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喜茶点单官方小程序显示,英国伦敦SOHO店即将开业。这意味着,继新加坡5家门店之后,喜茶出海第二站来到了英国伦敦唐人街,也是亚洲之外的首家门店。
来自小程序喜茶GO
该门店位于Unit 2 Ground Floor of Wingate House,93-107 Shaftesbury Avenue W1D 5DA,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日的9:00到22:30,是一家典型的唐人街店。喜茶还在小红书注册了英国账号“喜茶英国HEYTEAUK”,IP属地显示为英国,目前暂未发布笔记内容,只关注了喜茶官方账号,已积累了785位粉丝。预计将于7、8月开业。
据了解,伦敦唐人街也叫中国城,位于市中心的SOHO(苏活)区,由沙夫茨伯里大街和几条横街组成。面积不大,但却地处黄金地段,距离白金汉宫、首相府和莱斯特广场仅一步之遥。入口处设有中国特色牌楼、挂有牌匾和对联,街上以中国餐馆、纪念品店和商店为主。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当地华人都会在此进行庆祝。
目前,伦敦唐人街的餐饮连锁品牌以奶茶为主,如一芳台湾水果茶、CoCo都可、快乐柠檬、迷客夏、日出茶太、machimachi等,其他还有海底捞、鲜芋仙、张亮麻辣烫等。
据当地菜单显示,CoCo都可冰淇淋2磅,CoCo奶茶中杯3.9磅、大杯4.4磅,珍珠奶茶中杯4.4磅、大杯4.9磅,奶茶三兄弟中杯5磅、大杯5.5磅。单杯奶茶最便宜3.9磅(折合35元人民币),最贵接近7磅(折合63元人民币)。国内定价则是在10到20元之间,伦敦门店的价格是国内的3倍多。
而一芳台湾水果茶在伦敦的定价从2.95磅到4.85磅,均价在4.3磅左右(折合39元人民币)。国内人均17元出头,伦敦门店的价格是国内的2倍多。
此外,还有一些华人自己开的奶茶店,包括Woo Tea乌叶、台湾幸福堂、Cuppacha喀杯茶、POCHA、小确茶等品牌,以珍珠奶茶、水果茶为主,价格一般在5到6磅左右(折合45-54元人民币)。
可以看出,伦敦唐人街的奶茶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连锁品牌除了品牌优势外,并不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基本定价都是国内的3倍左右。不过蜜雪冰城、茶百道、沪上阿姨、7分甜、一点点等头部奶茶连锁品牌暂时还没有在此开店。
根据小红书等平台网友的反应来看,对喜茶伦敦店最关心的也是价格,其次是品种、开业时间和冰箱贴以及后续的开店和联名活动等情况。网友另一个关心的点在于,该店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
毕竟喜茶在3月初宣布开放了多个海外城市的事业合伙人申请,欧洲地区只提了英国,其他还有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日本等国家。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喜茶很可能继续拓展东南亚,在新加坡开出5家直营店、打好基础后,再在当地和周围国家开放加盟。没想到,3个月后,喜茶竟然将第二站定在了更远的英国伦敦。
再来看新加坡5家门店的表现。2018年首店开在乌节路,开业前三天日销售2000多杯,陆续开出ION店、滨海湾金沙店、VivoCity店、WESTGATE店。其中第二和第三家店,还是喜茶特别打造的海外DP店,即 “白日梦计划”(Heytea Daydreamer Project),分别以“灯塔”和“传统中国手卷”为主题,空间设计非常有特色。
