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社群里一位老板失败的开店故事:
您好!老陈!上次我们聊过!你建议我可以把我的故事分享一下。
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店铺试业(准备五一正式开业)所以一直没静下心来。今天晚上心血来潮,特地向你和组织报告一下我的故事。
我是2016年进入餐饮这个行业的(其实经历和你当初有些相似),我是2015年的时候,在广州发现了喜茶,当时的火爆状况不用多说。就觉得这个行业可以这么玩,有得搞。后来就和两位上海和江苏南通的朋友,到南通立项,确定做与喜茶相似的项目,相似的规模,相似的产品。反正后面是失败了,溃败。有很多原因,主要有几点:
1,我们对行业的认知不足,经验不够,个人和团队的能力也很有限。
2,贪大求全,肓目追求高大上,开小店觉得没面子。
3,股东内耗,这个是致命的,特别是好朋友合伙。
结果是后面项目结束亏了200万。(此处省略了一万个流泪表情)
失败的详细原因如下:
1,对市场认知不足。主要是跟风,没有自己的内核和创新。自嗨,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无知的表现),低估了市场和行业复杂性。
2,行业经验不足(餐饮小白)。盲目追求高大上,店铺200平米左右,两层半,房租5万6一个月。高端装修(花了50万左右,因为不懂花了冤枉钱,设计费就花了六万)。选址也出现了问题,门店选择开在了老城区老步行街区。员工十五人左右。
3,个人和团队能力不足。我们没有试营业,直接开业,那个乱啊,因为这个事情第一次和合伙人吵架(他说当天是最好的日子,而且要再9点10分开业,是为开业而开业,三国那么乱,过了九点十分开业这个点都不知道)。果不期然。开业三天没有做任何的营销,只发送了三千张免费卷,也没有做任何的留存。火了4个小时,全是些阿姨小孩,目标客户极少。后面二十天那个惨啊。
4,股东内耗。这个我也有问题,性格问题。出现以上开业惨不忍睹的状况我们其中一个股东也傻了(他是主要负责人,大股东,话事人/理想派,处处洒情怀。负责运营和财务),另外一个负责装修后勤。那时我和他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主要因为他不能正视问题,承担责任和自我反省。当时我的态度是对外我们会一起承担,对内我们必须自我检讨与反省,总结,甚至自我批评。他当时说做为一个公司的负责人,他不能认错。我说可以不认,但是可以改。当股东之间出现内耗时,一切正确的方案方式方法,都会变得无意义了。
5,项目立项,注册公司,成立品牌办公室,招聘员工等事情,门店确定前半年左右就花了三十多万,没有任何产出的花销。
6,后面因为我接手做营销,生意才火爆(但是也是短期的)主要做第一个活动是共享零钱。打开知名度和爆光率,电视台采访了。第二就是上当地的吃喝玩乐公众号,就爆了。
后面还是因为内部的问题,受市场冲击,各种喜茶模仿店的出现和同质化的产品,以及自身内部也没做好。每个月开支运营压力又大,基本每一个月都亏钱。后来他又来找我搞事情,觉得自己没存在感!再后来我就主动退出回广州了。
因为实在是看不到希望了,这么大个店,也确实拖不动;而且也因为其它两个股东是当地人,我离开也是比较合理的。
当时只要求他们做好了給回我本金,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这家店,苦苦支撑了一年,关门大吉。
看完这个案例之后,说说我的几点感受:
1,跟风模仿开店大多会失败的很惨。因为模仿往往是模仿得别人的壳,而模仿不到别人的魂。装修,包装都是壳,如何让一个店的产品被目标顾客接受的一整套方法,理念,策略是魂,因为看不到的,别人又不告诉你,就基本模仿不了。但是决定一个店生死的不是壳,而是魂。
2,草根创业要“小而美”,贪大求全好面子要不得。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我走过了才明白过来,社群里还有很多老板都用他们血的代价告诉我确实是这样,如果你是开店笔记的听众,就不要再试了,伤不起。
3,开个小店能不合伙就不合伙。对付竞争对手,对付顾客就够头痛了,为什么还要内耗呢。有时候就必须是“攘外必先安内”,那就是一个店一个生意最虚弱的时候,敌人就会趁虚而入,最终让自己溃不成军。
不同阶段做不一样的事情,找合伙人是以后的事情。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小店跑得快才容易生存下来。
这位老板后来加入开店笔记社群之后,才知道“小而美”的开店理念威力更大,而且更适合自己,经过半年多的考察和学习,现在重整旗鼓又开了一家小店,这段时间正在试营业,效果不错,信心满满,打算五一正式开业,我们祝福他,祝福天下奋斗的创业人!
