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上装空调,
想想应该都是很拉风的事吧。
阜阳一饭店老板为了进货方便,
花了2300块钱在自己的
一辆旧三轮车上安装了一部空调,
成了一辆装有空调的三轮车。
< class="pgc-img">>这位饭店老板叫邢继涛,
多年前,他在阜阳城区开了一家饭店。
因为开汽车到菜市场买菜不方便,
他每天只好开着三轮车去市场。
< class="pgc-img">>图为邢继涛在介绍自己的空调三轮车问世的经过
< class="pgc-img">>“从饭店到蔬菜批发市场大概有30里路,
平均每天都要去购买一次。”邢继涛说,
天热的时候,三轮车内的温度要达到40多度。
< class="pgc-img">>一个偶然机会,
让他萌发了在这辆三轮车上安装空调的想法。
“和从事安装空调的朋友商量后,
便从网上购买了一部空调,
考虑到三轮车的实际用途,
到最后只好安装成
‘只制冷,不制热’的空调。”
< class="pgc-img">>“空调所用的电都是三轮车上的。
以前,充满电后,
能跑60公里;
从装上空调后,在开空调的情况下,
一般只能跑30公里了。”
邢继涛说,
因为三轮车驾驶室的空间较小,
空调开启后,
基本上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把温度降下来。
< class="pgc-img">>图为8月10日,
经过现场实验,
三轮车驾驶室内的温度
很快降到了19度左右。
邢继涛说,
如果再低的话,可以达到17度。
< class="pgc-img">>据邢继涛介绍,
有了这辆三轮空调车后,
从市场上批发回来的蔬菜、水产和肉类,
拉到饭店后还都新鲜如初。
“这几年来,
从批发市场拉鱼、虾之类的水产,
就是天气再热,
拉回来后也不会有热死现象发生。”
< class="pgc-img">>据邢继涛介绍,
他的这辆三轮车已经有很多年了,
但从装上空调后,
在当地算是唯一一辆
装有空调的三轮车了。
“每次开出去买菜,
走在大街上都有很高的回头率。”
来源:阜阳快拍
>平凹曾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所以在咱阜阳人的生活字典中,食物和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食物成了人们抚慰心灵的调剂品。正好也印证了那句话:“中国人总是善于用食物来缩短自己与故乡的距离”。
提到阜阳人的一日三餐,格拉条、板面、面条是大家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美食。近年来,郝美味羊肉板面备受阜阳市民热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1、郝美味开了五家店
郝美味羊肉板面,有着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味道,凭借爽滑有嚼劲,咸香微辣的重口味,征服了几乎所有阜阳人的胃,可谓是三天不吃就馋得慌。
在阜阳,大街小巷,羊肉板面小馆子众多,但是郝美味羊肉板面却把“酒香不怕巷子深”展现的淋漓尽致。
郝美味新开的这家羊肉板面店——郝美味颍州府店,位于阜阳市碧桂园颍州府北门。郝美味颍州府店两间门面上下两层,环境优雅。
“这是郝美味在阜城开的第五家店。”郝美味颍州府店店长介绍说,郝美味自2012年至今,先后在阜阳城区开了5家餐饮连锁店。
< class="pgc-img">>02、开业提倡节俭 带动消费扶贫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倡导:在开业之际,真情回馈社会,店里不收鲜花、不燃放鞭炮,不收礼,把办开业的费用省下来,用1.2万元采购了颍州区11家贫困户的农产品:大豆、花生、红薯等。我们将这些农产品送给进店消费的顾客。”金牌实业副总经理胡庆雷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了解,11月16日上午,郝美味羊肉板面颍州府店开业当天上午,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他们是来自三十里铺镇洄溜居委会的6名贫困户代表(已脱贫)。
他们受邀来店里品尝郝美味羊肉板面的美味佳肴,并获赠郝美味鸡蛋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新开业的郝美味颍州府店不仅有羊肉板面、羊龙骨、羊蹄子、特色小凉菜、各色卤味等,还展销金牌实业的产品:树林鸡、树林蛋、鸡蛋干、石磨面粉等农特产品。