5年来在新加坡放慢了开店速度,一家店的口碑建立起来后再开下一家店。从选址来看,都位于新加坡有名的购物和娱乐中心,有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消费水平较高等特点。尤其在工作日夜间和周末,会有大量的白领、游客和年轻学生聚集于此,能够带来充足有购买力的客源。
价格也跟随国内进行了降低,多肉葡萄等招牌产品由原来的7.2新币(折合38元人民币),降到5.8新币左右(折合30元人民币),是国内差不多2倍。此外,喜茶还以当地颇受欢迎的斑兰叶蛋糕等特产为灵感,推出了斑兰叶波波冰、肉干茶王脆筒、肉松咸蛋黄脆筒等限定产品。
不过,在其进入新加坡之前,当地的奶茶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主要品牌有来自中国台湾的KOI、贡茶、老虎堂、吃茶三千等,还有本土奶茶品牌LiHO(哩喝),均在全岛开设了多家连锁店铺。而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在此的探索也并不算成功。目前只有霸王茶姬仍在加码新加坡市场,计划今年开到20家左右。
虽有华人茶文化的大环境加持,但新茶饮品牌的出海之路并不好走,喜茶的英国伦敦店也被市场赋予了更多关注。
作者:杨雪
出品:明亮公司
<>京AMY买了杯鹿角巷的脏脏茶,上海Susan排队4小时拿到了自己的喜茶,杭州杰克用一点点给自己疲惫的生活“续命”。
不同地域的风向,不同人群的喜好,手上剁的追的开始流行各种网红奶茶。甚至衍生出一批做代购的职业黄牛。一个号子上百元,贵吗,有人不这么觉得。
杯子要稍往后倾斜,色彩斑斓的样子要正面对准,大尺寸的杯身衬出手腕和手指纤细漂亮,在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女孩举起奶茶,拍照打卡,晒出这种精致和新奇。
对年轻人来说,奶茶醉人——他们靠奶茶补充甜份与幸福感,这种液体给予他们快乐和满足,由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至于香飘飘最近发了个公告,我也要开奶茶店了的消息鲜有人关注。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次被遗忘之际的自我拯救,毕竟谁还记得“绕地球N圈”的魔性广告和周杰伦的土味情话。
奶茶不复“香飘飘”
鹿角巷、喜茶、一点点、弥茶、答案茶、Coco奶茶、奈雪の茶……每隔一段时间刷出一波网红奶茶店,貌似已经成了日常。
< class="pgc-img">>据中国饮品生态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开的奶茶果汁店多达9.6万家,千亿级别的红海市场,一些标榜“新饮茶方式”的玩家争先恐后地分享这块不断扩大的蛋糕。
与新鲜、好喝又好看的网红奶茶相比,杯装奶茶香飘飘受到的更像是降维打击。
2018年,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的奶茶行业数据显示,网红奶茶单个门店的日均销量超过千杯,部分门店的单日峰值更是超过了3000杯。消费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和北京。在这些一二线城市里,杯装奶茶香飘飘只能静静躺在货架上。
杭州梦想小镇E商村的喜士多超市店员告诉「电商在线」,现在一天平均只能卖出三四杯,备货一天也只敢进六七杯。即使是香飘飘的大本营湖州,三四线的小城青年也正慢慢抛弃这种“小时候的最爱”。
下午两点,童装厂的销售叶伟红进入休息时间,今天轮到她请同事喝奶茶。打开外卖app,进入订单,点击再来一单,常喝的奶茶就买好了。“15元一杯,30分钟内送到,边喝边聊天。”90后的叶伟红和她的同事都是奶茶的重度用户,可即便“小饿小困”,也没有人想过要泡一杯香飘飘,点外卖成为他们如今的选择。
也不是完全不买了,“10次里可能只有两次逛超市会顺手带一杯。”叶伟红是3岁孩子的妈妈,买杯装奶茶也只是因为孩子喜欢喝,“她喜欢甜甜的东西。”
