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春暖花开,疫情结束,如果你还能继续营业,我一定要再去光顾!”看到市民辛女士给自己发来的这条微信,市民丁乙甲说,自己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几天前,他开了一年零四个月的火锅店在疫情影响下被迫兑店停业。在背负着贷款、房租等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丁乙甲仍然想办法挪借款项,给火锅店储值办卡的五百多位会员结清了预付款。“虽然他的火锅店没有熬过这个冬天,但他的诚信却温暖了我们!”有火锅店会员表示。
< class="pgc-img">>丁乙甲的火锅店开在甘井子区红凌路附近。2018年年末,这家名为“丁乙甲火锅”的店铺开张营业。
“我本来是上班族,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倒闭了,我只好下海自谋职业。”丁乙甲说,小店投入不少,从兑店费用到房租,再到两个厨师一名服务员的工资,他每个月的成本都至少要几万元。“为了创业,我还办了不少贷款。”
不过因为价格实惠、为人热情,火锅店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我们推出了储值办卡打折消费的优惠活动,陆续发展了五百多位会员。”丁乙甲说,2019年下半年生意不错,于是他打算2020年春节“稍微休息一下”。“1月21日,我就给员工放了假,暂时停业后带着家人回到了吉林老家过年,打算正月初八再开门营业。”
但丁乙甲万万没想到,火锅店这次“暂时停业”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在老家时,我就看到了疫情扩散的新闻,正月初十就赶回大连,想看看能不能有点挽救的机会。”丁乙甲说,但是店内积压的大量食材、仍然要照常支付的房租、遥遥无期的“堂食解禁”……一系列“利空因素”让他觉得,火锅店可能开不下去了。
“我的店员至今还在老家,没能返回大连复工。虽然,现在饭店餐饮业可以接外卖订单了,但像我们这种以堂食为主的店铺,恐怕整个上半年的生意都难有好转。”丁乙甲决定,将火锅店兑出去。“这也是及时止损。”
不过,在正式关门之前,丁乙甲说自己还有些事“必须做完”。他所说的是给会员退费、结算员工工资以及货款。最近一周以来,丁乙甲根据记录在册的会员信息,逐个给在店内充值的会员们打电话,联系退费事宜,再用微信一个个转账。“最多的退费1400元,最少的十几元钱吧。无论多少,一分钱都不能差!”丁乙甲说。与此同时,他还背负着几笔贷款。退费的钱也是他想办法挪凑出来的。
< class="pgc-img">>很多会员接到这位店老板的退费电话时,显得颇为诧异。“有人说疫情是‘不可抗力’,就算不退费他们也能理解;还有人干脆忘了还有余额没消费,听说我要退费还以为我是骗子……”丁乙甲说,有身边朋友劝他:现在生意不好,关门一走了之的经营者不少。就算要退钱也可以避开这个“最艰难的时候”,但是他坚持要做完这件“傻事”。“可以差买卖,不能差人品!”丁乙甲说。
这位诚信老板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有会员表示“钱暂时不用退,等你度过难关再说”,还有会员则表示“等你继续营业或者再开饭店,一定告诉我,我们再去光顾!”丁乙甲说,这次创业失败给他造成的损失不小。“这些年的积蓄基本全贴进去了。我打算先开一家火锅食材店,给其他饭店供应原材料,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再找机会‘东山再起’!”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记者万恒
疫还未彻底结束大家当然要做好有效防护但面对为我们的安危逆行的白衣天使大家能贡献点怎样的绵薄之力呢?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2月下旬四川省火锅协会倡议会员单位为所有四川援汉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一年的火锅以致敬逆行英雄
倡议书
倡议刚刚发出四川全省就有60家火锅品牌第一时间响应后续还不断有企业加入多家火锅串串店老板纷纷喊话火锅已备好只等白衣天使凯旋此举在当时引发网友热议
如今,兑现承诺的火锅来了......
3月26日,四川省火锅协会携部分企业代表驱车来到四川援鄂医疗队首批回川的医护人员驻地将第一批2020年免费吃火锅的“战疫英雄卡”送到他们手中
四川援鄂医护本人持这张卡可享受全省80多家火锅品牌400多家火锅门店免费吃火锅的VVIP待遇
戳视频看火锅协会给医护人员送英雄卡↓↓↓
看到这一幕
网友实名羡慕“流下了感动的口水”并纷纷表示医护人员值得拥有这份尊享待遇
谢谢医护们为我们拼过命
各地援鄂医疗队陆续回家当初的许诺,请逐一兑现因为,他们值得!