“以买带帮、消费扶贫,人人都可以把真情和关爱送给有需要的人,助力农村发展,帮助农民朋友改善农产品销售现况。”金牌实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郝正旺如是说。
03、郝美味坚持真材实料 只为温暖阜阳人的胃
从2016年金牌实业开始涉足餐饮,4年来,一直在坚持真材实料。金牌实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郝正旺介绍说,从郝美味西苑店开始,如今整整4个年头,在阜阳城区范围内金牌实业先后布局了5家郝美味餐饮店。此前已经开业运营的几家店是:“郝美味”海亮上府店(泉北万象城);电力明园店;西苑小区店;万霖花苑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五子落地阜城各处,只为温暖阜阳人的胃。坚持真材实料,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郝美味的土公鸡选用的是一年左右的鸡,母鸡则选用两年以上的鸡。除了像土公鸡、老母鸡煲、蒸蛋、鸡蛋干等美味菜肴,店里板面的食材——面粉也是自己生产,在口感、味道上也是让人称道。此外,由于基地在洄溜,还在店内引入了“洄溜四宝”,对于食客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金牌实业主要从事商品鸡养殖、有机肥生产、有机小麦种植、蛋制品加工、餐饮连锁、冷链物流、信用合作等。其主导产品——绿发牌系列无公害鸡蛋,连续18年检测合格,产品畅销长三角等地,终端销售店面2300多家,网上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市场,就是阜阳的多家超市里也可见到他们的产品。
金牌实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郝正旺说:金牌实业拓展餐饮,初心是让市民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舒心。(巩彬 文/摄)
澎湃新闻10月27日报道 今年34岁的阜阳男子巴玉在浙江省金华市开有一家馒头摊位,和别的摊位不同,他的馒头摊无人看守,顾客选购后自己扫二维码支付,或者将钱放在零钱筐里。
10月27日,巴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的无人看守馒头摊2016年开在金华婺城区白龙桥镇叶店村综合市场,4年来少钱的事情极少发生。
巴玉和他的无人售卖馒头摊 金华新闻客户端 图
“刚开张时偶尔会少钱,随着市场管理的完善以及和周边的人越来越熟,大家都很自觉,现在基本不会少钱了。”巴玉告诉澎湃新闻,平时他只有补货的时候出现在摊位。
巴玉是安徽阜阳人,十年前到金华打工。在饭店当过厨师,也卖过早点和蔬菜。后来,他发现叶店市场附近的工人多来自北方,喜欢吃馒头,客源稳定、成本不高,于是就和妻子租下叶店市场的一个摊位和附近的一处店面,做起了馒头。
开张后,巴玉的馒头卖得很好,除卖给散客外,每天还要供应附近的工地、超市以及一些生鲜、熟食店。
“只有我和老婆两人,人手不够,额外雇一个人一天至少要100块。”巴玉说,一开始想节约成本,他就将市场里的摊位设成了无人售卖。“馒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为了几块钱偷拿东西,面子上也挂不住。”
事实也印证了巴玉的想法,开业4年多,买馒头不付钱的事情极少发生。“毕竟还是好人多,即使摊子没有人看,我也不担心。”巴玉告诉澎湃新闻,他十几岁就出来打工,一路上被很多人照顾,常怀感恩之心。
疫情期间,巴玉调低了馒头的价格。“去年因为物价上涨,原材料涨价,馒头卖到了5块钱7个。今年疫情严重时,大家生意都不好,附近的工友们让我多送几个馒头给他们,那我想送了你,也得送别人,因此就调低了价格,5块钱8个。”
巴玉告诉澎湃新闻,他的馒头每个毛利约2毛,无人售卖摊位平均每天能卖600个,加上另外的销路,除去成本,每年能赚十几万元,其中,无人售卖摊位每年能赚4万元。
巴玉每天凌晨两点半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左右。在问及要不要将馒头店做大时,巴玉告诉澎湃新闻:“目前没有想太多,可能会雇几个人吧,老婆身体有点吃不消。就继续做馒头,踏踏实实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