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上了几年班之后,在一个朋友的撺掇之下,二年前义无反顾进入餐饮行业(就一小面馆)从收支平衡苦苦撑到现在微有盈利。我想说说自己对餐饮业的看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从事这行的老板们和即将或者想从事这行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餐饮是我认为最为完美的商业种类,较低的资金门槛,稳定的现金流水,五成左右的毛利率,依靠技术与服务实现价值。这么多要点综合在一起决定了餐饮行业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精力的行业,非常公平的按劳所得,多劳多得。
这几年都说生意难做,做什么都不挣钱。在这种大环境下,现金流的餐饮业无疑是一种风险低,收益尚可的行业。故我进入了。
我自己把餐饮模式分为五种:小摊贩,生活服务,特色餐饮,高端服务,连锁品牌。
一、小摊贩,是目前我最推崇的初期餐饮从事人员尝试的模式。
餐饮核心运行系统:采购、加工、烹制、销售一应俱全。投资少,流动性高,风险极低(城管、人流量)
< class="pgc-img">>1、 采购:无论如何,先找到合适的货源供应商(肉类、蔬菜、干杂),最好结交一个餐饮业熟悉采购的朋友,让他推荐。这里就一个字:抠。一毛两毛都要抠。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行业,有旺季有淡季,生意有好有坏,熬的下来的才是赚钱的,降低的成本都是自己荷包里的利润。
与供货商建立信任关系,尽量把货款一周一结或者一月一结(不要一去就拖人家货款,前期耿直一点,付款爽快)同时保证自己现金流充裕,方便核算经营成本和利润。
学会辨别原材料的好坏,到每种品牌调味料做出味道的差别(这个非常关键)
2、加工:熟能生巧。切菜洗菜备菜打合流程要精减时间,保证高效。配菜要标准化,精确到多少肉多少菜(靠天赋和经验,实际经营过程中时间不允许你去计算,都是用手抓,凭感觉)
3、烹制:高效、稳定除此之外无话可说。
4、销售:伸手不打笑脸人,做生意有亲和力的老板多少都占个优势,尽量记住你的客人的习惯,对于回头客千万要服务周到(活广告)
之所以推荐新人去当摊贩,主要是学费够低,体验最高。餐饮有几个极限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突破的。这个行业火候决定着你的钱途。
一开始调整心态(一天卖600,第二天卖100块,三天不开张你还想做这一行吗?)、味道及稳定度(今天非常美味,明天人家吃上去就很难吃)、产出效率(从一个人几分钟产出一份到一个人一分钟产出几份)
最重要的是学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强度重复机械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还要保持思考与创新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二、生活服务类(早中晚主食类),这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模式如炒菜、中餐、面馆等
< class="pgc-img">>投资大概20万上下(看店面的转让费跟租金,城市之间差距也大,装修中等即可,现在已经很多商家有品牌及广告意识)店面选址一定要找人流量大,靠近写字楼、社区、工厂集中区等的地方。这种店很多时候也是夫妻店,很多功能岗位不需要划分那么明显。
中餐就两个厨师一个墩子,两个服务员带洗碗,面馆就一个炒料师傅加一个挑面师傅。什么西式汉堡最好不做。利润以粉米线面条最高,炒菜次之,砂锅套餐等看情况而定。
老板解决采购和收银,对师傅好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全靠他帮你挣钱,算好毛利润,有几个参考指标:米饭出货量,面条出货量,一般一斤米出两到三份,一斤面出三到四份,每天以出货量算核算收入情况,成熟了就可以委托供货和收银了。毛利润一定保持稳定,不稳定就要跟师傅好好聊聊了。