008年,26岁的火锅店厨师段军伟身患白血病。他家境贫寒无力医治,各方伸出援助之手仍杯水车薪。危难关头,他的老板马朝军挺身而出,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两个火锅店,帮助他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原来,员工不总是老板手下的“牛马”,也有获得真心相助的时候。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员工患白血病,老板卖店救人
段军伟是河南漯河的一个农民,2007年,他应聘到郾城区的马记香锅里辣火锅店,当了一名厨师。
然而2008年春节过后,身体一向硬朗的段军伟,开始出现精神恍惚的症状,几次险些晕倒。这年3月,段军伟在父亲的陪伴下到郾城区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初步诊断后,建议他到大医院就行复查。很快,段军伟就转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非性m2a型白血病。
医生告知段军伟,这种白血病想要痊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第二个是准备至少50万元的手术费。
能不能等到骨髓捐赠者,这要靠运气,可50万的医疗费,段家人想破脑袋,也没有解决办法。段军伟家境贫困,全家以种地为生,上有88岁的奶奶,中有年过六旬的父母,下边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儿。别说50万,就连5万,家里砸锅卖铁也才能凑出来。
段军伟得知家庭困难,放弃治疗,离开了医院。可他正值壮年,家里不忍心看他离去,又把他送去了漯河市中院,进行保守治疗。没过多久,家里就花光了所有积蓄,段军伟的情况却愈发糟糕。
< class="pgc-img">>段军伟住院期间,来医院看得最勤的,是他的老板马朝军。他握着段军伟的手,安慰他:“军伟,你还年轻,一定能挺过去,钱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
马朝军和妻子胡水萍商量后,从火锅店的营业额中拿出2000元,捐给段军伟。他还发动火锅店的十几名员工,筹到了2000元款项。不仅如此,他还和员工们一起上街,为段军伟募捐。
可一个多月过去,马朝军只筹集到万余元,与所需的50万元手术费相差甚远。马朝军急得焦头烂额,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军伟的病不能等,唯一救他的办法就是卖掉火锅店。
于是,马朝军在报纸的醒目位置登了一则广告,题为《生命无价,卖店救人》。广告中写道:本店优秀员工段军伟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寒无钱医治。老板马朝军决定,将位于郾城区的马记香锅里辣火锅店和沙北街道的马记火锅店整体转让,费用50万元,将在市公证处的监督下用于段军伟的治疗......
< class="pgc-img">>2008年5月7日夜里12点,马朝军夫妇在出租房里大吵一架。妻子胡水萍埋怨他:“这可是我们十年的心血啊!你说卖就卖了!考虑过我和孩子的感受吗?”
马朝军犹如霜打的茄子,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不是回来跟你商量了嘛。”
胡水萍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商量吗?卖店广告都打出去了,分明是先斩后奏!我不反对你帮助军伟,可也要量力而行吧!”
