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都四川,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味觉享受。今天,作为一位资深美食博主,我将带您走进四川的餐饮殿堂,揭秘那些令人向往的顶级高档餐厅。这些餐厅不仅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卓越的食材选择著称,更以其独特的氛围和卓越的服务赢得了食客们的广泛赞誉。
1.玉芝兰
作为四川唯一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玉芝兰以其精致的川菜和创新理念闻名遐迩。餐厅环境雅致,每一道菜都是艺术品般的存在,将传统川菜与现代烹饪技术完美融合,让人在品尝中感受到四川美食的无限魅力。
< class="pgc-img">>2.新荣记
虽然新荣记并非四川本土品牌,但其在成都的分店同样展现了极高的水准。这家以高端海鲜和精致中餐著称的餐厅,将海鲜的鲜美与川菜的麻辣巧妙结合,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佳肴。
< class="pgc-img">>3.许家菜(望江店)
许家菜是成都较早开始专注于新派川菜的餐厅之一,其前身名荟锦庐在望江路起家。创始人许凡一直致力于对川菜的改良与创新,使得许家菜在保留传统川菜精髓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成为新派川菜的代表之一。
< class="pgc-img">>4.松云泽
松云泽以其独特的菜品和优雅的环境吸引了众多食客。餐厅主厨张富元对食材的严格挑选和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使得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惊喜。松云泽的菜品不仅味道上乘,更在摆盘和创意上独树一帜。
< class="pgc-img">>5.芙蓉凰
芙蓉凰以其豪华的装修和精致的菜品赢得了食客们的青睐。餐厅主打高端川菜,将传统川菜与现代烹饪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美味佳肴。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餐,芙蓉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class="pgc-img">>6.马旺子
马旺子以其独特的川菜风味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好评。餐厅的招牌菜品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在保留传统川菜风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良,使得味道更加鲜美且富有层次感。
< class="pgc-img">>7.大蓉和酒楼(城北店)
大蓉和是成都较早开启创新川菜的酒楼之一,其第一家门店于1999年在羊西线开业。大蓉和的菜品以麻辣鲜香著称,同时融入了其他菜系的烹饪技巧,使得味道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会,大蓉和都能提供满意的用餐体验。
< class="pgc-img">>8.银锅
银锅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精致的菜品吸引了众多食客。餐厅采用银锅作为烹饪工具,使得食材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银锅的微量元素,提升菜品的营养价值。同时,银锅的菜品在味道和摆盘上都极具创意和美感。
< class="pgc-img">>9.柴门公馆(桐梓林店)
柴门公馆是成都高端餐饮的代表之一,其桐梓林店更是以其豪华的装修和精致的菜品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餐厅主打高端河鲜和川菜,将传统川菜与现代烹饪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美味佳肴。
< class="pgc-img">>10.锦江宾馆-锦悦法餐厅
虽然锦悦法餐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川菜餐厅,但其作为成都五星级酒店锦江宾馆旗下的高端餐厅,同样展现了极高的水准。餐厅以法式料理为主打,同时融入了四川本地的食材和烹饪技巧,使得菜品在保持法式风味的同时又带有四川特色。
< class="pgc-img">>你打卡了几个?
