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旖旎
又一连锁餐企开面馆!
面的赛道在今年如火如荼,无论是资本争相进军,还是瑞幸咖啡前创始人陆正耀的趣小面、肯德基开卖北京炸酱面,它成了餐企热捧的香饽饽。
近日,扎根北京40年的清真连锁品牌紫光园,也在北京开了一家社区面馆,采用“面+小吃档口”全新模式,最低9.9元一碗。
据悉,试营业期间80多平小店,月营收就已达60万元左右,还有5家店在筹备开业,未来一年,目标在北京开100家门店。
究竟紫光园是如何打造社区面馆的?
它的这种“面+清真小吃档口”模式,是否会成为面这个赛道的一批“黑马”?
今天,职业餐饮网记者对紫光园面馆区域负责人朱岩进行了专访,希望紫光园面馆的新探索能够为餐饮老板们带来新启发。
“面+小吃档口”
堂食+外带双驱动掘金社区面馆
紫光园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很熟悉,40年的清真餐饮连锁品牌,卖炒疙瘩、家常菜、还有各种清真小吃。
进军面的赛道,开的第一家面馆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1、开80平面馆,选址社区
紫光园新开的面馆,选址在朝阳区松榆东里社区街边门店,依旧是主抓社区客群,做社区面馆。
据朱岩介绍,目前面馆的面积在80平左右,未来的店也大多不会超过100平,都是精致小店。
2、堂食产品:5款招牌面+烤串+现做小吃
与别家面馆不同的是,紫光园的新面馆,分为堂食和外带档口两部分,门口设有10平档口。
而堂食区都是扫码点餐,扫描桌子上的二维码顾客自己下单。
堂食产品上,有5款面:有招牌红烧牛肉面(带肉的26元/碗,不带肉的9.9元/碗)+本地特色老北京炸酱面18元/碗+适合年轻人辣味牛肚拌面26元/碗+羊肉汆面22元/碗+鸡丝凉面18元/碗等;
还有和面最搭配的,烤串系列,羊肉串6元/串、烤鸡翅10元/串、烤鱼豆腐3元/串,烤大腰子28元/串;
除了面、烤串,还配有特色小吃,像是比较受热捧的现炸小酥肉、老北京特色水爆肚、小碗牛肉、羊肉汆儿等。
3、可外带清真小吃档口
还有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紫光园加入了“外带档口”。
外带档口以清真小吃为主,卤货、炸货为辅。
像是酱牛肉、鸡爪、特价扒鸡,还有甑糕、干炸小黄鱼等,都是社区客群特别喜爱的外带食品。
而其中部分小吃,像是干炸小黄鱼、蒜香鸡爪,顾客可以通过二维码堂食点单,档口会切配好装盘,给堂食顾客送到餐桌上。
4、无限续面、免费水果小吃
一进门就会看到欢迎招牌上写着,“紫光园三大承诺”:菜品不满意免费退换、免费续面、腊八蒜、水果等小吃免费吃。
与其他大多面馆,续面需要收费不同,紫光园在每碗保证半斤面的实惠以外,还推出无限续面。
店内设有免费小料台,顾客可以自行加水果、锅巴、腊八蒜等。
“面+外带档口”
社区面馆诞生新模式
今年街边8元兰州牛肉面,变身上海商场餐饮“新贵”,估值上亿。
面馆在慢慢颠覆以前的形象,但大多数面的连锁餐饮品牌,目前还在“商场”里探寻升级,比如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
作为北京40年清真餐饮品牌紫光园,这次不走寻常路,以“社区”为切入,开起社区面馆。
1、模式极轻:9个人,80平小店,月营收60万
“目前测试后,标准面馆只需要9个人,档口1-2个人,后厨约4-5个人,前厅服务人员3个人左右,未来也许会继续精减人员”朱岩说。
80平小店,总成本在60万左右,按目前一个月试运营看,营收60万,这样一家店三个月就能回本。
而且堂食和档口互相引流,双轮驱动,再加上轻模式,非常适合连锁扩张。
2、产品极简:5款面,20个SKU标准化加速复制
对于面馆品牌来说,终极目标肯定是成为大连锁,而从初级探索来看,紫光园的面馆从搭建模型开始就奔着连锁复制的方向。
当我们点开紫光园面馆的小程序,目前的产品搭配非常简单。
面+烤串+小吃,一部分堂食,一部分可外带。外带的效率也很高,不会影响堂食。
据悉,未来紫光园面馆也会把SKU控制在20款,6款面,14款烤串加小吃,不会做太多,这样的产品搭配非常适合标准化复制。
3、运营策略:私域社群拉新+引导大众点评+6.6元外卖骑手吃面
对于一家新开的面馆,怎么样能做到客流如织,试营业就爆火?