强调出货质量与速度,中午就一个小时左右,写字楼区晚上就惨淡了,所以中午是必须做到一天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没什么技术难度,关键是心态:熬的住、亏的起、看得开。什么分店、连锁、上市没有计划和机遇就不要想了,3年为一个周期,前3个月如果生意没起色,回头客少那就基本上死掉了,要么换厨师要么换项目,第一年小亏当赚,第二年回收成本,第三年开始盈利,一个40到80平的店一年10万到20万的利润算是很普通,挣得辛苦钱而已。
细节的东西,前面两个体验基本上算是面面俱到了,往后面走的餐饮模式就不是一个门外汉能驾驭的了,要么有超高的手艺,要么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还要有牛逼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最关键:想清楚挣的是什么钱(懂了这个才知道如何去经营)
三、特色餐饮:挣吃货的钱
食色性也,味觉是五觉里产生快感性价比最高的一项。
项目:选择某一个菜品、食材、甚至单一到某一道菜做精做细做到无可挑剔...手艺可以是家传的,朋友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或者请的厨师,但味道一定是一个字:绝。
< class="pgc-img">>关于“绝”字,内涵就多了。不过至少品尝起来有卖相有味道,享用前后都有值得品头论足的东西。一道菜你做上十年,二十年自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别人摸不着的法门,以及那沉浸在岁月里足以跳动味蕾的精华。天赋可以让这个时间变短,但绝不是一两年能拿得出手的。
我遇到几个师傅,年纪最小的两个25岁,一个下粉下了九年,一个凉菜做了7年;做面条的师傅30多岁,挑了20年面,跑了大半个中国。
有的人做这一行一辈子,也就打个边角,配配菜,选师傅不要选靠这行糊口的,要选做这行开心的。简单一点,开业前三天,他会从厨房里跑出来问客人感觉如何,那么这个师傅至少对自己的活是挑剔的。
拉上这样一个师傅,给他应有的股份(视投资而定吧,3万以下的投资至少50%,20万以下的10%-30%,以上的最低10%,再大的就采用厨房承包制吧,股份之外依旧有基本工资的)投资小就准备好几万块钱房租人工亏损的费用,没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养不起生意的,投资大就找个人气旺的地方加上10%左右的广告预算和40%左右的周转资金开干。
目标:3-5年时间养店,赚三辈子的钱
题外话:邪道怎么走——技术流:禁用添加剂(好多称之为秘方的精髓),最常见的:罂粟壳,吃过一些很火的店,不管面也好,火锅也好,还是炒菜,门庭若市,从早到晚排着队吃,吃起来觉得很好吃,就是说不出好吃在哪里,另外一个判别标准:鲜,并且越吃越饿,吃完了会想,饿的时候会特别想吃,虽然不能说人家一定用了这东西,但多半有这个可能。剩下的食品添加剂:增鲜、增香、增色、亚硝酸盐什么的,自己慢慢捉摸配方吧。
做这一行,师傅最重要,不要为了开店而开店,有了真本事,自己能驾驭的师傅才有了开店的资本。这一行里干三个月转身就走的大厨比比皆是。
种类选择:鸡、鸭、兔、鱼、边角(掌、翅、蹄)、内脏最容易有特色,做出独特的味道(一般这些都是重口味,混搭在一起的风格,对食材的品质、新鲜程度要求不高,味道的稳定性最容易把握,开个玩笑:盐瓶掉锅里了都有办法救)鸡鸭鱼兔基本上公认的食材成本最低,容易做出利润,控制成本。以爆炒、红烧、猛炖为多,火锅类就更轻松,全靠炒料了。除此之外各地家常菜系做出风格做出水平,都是金饽饽。
只要味道是有信心的,哪怕前三个月没生意当老板的也要稳如泰山,师傅的工资照发,而且还要多给一些“辛苦费”,人品不差的师傅基本上这辈子都肯跟着你干。
老板、跑堂把好服务关,不要得罪客人,一年到三年时间必定名声在外。(现在信息太方便了,微博、朋友圈,抖音视频。只要你好吃,这些吃货就是免费的广告)
四、高端服务:逼格要够,门路要广,挣的是服务的钱