吴剑曾经在香飘飘做过业务,“2008年到2012年,那时候我们这边人喝香飘飘的都很多。”但现在,即便当地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有香飘飘,他也只在冬天的时候买过几杯。
一二线城市的网红奶茶,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外卖,正从体验方式、口味等多重维度慢慢吹淡香飘飘荡起的这股奶香。
2018年,上市半年的香飘飘财报出现了5458.6万元的巨额亏损。“我很委屈”,董事长蒋建琪称这是加大液体奶茶投入所致。直到上个月底发布的三季报,香飘飘的净利润才回归正数,但同比只微涨2.65%,相比喜茶、鹿角巷的快速扩张,以及整个奶茶市场的扩大,表现出了并不相称的增速。
< class="pgc-img">>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热饮奶茶市场的规模正在扩大,从1022.7亿人民币上升到了1251.1亿人民币。香飘飘的市场份额却逐年减小,从2013年的3.8%减少到2017年的3.1%。
市场规模扩大,背后是国人对奶茶持续不减的热爱。 从80年代台湾珍珠奶茶传入大陆以后,奶茶就成了消费趋势的一个缩影。
香飘飘这两年市场空间的坍缩正是消费升级投在它身上的阴影。跑赢了对手的香飘飘,似乎正莫名陷入了时代的“陷阱”。
战胜对手,输给时代
奶茶传进中国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奶茶是在晚清时跟着时髦的西餐一起传入的。
但如果以影响力论,台式珍珠奶茶可能算是“改变中国的N个发明”之一了。连锁品牌和街边无名小店到处开花,遍布全国的街边奶茶铺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一根粗壮的吸管,用力吸吮出来的柔软Q弹的“珍珠”,在无数个夏天清凉了中国人。
2004年的一天,浙江湖州人蒋建琪从排着长队的奶茶店得到启发,决定研发方便奶茶,补充他从家人手里接过来的食品厂。
这家食品厂正是香飘飘的前身,湖州老顽童食品有限公司。那时候公司只卖棒棒冰,淡旺季明显,一到冬天就没有生意。做喝的东西最好,奶茶现泡现冲,又方便口感又不错,热饮属性还能填补冬天空缺,香飘飘由此诞生。
确定做杯装奶茶之后,蒋建琪请人研制产品、然后投入温州、湖州、无锡、苏州四个城市试销,又找准了自己的目标群体:学生,最后一炮而红,成为了我们熟悉的“绕地球N圈”的香飘飘。
但市场是残酷的,2005年香飘飘速溶奶茶上市,接着50多种杯装奶茶陆续出现,英国的立顿、喜之郎旗下的优乐美、还有口感甚至更好的香约,对香飘飘形成围攻。
蒋建琪砍掉其他业务,专做奶茶,并在广告营销将香飘飘与杯装奶茶绑定,最后成功突围。
回到当时,对香飘飘形成最大威胁的是优乐美。当时,优乐美请了拥有巨大号召力的周杰伦做代言人,“你是我的优乐美”一度成为90后的青春记忆。
不过这句广告词越风靡,优乐美输得越彻底,将定位放在恋人之间,生生缩小了本来更大的用户群体。
< class="pgc-img">>相反,香飘飘不断强调自己的行业开拓者和领先的地位,为消费者植入了从众的心智,结果证明,香飘飘在整个杯装奶茶的市场占有率上超过了50%。
不过,一句“杯装奶茶开拓者”限制了它的发展,品牌与品类的高度绑定虽然建立了行业的护城河,可说起一个品牌只能想到五六块的杯装奶茶,也让香飘飘显得廉价。
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人们追求更健康的生活理念、更美好的消费感受已经成为趋势,饿了么《2018消费升级报告》给出数据,来自挪威的高端矿泉水订单同比增长近4倍,澳洲龙虾订单增长124%,有机食品2018年订单同比增幅达到56%。整个食品行业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低廉的香飘飘并不受欢迎。
香飘飘努力想要过高端。它曾在3.5元的经典产品基础上升级出“好料系列”,分别加入雪糯椰浆、芝士燕麦、蓝莓、红豆等不同配料。
