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5日,黑龙江鸡西一家庭成员聚餐,9人食用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出现食物中毒。记者从家属处获悉,在牡丹江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李女士11日晚上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目前,9人中只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红艳女士还在抢救中。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文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并非此前报道的黄曲霉毒素超标。
玉米面及患者胃液中同时检出米酵菌酸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最新信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黄曲霉素。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为此,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处提醒,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
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
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龙江卫生健康、龙视新闻在线等
(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号)
< class="pgc-img">>说:台州文旅美食市集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城市广场举行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5月12日,“追着阳光去台州”台州文旅美食市集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城市广场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市集集合浙江省台州市20余家文旅企业,打造了一场集美食、美景、美物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浙东小城台州,曾8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景”“美宿”令人眼花缭乱,文旅市集上最吸引人的,还是台州“美食”。临海西门糖店、宏记糕点、食补堂、海八鲜、小稠枇杷露等多家摊位奉上琳琅满目的本土小吃,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品尝,让更多上海市民熟悉“糯唧唧、鲜嗒嗒、甜蜜蜜”的台州美味。
< class="pgc-img">>文旅市集是“好吃”的,也是“好玩、好看”的。在文创展区,釸歌手作、壹朵文化等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
在市集舞台,椒江、临海、温岭、玉环4区县文旅工作人员相继登场,通过歌舞乐器演出和生动的宣传视频向上海市民推介了台州优质的文旅资源。
< class="pgc-img">>同时,台州风物高清图片展也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4.2米城市环廊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更进一步了解了台州的美食、美景和美物。
近年来,“美食”已经成为台州的文旅流量密码。台州美食的崛起势头在上海滩尤为显著,众多龙头餐饮企业如新荣记、刻龙壹号、顺记浦江荟等纷纷入驻,数量已达到1300家。
据台州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旨在全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深挖台州美食文化内涵,展示台州优质文旅资源。通过人文为本、景色为引、美食为媒的方式,台州市成功打响了“追着阳光去台州”文旅品牌,进一步推进了台州创建世界美食之都的进程,助推台州全域旅游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上海东方明珠国际旅行社承办。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国粮油学会近日组织专家在上海对“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在当天同步举行的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食品分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教授姚惠源代表专家组在会上宣布了评价结果:益海嘉里金龙鱼“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姚惠源教授表示,益海嘉里金龙鱼“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致力于稻谷加工先进模式的探索,从全产业链的维度对鲜米的各项精控技术进行整合集成。该团队多年前首创了“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如今又开创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稻谷加工产业链中,实现了节粮减损、节能降耗。
参会专家建议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复制到整个行业,为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张桂凤理事长表示,就大米而言,随着消费升级,对于“新鲜、好吃”的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快速增长,希望更多的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聚焦粮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稻图像色差识别技术、低温升碾米、稻谷品种纯度鉴定和香味物质的分析、虫卵检测、科学蒸煮等,这些技术在“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六个关键环节得到应用,从技术和工艺上做到了全产业链呵护稻米的新鲜品质。
益海嘉里金龙鱼还建立了“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生产、检测、标准体系”。通过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的建设,在六步关键环节上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打通了鲜米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借鉴、学习、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超越。
李丽云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