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按: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上,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提出,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这意味着,除了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之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被视作了带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成渝双城何以能堪当此任,下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发于《中国国家地理》2019年10月刊,原标题为《谁是三大湾区“接班人”?成渝城市群欲脱颖而出》。
文/宋馥李
“长江防线”:中国城市发展也有一条“胡焕庸线”
我认识一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他是公认的研究中国城市的权威专家,其团队已发布过十多次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年度报告)以及《全球城市竞争报告》。通过对2017—2018年全国城市的竞争力比较,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纬31度以北的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下降,平均下降6.5位;而北纬31度以南的地级以上城市排名在上升,平均上升5.2位。
如果审视中国地图,你会发现,北纬31°正好穿过长江流域。在倪鹏飞看来,北纬31°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济分界线,这是一条中国城市发展的“长江防线”。对于“长江防线”,过去人们一般只知道它是一道历史上的军事防线,没人从城市经济的角度去认识它。现在,这个词被学者借用,是就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打的一个比喻。
我认为,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倪鹏飞发现的这条“长江防线”,其实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条线的南边,城市以及城市群蓬勃发展,竞争力提升速度普遍超过了北边的城市。正如倪鹏飞所说,如果不能守住长江流域这条“经济防线”,使北方城市放缓的趋势继续向南方蔓延,将会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
由“长江防线”,我想到了一条地理学上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著名分界线——“胡焕庸线”,这条线是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在线的东南方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倪鹏飞所说的北纬31°“长江防线”,是不是可以视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胡焕庸线”?
在这条“长江防线”上,分布着3个重量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它们分别位于长江的下游、中游和上游,仿佛是守护“长江防线”的3个坚固堡垒。而在倪鹏飞看来,长江上游的成渝城市群,对构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长江防线”十分重要,也有着重要意义。
重庆洪崖洞流光溢彩
在多年从事中国经济的报道中,我一直关注着成渝城市群的发展。3年前,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正式被赋予历史定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同时,还明确了两个时间节点:2020年,成渝城市群基本建成国家级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按照规划,成渝城市群的范围包括:重庆市的全境,四川省除西部三个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以外的所有城市。城市群涵盖的区域,大致相当于地理概念上的四川盆地,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亿人,GDP近6万亿元。
目前,因为第一个时间节点的临近,成渝城市群的下一步走向引起了各界关注。特别是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即人们常说的三大湾区)并列,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从国家层面,将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相提并论,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中国城市群,就规模与影响力来说,三大湾区属于第一梯队,成渝城市群与其他一些国家级城市群(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一时间,“新的重要增长极”这个说法,引发外界热议:这是否意味着,国家要把成渝城市群培养为中国的下一个“湾区”?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二极”(如果说三大湾区是“第一极”)?
无论如何,相比其他第二梯队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已经得到国家的战略肯定,有了国家政策的“加持”。
那么,成渝城市群为何能有如此待遇呢?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我只引用两位学者的观点。一位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他认为,成渝城市群有中国西部作靠山,西部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回旋余地,现在急需一个动能更加强劲的城市群来带动西部发展,助力整个中国经济动能转换。成渝城市群与三大湾区可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地理空间布局,有助于梯次实现先进生产力的有效牵引,最大限度覆盖及拉动我国最广泛区域和最大规模人口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均衡及可持续发展。
另一位是成渝本地学者——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唐青阳,他认为,成渝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城市群板块,成渝城市群具有引领和带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潜力。
通过接触有关专家,我发现,成渝城市群作为三大湾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极”(也有一种说法是,将三大湾区分别视为中国的“三极”,成渝城市群就是“第四极”),基本得到学术领域的公认。
成都宽窄巷子是中外游客的打卡地
长江水道,是勾连巴蜀与中华大地的纽带
一个城市群,能同时得到政府和学界认可,从众多城市群中脱颖而出,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事情的背后,一定有着某些深层次的原因。
