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用火用电相对集中的地方
因此,一定要关注厨房安全!
厨房是经常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所用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厨房常年环境比较潮湿,油烟很容易积聚下来附着在墙壁、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如不及时清洗,厨师在高火烹饪时炒锅起火就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厨房电器设备种类繁多,用火用电设备集中,且厨房较潮湿,使用不当,电气线路容易短路。
厨房里的燃料用油和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放置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火灾。
加大对厨房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对厨房内的燃气燃油管道、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漏。
厨房灶具旁的墙壁、抽油烟罩等容易污染处应天天清洗,油烟管道清洗至少每半年一次。
厨房内的电器设施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严禁“以铜代铝”的现象发生。
厨房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安装在远离煤气、液化气灶具的地方。
厨房内使用的各种炊具,应该用经国家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餐厅内禁止拉接临时用电线路,所有线路和电气设备均应由正式电工敷设安装。
餐厅必须按规范设计,不得阻挡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
厨房与餐厅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门等方式将餐厅和厨房分隔开,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
超过1000㎡餐厅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1条规定: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 严禁在厨房内吸烟、玩明火,用打火机或纸巾引燃煤气。
● 餐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厨房内存放易燃溶剂的按压式喷雾罐,例如:香水、花露水、酒精、发胶等。
● 电气机械设备不得过载运行,并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热、受潮、腐蚀、摩擦等损毁。
● 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所有的燃气燃油阀门,切断电源、火源。
者今天(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自2021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出台了一系列主体责任落实、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等方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细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要求。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打造“清洁厨房”,开展“查餐厅”等专项行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6.3万份,下线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20.8万家,立案23.5万件。
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全国餐饮收入较2022年增长20.4%,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个百分点。餐饮质量安全提升有力助推餐饮消费潜力释放,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活力。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常生活中,保持餐厅或家庭用餐区域的卫生清洁不仅关乎健康,还能营造一个愉快的用餐氛围。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生活小技巧,帮助您有效提升餐厅的卫生清洁水平:
1. **定期深度清洁**:除了每日的基本打扫外,安排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包括擦拭餐桌下方和椅子背后等易被忽视的区域,以及清洗窗帘和椅套。
2. **使用食品级消毒剂**: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对餐具、厨房用具和就餐表面进行消毒,确保杀死细菌的同时不留下有害残留。
3.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垃圾,湿垃圾(食物残渣)与干垃圾(纸张、塑料等)分开处理,减少异味和害虫滋生。
4. **餐巾纸与湿巾的合理使用**:为顾客提供一次性餐巾纸或湿巾,方便他们个人清洁,同时也减少了交叉污染的风险。
5. **通风换气**:保持餐厅内空气流通,特别是在烹饪时段,开启抽油烟机或开窗,以减少油烟和异味积聚。
6. **餐具管理**:确保所有餐具在使用前后都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使用餐具消毒柜是很好的选择。
7. **清洁布的分类使用与定期更换**:不同区域应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识的清洁布,避免交叉污染,并确保定期清洗和更换清洁布,避免细菌滋生。
8. **手部卫生提示**:在餐厅显眼位置设置“请勤洗手”等提示牌,鼓励员工和顾客在就餐前后洗手。
9. **定期检查与维护**:对厨房设备如冰箱、烤箱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防止食物残渣积累导致细菌生长。
通过这些小技巧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餐厅的卫生标准,为顾客提供更加安心、舒适的就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