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持续降温,火锅店关超3.9万家
2、文旅+火锅是不是一种好模式?
3、火锅的突围方式
第 1666 期
文 | 张冬
火锅店关超3.9万家
客流锐减是主因
今夏各地的高温,并未暖到火锅行业,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4年8月20日,全国火锅店注吊销量已达3.9万家。
火锅作为中餐第一品类尚且如此,夏日里的寒风自然也吹向了整个餐饮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全国餐饮收入4609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0%;7月,全国餐饮收入4403亿元,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3.0%。
两相对比,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降幅依旧明显,目前来看,客流锐减,成了火锅行业乃至整个餐饮行业最大的难点。
?
< class="pgc-img">>然而,在文旅业,客流的表现,却有另一番气象,根据文旅部数据,2024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与2019年数据相比,距离越缩越小。
实际上,这几年来,全国各地为增收,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像重庆涪陵,某红酒小镇景区,在生态农旅示范区内打造了“田园+游乐+养生”新体验;
安徽铜陵,凤凰山村做足“凤丹+旅游”文章,让游客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品尝特色的牡丹云裳拿铁,享受凤凰山村独有的文化气质;
福建泉州,打造各种文化节、夜经济,邀请明星演艺,来泉州开演唱会,土笋冻、蚵仔煎、面线糊等特色美食,也成了游客们常提及的话题;
四川广汉,凭借三星堆文化,引来大量国内外游客,火锅行业有句话,“火锅在中国,食材在广汉”,来广汉的游客,不仅玩得好,吃得也到位;而“文旅+美食”的组合也在反哺广汉,目前,广汉的火锅产业由30余家代表性企业和150多家集群配套企业组成,具备火锅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食材及相关产业聚集地。
◎广汉
从小的层面讲,文旅+美食(火锅)是一条开拓客流的路子;从大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好方式。
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满,大环境吸引不住、留存不了客流,单店自然更困难。
那么,大环境该如何留人?
像上文提到的四川广汉,用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三星堆火锅文化节”。
9月—10月,“2024 中国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在四川广汉举行。这场节庆活动将“节+赛+展+会”四合一,全民参与,开启一场古蜀文明之旅,体验一场热辣滚的火锅盛宴,展现广汉魅力,推动“文旅+美食”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旅+火锅”凭实力出圈
广汉这波操作上大分
火锅文化节、第20届中国火锅产业大会、火锅食材博览会、第五届中国火锅出品大赛,借助火锅这一大品类,广汉文旅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据了解,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由中国烹饪协会、北京美肴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冻立方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并受到了广汉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作为火锅节重点活动之一的火锅食材博览会,20000㎡展出面积,参展企业超400家,规划有火锅品牌展区、火锅食材展区、底料调料展区、城市形象展区、广汉优秀企业展区、装备及配套服务展区,品类齐全,产品丰富,覆盖火锅全产业链。
所以,火锅老板想要什么新产品,只管提。
行业高手“论剑”,打破信息茧房。除了好产品、好食材,火锅文化节同期举办的火锅产业大会、中国火锅出品大赛等活动,更是汇聚了行业领袖、专家和企业家、烹饪人才等,探讨火锅行业的发展趋势,分享行业洞见,将行业中存在的难点与痛点,一次讲清、讲透彻。
同时,以“赛”提“质”,促进行业交流,提升品牌质量,丰富火锅出品创新,创造新的餐饮消费增长点,让更多火锅人从中受益,轻装上阵,打好下半场。
◎强大的火锅产业链
“文旅+火锅”,无论对于单店个人,还是对于当地经济,都是一个好模式、好渠道、好方法,但如何能从千篇一律的“逛吃”中脱颖而出,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广汉的三星堆火锅文化节,或能提供更多新思路。
围锅话神奇,尝鲜到广汉。这个被称作“中国火锅食材之都”的地方,值得所有火锅从业者探访和寻味。
对接通道
如果您对 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感兴趣
联系本次火锅节组委会
广汉·三星堆火锅文化节组委会
电话:17737155965
丨喜乐
来源丨投中网
u1s1,这个世界还是巧合多。
在聊过的大部分投资人中,有一定比例的投资人都对投中网说过一条相似的观点:投资,就是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
在创业人士这个圈子里,如果以火锅这条赛道为例,他们中的许多人也都被投资人问过一个差不离的问题:如何再造或者超越海底捞?
< class="pgc-img">>投资人这个问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问的是一个判断题,他们试图从创业者的答案中判断出,如果投它,它有多大概率创造出如海底捞般的现象级火锅品牌?
