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爆红”的“大白兔奶茶店”突遭质疑,有媒体报道称“LuOne凯德晶萃广场大白兔奶茶涉嫌无证无照经营”。
对此,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今天回应称,“大白兔奶茶店”系商家合作在商场内举办的食品展销会,已事先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备案申请,经审查后依法予以了备案。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大白兔奶茶店”系上海意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福文化”)、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大白兔”商标持有人,以下简称“冠生园”)、上海快乐柠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乐柠檬”)三方合作,在LuOne凯德晶萃广场3楼中庭举办的食品展销会。由“意福文化”负责“大白兔”品牌推广,由“快乐柠檬”负责现场奶茶制售。
据了解,“大白兔奶茶店”其实是老字号为品牌创新推出的时尚“快闪店”,属于暂时性的食品展销活动,不属于需要获得食品经营许可方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餐饮服务单位,但食品展销会仍需要办理其他手续才能开展。
记者从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40条的相关规定,展销会举办方上海意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展销活动前向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提出了备案申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展销场所布局、加工流程、工艺配方、食品原料、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投诉举报处理制度等内容进行了审查,依法予以备案。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表示,为保障食品安全,自5月29日展销会开办以来,黄浦区属地市场监管所对“大白兔奶茶”食品原料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证、现场操作流程、消毒记录等情况多次进行了现场检查,并于5月31日对销售的奶茶进行了抽样,目前样品已送专业检测机构,正在检测中。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 class="pgc-img">>|锌刻度记者 李觐麟
1.意想不到的是,大白兔奶糖还与太平鸟、乐町推出了联名服饰。夸张地说,大白兔奶糖的联名营销几乎看不到边界。
2.更有可能发生的,反而是在经历一次次短暂的流量消耗之后,品牌好不容易沉淀下来的价值被榨干或者被抹黑。
3.一时的新鲜感往往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爆款”一个接一个,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站在C位俯瞰众生。
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空中,不仅留下了沉甸甸的回忆,也积累了无数的文化资源。
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的“中华老字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可当时代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互联网、新零售也不声不响地敲开了他们的门。
为了以更主动、更年轻化的姿态重回舞台,大白兔、旺仔、六神等品牌频频跨界,引爆了流量炸弹。可仅仅只有跨界这一记招式,难免显得黔驴技穷。短暂的流量终有耗尽之日,而到时这些老字号又该何去何从呢?
1、一粒大白兔的求生欲
今年,已经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大白兔奶糖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五月底,大白兔与快乐柠檬在上海联合开设了一家大白兔奶茶店,排队火爆程度比起喜茶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业当天,有人表示自己早上10点半就来排队取号了,但却等到下午六点半才拿到奶茶。同时,微博上“正版大白兔冰淇淋来了”的话题讨论量达到6.5万,阅读量达到3.5亿。
不过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大白兔奶茶的普通奶茶的味道并没有太大区别,许多消费者愿意排队购买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情怀”二字。
“小时候就很爱大白兔奶糖的味道,之前美国出现大白兔冰淇淋的时候我就很想尝试,所以正版大白兔奶茶非尝不可啦!”小安曾在大白兔奶茶开业第二天花了近4个小时来排队购买,甚至除了奶茶之外,她还在一旁的快闪店里购买了大白兔抱枕、帆布包等周边产品。
可这样的火爆场面并没有成为长期现象,如今这家大白兔奶茶店已经几乎不需要排队就可以买到奶茶了。不过在山寨店开得遍地都是的同时,大白兔开启了加盟的路。
锌刻度记者向大白兔奶茶招商加盟中心咨询得知,加盟一家大白兔奶茶店大概需要准备15万元,其中有明确价格的是设备5万元、首批物料5万元与开业广告费1.2万元。不过该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全国仅有上海一家店铺,其他城市仍未出现加盟店铺。
总的来说,与快乐柠檬联名推出的奶茶店口碑好坏参半。但除此之外,大白兔奶糖的跨界联名已经持续了4年,今年更是承包了大家的“味道”。
大白兔奶糖最早的跨界尝试应该算上2015年与时尚品牌agnes.b打造的大白兔奶糖礼盒装。次年,与国家博物馆打造文创礼盒,与太平洋咖啡合作推出大白兔牛奶味拿铁。
但真正成为第一个爆款的是去年与美加净联名生产的大白兔润唇膏,天猫旗舰店上的预售,半秒钟内就卖空920支,不少没有抢到的人甚至跑到闲鱼上去高价求购。
尝到了甜头之后,大白兔奶糖今年与气味图书馆合作推出了大白兔奶糖味香水、沐浴乳、护手霜、身体乳等。
意想不到的是,大白兔奶糖还与太平鸟、乐町推出了联名服饰。夸张地说,大白兔奶糖的联名营销几乎看不到边界。
对于这样的营销手法,大白兔市场部经理沈勤峰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道:“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润唇膏、咖啡,还是香氛、服饰,都沿着以奶糖为中心,向味觉、嗅觉、视觉延伸的“品牌矩阵”扩展,最终形成一张大白兔为中心的情感联结网络。”
< class="pgc-img">大白兔奶茶店开业十分火爆
>2、多元跨界不代表1+1能大于2
事实上,除了大白兔奶糖之外,不少老字号也意识到了融入新时代发展的必要性。而他们想到的IP运作方式,也同样只是跨界营销这一条捷径。
