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 王萍)7月8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第三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评选项目”榜单出炉,42家公司进入榜单。零售企业中,红星美凯龙、永辉超市、家家悦、银泰商业等入选,海底捞则是本次入选的唯一一家餐饮服务企业。
本届评选自2010年10月启动,从行业排名、企业规模/管理水平、财务水平、股东/高管情况、风险合规等角度对被推荐企业进行初步筛查,最终42家公司进入榜单。此次评选较之前增加企业对后疫情时代新市场秩序的应对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建设情况。
“卓越管理公司”为德勤全球项目。中国卓越管理公司评选项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针对民营企业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考评的评选项目,由主办方德勤中国联合新加坡银行等对参评企业进行筛选和辅导,并发布年度评选榜单。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李铭
到一年半,全球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再次换帅。
当地时间8月13日美股盘前,星巴克官网发布消息称,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将于9月9日起接棒纳思瀚(Laxman Narasimhan)担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在此之前,星巴克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将在前述任命生效前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或受上述消息影响,星巴克(NASDAQ:SBUX)股价在13日盘前最高涨超17%,开盘后一度飙涨超20%,总市值站上1000亿美元。截至8月13日收盘,星巴克报95.9美元/股,涨24.5%,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单日涨幅。
据星巴克公告介绍,新CEO尼科尔有工商管理学专业背景,同时具有丰富的品牌管理经验。自2018年起担任美式墨西哥连锁餐饮品牌Chipotle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此任职期间,尼科尔帮助公司实现收入翻倍增长,同时利润增长近七倍,股价上涨了近800%。此外,他还提高了零售团队成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在此前,尼科尔的职业生涯始于宝洁公司的品牌管理相关职务,此后在百胜旗下的塔可贝尔(Taco Bell)与必胜客担任过领导职务。
星巴克创始人兼名誉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在此次公告中表示,“尼科尔在零售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领导一家文化和价值驱动的企业所需要的关键的人力要素。我相信他是星巴克在历史关键时刻需要的领导者。”
此次公告指出,纳思瀚即刻辞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职务。据悉,纳思瀚曾于2022年10月加入星巴克,并于2023年3月正式接棒创始人舒尔茨出任星巴克CEO一职。
不过,在这一年半不到的时间里,星巴克的发展也一度陷入困境,包括股价两位数下滑、北美和中国两大市场业绩疲软、股东信心不足等。
具体来看,截至8月12日美股收盘,星巴克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超17%,星巴克在纳思瀚任职期间股价下跌近20%。据外媒指出,由于业绩放缓和股价低迷,星巴克也受到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投资管理公司(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施压。
埃利奥特投资管理公司8月13日就“星巴克换帅”公告发布声明称,其已成为星巴克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因为对星巴克的长期价值创造机会充满信心。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埃利奥特一直与星巴克董事会就公司关键问题进行沟通,埃利奥特认为今天的公告是公司向前迈出的转型性一步,期待继续与星巴克董事会合作,努力实现星巴克的全部潜力。
Elliott声明
此外,有外媒指出,导致纳思瀚下台的另一个因素是创始人舒尔茨对他的不满。舒尔茨在5月的一封公开信中抨击了继任者纳思瀚的领导力,并表示星巴克的美国业务是“公司走向下坡路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4年6月30日第三财季财务业绩,星巴克第三财季实现总净收入91.14亿美元,同比下降0.6%。归母净利润为10.55亿美元,同比下滑7.6%。该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3%,其中本土北美市场下降了2%。或受中国市场9.9元咖啡价格战影响,该季度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14%,平均票价和同店交易量均下降7%。
“在过去一年里,行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门店扩张和大规模的价格战,甚至不惜以牺牲同店销售和盈利能力为代价,这对市场环境造成了显著且永久的改变。”纳思瀚在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据外媒援引全球数据零售分析师兼董事总经理Neil Saunders的分析称,虽然星巴克的部分业绩减缓可以归因于消费者支出疲软,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商店体验下降和食品等领域缺乏创新的结果。规模较小的独立咖啡店和其他竞争对手对星巴克产生威胁,而前任首席执行官纳思瀚却未能令人信服地解决这个问题,这让投资者感到不满意。新CEO尼科尔丰富的餐饮品牌管理经验对星巴克应对一系列挑战来说或许会很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受尼科尔离职影响,Chipotle美股股价在13日收跌7.5%,市值超过700亿美元,尼科尔2018年3月接手时市值仅89亿美元。
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马婧
8月12日,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榜单出炉,并在京举办主题为“聚力共拓,齐享未来”的颁奖典礼。榜单中,制造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四成,其次是消费品制造与零售、餐饮服务企业,占比超两成。入榜的50家企业中,有40家企业连续两年至四年获奖。无论是新晋获奖企业还是复评获奖企业,各行业指标都高于A股对应行业平均水平。
卓越管理公司项目是具有29年历史的全球项目,于2018年落地中国,由德勤中国、新加坡银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发起,旨在发现和表彰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卓越管理水平的企业,并希望更多的民营企业重视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中国唯一针对民营企业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的国际奖项,卓越管理公司项目见证和发掘了一批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企业。
本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自2021年10月启动以来,经过半年的调研、评审与沟通,共有50家公司进入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榜单,其中包括10家2022中国卓越管理公司新晋获奖企业,以及40家连续两年至四年获奖的企业。上榜企业平均存续期24年,年平均收入371亿元,年平均净利率11%,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年平均收入增长率21%。其中,年收入大于1000亿元的有4家,500-1000亿元的有4家,100至500亿元的有22家,27-100亿元的有20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榜单中包括21家制造企业,11家消费品制造与零售、餐饮服务企业,5家信息与技术服务企业,7家生命健康企业,3家地产企业,2家教育企业,以及1家综合集团(消费/生命健康/金融)。
2022 中国卓越管理公司新晋获奖企业
“无论是新晋获奖还是复评获奖,今年的获奖企业不仅软实力强劲,还具有过硬的业绩指标,各行业指标高于A股对应行业平均水平。”德勤中国民营企业与私人客户服务主管合伙人许柯表示,虽然疫情等危机事件对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获奖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快速恢复能力以及“韧性”成长仍然值得称道。
德勤中国同日发布了《2022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白皮书》。今年的主题为“研判风险、谋定后动”,围绕中国头部民企面临最大外部风险与内部挑战、重点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如何培育未来的核心能力以应对风险三个方面与公司创始人、CEO、高层管理者展开深度对话。
德勤中国卓越管理公司主管合伙人赵健介绍,超过40%参加调研的中国头部民企,选择新冠疫情、市场内需、技术革新、国际政经局势、当地政策变化、供应链与人才断档为前七大外部风险。具体来看,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与零售、餐饮服务行业、信息与技术服务企业、生命健康行业企业一致排序前五大上述风险,只有房地产企业认为气候变化是影响未来战略制定与执行的关键外部风险,而主要的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与零售、餐饮服务行业相对还不够重视双碳对战略制定的影响。
图片来源:德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