有意思的是,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投资人想从一笔笔投资行为里,无限接近项目和项目背后行业的真相;但对很多做火锅从业者来说,火锅这条赛道从来不是“海底捞这么一个经典商业案例”那么简单。
火锅店的真相:这届创业者更懂资本市场
一个不那么普遍的共识是,在火锅店这条赛道里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们,比想象中更懂资本市场的套路。比方说,尽管身处传统行业,他们非常清楚讲一套什么样的故事更诱人。
以巴奴火锅为例,它应该是目前VC圈里数一数二炙手可热的项目。投中网也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在最新未确定的一轮融资中,项目的估值大概在150亿人民币量级左右。它的火爆具体表现在几点上。
其一,极具个性的融资节奏,对资本的高透视度。
巴奴首轮融资官宣于2020年3月,由番茄资本以近亿元的量级独家投资。在这轮融资上,可以看出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对资本的操控能力。
官宣这轮融资时,杜中兵说过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在经历过与番茄资本四年时间的合作之后,他选定了番茄资本作为巴奴的外部合伙人。
这句话颇有信息量:1)杜中兵从来都不排斥资本,他清楚资本的力量;2)杜中兵要做的不是拿资本的钱融资扩张,而是反客为主,让资本附庸巴奴火锅;3)首次拥抱资本市场,他选的是番茄资本,后者是中国第一支专投餐饮赛道的机构,无论是资本,还是资源,番茄资本足够合格。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以来,外界一直在传巴奴在进行第二轮融资,潜在投资方包括CPE源峰资本、高榕资本、日初资本、番茄资本,估值应该超过百亿级。
对此,杜中兵淡定辟谣:一直在看(资本),只要没签字,就没定。
其二,从一开始,杜中兵就知道巴奴火锅想要脱颖而出该讲什么故事——光这一点,就足够打动投资人。
2021年6月,巴奴火锅策划了一次巴奴20周年媒体交流会。会上,杜中兵直言,巴奴未来的大方向是上市。众所周知,上升到二级市场,更需要一套完美故事;在这个层面上,巴奴做的的确还不错。
首先,巴奴的招牌——新西兰毛肚。在一次分享会上,杜中兵分享了他选择新西兰毛肚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新西兰毛肚很有画面感,在中国只有新西兰毛肚是正规进口,“这是多好的一个故事啊!”
其次,巴奴的定位——不是服务,而是质量。如果要讲一个区别于行业老大海底捞的故事,就必须讲一个更诱人的故事;巴奴选择的是推送高价值的产品。在巴奴的测算里,海底捞在北京的客单价在120元左右,巴奴则是160元。
另外,稳定的扩张节奏。杜中兵向来秉持的是“餐饮没有市场占有率的概念,餐饮最重要的就是活得好、活得久”,快速扩张、快速开店,不会出现在巴奴火锅的发展计划当中。
2020年有一笔数据:巴奴靠75家直营店,年入15亿元。
综上,可以这么说,像巴奴火锅这样的项目,没有多少投资人拒绝的了,问题只是能否投得上。在这样的项目上,与其说投资人投的是无限接近事实的真相,不如说投资人交的是一张人数有限的船票。这笔投资,风险性并不很高。
近期刚获融资的火锅店品牌周师兄也是类似的打法,用“非遗”和“大刀腰片”切入市场,由黑蚁资本独家投资。
杀疯了:不到两年融6轮,火锅店之外更腥风血雨
有一条旧的数据是,近一年与火锅相关的投融资事件共有13起,其中火锅食材超市独占7起,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7亿元。
不止一位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在目前的火锅食材超市领域,锅圈和懒熊火锅分别位于行业第一、第二;而这两家本质上其实是供应链公司。目前这两家都是已经在不到两年内融资四五轮的选手。
锅圈,如果加上2021年8月15日的最新一轮融资,不到两年内已经融资6轮,融资额累积30亿元左右,估值也超过了20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方皆数业内一线主流VC基金和产业基金,涵盖了茅台建信基金、招银国际、三全食品、天图资本、IDG、不惑创投等。
懒熊火锅亦是在短短一年内融资了4轮,字节跳动、虢盛资本、星陀资本等都是它的投资方。
多位投资人在分析火锅食材超市时,均对投中网表示,与其说投资人投的是食材超市,不如说VC更看重背后的预制菜市场;这在锅圈最新一轮融资中可见一斑,茅台建信基金的加入,更彰显“居家预制菜”市场的火爆。
此前锅圈在接受不惑创投融资时也提出,它们对标的是美股百亿美金级别的上市公司——US FOOD以及专注在社区边卖吃的食品及杂货连锁巨头Kroger。
不惑创投合伙人衣家宇同样对投中网表示,火锅不光是一个品类代名词,更多是从“吃得更丰富”的代名词,因为火锅里面可以有各种食材加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火锅又可以分出到店、旅游、在家等多个场景,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在家吃”这个场景。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锅圈在上游管控了500 多家专业食材工厂,12个现代化中心仓,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日流转货物20万件,拥有7000+门店。