自己没有机会接触,简单说下个人看法:
做的起高端餐饮的,无一不是政商通吃的人物,不是当地名媛也是上层社会说得出名号的。
< class="pgc-img">>现在不缺成熟的餐饮管理公司,按投资、按档次匹配就行了。
打理好人脉关系才是重点,政府、企业、朋友签单怎么收,何时收,收多少都是绞尽脑汁的事情。供货商的货款怎么拖,怎么砍,怎么赖都要做好万全的打算。
至于管理:一个眼光卓越的经理,一个值得托付的掌厨,你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源源不断的投入money,打理各路人脉关系。
五、连锁品牌:每个餐饮老板的终极目标
真正有价值的连锁品牌都是玩资金的项目,把前三个模式任中选一个项目,做出规范化、流程化、控制好稳定的渠道、物流、运营成本,味道十年如一日,不需要你出钱,会有数不清的资本找到你、包装你。
< class="pgc-img">>餐饮做到企业化了都是程序化的事情,餐饮公司、管理团队跟酒店管理一样都是最成熟的商业模式。企业的命脉是现金流与资金流转,食品安全说实话,保证吃不死人就很行了。
伪连锁品牌:挣加盟费。
传销式的餐饮品牌,多数大快餐路线(投资少,迎合大众发财梦)。
机缘巧合or处心积虑做火一家店,然后打出加盟广告,一年开出10多家连锁不是梦(什么?原来单靠加盟就能挣几十上百万一年了,还做TM锤子生意啊,一年365天几乎360天无休息,不是走投无路或者万分热爱,谁愿意做这一行啊)每年数不清的连锁品牌出来又倒下,也有职业人士专职做这行生意。
说下套路吧:选择闹市区重金打造一个铺面,随意一个快餐种类或者特色小吃,价格低廉,味道还行,依靠排队的托和职业吆喝人士打造出异常火爆的生意景象,控制产品出货量(实际上排队的大多要等很长时间)。
做到以上几点,准备好加盟电话和加盟全套设计,骗的人一愣一愣的,牛逼的还可以在二级城市投放电视广告,组织投资参观团队,一年开个几十个加盟店不是梦,一个加盟店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算算投入:铺面加装修和设备一年不超过80万,人工20万,盈利十分可观。
个人感悟:
总之入这一行,做小不做大,做精不做多。当老板的了解渠道、味道、利润、经营模式就可以了。再浇盆冷水:换命钱起早贪黑,全年无休,生意这东西,关了门也就断了财路了。
注意:这是一门可以数万投资,年入十万百万的生意,凭的是本事不是一腔热血,任何投资,利润率在30%就很不错了,多出来的利润要么你花费了资源,要么你拼了命。
一路走来,捅过下水道,天天倒泔水,为熬一锅汤头守到半夜三四点,清晨6、7点就要去批发市场采购材料,亲力亲为,流下的汗水换来疲惫,得到的结论是:干体力活难有翻身日。
每天买菜、备菜、炒菜、打扫卫生,剩余的休息时间睡觉都不够,脑袋都在斤斤计较一分一毛支出与盈亏,心都钻到了钱眼里,哪里看得到前景,平复得住心情,规划的大作为只能是茶余饭后的春梦,撸一撸精神上享受一番罢了。
真正能有作为的几个要素:诚信、自信、资金、资源、眼界缺一不可,经营、管理到头来殊途同归。现在经过二年的摸索,自己已经基本不用亲力亲为,下一步就是想好怎么开分店,怎么做加盟之类的。
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这二年基本没有收入,他们一直鼓励我,最起码我没有生存压力,也感谢自己,自己坚持下来了。
没有大毅力者,此行慎入!
>2元的中药面包、38元的中药冰淇淋销售火爆,有消费者质疑——
中药餐饮,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中药茶饮、中药咖啡、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最近,一股“万物皆可入中药”的风潮在餐饮行业大火。当年轻人喜欢的食品饮品加入中药成分后,似乎增加了一重养生元素,因此大受欢迎,销售火爆。
伴随中药餐饮逐渐“火出圈”,也有消费者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喝中药都要按照剂量服用,奶茶、面包里的一点点中药成分有用吗?中医忌寒,罔顾食物相生相克的中药冰淇淋真的可以起到养生作用吗?
