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也能做奶茶?
最近,伏小桃以“广式腐竹糖水”为灵感,研发、推出了两款“腐竹麻薯”新品。一经面市就被网友广泛讨论,引发一波产品热度。
腐竹做的奶茶,到底是什么味道?频频出现的小众食材,茶饮店怎么用才能卖得好?
腐竹也来做奶茶
茶饮圈又有新食材
最近,有品牌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腐竹麻薯。
12月9日,伏小桃推出两款新品:腐竹麻薯咸奶茶和腐竹麻薯豆乳茶,单价17~21元。
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大为震惊”:做菜能香出奇迹的腐竹,竟然能做成奶茶。
伏小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这两款新品的灵感来源于广式腐竹糖水。
在广东,人们是用腐竹搭配上莲子、花生、百合煮糖水;伏小桃这次的新品,则大胆将腐竹切为小段泡发后与麻薯同煮,让原本软糯麻薯多了一些咀嚼感,腐竹也融合奶茶的香气,层次更加丰富。
小红书上,不少网友在喝之前都觉得是“黑暗料理”,但尝试之后被特别的口感征服,纷纷表示,“有亿点点惊喜。”
伏小桃相关负责人也告诉我,尝试过新品的消费者都表示腐竹和麻薯很搭,好评度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其实,这两年市面上已经出现不少以小众原材料为灵感研发的产品。比如,今年夏天火起来的“荆芥柠檬茶”、“汤圆美式”,刺梨、莲雾、木姜子油等小众原材料也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这些消费者从没尝试过,或者之前完全不搭的产品,却让他们直呼上头。
茶饮创新需求之下,有品牌着力于挖掘小众原料,不断刷新消费者对一杯饮品的认知。但是小众食材做奶茶,要如何打破消费者对食材的固有概念,在“尝鲜”心理过去后,提升销量、复购?
大米、毛豆、木姜子油…
小众食材真的好用吗?
今年,伏小桃上的很多新品,都是从各个地区寻找小众材料作为研发灵感。“选材”十分出人意料:
比如,用大米和牛奶熬煮“米布丁”,做成一杯可以喝的大米饭“米布丁奶茶”;
以老北京豆汁儿为灵感研发的北京限定“毛豆奶昔”,是用熬煮过的毛豆,与牛奶、香草冰激凌搅打而成。
还有新疆奶皮子、延边米酒、木姜子油也被融入到一杯饮品中。
传统风味奶油米酒饮
>伏小桃相关负责人表示,把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小众食材融进饮品中,是品牌一直以来的研发思路。
拆开来看,小众原料最独特的优势是“小众化”——把平时很少运用到茶饮中的原料拿去做饮品,能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猎奇心理,从而快速引起话题,带动消费热度。
从研发角度考虑,伏小桃选择从“地域性”入手,寻找茶饮风味的灵感,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创新,也有助于品牌形成专属系列感,把产品带入更高的研发维度。
同时,发掘地域特色也是与本土文化相连接,为消费者打造“集体回忆”,赋予品牌新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好用方式。
但是,小众原料也有很明显的缺陷。
对生姜、毛豆等,消费者熟知但形成了固定认知的食材,放在饮品中,难以打破“印象中的味道”,消费者可能并不会买单尝试。
而木姜子油、酸木瓜等本身小众的原料,还要考虑建立消费者认知、提升口感接受度、“尝鲜心理”过去后的复购问题。
如何克服这些短板呢?我观察了这一年各个品牌用小众原料研发出的饮品,总结了3个破圈思路。
做火一个小众概念
有这3个思路
1、概念重塑:让普通食材变得“高级”
这两年,豆乳类产品十分活跃。
但在这个产品上架前,豆类产品极少出现在原料清单,很多研发认为“黄豆类产品太大众、价值感低”,一听“就不是很贵”的感觉。
但豆乳产品在推出时,重新做了“概念塑造”—— 定义为“豆乳”,而不是豆奶或豆浆,利用这个既有的认知去传播,能提升产品的价值感。
CoCo都可很早之前推出的柠檬雪耳蜜、莓莓雪耳蜜摇摇冻等,也是将“银耳”重新起名雪耳。