>#34;暴利行业"的"暴力"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喝茶饮,因而催生出不少"网红"奶茶店。
近年来,茶饮"喜茶"更是在一线城市火起来了,有喜茶店甚至取得了日售4000杯的销售成绩,一跃成为茶饮店的"新贵"。仅在2019年,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超过两万家。被称为暴利行业的奶茶店,让投资者纷纷解囊。一位某奶茶店品牌加盟商曾经坦言,"我为这家奶茶店,先后投资了100万"。
< class="pgc-img">>在奶茶门店飞速增长的同时,是难以长期存活的窘境。一项数据调研显示,经营周期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每家平均亏损10万元。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壁垒低,忽视产品本身,加盟者盲目上阵等原因,网红奶茶店的客源和利润正在逐年降低。奶茶鲜香温热,对加盟者却冰冷刺骨。
沉淀下来才能成功
奶茶行业的变化,折射出的还有对创业本身的思考。当前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大多年轻人并没有真正做好创业的准备,冒然创业,因此,创业不一定要趁早,但是积累却很重要。积累的是厚积薄发的条件,是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是人脉和资金支持的不断丰富,以及对自身专业技术的打磨。
< class="pgc-img">>"粱大侠"的创始人傅治纲,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创业人,更是"行业深耕者"。 2005年,傅治纲进入白酒行业龙头企业金六福,他一干就是12年。这期间,只用了5年时间,他就成为这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最年轻的高管。
激发年轻人的情义,紧跟年轻人的口感,做一款好喝的侠义好酒。抱着这个理想,35岁的傅治纲毅然辞职创业,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打造独具特色的年轻化品牌:粱大侠。如今,仅仅2年时间估值就达到了5亿。傅治纲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创业黑马,是否可以让创业者悟到:日积月累的沉淀,"江湖"情结的初心不改,团结同道中人,方可成功。
< class="pgc-img">>铸品牌壁垒,育独特基因
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个性的人总让人印象深刻,有个性的品牌也是如此。
而对于"特立独行"的粱大侠这个新品牌,在创业伊始就表现出鲜明的产品壁垒,粱大侠有着独到的产品个性。江湖豪侠的"真善美",和粱大侠的"高品质、高情怀、高颜值"相对应。
真就是高品质。傅治纲说:"好酒是喝出来的,让大家能够喝到好的产品,是树立口碑的第一步"。
善就是高情怀。"武侠迷"傅治纲,决心开创并打造中国白酒侠文化第一品牌,眷恋的依然是那份"侠情结"。
美就是高颜值。琥珀色琉璃瓶给人尊贵大气的感觉,独特的设计创意让初战江湖的粱大侠具备了网红的基因。
< class="pgc-img">>与奋斗者同行
相比一些奶茶店对产品本身的忽视,傅治纲对产品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白酒年轻化过程中,最忌讳把品牌做成空泛的概念,而忽视了对产品本身的关注。
产品创新,务必要以品质为核心。出身名门的中华老字号永丰烧坊的粱大侠,作为一款纯粮高粱酒,由中国国家评酒大师历经二十余次酿造、调整。正是依靠对白酒品质的坚守,粱大侠才取得了市场的普遍赞誉与认可。
< class="pgc-img">>在创业者慕名而来时,傅治纲更希望大家都是"江湖"中的同行者。他对大家郑重提出要求:"每一个意向经销商来北京之前,都要回答一个问题,有没有亲身品尝过粱大侠?只有认可了目标产品的品质,再来北京谈合作。"
凭借这一份坚守,粱大侠在过去一年里,吸引了超过百名来自全国的意向客户主动来北京洽谈合作,亲身感受粱大侠在整个白酒行业技艺精湛的线上营销团队,进一步增强大家对营销粱大侠的信心。
< class="pgc-img">>"粱大侠"品牌上市半年多时间就在全国范围铺满10万个网点。对于被"战狼"吴京选中的单品"发光瓶",设计者说:只要给它一点光,它就会全部发亮。对于行走在路上创业人,粱大侠本身,不就是这样的发光者吗?