与此同时,还有消费者反映,号称添加了中药成分的食品饮品,价格往往较高。市面上,38元一个的中药冰淇淋、52元一个的中药面包售价普遍远超同品类商品。那么,中药餐饮是真有养生效果,还是一种营销噱头?对此,记者展开了采访。
中药餐饮“火出圈”
太阳通明茶、太阴相思茶、枸杞百香柠……8月2日,记者在北京一家中药茶饮店看到,标有“药食同源”的展板清晰可见。店内背景墙上,透明玻璃相框里展示着葛根、人参、天麻、肉桂等中药材。在点餐区一侧,五六个大容量煮茶壶排成一列,不同种类的药材在壶内熬煮,药香四溢。多位年轻人坐在用餐区的椅子上,享用着手中的饮品。
该茶饮店饮品单显示,店内饮品主要分为奶茶、果茶、现煮茶三大类。据店员介绍,店内共有26款饮品,每款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
在另一家饮品店,记者看到,店内除了有“晚安水”“元气水”等中药茶饮,还推出了“枸杞拿铁”“紫苏山楂美式”等含中药成分的草本咖啡,单价在20元~40元之间。“现在喝咖啡的消费者很多,热衷养生的年轻人也很多,因此我们将中药和咖啡进行了结合。”店员介绍道。
“我喜欢尝试新事物,中药奶茶算是中药和奶茶的跨界结合体。”在北京上班的李子曦周末逛街时,被一家中药奶茶店吸引。她告诉记者,这种新颖的组合给她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平日喜欢喝奶茶的她立刻下单,点了一杯店内销量最高、据称含有灵芝成分的饮品。“味道可以接受,有淡淡的草香气。”李子曦说。
不仅是茶饮和咖啡,近两年,面包、火锅、冰淇淋等多种食品饮品中都出现了中药的身影。将中药和雪糕相结合打造的中医雪糕,黄芪养生包、荷叶消暑包等养生系列面包……各种主打新中式草本概念的中药餐饮,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高价中药餐饮只能“浅尝辄止”
年轻人对养生的重视,是推动中药餐饮兴起的重要因素。《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
不过,对于中药餐饮是否真的有养生功效,又是否物有所值,不同消费者也有不同的体会。
当被问及对中药奶茶养生效果的看法时,李子曦告诉记者:“我希望吃食材健康的东西,饮品名字里有灵芝两个字,听起来就很健康。至于是否真的有效我并不清楚,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
和李子曦不同,王欣苒对中药餐饮的功效抱有期待。刚工作不久的王欣苒是一位“面包控”。前段时间,她所在公司的附近新开了一家中药面包店,因为工作压力大,王欣苒每次都会买加入人参等食材的吐司,希望在大快朵颐的同时,自己的气血能足一点。
然而,吃了几次之后,王欣苒觉得身体上没有任何变化。至于以后是否会继续回购这款面包,她说,52元一个的价格让自己“浅尝辄止”。王欣苒表示:“甜度不高,价格却很高。偶尔吃几次还行,经常吃花销太大。”
噱头大于实际功效
“中医一直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北京石景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任芳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在养生防病方面很有优势。但对于中药餐饮,任芳表示:“噱头大于实际功效。”
任芳认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各异,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健康与味道好之间也不容易平衡。
“目前来看,这些新兴的中药餐饮更多以宣传养生观念、心理安慰和文化认同为主。”一位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提醒,中药餐饮不等同于药品,消费者要保持理性。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认为,商家要诚信经营,不能只注重营销噱头,一味地将中药元素简单粗暴地加入产品中,更不能因为添加了中药成分就定价虚高。他同时提醒,商家应注意药材的品质,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药品监管法规,更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养生在于平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任芳表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生的关键。“如果一边暴饮暴食、昼伏夜出,一边又想通过吃几顿中药餐饮来养生,是不现实的。”(记者 肖婕妤 高惟彤)
来源: 工人日报
上方“餐饮公会”↑进入后台