类似地,大米、毛豆等原料也有相同的属性,在应用输出时,可以借助新概念做微创新,对经典产品线重新激活。
2、“限定”标签:找到一个专属记忆点
小众原料在营销上有很强的优势。
以水果为例,可以挖掘本身属性,有针对性地突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性,放大营销空间。
比如,沪上阿姨推出的刺梨系列饮品,对刺梨“维C之王”的属性进行宣传,让注重健康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
12月2日,百分茶上新热饮“藕知菱暖”,将莲藕和菱角两个不常见的元素应用到新茶饮上,结合“水生植物热饮”的概念,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另外,不少水果、原料只合适季节、地区上架,贴上“季节限定”“区域限定”“家乡味道”的标签,也能很好解决小众问题,给消费者营造“稀有感”。
百分茶的“藕知菱暖”就在“水生植物热饮”的基础上,与本土文化相连接,赋予了产品更丰富的内涵。
3、小众原料造话题,大众产品保风味
概念、营销吸引客源之后,能留住消费者的最关键因素是好不好喝。
资深研发都知道:以多数消费者的口感偏好为依据,被市场验证过,接受度高,复购好的口味最不易出错。
所以,以消费者熟知的大众风味做基础,叠加小众特色,以增加口感层次,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今年夏天大火的“荆芥柠檬茶”,以柠檬为主风味,用荆芥做风味上的叠加,让香气更饱满,层次更丰富。
手打荆芥柠檬茶
>咖门第四届新饮力新茶饮大赛成都区域赛上,冠军选手杜燕的创意茶饮作品《旺兔水》,加入了木姜子油,同时用苹果、柠檬、西柚的酸,中和木姜子油的辣感,效果也很不错。
这次,腐竹麻薯系列也针对消费者做了口味上的调整,伏小桃相关负责人透露,腐竹麻薯豆乳茶,用豆制品腐竹搭配豆乳,强化了“豆香”这个记忆点,让整杯饮品口感更加醇厚,也更易于消费者接受。
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行业来说,小众和大众,可能只在一夜之间。
比如竹香乌龙茶,原本只是一个小众风味,但被品牌发掘后,现在风靡整个行业。
这个做法虽不至于“盲目跟随”,但把小众原料推向大众化,是品牌寻求出圈的可借鉴思路。通过带火小众原料,引发行业潮流,进而建立市场认知、积累品牌资产,也是品牌产品力的最好印证。
ello,大家好!我是小兔奔跑茶饮学堂的海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款网红阿华田波波的制作方法
阿华田混合香浓鲜牛奶,搭配Q弹黑糖珍珠
热饮香甜浓郁,回味还带着一丝黑糖焦香
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进入制作环节吧
先附上饮品配方
< class="pgc-img">>第1步:先在雪克杯中加入50ml开水,再加入60g阿华田粉,用吧更勺搅拌均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2步:接着加入25ml牛奶、30ml淡奶油,继续搅拌均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3步:将调好的奶底倒入加热杯中,再加入100ml开水,然后用蒸汽机加热至55℃~60℃之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4步:在出品杯中加入1勺麦酷酱,然后在杯壁上涂抹出纹路,再加入50g黑糖珍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5步:将加热好的阿华田奶底倒入出品杯中至八分满,再加入芝士奶盖至满杯,最后撒上阿华田脆脆装饰,这款饮品就做好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浓郁的巧克力麦芽香混合着浓郁的奶香
简直是芝士奶盖的完美搭档,加上香脆的阿华田脆脆
以及杯底香甜Q弹的黑糖珍珠,多重口感的完美体验
了解更多茶饮产品制作以及开店干货,就在【小兔奔跑茶饮学堂】
记得“一年销量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吗?