锅圈被资本看重的并非只有重资产的投资,可持续的扩张模式似乎也是项目本身的亮点。
根据此前锅圈投资方之一的嘉御基金投资总监任广曾对媒体透露的信息,锅圈不收取加盟费,毛利率达15-20%,年销售额达120万元左右,一般12个月即可回本,一半以上的加盟商都会继续选择加盟。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和大家想象略有不同的是,锅圈、懒熊火锅在内的火锅食材超市更偏向下沉市场。前两者的创始人都曾公开表示过,地级市、县级市是未来的重点布局计划。
而除去锅圈、懒熊火锅之外,同样有相对规模较小的投资机构在布局火锅食材超市,试图在行业发展初期分得一杯羹。比如餐爆食材、火锅物语都在去年年底获得了千万级人民币融资。
以上充分说明了两点:
1)VC不光想再造海底捞,他们更看重预制菜和下沉市场这两条广袤赛道。在社区团购发展受困的背景下,火锅食材超市显然是它们认为可以打开那扇大门的钥匙;
2)和火锅店不同,由于火锅食材超市快速扩张的打法,它们更依赖资本,如果想要霸占和牢占市场,它们更倾向快速敏捷的融资节奏。
一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就对投中网预判,火锅食材超市市场到最后很可能只会产生几家头部玩家瓜分市场。他提到,供应链是攻破这个市场的主要壁垒,再一个就是玩家的融资能力。
一位食品产业的分析师则对投中网婉转表达一条观点:火锅食材考验的是供应链,很可能沦落为巨头之间的游戏。
才刚刚开始
在与一部分投资人和火锅从业者的访谈中,有一条共识,火锅从来都是红海。在衣家宇看来,火锅这条赛道不叫风口,因为它一直都存在投资机会。
除了火锅食材超市之外,自热火锅和火锅底料也是VC们非常看重的赛道。如果你足够注意,会发现已经有顶级PE机构入局。
比如2021年8月,朝天门码头官宣了一轮近亿元的Pre-A轮融资,其中高榕资本、熊猫资本等参与投资。目前,朝天门码头对外推出了火锅底料、自热火锅、方便速食等产品。
对待资本,朝天门码头创始人王普对投中网表示,他认为资本的介入是对市场公允的一种表现。和传统的餐饮人不同的是,王普对资本的态度比较正向,他认可资本的力量,也觉得投资人视角的终局思维值得学习。
同时王普也提到,“前一二十年火锅就已经是红海,竞争激烈程度不比现在小,几乎看不到未来,想要出圈除非你做对了正确的事”。
在火锅底料和自热火锅这条赛道,王普认为渠道是玩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自热火锅的明星选手自嗨锅则对投中网透露了它们的打法:不光立足于火锅,而是放眼全餐饮赛道,建立多品牌矩阵,除了自热火锅之外,自嗨锅已经出品了7个不同的品牌,涉及餐饮食材、复合调味料、卤味、预制菜等。
自嗨锅市场总监Jason表示,自嗨锅的愿景是做中华餐饮的标准化,供应链一直是它们内部的重中之重,因此它们设有中央共享工厂和AGV(全自动机械搬运),单个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独立售卖,又能和其他工厂生产的产品组合成新的成品再售卖。
同时投中网还了解到,自嗨锅的工厂选址会因地制宜,比如河南的面食积淀决定了在河南建面/粉工厂;金华的酱料、火腿历史决定了在金华建酱肉工厂。
在融资方面自嗨锅速度也不慢,不到一年完成了4轮融资,泰康、经纬中国、华映资本等都是其投资方;累计完成5轮融资。
最后,了解一圈下来,不难发现,这届创业者和投资人并不把海底捞视作项目的主要对标,这条赛道之广,让VC们看到了多样的可能性和场景。对他们来说,火锅这场仗恐怕才刚刚开始。
感药医院卖200多元有药店涨到300多元 企业回应流感药有药店涨价
越来越多的人,在今年这个寒冬,相继被流感击倒。除了奥司他韦,“网红药”玛巴洛沙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聊天中,一个疗程只需两粒药,吃完立刻退烧痊愈。不过这个药从一开始就设置了门槛:均价200多元一盒,相当于一粒药就过百元。
近日,有媒体报道,这款药在医院一盒卖200多元,在药店则卖到超过300甚至接近400元。公开资料显示,玛巴洛沙韦是日本盐野义与罗氏共同开发的药品,在中国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并在此后扩龄。此外,因为玛巴洛沙韦对奥司他韦耐药的患者仍然有效,被称为“超级流感药”。
家住北京地区的张女士12月初因感染甲流,在医院开了一盒玛巴洛沙韦,价格为220元,采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而当她近日想在附近药店再次购买该药物时,有药店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货源紧张,所以现在玛巴洛沙韦价格为319元。另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告诉她,现价为368元,目前还没有现货,要后天才有货。
对于部分渠道药品涨价情况,罗氏制药9日回应中新经纬称,罗氏制药始终保持与经销商、医院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稳定的价格提供给经销商且保持药品供应。关于市场上个别药品渠道价格涨价的情况,属于市场行为,并非罗氏公司行为。罗氏制药将继续保持各方合作伙伴的沟通,确保玛巴洛沙韦惠及广大流感患者。(每日经济新闻)