回复【我要入群】,备注餐饮店名
加入VIP社群~
毕业上了几年班之后,在一个朋友的撺掇之下,二年前义无反顾进入餐饮行业开了一个一小面馆,从收支平衡苦苦撑到现在微有盈利。
开了这两年面馆,我想说说自己对餐饮业的看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从事这行的老板们,和即将或者想从事这行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餐饮是我认为最为完美的商业种类,较低的资金门槛,稳定的现金流水,五成左右的毛利率,依靠技术与服务实现价值。这么多要点综合在一起决定了餐饮行业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精力的行业,非常公平的按劳所得,多劳多得。
这几年都说生意难做,做什么都不挣钱。在这种大环境下,现金流的餐饮业无疑是一种风险低,收益尚可的行业。故我进入了。
我自己把餐饮模式分为五种:小摊贩,生活服务,特色餐饮,高端服务,连锁品牌。
小摊贩
小摊贩,是目前我最推崇的初期餐饮从事人员尝试的模式。
餐饮核心运行系统:采购、加工、烹制、销售一应俱全。投资少,流动性高,风险极低(城管、人流量)
1、 采购:无论如何,先找到合适的货源供应商(肉类、蔬菜、干杂),最好结交一个餐饮业熟悉采购的朋友,让他推荐。这里就一个字:抠。一毛两毛都要抠。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行业,有旺季有淡季,生意有好有坏。
熬的下来的才是赚钱的,降低的成本都是自己荷包里的利润。
与供货商建立信任关系,尽量把货款一周一结或者一月一结(不要一去就拖人家货款,前期耿直一点,付款爽快)同时保证自己现金流充裕,方便核算经营成本和利润。
学会辨别原材料的好坏,到每种品牌调味料做出味道的差别。(这个非常关键)
2、加工:熟能生巧。切菜洗菜备菜打合流程要精减时间,保证高效。配菜要标准化,精确到多少肉多少菜。靠天赋和经验,实际经营过程中时间不允许你去计算,都是用手抓,凭感觉。
3、烹制:高效、稳定,除此之外无话可说。
4、销售:伸手不打笑脸人,做生意有亲和力的老板多少都占个优势,尽量记住你的客人的习惯,对于回头客千万要服务周到。回头客是活广告。
之所以推荐新人去当摊贩,主要是学费够低,体验最高。餐饮有几个极限是需要时间和经验去突破的。这个行业火候决定着你的钱途。
一开始调整心态(一天卖600,第二天卖100块,三天不开张你还想做这一行吗?)、味道及稳定度(今天非常美味,明天人家吃上去就很难吃)、产出效率(从一个人几分钟产出一份到一个人一分钟产出几份)
最重要的是学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高强度重复机械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还要保持思考与创新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生活服务类
生活服务类(早中晚主食类),这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模式如炒菜、中餐、面馆等。一般都是社区店。
投资大概20万上下(看店面的转让费跟租金,城市之间差距也大,装修中等即可,现在已经很多商家有品牌及广告意识)
店面选址一定要找人流量大,靠近写字楼、社区、工厂集中区等的地方。这种店很多时候也是夫妻店,很多功能岗位不需要划分那么明显。
中餐就两个厨师一个墩子,两个服务员带洗碗,面馆就一个炒料师傅加一个挑面师傅。什么西式汉堡最好不做。利润以粉米线面条最高,炒菜次之,砂锅套餐等看情况而定。
老板解决采购和收银,对师傅好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全靠他帮你挣钱。算好毛利润,有几个参考指标:米饭出货量,面条出货量,一般一斤米出两到三份,一斤面出三到四份。每天以出货量算核算收入情况,成熟了就可以委托供货和收银了。毛利润一定保持稳定,不稳定就要跟师傅好好聊聊了。
强调出货质量与速度,中午就一个小时左右,写字楼区晚上就惨淡了,所以中午是必须做到一天收支平衡甚至盈利。
没什么技术难度,关键是心态:熬的住、亏的起、看得开。什么分店、连锁、上市没有计划和机遇就不要想了。
3年为一个周期,前3个月如果生意没起色,回头客少那就基本上死掉了,要么换厨师要么换项目,第一年小亏当赚,第二年回收成本,第三年开始盈利,一个40到80平的店一年10万到20万的利润算是很普通,挣得辛苦钱而已。
细节的东西,前面两个体验基本上算是面面俱到了,往后面走的餐饮模式就不是一个门外汉能驾驭的了,要么有超高的手艺,要么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还要有牛逼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最关键的是想清楚挣的是什么钱,懂了这个才知道如何去经营。