艾媒网获悉,近日,香飘飘董事会秘书勾振海表示“在香飘飘内部是有一个计划的”,他们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香飘飘做到100亿的规模,但会比较谨慎。他续称,在快消品行业,年营收几十亿的香飘飘只能算“小公司”。随着新产品推出和产能的释放,以及股权机制的建立,这个增长在慢慢铺垫。
香飘飘暂不进入奶茶连锁店行业
香飘飘在发展早期,用“一年销量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语迅速被为大众熟知。2005年到2016年,香飘飘仅依靠旗下热饮系列的固体杯装奶茶产品营收达到23.9亿元,净利润约2.7亿元。2017年,香飘飘在“奶茶第一股”的光环中上市。
但仅靠杯装奶茶打天下,产品结构单一迟早会面临危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软饮料产量下降。与此相应,在新中式茶饮兴起的冲击下,粉末奶茶式微,逐渐走向衰落。目前,香飘飘也在往非冲泡的冷饮方面发展。
有意思的是,勾振海强调,香飘飘重申暂时不会做线下门店,并称在这一块领域要求和精力是香飘飘目前不具备的。勾振海认为,即使是将来要做,也不是进入奶茶连锁店行业。“这个行业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业园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不同,而目前国内奶茶连锁业其实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基因,背后设计系统、管理运营机制都应该要求很高,可能3、5年甚至10年并不一定赚大钱。”
奶茶店存活率低
各大知名品牌瞄准这块大蛋糕,相继入驻我国的奶茶行业,抢夺市场份额。2004年,CoCo都可奶茶进入中国疯狂扩张;2006年,快乐柠檬进驻上海手工制作鲜奶茶;2007年,街客上海开店,珍珠奶茶爆红;2011年,1點點进驻,现煮奶茶推出,网红奶茶开始布局;2014年,贡茶入驻,奶盖奶茶兴起;至2015年,当红网红奶茶如喜茶、奈雪の茶、八波茶等入驻,奶茶行业品牌格局初立。
入局的品牌多了,奶茶行业竞争态势自然也就越发激烈。奶茶品牌同质化、新的奶茶品牌同时还在不断进入等情况下,奶茶店存活率低,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可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
据统计,在2017年,奶茶店的存活率不到两成,开店数为9.6万家,关店数却高达7.8万家。或许,勾振海所预测的10年内不一定赚大钱也许是行业现状。
奶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但是,这是不是就代表这奶茶行业已经没有优势和活力了呢?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的年轻一代正是奶茶行业的消费主力军,那么未来,奶茶行业还将朝着那些方向发展较有可能“赚大钱”呢?
艾媒咨询分析师给出了几个权威答案:
一是重视奶茶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健康诉求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现代消费者对于食品健康的诉求升级,健康、高品质奶茶成为消费者不可忽视的需求。据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显示,其所抽样51种现制茶饮料(奶茶)中20种无糖奶茶全部含糖,含糖量在1.2~5.0g/100ml之间。奶茶中的糖、咖啡因与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肥胖。
目前来看,健康清淡是消费的主流方向,且市场需要进一步培育。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原材料健康诉求强烈而茶叶和水果受气候和种植环境影响较大,上游供应链的严格把控成为产品品质稳定的保证。
二、多元化消费体验或成提高奶茶品牌差异化与产品溢价关键
消费者具有多样化消费需求,单一的奶茶模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口欲之欢,奶茶品牌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多元化升级,满足客户需求。首先,销售模式有待多元化,“茶饮+零食/水果+周边”特色销售搭配模式或成未来奶茶行业发展方向之一。
其次,特色主题的精品、配件、海报构建下的奶茶店空间设计能够提升消费体验,成为品牌差异化和产品溢价的重要部分之一;最后,针对具有养生需求的客户群体,提供有健康理念的果蔬饮料和天然理念的草本饮料能够提高客户粘性,增加品牌价值。
三、产品、门店设计与营销模式创新是维系奶茶行业生命力所在
奶茶作为快消品,需要不间断推出当季爆款饮品,以平滑奶茶销量季节性波动大的问题产品方面,不同口味私人订制、产品造型的时尚设计等,可以保持客户粘性以及品牌认可度;门店设计方面随着奶茶产品高端化发展,门店设计格调逐渐为消费者所看重,门店的安静舒适设计风格为年轻客户所追求;营销模式方面,充分利用社交网络营造爆款,将喝奶茶变成了符号消费,以客户评分体系作为绩效考核标准迎合客户的关键。
来源: 艾媒网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