我还是愿意首先从地理角度寻找其原因。四川盆地与长江水系的水乳交融,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地理空间组合,造就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巨大潜力。
四川盆地总面积达26万多平方公里,轮廓像菱形,周围山地犹如一个巨大的怀抱。盆地内的河流大都汇入长江。但2亿多年前的四川盆地还叫“古巴蜀湖”,是一个内流盆地;大约二三百万年前,长江切穿巫山,形成长江三峡,从此四川盆地的水系纳入长江,盆地也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自西向东,分别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盆地内紫红色的土壤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河湖众多,光热充足,极利于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之一。
四川盆地的江河汇流处,诞生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城市。通过水系和陆路,它们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未被分割。如今,它们有了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成渝城市群。
巴山蜀水的称谓,本身就说明整个盆地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盆地的双核——成都和重庆,更是因水而生。
成都平原的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岷江、沱江等多条河流冲积联缀而成,土壤肥沃,河渠稠密。坐拥这块平原的成都,自然而然成了四川的政治、经济中心。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成都城,所以《华阳国志》说,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正如成都与岷江息息相关,重庆则与嘉陵江休戚与共。得嘉陵江水运之便,重庆在明朝时就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当时的重庆磁器口古镇内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如果纯粹从地形地貌来看,重庆似乎不适合建设大型城市,但它最终成了一座巨型城市,这完全是因为水运优势。要知道,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是以内河航运为绝对主导。
以水运为中心的城市,河流的通航能力和流域面积,决定了该城市的辐射范围。岷江在都江堰冲出大山,沿四川盆地西侧流淌,与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三江交汇处有了乐山市;岷江最后汇入长江,两江交汇口便是宜宾市。沱江虽然流域狭长,通航能力有限,但在其下游中段孕育了资阳、内江,在汇入长江的交汇口形成了泸州。
那么,同样是位于长江与支流的交汇处,为什么宜宾和泸州的城市体量,比重庆要逊色得多呢?这是因为嘉陵江辐射的地域更大,人口更多,其上游一直延伸到了甘肃和陕西。嘉陵江的两条支流——涪江和渠江在合川汇合,水流平缓,两岸滋养了一大片农业人口,还孕育了绵阳、遂宁、广安和南充等城市。
岷江和沱江流域的船只驶入长江后,可顺流而下到重庆。因此四川盆地的人想要走水路出川,必须要经过重庆,重庆就是盆地的东大门。就这样,重庆靠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成长为一座巨型城市。
过去,四川盆地出川的道路全赖长江水道,这黄金般的运输通道联通着盆地和外界,是勾连巴蜀与中华大地文化的纽带。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早就了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
通欧达海:成渝城市群已悄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开放时代
“蜀道难”,交通曾是四川和重庆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好在“蜀道难”已经成为历史。
目前,宝成铁路、西成高铁、兰渝铁路这三条铁路,自北向南穿越秦岭进入四川盆地。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开通,成为京广、京沪之外第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除了北向的入川铁路,还有东向的宜万铁路。以成都为中心,即将开工“蓉京高铁成都—南充—达州段”和蓉昆高铁,以重庆为中心的渝昆高铁、渝西高铁也已列入规划。
这些通道,最终会将成渝城市群融入到三大湾区8小时内高铁交通圈。那时,四川盆地的外出交通将得到更大改观。
一方面,四川盆地的北向交通障碍被打通,另一方面,盆地的西向交通也有了新突破:“渝新欧”和“蓉欧”两条通欧班列,让成渝城市群连通了欧洲,一个全新的对外经贸格局在不经意间被塑造出来。
2011年,“渝新欧”最早开通的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过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沿途经过6个国家。
有了重庆的示范效应,从成都始发的“蓉欧快铁”也在两年后的2013年开行。成都始发的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陆路对外国际运输大通道。此后,全国始发的通欧班列风起云涌,短短几年间就蔚为大观。
回顾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封闭的四川盆地,反而会率先开通中欧班列?这或许可以归因于,长期的盆地藩篱,让这里的人更有外向和开放的意识,进而敢为天下先。
迄今为止,“渝新欧”和“蓉欧”两条通欧班列,仍然是货源最充足、效益最好的班列。因为两大班列的腹地——四川盆地,有着丰富的物产,不论是猕猴桃、柑橘、莴笋、羊肚菌、火锅底料、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还是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乃至汽车,都支撑起了两趟班列稳定的运行。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这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这个南向通海的规划,让成渝城市群获得了距离最近的出海口,成渝城市群的命运也将被现代陆路交通彻底改变。
由此,成渝城市群迎来一个新时代——通欧达海的时代。成渝城市群虽然位于内陆,但可以向西、向南开放:一方面,通过“渝新欧”和“蓉欧”两大中欧班列,四川盆地的货物可以通达欧洲;另一方面,通过新规划的陆海大通道,借助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成渝城市群又可以直接连通印度洋。
巴蜀人民都是火锅的拥趸
成渝城市群的产业标签:以时尚、科技打天下
四川盆地人口密集,资源丰饶,物产丰富,当交通和物流的瓶颈被打通后,新的产业便不可阻挡地呼啸而来。
在成都都市圈,其近年产业更显时尚和新锐。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千游之城”,诞生于成都、横扫全球的手游《王者荣耀》流水已超过40亿元,目前依然处于国内移动游戏收入榜第一名。
成都以数字文化产业链的强大实力,享有手游“第四城”、中国文创“第三城”的称号。有人将游戏产业的崛起,归结于成都人“爱玩爱耍”的天性,这或许其来有自。2017年,为弥补游戏人才不足,四川三所高校相继开设电竞专业,各式电竞培训班也纷纷出现。
除了游戏和电竞,成都似乎要把“爱耍”进行到底。据《抖音城市大数据报告》显示,抖音上的城市形象相关视频已达798万条,其中成都、重庆、西安被列为最“抖”城市TOP3。抖音时代的成都,诞生了一大批优质抖音网红:二龙转老板、七舅脑爷、铲屎官阿程……甚至还诞生了全国最大的网红MCN公司。