特色餐饮
特色餐饮,就是挣吃货的钱。食色性也,味觉是五觉里产生快感性价比最高的一项。
项目:选择某一个菜品、食材、甚至单一到某一道菜做精做细做到无可挑剔...手艺可以是家传的,朋友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或者请的厨师,但味道一定是一个字:绝。
关于“绝”字,内涵就多了。不过至少品尝起来有卖相有味道,享用前后都有值得品头论足的东西。一道菜你做上十年,二十年自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别人摸不着的法门,以及那沉浸在岁月里足以跳动味蕾的精华。天赋可以让这个时间变短,但绝不是一两年能拿得出手的。
我遇到几个师傅,年纪最小的两个25岁,一个下粉下了九年,一个凉菜做了7年;做面条的师傅30多岁,挑了20年面,跑了大半个中国。
有的人做这一行一辈子,也就打个边角,配配菜,选师傅不要选靠这行糊口的,要选做这行开心的。简单一点,开业前三天,他会从厨房里跑出来问客人感觉如何,那么这个师傅至少对自己的活是挑剔的。
拉上这样一个师傅,给他应有的股份(视投资而定吧,3万以下的投资至少50%,20万以下的10%-30%,以上的最低10%,再大的就采用厨房承包制吧,股份之外依旧有基本工资的)
投资小就准备好几万块钱房租人工亏损的费用,没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养不起生意的,投资大就找个人气旺的地方加上10%左右的广告预算和40%左右的周转资金开干。
目标:3-5年时间养店,赚三辈子的钱
做这一行,师傅最重要,不要为了开店而开店,有了真本事,自己能驾驭的师傅才有了开店的资本。这一行里干三个月转身就走的大厨比比皆是。
种类 可以选择:鸡、鸭、兔、鱼、边角(掌、翅、蹄)、内脏最容易有特色,做出独特的味道(一般这些都是重口味,混搭在一起的风格,对食材的品质、新鲜程度要求不高,味道的稳定性最容易把握,开个玩笑:盐瓶掉锅里了都有办法救)
鸡鸭鱼兔基本上公认的食材成本最低,容易做出利润,控制成本。以爆炒、红烧、猛炖为多,火锅类就更轻松,全靠炒料了。除此之外各地家常菜系做出风格做出水平,都是金饽饽。
只要味道是有信心的,哪怕前三个月没生意当老板的也要稳如泰山,师傅的工资照发,而且还要多给一些“辛苦费”,人品不差的师傅基本上这辈子都肯跟着你干。
老板、跑堂把好服务关,不要得罪客人,一年到三年时间必定名声在外。现在信息太方便了,微博、朋友圈,抖音视频都用起来。只要你的东西好吃,这些吃货就是免费的广告。
高端服务
高端服务:逼格要够,门路要广,挣的是服务的钱。自己没有机会接触,简单说下个人看法:
做的起高端餐饮的,无一不是政商通吃的人物,不是当地名媛也是上层社会说得出名号的。
现在不缺成熟的餐饮管理公司,按投资、按档次匹配就行了。
打理好人脉关系才是重点,政府、企业、朋友签单怎么收,何时收,收多少都是绞尽脑汁的事情。供货商的货款怎么拖,怎么砍,怎么赖都要做好万全的打算。
至于管理,一个眼光卓越的经理,一个值得托付的掌厨,你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源源不断的投入money,打理各路人脉关系。
连锁品牌
连锁品牌,是每个餐饮老板的终极目标。
真正有价值的连锁品牌都是玩资金的项目,把前三个模式任中选一个项目,做出规范化、流程化、控制好稳定的渠道、物流、运营成本,味道十年如一日,不需要你出钱,会有数不清的资本找到你、包装你。
餐饮做到企业化了都是程序化的事情,餐饮公司、管理团队跟酒店管理一样都是最成熟的商业模式。企业的命脉是现金流与资金流转,食品安全说实话,保证吃不死人就很行了。
个人感悟:
总之入这一行,做小不做大,做精不做多。当老板的了解渠道、味道、利润、经营模式就可以了。再浇盆冷水:换命钱起早贪黑,全年无休,生意这东西,关了门也就断了财路了。
注意:这是一门可以数万投资,年入十万百万的生意,凭的是本事不是一腔热血。
任何投资,利润率在30%就很不错了,多出来的利润要么你花费了资源,要么你拼了命。
一路走来,捅过下水道,天天倒泔水,为熬一锅汤头守到半夜三四点,清晨6、7点就要去批发市场采购材料,亲力亲为,流下的汗水换来疲惫,得到的结论是:干体力活难有翻身日。
每天买菜、备菜、炒菜、打扫卫生,剩余的休息时间睡觉都不够,脑袋都在斤斤计较一分一毛支出与盈亏,心都钻到了钱眼里。哪里看得到前景,平复得住心情,规划的大作为只能是茶余饭后的春梦,撸一撸精神上享受一番罢了。
真正能有作为的几个要素:诚信、自信、资金、资源、眼界缺一不可,经营、管理到头来殊途同归。现在经过二年的摸索,自己已经基本不用亲力亲为,下一步就是想好怎么开分店,怎么做加盟之类的。
感谢我的朋友和家人,这二年基本没有收入,他们一直鼓励我,最起码我没有生存压力,也感谢自己,自己坚持下来了。
点击顶部或扫下方二维码关注“餐饮公会”
回复“我要入群”
进餐饮公会VIP交流群1
[玫瑰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