2017年4月,香飘飘推出了 “MECO”牛乳茶和“兰芳园”丝袜奶茶等液态奶茶,还请来了陈伟霆代言,一杯卖8块,几乎赶上新鲜奶茶的价格。而“兰芳园”奶茶则是专门从香港老牌兰芳园”买来的独家配方。
只是香飘飘过去的销售团队、经销商结构强项在于销售5元左右的产品,客单价的提升,高端产品的渠道服务都需要先从内部进行适配。
蒋建琪打了个比方,“奢侈品品牌的包,没有陈列好,也卖不出身价。低端产品放在货架上就完事了,高端产品得靠陈列的形象效果,这就需要地面人员跑得勤快、多花心思。”
香飘飘对公司的液态奶业务曾寄予厚望,但最终的销售结果并不理想,香飘飘前三季度营收为1.59亿元,预计全年营收将在2亿元左右,与预计营收相去甚远。
消费者对香飘飘的品牌认知依旧停留在5块钱的便宜奶茶上。经常买”MECO”牛乳茶的95后聪聪,并不知道这原来是香飘飘旗下的产品。
曾经的捆绑,现在已经成为了香飘飘的枷锁。
挣扎求变,要开线下门店
打造高端产品是香飘飘摆脱枷锁的方式之一,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直面消费者,开线下门店。
2019年1月10日,香飘飘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兰芳园食品制造四川有限公司,四川兰芳园又成了孙公司兰芳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公司经营范围上,明确写着四个大字:小吃服务。这说明香飘飘正式开始布局线下奶茶店的业务了。
开线下门店,香飘飘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香飘飘就曾在湖州南浔开过两家奶茶店。之后,公司决定聚焦在“杯装奶茶”将两家店关闭。
不过此次布局,外界更多的是质疑。目前,国内线下奶茶店市场接近饱和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开的奶茶果汁店多达9.6万家,但关店也将近7.8万家,几乎是开一家关一家的节奏。
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下,鹿角巷、喜茶、一点点、贡茶、丧茶、答案茶、奈雪の茶等 ,上到门店招牌,下到奶茶杯的字样、logo,极具小清新的风格,以及极致的产品配方,隐藏菜单,不断创新的花式营销,都在不断迎合着消费者。
与之协同的是,香飘飘没有什么差异打法的话,很难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香飘飘向「电商在线」回应称,目前香飘飘没有开餐饮连锁店的准备,只是“希望打造一个平台,目的是离消费者更一些,把握年轻人的消费趋势,对公司的产品创新起到支持作用。” 董事长蒋建琪接受采访时,也提及集团对线下店的期望是,定义为“市场实验室”,不考虑盈利问题。
“香飘飘线下店在推广上将复制此前的夸张营销路线;此外,门店还将学习和运营coco都可的运营思路;在门店选址上,香飘飘将会优先考虑经济发达而且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地区,比如华东、华南地区。”
对香飘飘而言,此次线下门店的开设目的很明确。开得好就铺开,形成规模化生产。但更重要的是,线下门店是为了增强品牌标识,进行小范围低成本的新品试验,同时为香飘飘奶茶增加消费场景。
< class="pgc-img">>与其他网红奶茶店相比,香飘飘还没有显示出更多的优势。但入局晚、经验少的短板却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
更让人担忧的是,香飘飘的销售一直是渠道经销商的传统模式,在别的零售品牌都在拥抱天猫等主流电商的趋势下, 2018年前三个季度在电商销售的总和才达到0.41亿元,不到3%。在线下线上打通的新零售趋势下,香飘飘线上的弱势不禁让人疑虑 ,单靠线下门店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市场洞察呢?