与此同时,成都的医疗美容产业也正在异军突起。在原有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上,成都正全力争取成为“医美之都”,让全国的爱美女士都到成都来购买“漂亮”服务。成都医美行业的整体规模不及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但医美行业市场成熟度却是全国最高的。
与成都相比,重庆的产业更显“科技感”。大约10年前,重庆首先迎来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西进”运动,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IT巨头相继落户重庆,一个庞大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迅猛生长。如今,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便有一台是“重庆造”。
由笔记本电脑垫定的电子产业基础,还给重庆带来了充足的后劲:向手机产业延伸。如今,重庆是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集聚了vivo、OPPO、华为、京东方等500多家手机制造企业,形成了以整机生产厂家为中心,以摄像头、显示模组、触摸屏、主板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为配套的产业链。
重庆的汽车工业作为老牌支柱产业,也在盘整中获得新生,已有重庆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力帆汽车、北汽银翔、东风小康等多个品牌,仍是中国最大的微车生产基地。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部崛起和“东中一体”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南北分化加剧现象。处于中国经济第一极的三大湾区均为沿海地区,因此成渝城市群成为第二极,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长江上游的城市群,它是深入中国腹地的一个经济板块,是内陆开放的典型代表,像脊梁一样挺起了中国的经济版图,支撑着中国内地省份参与国际竞争,走到国际舞台的最前沿。
这是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巴蜀人民的历史机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DBWBOW30】获取授权信息。
茂佳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3月11日,四川在线记者从绵阳市三台县老马镇政府获悉,为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断传播途径,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取消2021年3月13日至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初三)举行的“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
图片由三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三台县老马镇“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是绵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从唐代开始每年民间都开展相关民俗文化活动。2017年、2018年、2019连续三年的民俗活动人流量均接近10万人。
往年三台县老马镇“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
以上为资料图
面新闻记者 朱珠
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深受考生的喜爱,同时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对考生来说也至关重要。
在6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国内电气专业的顶尖学府将悉数到场,给考生们带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招考官们也将在现场做科学报考解答。
那什么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呢?具体来说,就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如果要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较好的学校,不得不提电气的“二龙四虎”。电气“二龙”指的是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并入武汉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四虎”则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除华北电力大学是211以外,其余5所大学均是985高校。
据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学里面就业宽口径的一种,如果进到相应对口领域也较稳定。因此报考该专业的分数一般也比同学校其他专业高,尤其是像电气“二龙四虎”这样的学校。
众所周知,电气“二龙”之一的武汉大学是一所综合实力非常强劲的大学,电气等理工科专业一直都是该学校的热门专业。“四川作为我们的生源大省,每年武汉大学在四川的招生指标在230人左右,这个体量是我们在全国招生能排名前5的人数。”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四川考生报考趋势有所改变,他们热衷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学科专业,而这些专业分数相当高。该负责人表示,期待在四川能够招到优秀的考生,武汉大学并不只看重分数,希望与武汉大学校园文化契合的同学加入。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其电气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结果中获得A档,受到了众多考生关注。华中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学校预计在四川招生270人左右,包括各种名额,“历年来学校在四川招生都比较多,四川考生青睐很多理工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电气等,这边的整体教育水平比较高,期待招到四川优秀的学生。”
温馨提示:
6月24日-25日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公益活动将于成都、绵阳、宜宾、南充四城同步举行。参与方法详见下面活动指南。
【活动指南】
1.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公益活动举办时间?
答:6月24日至6月25日举行。其中成都场举办时间为6月24日-25日,绵阳场、宜宾场、南充场举办时间为6月24日。
2.咨询公益活动在哪里举办?
答:本次咨询活动将在【成都】成都理工大学、【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南充】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宜宾】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四个城市的四所高校举行。
3.参加咨询活动是否收费?
答:咨询会属于公益活动,考生、家长免费参加。
4.哪些人可以参加?
答:2023年高考考生及家长。
5.如何报名参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