茶开店乱象:有人开业7天关门,有人亏掉百万,有人8年仍在还债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今年又刷屏了朋友圈,很多女性朋友都在晒立秋那天喝的奶茶,快递小哥在那天更是接单到手软,以前人们还会谈论奶茶不健康的话题,而如今早就无人谈论了,大家只会在短视频里看到奶茶店门店火爆排队的景象,会看到“我爱你,你爱我”的甜蜜蜜。
根据奶茶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奶茶行业市场规模高达3000亿,全国共有奶茶店近50万家,可见奶茶有多受欢迎。
< class="pgc-img">>但与此同时,奶茶行业的另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关门倒闭的奶茶店近15万家,一边在疯狂开店,一边又在快速关门,这便是如今奶茶店的生存状况。
在奶茶行业里,有句开店的俗话:“10个开店9个亏”,奶茶市场疯狂的背后,奶茶开店的乱象频出,有人开业7天关门,有人亏掉百万,有人8年仍在还债,靠一杯奶茶暴富的美梦,该清醒了。
< class="pgc-img">>有人7天关门
张琳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工作5年后,张琳结婚了,回到了丈夫的老家江西,婚后张琳不想上班,想在家里带孩子,做全职妈妈。
丈夫很支持,但是在家待了2个月,张琳就闲不住了,在家太无聊了,感觉跟社会要脱节了,于是张琳想着开一家奶茶店。
夫妻两人考察了不少奶茶店,最后花了5万元加盟了广州一家著名的网红奶茶店,前后花费了近30万元,在江西赣州万象城附近开设了这家奶茶店。
< class="pgc-img">>开业时很欣喜,心想着网红奶茶店生意肯定好,马上就能够暴富了,但是开业后第7天,张琳奶茶店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男士,那人从皮包里掏出了一份侵权声明,告知张琳,她这家奶茶店侵权了,需要立刻关闭,不然就走法律程序进行赔偿。
张琳懵圈了,急忙询问总部客服,最后才知道原来这家奶茶店是假冒山寨的。
张琳的奶茶店致富梦想,就此破灭了。
< class="pgc-img">>有人亏掉百万
跟陈琳不一样,黄玲玲加盟的奶茶店是原创品牌,黄玲玲先后花费近120万,在深圳横岗区地铁站附近开了一家60平米左右的奶茶店。
本想着奶茶这么火爆,大家都喜欢喝,门店开业后生意一定会很不错,加上有总部的辅导,赚钱那是妥妥的。
但是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忍的。
< class="pgc-img">>黄玲玲这家奶茶店开业后,做了买一送一的活动,门店生意火爆,7天开业活动暂停后,门店生意却变得冷冷清清,相对于其他成熟品牌而言,黄玲玲这家奶茶店名声并不响亮,生意一天比一天差。
经营了4个月,亏损近15万元,最后黄玲玲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这家投资了120万的奶茶店,10万元给转让了。
前后损失了近百万元,要不是丈夫是程序员年薪百万,黄玲玲都感觉自己要一辈子还债了。
< class="pgc-img">>有人8年仍在还债
跟黄玲玲类似,刘军8年前在上海开了一家奶茶店,前后亏损了近百万元,负债近50万元,为了还债,刘军离开了上海到了深圳一家工厂上班。
月薪6000,去掉五险一金和生活费,一年下来能存5万块就很不错了,刘军赚的钱都还给朋友了,妻子赚的钱便用来养家。
当初妻子不同意刘军开这家奶茶店,但是刘军觉得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要不然就一辈子只能够打工了,开业接受到现实的打击后,刘军才明白,原来一辈子打工也挺好。
在奶茶店巨大的市场面前,资本和个人投资者都忍不住进入这个市场,大部分开业的店主都是小白新手,缺乏餐饮市场经营经验,被奶茶店的火爆蒙蔽了双眼,认为开一家奶茶店就能够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
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让不少奶茶品牌野蛮生长,忽悠开店者,让很多新手真的认为什么经验都不需要就能够成功开一家店,靠一杯奶茶暴富的美梦,真的该清醒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