此次投入5000万,会成为一次没有声响的水漂,还是得到新生的秘诀,一切尚未可知。
>国外媒体报道,奢侈品巨头香奈儿(Chanel)已经连续两年销售、净利双跌。根据日前香奈儿集团向荷兰阿姆斯特丹工商部门递交的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在2016财年内,香奈儿集团销售额达56.7亿美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为8.74亿美元,同比大跌35%。
香奈儿业绩连续两年下滑其他奢侈品牌却逐渐走高
作为顶级奢侈品牌中罕见的完全私人控股公司,Chanel的财报一直备受瞩目。在2015财年,Chanel销售额为62.4亿美元,同比下跌17%;净利润同比下跌23%至16亿美元。根据此次的财报显示,2016年财年除了销售额和净利润下跌之外,营业利润也同比下跌20%至12.8亿美元,这导致盈利能力下降22.5%,虽然相比去年25.7%的跌幅已经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期望的目标。
然而反观其他的奢侈品牌,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爱马仕、巴宝莉、LVMH等集团分别取得了9%、13%、15%的净利润增长。此外,近日开云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旗下奢侈品牌Gucci销售额大涨43.4%至28.32亿欧元。一分钟开户http://suo.im/mDXEA,万2.5更低佣金,还送level2
香奈儿内部多个环节出现问题
事实上,Chanel此次的业绩不佳并非出乎意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集团的投资组合和组织架构方面产生的变化。集团将旗下英国子公司Chanel Limited UK剥离并出售给了另一个被Chanel集团控制的公司实体,而这个英国子公司的销售额约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1%;同时集团的美容业务Bourjois在2015年出售给科蒂集团(Coty Inc.),这也导致了2016年该部分收入减少。如果除去这两方面的变动,2016年Chanel集团的收入基本保持稳定。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Chanel集团的商誉问题。2015年香奈儿开始推行“全球协调定价”策略,这一策略主要针对的是中国这一奢侈品消费大国,通过降价打折的方式以期望在短时间内促进销售。然而事实上奢侈品行业的价差是维持行业均衡发展的重要调节器,行业通过价差来达到排他的目的,降价无疑是大大削弱了价差在奢侈品行业中的重要性。“全球协调定价”策略刺激的并不是Chanel的忠实用户,相反可能会损失部分忠实客户和他们的购买力,当奢侈品向大众化发展时,也就背离了高端奢侈的品牌定位。
除此之外,Chanel的业务发展也出现了问题。在化妆品业务方面,4月《女装日报》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美容企业100强榜单》中显示,在2015年排名第八的Chanel此次已经跌出了前十,而LVMH美容部门则超越Chanel拿下第九名的位置。而4月在上海的彩妆限时快闪店“Coco Café”也并未获得较大的成功。而香水类业务此前的15年一直并未有太大的突破,而是靠着经典的王牌系列产品Chanel No.5和年轻面孔的搭配来争取销量,今年发布的以Coco Chanel真名命名的Gabrielle Chanel香氛产品将与Louis Vuitton、Gucci展开激烈竞争。此外,成衣的设计并没有创新之处,虽然秀场颇具看点,衣服却每季都相差不大。
“转型”成了重中之重
Chanel在创立之初就是以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闻名,而这一精神在多个业务方面都已逐渐模糊。更为严重的是,Chanel并没有意识到当下消费者心理的转变,宏大的秀场场景、年轻艺人的代言宣传以及品牌的工艺和经典已经不是消费者走进店里消费的动力了。在这一方面颇具成效的则是LVMH,旗下的Louis Vuitton在今年与街头品牌Supreme发布联名系列后,社交网络上的大量传播热议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此外,在数字化方面,Chanel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与其他奢侈品牌放缓或停止增加实体店铺不同的是,Chanel仍持续扩张实体店铺,除了在巴黎将开设占地600平方米的新店外,还将在首尔和东京分别开设新店。竞争对手LVMH则抢先一步进行电商化转变,今年正式推出了自建电商24 Sèvres,并将实体百货Le Bon Marché与线上电商相连,转变成为新零售模式。
随着欧洲旅游业的复苏,奢侈品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Chanel能否抓住这次的机遇,顺应市场进行深层次的转型,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检验。
【精 彩 推 荐】
不卑不亢! 耶伦公然和特朗普划清界限
美国这一举动为什么会让投资者惶惶不安
1260亿美元交易背后的男人 他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中国石化或因亏损严重考虑出售阿根廷石油资产
亚洲国家涌向印度投资:砸钱最多的是中日韩
关注东方财富网微信号【 eastmoneynews 】,每天为您推送权威、专业的财经资讯!欢迎在【应用商店】搜索【东方财富网】,下载中国财经第一门户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