紫光园靠的是自己独有的运营策略:
A:已有私域社群拉新。
据朱岩介绍,紫光园本身就在北京的每个区域拥有积淀已久的私域社群,而且这些社群的活跃度很高,每开一家新店,或者出现一个新模式店都会在群里调动大家,开业活动、赠送礼品等,这样就第一时间为新店拉了一批顾客。
B:新店提前20天拉新送礼预热
除了已有区域社群,新店开业提前20天,新店也会做拉新动作,比如店员在附近社区发印有店长二维码的传单,赠送礼品,拉新入群。
C:9.9元实惠特价面,6.6元骑手夜间吃面营销活动
市面上一碗拉面也要在15元左右,紫光园特别推出了骨汤不带牛肉的汤面,售价只有9.9元,这是除海底捞十八汆的价格外,别的面馆无法实现的特惠。在价格上拥有了自己的壁垒吸引顾客。
除此之外,朱岩告诉职餐记者,他们会在晚上8:30-9:30推出骑手夜间优惠吃面活动,会拉骑手进群,进群的骑手可以在这个时间段用6.6元的价格吃上一碗实惠的汤面。
通过这些特价活动,私域社群搭建得又快,客群也越来越广。
D:引导顾客大众点评好评
在非火爆时段,比如上午刚开门,或者下午空闲时间,有顾客就餐,服务员会引导顾客大众点评好评,通过好评榜来收获新一波客流。
比如就餐后的小礼物、赠送一份档口小吃,鼓励顾客好评。
职业餐饮网总结:
面虽然是火热的品类,但是能跑出来,做成连锁品牌并不容易,比如陆正耀的趣小面的探索,还有很多遇到增长瓶颈的面馆品牌。
模式相对更轻、产品不复杂、又是主体客群所需,紫光园面馆“面+外带档口”新模式的探索,或许在寻找一个社区面馆新的突破口。
你看好紫光园的新面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月19日,封面新闻“3·15新经济诚信品牌”评选落幕,“互联网新消费”“旅游、出行平台服务”“金融科技”“共享生活”四大榜单正式揭晓。和府捞面上榜“互联网新消费”榜单,荣获高端面馆连锁品牌称号。
封面新闻“3·15新经济诚信品牌”榜单,是历经3月1日至15日,为期半个月对相关新经济领域品牌的百度指数、黑猫投诉指数和中译语通指数持续观测,通过消费热度、投诉热度和品牌热度三个方面对新经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变化的追踪后评选而出。
和府捞面作为中式餐饮的头部品牌,创立于2012年,开创性地以一碗“书房里的养生面”走进大众视野,通过独具书香韵味的中式用餐氛围、高品质的餐品设计收获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至今,和府捞面已遍布全国超60座城市,拥有400多家直营门店,品牌会员超1000万。
民以食为天,虽然只是一碗小小的面条,但做出特色,就会被资本看好。早先和府捞面宣布完成了近8亿元E轮融资,融资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之所以能持续获得融资,则是因为和府捞面与餐饮行业新变化紧密相关。
首先是餐饮行业整体市场潜力巨大。面食消费属于大众日常餐饮消费,具有消费频次高、长期性消费、消费稳定及回头率高等消费特征,这也是大众消费餐饮最基本的特点。《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快餐店近300万家,其中40%都是面馆。
其次,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的落实以及在扩内需的政策支撑下,未来市场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激活,餐饮市场的复苏空间也将进一步被打开。消费者对健康、口味的餐饮需求不断升级,连锁化、专业化、精致化的面馆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府捞面始终专注中国传统特色餐饮,一方面主打“草本浓汤,一碗养生”的经典传承,以“十年一碗面”的匠心为顾客打造汤鲜味醇的美味体验;另一方面,扎根中国文化,以中式书香元素向消费者传递中华文化美食的魅力,也让品牌在“国潮”热的推动下,迅速于年轻消费群体中“走红”。
凭借中式特色与高端品质,和府捞面在众多面馆品牌中独树一帜,与其他连锁餐饮品牌区隔开来,“刷新”了消费者对面馆连锁品牌的认知,并通过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强化与用户的情感链接,实现了品牌价值的快速增长。
除此之外,供应链管理及标准化出品是餐饮行业的共同经营难点,尽管面食标准化程度远不及火锅,但相较于中餐或者综合快餐等门店来说,面食的标准化优势、食材供应链管理优势都十分明显。和府捞面在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数据信息化等方面提前发力,以前瞻的行业眼光谋划布局,为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提前打通了供应链环节。
具体来说,和府捞面在2013年第一家门店开业前,就耗时三年时间,系统化构建产品供应链,建立了占地1.5万平米的中央厨房,用以支撑未来数千家门店的基本运营及全国范围内的冷链配送需求。此外,和府捞面还建立了可追溯体系,强化可追溯管理,保持食品品质透明稳定,守住品牌“安全线”。
2022年,随着10万平米的现代食品产业园正式落地,和府捞面不仅可以持续强化自身供应链,实现规模效益,还可对餐饮连锁行业进行精准赋能,提升产品品质标准,为餐饮连锁行业食品的安全与稳定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助推行业的升级发展。
依托强大的产品供应链与品牌运营能力,和府正打破自身边界,逐步落地多品牌战略,如横向发展阿兰家兰州牛肉面。同时,零售版块的“和府到家”已拓宽到零售消费场景,例如围绕过年推出的“和府到家年货礼盒”,5款主食、13种卤味组合搭配,线上线下都收到了众多好评。
不难看出,“面食”只是一个起点。未来随着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等能力的升级,和府也将持续强化中式特色与高端品质,挖掘中国传统特色餐饮的更多可能性,打造中华传统美食标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年以来,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动荡的国际局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承压之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向上突破的活力。