月中旬,立秋之后气温已然转凉,但为迎接大运会,目前正在成都进行的“大运星餐饮 幸福好食光”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系列活动依然“热”度不减—— “活动自6月17日启动截至7月31日,报名餐厅突破了千余家,‘100’的名额确实太少!”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长袁小然这样说道。
到底怎样的餐厅才能成为推荐“Top100”?8月19日,由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共同主办的“大运星餐饮 幸福好食光”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系列活动,正式召开文审工作会议,对报名餐厅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
“特色”能加分,推荐体验餐厅设5大类
成都的会吃,代表着背后规模庞大的餐饮消费市场,当然也折射出餐饮市场主体的活跃,以至于城市可以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场合、不同时节,都能进行形式多样的餐厅推荐。用袁小然的话说,“既好也不好,‘好’在可选主体丰富多样,‘不好’也是因为太丰富多样,筛选复杂且难度大。”
数据可以让人更直观地理解出袁小然的话——“火爆”的报名场面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主办单位通过网络报名、行业组织推荐,平台机构、美食爱好者推荐等渠道,共收到1013家餐饮单位报名,而经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秘书处对报名餐厅情况初查预审,最终统计出了有效报名餐厅共计417家。
根据记者在评审会上的了解,评审工作分为初步预审、现场文审以及后期的现场勘察,活动通过“企业自荐+大运会各赛区委员会/行业组织/专家机构推荐+大众网络投票”的方式征集餐厅报名,而“推荐体验餐厅Top100”分为欧陆风味美食、地中海风味美食、亚洲美食、清真餐、成都美食五大分类,其中成都美食约占60%。
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文审工作会议现场
有趣的是,袁小然介绍,如获得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以及独特场景打造、门店拥有独特文化或特色元素、符号等,都可以作为“特色”额外加分。“较以往的突破在于,此次推荐更多地挖掘在成都本地经营的多种类型餐饮,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更能体现成都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的大融合、大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文审将筛选出200家餐厅将进入现场勘察阶段,最终在全市范围内推荐产生100家注重食品卫生安全、具有国际化服务水准、符合青年消费群体需求、代表赛事名城餐饮服务品质、彰显成都文化底蕴、倡导健康文明餐饮理念的优质明星餐厅,“另外还有20家将以‘入围’身份呈现,旨在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文审工作会议现场
上榜餐厅将享受由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提供的烟火惠民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免费提供的专属收银系统,专属金融辅导员,专属费用补贴等,协助餐厅打造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场景;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将为上榜餐厅提供专属5G智慧化管理软硬件费用补贴及场景建设等福利。另外,主办方也将充分整合全域宣传媒介资源为上榜餐厅提供品牌推广及营销服务。
大咖来“扎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欧陆风味美食、地中海风味美食、亚洲美食、清真餐、成都美食;基本标准、经营标准、服务标准、宣传推广标准、智能化标准、加分标准……袁小然表示,依托“上榜十条”,“推荐体验餐厅Top100”认定标准设置为五大类,六项推荐标准,“其中涉及烹饪技艺、科学管理、餐饮文化、宣传曝光等多方面的多项指标,复杂且系统的评审工作则需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引人注目的是,“大运星餐饮 幸福好食光”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活动邀请到成都大运会餐饮服务顾问及专家、高校学者及行业权威、川菜烹饪大师及文化艺术专家、国际赛事运动明星、媒体达人、成都老饕等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大运星餐厅推荐官团队,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扬州、西安、长沙等12座城市的行业“大V”联袂打call。
大运星餐厅推荐官团队
12座城市的行业“大V”联袂打call
正如大多数人形成的共识,成都如今已发展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国际美食之都。在美食评论作家飞哥看来,通过“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100”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服务提升,影响带动更多的餐饮从业者,为整个行业带来“正反馈”,“这不仅仅是为了在明年大运会举办期间,充分展现成都餐饮新理念、新品质与新风貌,更在于其能推动成都餐饮行业加快形成国际化经营环境与规范化服务体系,城市修养与内涵得到进一步滋养沉淀。”事实上,每一位大咖、每一位评审都有他们所擅长的领域、自身的影响力、以及其代表的受众和群体。在袁小然看来,作为推荐官的他们对于成都餐饮美食而言,这是又一次的影响扩大和品牌传播,同时亦将为成都企业带来更丰富的市场理念和发展空间。
据悉,根据已发布的《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成都将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大运品牌、环境、场馆、文化、服务五大惠民行动,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而当下在行业中全面开展的“大运星餐饮幸福好食光”成都推荐体验餐厅Topl00系列活动就是落实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之一。据此,主办方代表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抓住办好赛事、经营好城市的重要窗口期,让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成果及时服务城市、惠及市民。”