部分理财产品费率降为零
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如兴银理财、招银理财等,纷纷宣布阶段性下调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下调后,部分产品的销售服务费可低至0.01%,也有部分产品固定投资管理费直接被降至0。
降费可以提升产品收益率,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客户黏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岁末年初,由于年终奖等发放,居民理财暂时“闲置”资金相对多,各家机构竞争较为激烈。
除了降费外,近期多家银行和理财子公司还开启了“自购”,提升投资者信心。12月1日,招银理财称以自有资金1000万投资旗下股票型理财产品,不过并未披露具体产品名称和“自购”时间。
而在招银理财之前,兴银理财表示,为提振市场和客户信心计划运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理财产品,不超过该产品净资产10%,最高投资3000万元,最终以产品募集量为准。此外,渤银理财近日也公告称,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已投入自有资金3亿元用于申购发行的旗下理财产品。(每日经济新闻)
新冠变异株JN.1在12国快速蔓延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官网,新冠病毒变异株JN.1在美加速蔓延 ,已成为在美国感染人数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JN.1相对于其他当前流行的变异株对公共健康的风险增加。(科技日报)
多地推行买房即可落户 从引“人才”到聚“人口”
继本月初发文要优化人口落户措施后,武汉近日正式推行“买房即可落户”政策,取消了购房面积、金额等限制条件。
近来,各地都在优化人口落户政策。此前,已有青岛、南京、沈阳、宁波等城市放松了落户门槛。专家认为,在城镇化放缓、出生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城市之间的人口及人才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
据“平安武汉”微信公众号消息,武汉市公安局调整四项户口迁移政策相关条件和办理规定,已于12月7日实施。
武汉此次调整的户口迁移政策条件涉及夫妻投靠及子女随迁落户、购房落户、新城区户籍人员迁入中心城区和开发区落户、积分入户。调整后,中心城区夫妻投靠落户无须登记结婚满1年,夫妻一方为本市户籍,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非本市户籍的另一方和符合随迁条件的子女,即可申请落户。(第一财经)
使用口水油火锅店月收入增加数万元
2022年,成都高新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火锅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经鉴定,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22日,成都高新区起航巴蜀印象火锅店生产、销售添加“老油”的火锅锅底金额达137万余元。
法院判处该店负责人付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处罚金260万元,并向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成都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支付赔偿金1376.028万元。该案也是成都史上金额最大的食品安全处罚案。
多位行业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口水油屡禁不止,不外乎两个原因——味道和成本。
有火锅行业人士表示,现在火锅的红油锅底用的都是“新油”,“新油”吃起来没什么香气,而从客人吃剩的红油锅底中提炼出的“老油”,可以起到一个类似酵母的作用,还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不过随着近来调料产业日趋成熟,以及多年来的市场严查和教育,老油已经逐渐退出川渝市场,绝大部分火锅商户已经改用一次性油。
因此,仍在使用老油的餐饮企业,更多是出于成本考量。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1斤火锅底料成本为15-20元,一般情况小锅要用2-3斤火锅底料,大锅用4-5斤,但大部分火锅店的锅底费仅为30-50元(含大小锅)左右,还不够成本。而使用口水油,小锅耗油0.8斤左右,大锅耗油1.2斤左右,剩下的六七成油可以循环使用,省出来的一大半成本就是商家的纯利润。一家火锅店按每天接待30桌算,使用口水油可节约成本1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可以增加数万元的收入。(中国新闻周刊)
栏目主编:尤莼洁
来源:作者:连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