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午吃什么,永远是困扰打工人的一大难题。
外卖不健康,且价格越来越贵,打工人已经逐渐失去了点外卖的兴趣和自由。午餐如何吃得好又花得少成了一大痛点。
现在感觉每次点外卖就像一次冒险,什么盖码饭、煲仔饭之类的全都难吃得要死,之前我还以为是自己的味蕾出现了什么层次上的升级,后面问了一圈身边点外卖的朋友,他们的感受简直和我一模一样:那便是外卖没有深入灵魂的味道了。
随着预制菜的普及,什么辣椒炒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样的招牌菜制作工艺都变得微妙起来。听身边一个开饭店的亲戚聊,凡是店家不能够微调菜品口味的,基本上都是预制菜。举几个例子:老乡鸡不能去除葱姜蒜。酸菜鱼不能加减辣度。鱼香肉丝盖浇饭不能够不加胡萝卜或者不加木耳,甚至更严重的辣椒炒肉不要辣椒,梅干菜扣肉不要梅干菜。
在健康和钱包的夹击下,打工人找到了一条新型的自救路子。
今年开始我们办公室的年轻同事都开始带饭上班了。原因是看到了外卖的制作都TM是一袋袋的预制菜,果然打败魔法的还是魔法本法,这些原本每天两杯奶茶,中午外卖晚上烧烤的姑娘们,现在每人手提自己的饭盒上下班了。
自制预制菜:指代一种自己做外卖备菜的行为。
对于打工人来说这的确是非常明智又无奈的选择。一是干净卫生,二是省事省钱,三是丰俭由人。
有朋友甚至在网络分享自制经验:用乐扣带分隔的玻璃饭盒把饭菜隔开,做好后趁热密封冷冻保存,加热时用蒸锅,几乎没有口感的差别。这样自己做的预制饭盒真太省事了,做一周的饭两三个小时就搞定了,还能提前搭配好种类和营养,并且厨房每周只要收拾一次,可以一直保持得象新装修的一样。
我也看到有个北京姑娘,一次性可以做好一周的饭菜,放在冰箱里速冻。想吃的时候,直接解冻就行了,对于上班一族来说,真的不要太方便了,比点外卖强太多了。
更多的网友也尝试着疯狂自制预制菜,浩大的工程,无情的炒菜机器,忙的像饭店的外卖后厨,许多网友调侃道:抵制预制菜,理解预制菜,自制预制菜。
网友分享:
“做预制菜以后,终于不用每天浪费时间来思考自己午餐要吃什么了,无形之间多了很多个人时间。”
“每周末提前做好工作日的饭菜,则意味着下班后她可以直接冲进浴室里埋头洗澡,然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煲剧。”
“我很喜欢吃肉,平时点个外卖,像一份小炒黄牛肉的价格要在59块,但我自己炒的话,买个一斤或两斤牛肉,可以做成三份。”
但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大胆的疑问,中餐讲究的是现买、现炒、现吃,要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意吃冷冻起来的预制菜?
来源:@嫩渣沃森
任何时候,产品都是餐厅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外卖餐厅要想在市场上成功立足,就一定要在产品上下功夫。产品打造是外卖餐厅经营的基础,没有过硬的产品做保障,生意不会长久。外卖产品的打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慎重选择菜品品类
在餐厅开业初期,餐厅应该借助各大外卖平台对当前目标区域热销产品以及热门店铺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目标区域内用户的饮食习惯以及偏爱口味。再结合各大数据平台对于外卖用户的调研以及目标区域的实际走访调查,最终确定自身产品定位,确定较适合目标用户口味的外卖品类。
< class="pgc-img">轻食沙拉,都市白领喜欢的品类
>寻找用户隐性需求
产品品类确定以后,可以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了解用户对于该品类产品的评价情况。从中分析出用户对其最不满意的地方,即差评中提及次数较多的方面,这就是该品类产品未能满足用户的地方,也就是用户的隐性需求、痛点所在。然后从这些痛点入手对产品进行设计和改造。
< class="pgc-img">有重口味的需求,也有清淡的需求
>口味要经得起考验
口味是用户评价产品最为关键的因素,对产品口味的不断升级是餐厅维护用户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为确保产品口味达到最佳状态,餐厅可以在产品正式推出之前进行内部评测、免费试吃等活动,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特别是用户差评部分,然后以此为根据对产品进行反复调整升级。
< class="pgc-img">吃货试口味,是验证的好方法
>确保出品标准化
出品标准化是评定产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餐厅扩大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家餐厅的成长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出品标准化的严格把控之上。只有实现出品标准化,才能摆脱厨师的绑架,保证产品品质始终如一。
< class="pgc-img">标准出菜,万份如一
>实现产品IP化
所谓产品IP化就是赋予其鲜明而独特的品牌形象,以此来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建立独特品牌印记,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特征对其进行包装,设计出一些独特的LOGO、包装等。
< class="pgc-img">颜值即正义,IP化是现代餐饮的捷径
>人流程分享
1:外卖开通的前一个测试产品打包的所有打包物料-打包盒,四合一餐具,打包袋,返现好评卡-打包用品主要测试是否存在漏汁,密封不严等现象
2:开卖开通前半个月测试和计算外卖产品的毛利-计算要求:每份产品的份量是多少?成本是多少?一份外卖打包物料成本是多少?外卖平台抽点是多少?最后到手的毛利是多少-最后调整到外卖平台所有成本扣除,毛利要在30-40%之间
3:外卖开通前一个星期-培训员工外卖出品流程,比如:外卖打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漏放餐具,没有认真看客人备注,客人后台信息回复不及时等,建议参考外卖平台上的新手外卖上线流程+检查所有外卖物料是否已经全部到店
4:外卖开通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找朋友同事刷单五单外卖好评(三张图片+20个文字)
5:外卖开通的前一个星期是磨合期,不需要开通外卖后台的新店流程,这个要等门店员工操作熟练后才开启(一般时间是一个星期左右)
6:外卖开通后的第二个星期开启外卖平台后台的(新店特权流量)-这个是外卖平台免费自动赠送的,开启前的前面一个晚上沟通厨房备货充足+开通的第一天门店人员人手安排充足,不要出现爆单现象,门店忙不过来导致外卖小哥投诉出餐太慢或者门店自己忙不过来关闭外卖平台,这样外卖平台会默认门店出餐太慢,不会给门店推送流量
7:切记切记:好评返现卡-门店千万不要舍不得使用,前期外卖平台的每单外卖必须放好评返现卡(很多餐饮老板看到实收金额很少,就担心再放一张好评卡会以为本张单没有利润了,格局太小了)-前期外卖每天的评论数量一定要上来,门店才会有流量
8:针对每天客人的评论必须要在24小时内回复给客人,不要机械式的回复,需要针对每个评论的问题点给出建设性回复给客人,要让客人觉得有被重视的感觉,比如:关于好评回复一定是俏皮式的回复,网络上可以查询到模版,而差评一定要针对问题老板亲自联系客人,如有必要打电话给客人解决
9: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平台-建议上线时一个一个上,不要同时开启-方便门店操作和门店分阶段引流
10:关于外卖充值推广费使用分享-建议如果是新店一定要保证门店每天有50-100元左右的推广,具体推广费用哪个好,平台上都会有相关的介绍(老板格局一定要打开,不要舍不得推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