胡水萍余怒未消,摔门而去,住进了女员工宿舍。她不是反对丈夫帮助患病员工,可一路走来他们家也不容易,眼下除了两个火锅店,也是一无所有。
< class="pgc-img">>携手十年苦苦打拼,名副其实的“穷老板”
1998年,马朝军和胡水萍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刚结婚的时候,夫妻俩的生活非常拮据,可以说一无所有。
马朝军是回族人,父亲体弱多病,由母亲拉扯他和弟弟妹妹长大。18岁那年,马朝军参军入伍,当了一名边防士兵。以为表现出色,他被军分区授予“昆仑卫士”的光荣称号,还晋升为排长。
然而在1996年夏,母亲收麦子的时候,手指不慎绞进割麦机里。父亲连夜赶回,连人带车摔进沟里,也落下了残疾。
弟弟妹妹还在上学,无力照顾父母,马朝军心急如焚,谢绝部队领导挽留,退伍回乡照顾父母。后来,他在漯河建设银行找了一份押运员的工作,因为是回民,吃不惯食堂的饭菜,每天要自己做饭。一来二去,他就和卖菜的胡水萍熟络起来。
胡水萍只比马朝军大几个月,童年过得也很悲催,父亲早逝,母亲独自将她抚养长大。她和马朝军同病相怜,很快擦出爱情的火花,并于1998年结婚。
< class="pgc-img">>然而婚后不久,银行系统进行体制改革,解散了押运中心,马朝军失业了。他打算学门手艺谋生,报了个摩托车修理培训班,报名费刚交,老板就卷款跑路了。
无奈之下,马朝军只好到一家火锅店当学徒,掌握到一个契机。店里有一个从四川来的厨师,对马朝军非常照顾,教他如何炒料。不出两个月,马朝军就学到了一身手艺。
马朝军和妻子白手起家,借来4000元,在夜市大排档租了个位置,开始创业。夫妻俩做的菜味道醇正,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后在郾城区开了一家火锅店,取名“马记火锅”。因为经营得当,到2007年,夫妻俩手里有了40万元流动资金。
夫妻俩没有守着这笔钱,而是全部拿出来,开了第二家火锅店——马记香锅里辣。这下马朝军成了名副其实的“穷老板”,一家人挤在出租屋里,代步的工具只是一辆电动三轮车。
< class="pgc-img">剧照
>夫妻齐心,拯救患病员工
夫妻俩辛苦打拼十年,丈夫却不跟自己商量,50万卖店救员工,胡水萍非常苦恼,想不明白丈夫为什么这么做。好在马朝军及时道歉,才缓解了胡水萍的焦虑。
一天上午,马朝军对妻子说:“水萍,都怪我一时冲动,没有和你商量。这个店咱们不兑了,我就做一回没有诚信的骗子。”说罢,马朝军就提出带妻子去一个地方,胡水萍答应下来,结果被带到了段军伟的病房。
胡水萍走进病房,眼前的一幕令她无比吃惊,鼻子一酸掉下泪来。她见过段军伟几次,印象中他是一个精神饱满的年轻小伙。可如今的他躺在病床上,乱发飞长,脸上毫无血色,嘴唇也是白的。段军伟的妻子陪在身边,默默流泪,他不满周岁的女儿伏在床头,小手摩挲着他苍白的脸.....
回家的路上,马朝军对妻子说:“水萍,你看军伟病成这样,钱没了可以再挣,可人没了就没了啊......”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胡水萍知道,自己中了丈夫以退为进的“圈套”,可看过段军伟一家可怜的样子,她实在不忍心放任不管。她支持丈夫卖店决定,同时和员工们一起走上街头,为段军伟募捐。
然而50万元还没有凑够,马朝军夫妇就接到消息,段军伟留下一封遗书,从医院离开了。原来,段军伟不忍心看到家人为他的手术费一筹莫展,不忍心同事们冒雨为他筹款,更不忍心看老板辛苦打拼攒下的家业,因为救他一无所有......
马朝军夫妇急坏了,立马租车赶到段军伟的老家。夫妻俩进门一看,这家家徒四壁,能卖的东西都卖了。段军伟的母亲和亲戚们看马朝军夫妇过来,一遍遍说着感激的话,说夫妻俩是救命恩人,差点当场给他们跪下。
从段军伟家出来,胡水萍才真正了解这家人的难处,也明白了丈夫的良苦用心。可段军伟根本没有老家,他身患重病,又去了哪里呢?
< class="pgc-img">>马朝军和医院、段家人四处寻找,没有段军伟一点消息。直到7月15日上午,医院得知段军伟在中心血站打听捐献器官的事情,才把他拽回了医院。
马朝军夫妇立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赶到医院看望段军伟。看到段军伟奄奄一息的样子,胡水萍忍不住责备他:“大家都为你的事情想办法,你这么一走了之,对得起谁啊。你放心好了,有我和你朝军哥在,钱不是问题。那两个火锅店以最低的价格转出去,我们也在所不惜,你安心养病好了。”
段军伟感动得热泪盈眶,马朝军则悄悄握住了妻子的手。他心里明白,妻子真正和他站在了一起。
那一刻,马朝军仿佛又回到了战斗过的边疆,妻子虽然没穿军装,却像他的战友一样,为拯救一条生命共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