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台海网
■陶陶居厦门店为老年人提供人工点餐服务。 陈立新 摄
台海网4月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连日来,餐饮企业在经营中过度使用扫码点餐的行为成了热门话题。记者从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了解到,协会昨日向全市餐饮单位发出倡议:保留人工点餐服务,给予消费者选择权。部分餐饮商家也表示,在服务中将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意愿,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仅提供单一扫码点餐方式,提升顾客就餐的体验感。
行业协会:倡议保留人工点餐服务
昨天,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下发通知,倡议全市餐饮单位保留人工点餐服务,给予消费者选择权,满足消费者不同消费需求,优化点餐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加强行业规范。
同时,市餐饮行业协会还再次印发了《餐饮企业诚信兴商、文明经营自律公约》,倡导诚信兴商、文明经营,严格依法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积极履行餐饮企业的职责,让广大消费者安全就餐、放心消费。
“扫码点餐既为店家节约人力,也为顾客点餐提升效率,它的使用渐成趋势。”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贺迎芳表示,80后、90后使用扫码点餐大多没有障碍,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会使老年人感到不便,所以协会要求餐饮企业保留人工点餐服务。再领先的技术方案也不能代替人工。比如,有餐厅用机器人炒菜,但它不能取代厨师的手艺。扫码点餐也一样,它不能取代餐厅服务员的作用。
她说,自己也是做餐饮的,如何缩减人力成本是很多餐饮企业思考的问题。使用扫码点餐,前厅至少省掉两三名服务员,顾客点餐后,后厨直接收到订单,大大提高餐厅的就餐效率和运作效率。但是,成本再如何压缩,也不能以降低服务标准和品质为前提。她希望,社会各界对餐饮企业使用新技术给予理解和包容,也希望餐饮企业任何时候都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
从业者:划出扫码点餐服务禁区
■本报3月30日、4月1日连续关注扫码点餐,引发热议。
■部分餐饮商家在店外展示菜单。 张海军 摄
■餐厅准备了纸质菜单,让顾客勾选点菜。 张海军 摄
本报分别于3月30日、4月1日刊发《扫码点餐 不应是个“单选题”》《新技术不应成障碍 人工点餐更有温度》的报道后,我市不少餐馆表示,在引导顾客通过扫描二维码点餐的同时,将提供周到的人工点餐服务。
凑凑火锅SM店店长叶丛书说,一直以来,他们的门店都为顾客提供扫码和人工两种方式的点餐服务。不过,在扫码点餐时,凑凑也需要顾客提供授权。叶丛书说,点餐系统是总公司整体开发的,下一步要看公司是否进行调整。作为门店,在日常经营中,将尽量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点餐服务。
在万象城、SM商圈等餐饮门店较为集中的区域,不少商家将纸质菜单直接摆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顾客不用进门就能了解店家的招牌菜,遇上排队等位的情况,可以看着菜单提前下预约单。
在采访中,对于扫码点餐问题,部分餐饮行业从业者表示,扫码点餐缺乏严格明确的执行标准,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扫码点餐行为。比如,明确扫码点餐的操作标准、可行方式、信息保护范围,划出服务禁区。
【案例】
有的二维码仅供结账 有的无需授权可点餐
近日,多位餐饮门店的负责人主动联系本报记者表示,尊重消费者的意愿,是推进服务的前提。
在陶陶居厦门店,餐桌左下角贴有点菜二维码。不过,陶陶居厦门分公司总经理王院升说,二维码已经推出很长时间了,但只开启了结账功能,点餐功能一直没有启用。
他说,陶陶居的菜品有160个左右,若用扫码点餐的方式,顾客看目录、选菜品,既辛苦又费时。而且,服务员不在场的话,这么多的菜品,顾客很难获悉哪些是他们家经典、拿手的菜品。
王院升说,他在外就餐时,也有餐厅要求先注册会员,提供姓名、出生年月、位置等信息才能点单。遇到这种情况,他也会担心个人信息的安全。
位于SM城市广场的丙洲·地道厦门菜餐厅经理王学娟说,在他们家餐厅就餐,顾客不用进行授权,无需提供手机号、姓名、地理位置等与消费无关的信息,即可进行扫码点餐。记者现场扫码后,的确直接进入了点餐页面。
王学娟说,几年前,丙洲·地道厦门菜集美万达店就引入了扫码点餐的模式,从一开始,他们就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放在考虑范围内,没有把消费者个人信息与点餐进行挂钩。只有当消费者自愿成为门店会员时,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她说,有的兄弟门店至今没有启用扫码点餐,提供的是更具亲和力的人工点餐服务。
(记者 张海军)
入社区是餐饮门店成功的重要策略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加顾客的忠诚度,还能够帮助门店建立良好的口碑,提高品牌知名度。以下是一些与社区共建的策略,可以帮助你的餐饮门店更好地融入社区:
