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杜燕 程春雨)没有设立食堂的学校、企事业单位里,学生和上班族中午的餐食怎样才能吃的安心又舒心?随着“集体用餐配送”的悄然兴起,这成为集体食堂缺位的绝佳替补。今天,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赴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指根据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食品经营者。公司、学校等需集体就餐的单位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餐饮配送服务,对集体用餐配送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其主要客群。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目前共有19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每天总供应量高达50万份,集体用餐配送具有一次性加工制作量大、辐射范围广、食用人群庞大的特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否规范经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学生族和上班族的饮食安全。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赴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北京市食药监局供图
负责人称,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该局自夏季至今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本次专项检查中,市食药监局重点检查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经营许可、加工过程、自检室运行情况等,规范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加工操作过程,此外还对就餐人员较多的工业园区、商务写字楼的企事业单位主动上门,引导消费者选择有资质的供餐单位,全面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
今天,北京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丰台区的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执法人员现场查看该公司加工车间的面积、设施设备、布局流程等是否与许可信息一致,现场抽查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明,餐用具清洗消毒情况等,检查粗加工间、细加工间、洗消间、面点间、消毒库,未发现异常。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市供应量较大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学生营养餐的配送,因为供应量大,涉及的用餐群体主要为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会严格按照要求生产,让学生吃的放心,让家长安心。
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监管处负责人表示,专项检查期间,市食药监局共走访写字楼1300余座,发放用餐提示告知书15000余份。下阶段,将持续加大检查力度,保障学生和上班族的饮食安全,并会探索制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防止发生食源性疾患,保证用餐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完)
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0日讯 “六一”儿童节来临在即。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全社会努力的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在“六一”节前开展校园食堂专项整治,推出“双长”陪餐制度的基础上,又启动了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集中配餐单位专项检查,力争确保辖区每一名在校(园)儿童都能吃上安全、健康、美味的餐食。
在儿童节前夕,记者化身孩子们午餐的“解粮官”,跟随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一起踏上孩子们的送餐路,对辖区校园集中配餐单位进行检查。
九点:“三检”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5月30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了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进入厂区后,执法人员随机抽选了5名员工,按要求进行晨检,执法人员详细检查员工手部有无外伤和皮肤疾病,同时核对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情况,直至确认无误。随后,执法人员按照食品原料库、粗加工间、切配间、操作间、分餐间的顺序依次开展日常检查,重点检查了粗加工间和切配间餐饮具的洗消,操作间生熟分开、调料的保质期,分餐间检查紫外线灯使用情况,并对企业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及进货台账等进行了核查。检查过程中,丰台市场监管局的检测员随机抽取了原料间的花菜和分餐间的餐具分别开展了用药残留和菌落快检,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三项检查完毕后,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带领执法人员和记者来到了企业的生产安全监控中心,记者看到中控台上15块大小不一的监控屏幕正在实时直播着餐品制作的各个环节,关负责人介绍到:“作为北京供应量较大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之一,我们主要从事学生营养餐的配送,因为供应量大,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的要求和指导下,我们建立了这个监控中心,就是为了让企业的自检人员和监管部门能够对学生餐食的每一个制作环节进行实时监管”,负责人边介绍边掏出手机打开了北京阳光餐饮APP,“另外,我们所有监控室的摄像头,也与北京市阳光餐饮APP的后台进行了对接,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和我们的监管人员一起对我们的生产进行监管,我们力争做到让学生吃的放心,让家长看安心。”
