105%
“必吃榜”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每一年的'必吃榜里,都能发现一个地区好吃不贵体验佳的优质餐厅,看见城市升腾起的烟火气。
南宁餐饮消费烟火气十足。在今年“必吃榜”上,南宁共上榜16家餐厅,平均客单价81元,亲民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从菜系分布来看,南宁2家具有广西风味的特色餐厅上榜,给消费者提供了品尝桂菜的好去处。其中一家是在点评收录9年的经典老味道——桂小厨广西菜(万象城店),店中酥嫩酸辣的老友鱼俘获众多食客的味蕾;另一家是融入了创新元素的私房菜馆有嘢食(西关新天地店),酸辣爽口的柠檬鲈鱼是餐厅的招牌。
作为嗦粉大户,南宁的“必吃榜”自然少不了米粉店的身影。舒记粉店(七星路店)是连续4年上榜的老字号米粉店,店中浇头种类丰富的“老友粉”广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
南宁热气腾腾的餐饮烟火气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消费新活力。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南宁上榜餐厅热度高涨,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105%,消费复苏态势显著。
< class="pgc-img">>累计为6亿人次提供美食指南,拉动区域消费复苏
历经多年,“必吃榜”已成为一份国民美食榜单,是消费者发现美食好去处的重要参考。据了解,从2017年首次发榜以来,已有6亿人次通过“必吃榜”探索城市美味,累计带动5000余家优质商户发展,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贡献了“舌尖力量”。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餐厅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93%左右,进一步拉动城市消费复苏。
过去一年,大众点评必吃榜根据真实用户贡献的上亿条真实消费评价数据,在1400多万餐饮商户里优中选优。为了评选出消费者真正喜爱的餐厅,大众点评围绕上亿条海量评价,采用上百种评价模型,严格把控上榜商户的质量,“消费者真正觉得好吃”是唯一的上榜要求。涉嫌刷评刷单等干扰评价秩序的违规商户,均不具备上榜资格。
现在,越来越多优质餐厅通过“必吃榜”获得线上流量扶持,为线下实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此同时,榜单为消费者发现好餐厅好味道提供了便捷,上榜餐厅借此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经营水平,带动了整个餐饮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必吃榜作为一份由消费者评选出来的餐饮榜单,我们希望发挥每一位食客的力量,让食客真正认可的好餐厅脱颖而出,去服务更多大众,促进餐饮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好一份国民美食榜单,大众点评不仅要继续发挥连接器的角色,连接和服务平台海量的中小实体商户与广大食客,还要做消费复苏的助推器,加速中小商户重燃发展活力。
来源:广西日报】
8月28日,2024年南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调师(老友鱼制作)比赛在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开赛。来自南宁市28家餐饮企业的36名职工选手参与角逐。
本次竞赛场地选取在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中式烹调实训基地内。统一规范的明厨亮灶、统一配备的食材厨具给职工选手们提供了公平竞技的舞台。36名大厨一齐剖鱼、切菜、炒酱,现场一派火热喷香。
参赛选手在烹饪老友鱼
据悉,本次竞赛分为专业理论测试和指定作品烹制两个环节。两部分成绩均达60分及以上的选手,由南宁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指导中心核发中式烹调师中级工等级证书。获得比赛第一名的选手将被授予“南宁市技术标兵”和“南宁市技术能手”称号,比赛前六名中35周岁以下青年选手将被授予“南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比赛前六名中的优秀女性选手将被授予“南宁市巾帼能手”称号。
本届老友鱼制作技能大赛裁判长、广西烹饪协会名厨委主席闭思维表示:“老友鱼作为新派南宁本土特色菜品,每年在南宁市餐饮市场消费的数量巨大,其酸辣咸鲜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次大赛参赛选手制作老友鱼不仅有传统的先炸后焖法,也有创新的蒸焗、烤制等方法,参赛作品丰富了老友鱼制作技法和食味口感,适应了市场上不同的消费需求。”
老友鱼的各种新花样
形态各异、别具创意的老友鱼作品
本次技能大赛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办赛,结合《广西老友鱼制作技术规程》组织实施,有力推动了餐饮行业职工烹饪技能的创新提升以及南宁老友味道特色美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