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请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和专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餐饮业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服务行业,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求各地一定要在当地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统一要求下,结合疫情态势,做好有序地放开。
她说,在放开的过程中,首先这些餐饮业经营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在恢复营业前,要对营业场所也就是大堂、包间这样的地方,还包括厨房的一系列设施设备,包括餐具,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营业的时候,要在餐厅或者食堂门口,安排专人对进入到餐厅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才可以进入餐厅。进入餐厅的人数要进行控制,尽量实行预约或者错峰就餐,同时餐桌之间要加大间隔,加强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确保场所里面洗手设施正常运行,方便人们洗手。在收银台、洗手间这样的一些地方,一定要配备速干的手消毒剂。
“餐饮从业人员在上岗的时候要佩戴口罩,要做好健康监测和手卫生。加工的食物要注意生熟分开,畜禽肉、蛋类务必要煮熟煮透,每天要定时对厨房和餐厅的环境和设施、餐饮具、门把手、电梯间、公共卫生间进行清洁消毒。”
她表示,公众在就餐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餐前要洗手,排队要保持一米以上的间距,同时我们推荐分餐,使用公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艺龙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天下午,北京召开第19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最近本市出现个别餐饮从业人员确诊病例,多地也出现冷链从业人员确诊。此次局部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在流调中和检查中也发现有些餐饮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意识不强,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进一步规范。
餐饮、冷链从业人员工作和居家时做好以下几点:
餐饮从业人员
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消毒湿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在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使用卫生间、咳嗽、打喷嚏或擤鼻涕等可能会污染手部的行为后,要重新清洗消毒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分餐及售卖过程中均应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保持手套清洁、无破损,使用过程中要定时更换。
冷链从业人员
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着工作服上岗。工作服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消毒。生鲜宰杀、分割车间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除着工作服外,应按防护要求穿戴防水围裙、橡胶手套、胶靴等。冷链装卸工人除遵循个人一般卫生要求外,搬运货物前要穿戴工作衣帽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手套等,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体表。搬卸过程中发生口罩、手套破损、污染等要立即更换。工作完毕后,在专门指定区域内脱去工作服、鞋帽和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脱下的防护用品按规定妥善收集,集中消毒处理,注意避免防护用品二次污染。
上述人员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异常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并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此外,庞星火表示,北京市出现散发病例以来,先后组织顺义、朝阳等区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此次筛查实行“应检尽检”,不分年龄大小。针对老人、幼儿等群体,在采样场所提供优先检测服务,必要时上门检测,确保实现“不漏一人”。
来源: 健康北京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
编辑:刘博宇(见习)
编审:赵宗杰
终审:李恩广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