十点:“封签+标签”双层防线助力学生餐安全上路
时针指向了上午10:00,京酱肉丝、油酥椰蓉卷、肉末豆腐...为学生准备的午餐已经出锅,工作人员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配餐装箱。记者发现,每当工作人员在对配送箱中的餐品测温完毕后,就会在箱子外侧贴上标签,并在套箱袋子上贴上封签。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到:这是我们今年的一项新举措,要求辖区所有集中配餐单位都要在送餐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企业地址名称,餐品生产时间,餐品多长时间必须食用完毕等内容,并对餐食和送餐车进行封签。随车押运的安全员将所有环节确认完毕后,送餐车方可出厂送餐。
十点半:“双向交接,双份留样,二次测温”三个必须保障儿童用餐安全
中午10:30,记者们跟随圣禾公司的送餐车来到了丰台辖区的一家幼儿园,离给孩子们开餐还有半个小时,送餐员有条不紊的拿出两份交接记录与幼儿园的副园长对接餐时间、餐车卫生状况、送餐员卫生状况等内容进行了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两人签字分别留存交接记录,随后送餐员对抽取一个配餐箱对箱内餐品进行测温,温度显示在75℃,最后在幼儿园和送餐员分别进行食品留样后,一箱箱美味的餐品被送进了孩子们的班里。据执法人员指出:我们要求送餐人员配送到位后做完“三个必须”,方可向班级送餐。一是每餐必须由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和送餐员当面填写交餐和接餐记录,仔细核对记录内容并签字。二是每餐学校和送餐公司都要分别对餐品留样。三是送餐单位要在餐品送达后对其进行二次测温,确保食品的中心温度在60℃以上。
据悉,目前丰台区共有10余家集配企业,承担着全市近100家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企事业单位的供餐任务,日供餐量达到了45000余份,其中绝大多数供应学校和幼儿园。为保障儿童饮食安全,今年以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送餐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力度,在规范经营、消除隐患、打击违法等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针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市场局实施月覆盖检查、抽检,并与猪肉进货来源检查、诺如病毒防控等工作相结合,以涉及学生、幼儿饮食安全的关键时间点、关键风险点为抓手,以专项促整治,以整治促规范。同时结合学校校长、学生家长“双陪餐”制度,定期组织家长代表来到辖区集配企业,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辖区落地生根。
食药监局提醒:单位集体订购盒饭注意要查看资质
"集体用餐配送"悄然兴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食药监局获悉,目前本市共有19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每天总供应量高达50万份。针对集体用餐配送具有一次性加工制作量大、辐射范围广、食用人群庞大的特点,市食药监局近期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市食药监局提醒订餐单位,在选择配餐企业时一定要注意查看资质。
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自夏季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本次专项检查中,市食药监局重点检查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经营许可、加工过程、自检室运行情况等,规范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加工操作过程,此外还对就餐人员较多的工业园区、商务写字楼的企事业单位主动上门,引导消费者选择有资质的供餐单位,全面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
检查主要包括重新核查许可信息、强化加工过程检查、强化自检室运行情况的检查等。在位于丰台区的北京圣禾餐饮有限公司,执法人员现场查看该公司加工车间的面积、设施设备、布局流程等是否与许可信息一致,现场抽查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人员的健康证明,餐用具清洗消毒情况等,检查粗加工间、细加工间、洗消间、面点间、消毒库,未发现异常。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减少"黑作坊"配餐风险,市食药监局主动上门,引导消费者选择有资质供餐单位。对就餐人员较多的工业园区、商务写字楼的企事业单位主动上门,了解其订购集体配餐的来源,并对存在的风险和投诉举报途径进行了说明。由食药监管部门为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的提供配餐单位监督检查服务,减少"黑作坊"配餐风险。专项检查期间,市食药监局共走访写字楼1300余座,发放用餐提示告知书15000余份。
市食药监局餐饮监管处负责人段志永表示:"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加大检查力度,保障学生和上班族的饮食安全,此外我们也会探索制定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防止发生食源性疾患,保证用餐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市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和订餐单位,单位集体订购盒饭注意要查看资质。公司学校或写字楼物业等如需长期或临时性的餐饮公司提供集体送餐服务时,在选择餐饮服务公司时要注意查看其是否持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经营范围应包括"集体用餐配送"一项。集体用餐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可到餐饮公司食品加工场所实地参观和确认一下,也可以通过登录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数据查询模块,查询订餐单位许可信息真伪,或者拨打各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电话,了解集体用用餐配送单位的其他情况,咨询餐饮公司许可信息。(北青报记者 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