大致来说,老字号们跨界推出的产品集中在三个领域,分别是食品类、时尚美妆类和文创类。
食品类的跨界,有马应龙推出的疏通消化饼干、苏州稻香村与东阿阿胶推出阿胶月饼等。由于食品单价较低且消耗性强,所以通常会让消费者将好奇心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
近两年,时尚美妆行业的崛起促使了老字号们在这一领域的发力。泸州老窖推出香水,周黑鸭与御泥坊推出联名口红,旺仔与自然堂推出联名面膜和气垫粉饼。这类产品与其他美妆品牌的产品相比价格较为适中,并且会将自身logo和特色运用到极致。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会在心理有一个预判,因此不会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妆产品本身,而是对造型、图案更感兴趣。
除此之外,服装产品也是这一分类中的一大重头戏。云南白药与退出“包”治百病系列背包,青岛啤酒与特步、光明牛奶与INXX STREET纷纷推出联名T恤等。简单的服装款式印上老字号的图案,一个个联名款不断推陈出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字号们在文创类产品上的用心。这一领域当中,故宫的成功几乎呈现出一马当先的势头。在今年2月17日的亚布力论坛上,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就公开表示,仅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5亿元。
不过,故宫的成功复制难度极高。因为对于文创产品来说,最重要的自身的底蕴和强大的IP价值,一时的热度并不意味着可以转化为长久的生存能力。
事实上,老字号们做起跨界联名想要达到的,是1+1>2的效果。但当热情褪去,一切回到原点之后,对品牌而言却并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更有可能发生的,反而是在经历一次次短暂的流量消耗之后,品牌好不容易沉淀下来的价值被榨干或者被抹黑。
< class="pgc-img">云南白药与KITAYAMA的联名包
>3、老字号的下一站猜想
历经沧桑的老字号生存至今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价值,不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是不可抗拒的时代趋势。品牌传播的扁平化更是使得消费者的信息渠道更加丰富,信息鸿沟逐渐缩小。
就以往来说,老字号的主要阵地集中在超市、卖场等线下实体店,然后电商渠道的崛起使得不少互联网品牌成为当红炸子鸡,老字号们反而显得后劲不足。危机当头,尽早摆脱“老气”的标签,成为了当务之急。
跨界可以算得上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通过多重元素的重新组合碰撞出新的火花。然而这条路能走多远呢?一时的新鲜感往往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爆款”一个接一个,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站在C位俯瞰众生。
对于老字号而言,其通常代表着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记忆,因此消费者基础更有优势,IP价值也相对新兴互联网品牌更有价值,每一张非遗名片代表的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品质与匠心。
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很明显,已经有不少老字号的跨界尝试最终落了个为他人做嫁衣的下场。同时,跨界这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一次品牌的创新和重构,让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能够重新认识品牌,重新定义新国潮。可如果没用好,对老字号品牌的伤害和风险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所以,跨界这条捷径其实并不利于老字号的真正转型成功,“互联网+”的思维应该运用在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品牌规划中去。打造更懂老字号品牌内涵,也更懂得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团队,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向年轻化消费群体靠拢,寻找新兴销售增长点的同时,也要避免成为转瞬即逝的烟火。
因此,在多元化跨界重新带来关注,给品牌焕发新生机之后,如何留住消费者才是蜕变的关键。
< class="pgc-img">老干妈的跨界服装
>><>今年六一,上海一家奶茶店成功引起了热烈讨论,这就是快乐柠檬和冠生园集团(大白兔生产厂)合作推出的大白兔奶茶。
< class="pgc-img">>对于大白兔奶糖,90以前的人应该很熟悉,曾经秒杀国内糖果市场,在之前,办喜事送的喜糖里,新人都会以送大白兔为荣,但随着糖果品牌的增加,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大白兔糖,大白兔这个品牌形象渐渐成为人们的回忆。
< class="pgc-img">>所以这次在上海落地的大白兔奶茶店,才能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就引起了关注,一杯大白兔奶茶甚至炒到480元的天价,连黄牛党都表示,喜茶的人气相比于大白兔还是稍逊。
可以理解这是大家对童年的缅怀,但是近几年对于奶茶店的热点,除了头部品牌,新品牌的关注度很难到达曝光,从这能看到一种现象,近几年奶茶市场对于新品牌并不友善。
根据2018奶茶顾客群体调查分析,消费主体年龄集中在20-29岁之间,女性顾客超过八成,主要是以年轻、时尚、注重健康的和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居多。
< class="pgc-img">>从主力消费群体来看,年轻化必然是奶茶生存发展的大势所趋,想单纯靠口味来获得市场认可,已经很难获得支持,特别对于初期品牌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消费市场,奶茶店的重点不在于口味,而在于它的稀缺性,以及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和微博后带来的社交互动和成就感。
所以很多奶茶店会以主题形式入驻奶茶市场时,就像华空间设计的不陌BOOMO茶馆,以24小时社交为主题,成为了网红打卡聚集地,从2017年开始,短短两年,就有189人加盟该品牌。
< class="pgc-img">>奶茶市场的壁垒低,没有完整的经营模式,要么通过与知名品牌合作,要么品牌自身能起到宣传的效果,通过制造品牌议论点,来达到高曝光的效果。
奶茶店虽然低门槛,但是成功经营比较难,对于现在想要开奶茶店的创业者来说,品牌的定位一定要清晰,最好能让奶茶店的空间和品牌来为奶茶店做宣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店面赢在起跑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