近日,本台记者深入到工厂、车间、商铺、制造业重镇、海关口岸等地深入调研,感受面对困难,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如何同心协力谋发展。从5月25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同心协力谋发展·一线调研》。
今天(25日),我们来关注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家连锁面馆,在疫情冲击下,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和政府扶持,一路闯关顽强生长的。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5月14日,南昌市开始有序恢复堂食,在老金记面馆,每天2000多元的营业额,让田静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负责人 田静:真的太开心了,总算是开放堂食了,我觉得我们也算是挺过来了。
而在两个月前,由于疫情反复,南昌全市餐饮企业暂停堂食,田静40多家面馆的生意瞬间进入了“寒冬”,大量新鲜食材无处消化。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负责人 田静:焦虑,因为我们40多家店,房租、水电、人工一个月80多万的开支,100多员工也要养家糊口。
< class="pgc-img">>南昌市某连锁面馆员工 黄磊:那段时间我们整晚整晚开视频会议,商量对策,一个办法不行再想一个,一个方案不行再换一个。
紧急开通线上小程序,搭建线上商城,那段时间,田静和每个员工几乎都是不分昼夜。
面条不好存放,大家就想办法将食材做成花样面点。可是,刚搭建的线上小程序和商城订单量有限,怎么办?
与田静同样焦虑的,还有这位40岁不到却有了不少白发的社区主任谢滨。他所管辖的社区是管控区,在防疫摸排中,一次并不太愉快的经历,让他结识了田静。
< class="pgc-img">>南昌市东湖区公园村党支部负责人 谢滨:其实我和田静也是不打不相识。政府发布公告要求所有餐饮店全部关停,我们第一时间去她店里要求她关停。当时她们员工情绪很激动,问我们员工工资怎么办?房租怎么办?大家起了争执,后来我们坐下来慢慢探讨这个事情。
沟通过后,谢滨发现田静的面馆可以生产面点,而她辖区内的居民也有外卖订餐的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方便了居民,也解决了田静的燃眉之急。
把每一单都核对一下就可以了,这是馒头、包子,对对,这个里面有六种东西。
附近几个社区听说有新鲜面点可以配送,也找到田静开展合作。面馆线上的销售从之前的个位数到后来的每天近100单,这让田静看到了希望。虽然还是入不敷出,但是她下定决心不裁掉一个员工。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负责人 田静:虽然那个时候100多号员工我全部留下来的话也力不从心。但是每次我走到店里去,即使是没有(顾客),但我的地面永远是干净的。操作台、厨房里面永远都是一尘不染的,他们(员工)看到我马上就说,田姐,我们把所有的料都备好了!那一刻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我觉得他们都在坚持,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不能裁员,我要紧紧地跟他们在一起。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员工 袁益丽:我当时心里特别感动,我以前还不太会做这些面点,我就赶紧跟着老师傅天天学、天天练,能多卖一点是一点,大家都是一起搭着肩膀往前走。
微光汇聚成希望的灯塔,让田静有了坚持的勇气。为了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破障清路”,南昌市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摸排,了解他们在疫情防控下遇到的困难,并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 class="pgc-img">>南昌市某连锁面馆老板 田静:政府找到我们,问我们有什么实际的困难,其实我们实际的困难也就是资金上的周转不灵。因为疫情突然断了所有的开支,政府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在网上申请贷款,并且给我们走绿色通道,之前可能申请贷款,15天甚至一个月都下不来,通过政府的帮助在7个工作日我们贷款就下来了。
除了加快贷款审批流程,南昌市政府给予了每个餐饮门店3000块钱真金白银的补助,对于符合相关标准的,还予以减免三个月的店铺租金。对于不会上线外卖的餐饮店,政府提供一对一专业的服务。
< class="pgc-img">>南昌市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党工委书记 黄征:我们带了专业的直播以及推广团队,来帮助企业提升专项数字化运营能力。截至目前,我们整个推广团队已经服务企业126家。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负责人 田静:对我们来说非常温暖特别感动,因为不是我们一个人在战斗,是政府跟我们站在一起,大家是一起在战斗的。
感受到各方温暖的田静,也想把温暖传递,她找来股东商量,推出免费餐,为那些在疫情期间辛苦忙碌的快递员和抗疫工作者送去温暖。
让田静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温暖举动,被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和转发。
< class="pgc-img">>南昌市老金记面馆负责人 田静:当时我看到一条留言,他是说只有大家手拉手,你拉我一把,我拉你一下,才能够一起去共渡这个难关。
< class="pgc-img">>南昌市东湖区居民 谢有方: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温暖,所以我特意过来支持一下,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是只要大家都守望相助,没有什么能够打败我们。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岳群 乔亚美 李欣 宋大珩 熊传刚 郭一淳 殷一元 杜曦晨 张润泽 江西台 南昌台)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