1. 了解社区需求: 首先,你需要了解你所在社区的需求和特点。了解当地居民的口味偏好、消费习惯以及其他需求,以便你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你的菜单和服务。
2. 参与社区活动: 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比如街头市集、慈善活动等。这不仅可以提高你的门店知名度,还能够让你与社区居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3. 合作与支持: 和当地的其他商家、机构合作,共同举办活动。例如,与当地的农民市场合作,使用他们提供的新鲜农产品制作菜品。
4. 定制本地特色: 根据社区的特点,推出一些与当地特色相关的菜品。这可以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你的用心,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食客。
5. 举办社区活动: 定期举办一些面向社区的活动,如主题晚宴、烹饪课程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人们来参加,还能够增加人们对你门店的好感。
6. 关注社区问题: 关注社区的一些问题,比如环保、社会公益等,通过你的门店来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和态度。
7. 定期沟通: 与社区居民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邮件或传单等方式。告诉他们你的特别活动、新菜品或者促销信息。
8. 提供优惠: 对社区居民提供一些特别优惠,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怀和回馈。
9. 响应反馈: 当社区居民提出建议或反馈时,及时回应并作出调整。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意见是被重视的。
10. 支持当地文化: 如果社区有一些特别的文化或活动,可以考虑支持或参与,增强你和社区的联系。
通过这些策略,你的餐饮门店可以在社区中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顾客,实现与社区共建的目标。
伙时代开启,雇佣时代结束。
单体门店很难和连锁品牌竞争,单体门店隐形成本高,生存盈利难。如何通过合伙人机制实现人心的连锁,人才的复制,盈利增长,是每一个老板思考的首要问题。
餐饮的尽头是连锁。
以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的视角,正确选择门店合伙模式。
< class="pgc-img">>5种门店合伙模式
1.员工合伙模式:
企业与员工共同出资,员工参与门店的经营管理,共享门店的收益。这种模式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案例:海底捞。海底捞鼓励资深员工成为门店的合伙人,与公司共同出资经营门店,并享受门店业绩提成。
2.供应商合伙模式:
企业与供应商共同出资,供应商提供原材料、设备等资源,企业负责门店运营管理。这种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案例:沃尔玛。沃尔玛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在沃尔玛门店设立专柜,共同承担成本与收益。
3.客户合伙模式:
企业与客户共同出资,客户提供资金,企业负责门店运营管理。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客户粘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案例:星巴克。星巴克的“金卡”会员计划就是一种客户合伙模式。会员缴纳一定的会费,享受独家优惠和特权,并参与门店的优惠活动。
4.社区合伙模式:
企业与当地社区共同出资,社区提供场地、人力等资源,企业负责门店运营管理。这种模式可以拉近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案例:全家便利店。全家便利店在日本与当地社区合作,由社区提供店铺,全家负责运营,收益共享。
5.加盟合伙模式:
企业将品牌、经营模式等知识产权授权给加盟商,加盟商支付加盟费,独立经营门店。这种模式可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经营风险。
案例:麦当劳。麦当劳采取加盟合伙模式,将品牌、经营模式等授权给加盟商,加盟商独立经营门店,与麦当劳共享收益。
< class="pgc-img">>以上五种合伙模式,不是单一存在,许多门店是多种模式同时使用,对内部使用员工合伙模式,对外部使用客户模式。运用好合伙,让你不缺客户,不缺资源,不缺人才。
我是华哥,一个20年餐饮老炮儿,管理咨询顾问,也是投资人,持续创业者,以知识分享的方式与大家建立联系。
< class="pgc-img">>上善若水,成人达己,是我的座右铭,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希望大家从结识我的这一刻起,好运相伴,业绩倍增。
关注我,持续探讨创业,提升认知,帮助创业者成就领导力,一起玩赚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