红星新闻记者 李博 裴晗 图据大运会执委会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餐观局,作者 | 孟一
全国餐饮内卷,成都风景独好。
今年一月到四月,成都餐饮增速为6.6%,相比北京、上海的负增长,深圳的近乎停滞,广州4.1%增速,成都餐饮的情况要好得多。
成都每年都有新的餐饮品牌出圈,比如楠火锅、朱光玉、李与白、李炮称盘麻辣烫、茶百道……新品类风靡全国,比如冒烤鸭、跷脚牛肉、渣渣牛肉火锅……
人们不禁感叹一句,成都出“餐饮奇才”,成都出“牛人”!不管外界怎样,这个城市似乎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餐饮创业财富”。甚至有资深餐饮人找不到出路时,就去成都,从此东山再起。
这个城市似乎已经变成了“新晋”餐饮圣地。
它有人口红利,2000万以上的城市中,它的人口增量排名第一;
它有市场增量,成都是国内第二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的省会城市,第一个是广州;
它的消费力也很强,很多高奢品牌中国首店开在这里,还囊括了一批上榜“黑珍珠餐厅指南”的高端餐厅;
和北上广深相比,成都简直是“天选餐饮之城”,消费力可媲美一线城市,开店成本又远低于一线城市……
罕见的增量城市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确实,成都人民这两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成都的人越来越多了。
一个冷知识,成都已经是超2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了。
同样拥有2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重庆、上海、北京,它们2023年常住人口分别为3191.43万人、2487.45万人、2185.8万人,它们2023的增量分别是-21.91万人、11.56万人、1.5万人。
且不说重庆的面积相当13个上海、5个北京,更是赶超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岛等省份,所以说重庆市的人口相当于说一个省的人口。重庆的人口密度并不大,不作为参考。
而上海、北京是超一线城市,另外两个特大城市广州深圳的人口都没有超过2000万人,都在1800万人左右。成都的人口增长速度确实超乎了想象,而且还在涨。2023年,成都常住人口2140.3万人,增长13.5万人。成都的人口增量在2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排名第一。上海2023年的人口增量排名第二,增长了11.56万人。
更难得的是,成都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强。
2024年初,去哪儿平台出行旅客年龄层段筛选数据显示,热门目的地TOP10城市中,“00后最爱去的城市”,成都位列第一。
全国“七普”人口数据也显示,成都14-45岁青年人口近1000万,几乎“半城皆青年”。
而且除了常住人口,成都吸引的游客也很多。2023年成都全市接待游客2.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00亿元。而每年来成都考察的餐饮人有300万人次。可以说,现在的成都最不缺的就是人,也是新晋的流量之城。
成都不仅仅是人多,它的整体消费力也很“抗打”。
2023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这意味着,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过万亿元,和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一样都成为了“万亿俱乐部”的一员。其中,深圳、成都首次突破消费万亿大关。
两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第一、“万亿俱乐部”一员,成都的这些数据摆出来,怎么看都很喜人。朱光玉火锅创始人就曾称非常看好成都市场,计划在成都开20家直营店。
成都的消费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可以通过高端业态来看。
论收入,论GDP,成都比不上北上深,但奢侈品消费却毫不逊色。今年年初,最新版《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50座奢侈品消费核心城市奢侈品消费额排名中,成都以235亿元总额位列第6,紧随上海、北京、三亚、杭州、南京。
高端餐饮品牌新荣记在北京、上海、香港之外也布局了成都市场,张勇曾称:“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机会进入成都。成都不仅是一个懂吃的城市,消费市场也很有前景,近年来,成都的米其林餐厅数量越来越多,这也从侧面显现了这座城市的市场潜力。”
相关数据也直接证实了这点。“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显示,成都上榜餐厅19家,位居内地前三,在榜单Top5城市中,成都是新上榜餐厅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比增速高达150%。
不管是排名还是增速,成都的数据都很漂亮,但这些能证明成都很强,可以和北上广这些大哥在一个牌桌上,消费潜力很大,是一个消费非常活跃的城市。
但仍然不足以解释成都的独特性。
成都的独特性需要参考成都人独特的性格。
“巴适”、“安逸得很”这些都是成都人的口头禅。满大街的茶楼可以满足成都人打麻将的休闲需求,藏在大街小巷的苍蝇馆子时不时给味蕾带来惊喜,成都人尤其看中安稳、舒适。
这种性格反映在成都人消费观上,就是挣5000元,可能有3000元花在吃上。赚来的钱就是用来享受的,活在当下是成都人的共识。
成都已经连续13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人们不愁吃喝,房价和生活成本较低,更愿意把消费用在享受生活上。在刚刚闭幕的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成都政府致辞:“成都有8000家咖啡馆、4000家书店、2000家乡村民宿,还有约15万家餐馆、2万家火锅店、1万家茶馆……”。
数据显示,成都也是万亿俱乐部中食品烟酒消费占比的最高城市。成都有超过20万家餐厅,是全国餐饮在开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不管是人口红利、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消费力,还是成都人对餐饮消费的热衷,这些都共同缔造了罕见的餐饮增量城市——成都。
每年都有新品牌出圈
为什么我们要说成都是“新晋”餐饮圣地?有读者可能心里犯嘀咕,川菜不一直流行于全国吗?
这里涉及到的是两个概念,以前是川菜走红,现在是成都餐饮品牌走红,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川菜走出去后在全国走红,这几年,很多风靡全国的餐饮品牌先从成都火一轮,再向全国辐射,再火一轮。
如果说几年前,北京、上海是餐饮新品牌诞生的宝地,那现在,这个“宝地”变成了成都。餐饮风向标城市换了。
成都餐饮“跨台阶般”崛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餐观局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成都的餐饮创业环境,优于其他一线城市。
现在的消费理性大背景下,在成都干餐饮的优势在于,开店成本低于一线城市,但消费力和一线城市一样。
开店成本可控,又不用担心消费力、居民消费欲望,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餐饮老板们可以腾出手来创新。这在当下“自救、控成本、价格战”的大背景下,是一个“颇为奢侈”的存在。
定居在北京的孙林告诉餐观局:“前段时间去成都,被成都的物价惊到了,随便进一家小店,早餐人均要在10元以上。随便进了一个苍蝇馆子,我们三个人花了将近600元,人均200元,最贵的一个菜100多元。”
这就是成都的消费力,似乎有远超一线城市之势。
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十几年张萌喆,就在成都重新找回了创业的感觉,他曾推出过一众创新业态,比如耍牛忙串串香品牌,其形成的水泥地极简装修风格对火锅行业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顺风顺水惯了,做成功了好几个品牌,在完成自己新的西餐梦时,亏损了300万,信心被打击,张萌喆一度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失眠。
张萌喆曾对媒体表明心迹:“我感觉要是继续待在北京对我自己来讲是没出路了,2017的时候你会发现北京是宇宙中心,开所有的大会,所有的镁光灯都聚焦在北京,当现在一个服务员成本都能到6000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事没法干了,高额的成本压垮了很多创新,很多找项目创业者几乎都会去成都,从谭鸭血、吼堂、楠火锅……几乎每年都有品牌出圈。”
张萌喆在其微信视频号名字后缀加上了“北京人在成都”,其在成都的奎星街开了好几个业态,冒烤鸭、茶馆、渣渣牛肉,生意都很好,其中,新做的千牛刀渣渣牛肉项目跑得最快,窄门餐饮数据显示,全国已经开了100多家店。
“在北京,高额的成本压垮了很多创新。”张萌喆提及了北京的高成本问题。
但在成都的成本好像还好,成都太古里旁边,一个几平方米的小门面,一个月的店租要四五万元,老板表示近些年来,房租没有明显上涨,来成都的游客增加了,早出晚归,所以增长了营业时间,生意还行。
所以,在这样的成都餐饮环境下,我们似乎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成都每年都有新品牌出圈,为什么成都的营销玩法那么多,品牌开店速度也很快?
因为,有大量创新的空间。
跨界餐饮人和资深餐饮人的合作,缔造了成都一个又一个现象级品牌,既会做流量,又会盈利。
朱光玉火锅,就集结了餐饮人和跨界餐饮人,有人懂设计,有人懂餐饮,因此开在商场的朱光玉,总以火锅的香味和醒目的门头设计引人驻足。其还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最近朱光玉火锅就出了“沸腾华人版”的新店设计;
势头很猛的霸王茶姬,虽然是从昆明走出来的品牌,但品牌势能放大也是在成都,其在成都太古里更换了全新的logo和品牌形象,就靠这一家店,一下子打爆了;
来自成都的品牌,也就是“新茶饮第二股”茶百道,靠独特的熊猫LOGO、熊猫营销大大提升了品牌势能,成都真是有着“无尽”的天然创业财富。
还有早一些出名的楠火锅,用“高颜值甜品+火锅”,用“抖音剧情+火锅”,发展成为如今在全国拥有几百家店的全国性火锅品牌;
除了以上这些全国品牌的大创新,成都还有很多大胆的微创新。
比如,开启了首家火锅巴士;比如在顶楼放一架真飞机,成为成都人新的“打卡用餐地”;再比如在油菜花田边赏花边吃火锅,在ktv边吃火锅边唱歌……成都人餐饮人似乎拥有口袋魔法,能变成几千上万种、不重样的用餐场景。
成都是“天选餐饮之城”,成都的餐饮老板也很“争气”,这就是为什么成都能成为餐饮宝地,每年都有新品牌出圈的重要原因。
超强产品力,遍地是高手
除了上文提到的,成都是个罕见的增量城市;难得的低成本高消费,适合餐饮创业;成都牛人齐聚之外;成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具备极强的产品能力。
不少去成都旅游的外地游客都曾表达过一个共同感受:“随便进一家成都的餐饮店,可能环境不一定特别好,但食材、口味的水准都远超其他城市的连锁品牌。”
这可能才是成都餐饮创新的真正根基。
常年在一线城市的成都人赵莹告诉餐观局:“成都人没有所谓高端不高端的概念,完全是看产品。有很多人开着豪车去苍蝇馆子排队吃饭,但如果你在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可能就没有这种现象,开豪车的目的地大概率是某家高端餐饮店。”
所以,成都餐饮店具备超强的产品力,你随便走进的一家小店都可能是隐藏的高手,这是成都和其他城市重要的区别。
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成都有着庞大的美食基因库。比如,蹄花、烧烤、小龙虾、龙抄手、冰粉、蛋烘糕、串串、麻辣烫等不止数几十个品类百花齐放。
餐观局认为,是,也不全是。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节目,我们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种类多样,新鲜。中国地大物博,各个省市甚至县城都有着独特且丰富的美食,可能当地人说起自己当地的美食,谁都能列一长串出来。
美食基因库谁都有,但能把美食传承下来,并通过一个个小店“做出来”,甚至发扬光大,销售到全国,这并不多见,但成都做到了。
每一个单品拿出来都能开出一个连锁品牌,甚至还助推出几个上市餐企。
一道夫妻肺片,让紫燕百味鸡以卤味佐餐的独特优势迅速发展,年营收超36亿元,成功上市,并在全国开出了6000多家店,门店数仅次于绝味鸭脖,超过了周黑鸭;
一道酸菜鱼,让九毛九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开创出太二酸菜鱼,甚至是怂火锅,选的也是火锅品类。
成都的菜品,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两年又有冒烤鸭、跷脚牛肉、称盘麻辣烫、渣渣牛肉火锅等新品类出来。并且,又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餐饮品牌和餐饮创业者。
而成都餐饮之所以能打开全国局面,第一,是因为川菜口味的广谱性,辣口的成瘾性;第二,成都的餐饮小店产品力都相当强,在美食的落地上做得很好,遇强则强,所以成都餐饮的产品力整体呈现出来都比较强;第三,早期一批成都人北上或者去上海,把川菜等菜品带到了全国,这就实现了技术的外溢和川菜品类的延展。
如同前面提到的,成都餐饮这几年的新变化是,不仅仅产品力强,品类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玩法等综合水平全都在线,因此成都成了新的餐饮风向标城市。
能在成都火起来,基本在全国也会比较抗打。
这也是为什么外地人到成都开餐饮店火了,就能到全国迅速复制的底层原因。
成都的餐饮底子很好,即便是小餐饮馆子,可能在环境方面差一点,但食材、口味也从不含糊。再加上,各种跨界创业者或者从一线城市回来的成都餐饮人的持续进阶,高手云集,成都又拥有庞大的“好吃嘴”顾客,顾客也很幸福,这就形成了“正循环”。因此全国内卷的情况下,成都餐饮这边风景独好。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生出对成都餐饮的艳羡之情。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只羡慕别人的结果,而要去看懂其成功的路径。
就像,为什么成都有那么多“好吃嘴”顾客?为什么人们挣5000元,3000元都愿意花在外出就餐上?原因并不复杂,简简单单的“好吃”二字便可解释。
产品力是根基,好吃是基础,而成都餐饮在这些基础之上,做的营销大事件也好、品类创新也好,不会模糊重点、不会喧宾夺主,而是围绕好吃的主线上,再去提供系列有趣的体验、玩法创新。这也是成都餐饮能稳定发展并实现向全国外溢的重要根基。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成都为什么成了“新晋”餐饮圣地?因为成都大部分餐饮人,是真的在做餐饮,不是在做融资上市,也不是为了做房地产生意,更不是为了做网红。当然,成都也出现过不少割韭菜的加盟品牌,最后也会被淘汰,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