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前,珍珠奶茶红遍大江南北,正式打响国内奶茶赛道的发令枪。而今,奶茶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标配饮品和社交工具,行业先行者香飘飘也凭借头部优势,成为百亿市值的A股上市公司,被称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而关于奶茶市场见顶的说法却不胫而走。其准入门槛低、一线城市竞争激烈、产品迭代飞速等行业特点被人诟病,那么,奶茶市场真的见顶了吗?
近期,香飘飘发布2018年财报,其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以优异业绩回应外界的质疑。皓哥今天就带大家解析茶饮行业,并探索香飘飘奶茶领导者的商业边界。
一、茶饮行业崛起,“见顶说”不攻自破
改革开放四十年,彻底改变了国人的生活状态,物资匮乏早已成为过去式,消费升级浪潮席卷全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更多闲暇,刺激了休闲经济的发展,出境游、下午茶等休闲方式快速被国人接受。其中,奶茶作为下午茶的主力军,更是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办公室的白领、逛街青年侃侃而谈之际,手里必不可少的是一杯香醇的奶茶,奶茶由此也成为年轻人之间的“社交标配”。
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人们更青睐休闲时间享受饮品,这样的生活习惯刺激了奶茶市场的发展和升级,从而释放更大增长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报显示,中国茶饮市场在过去经历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到2018年茶饮市场整体规模达537亿元。而2018年火极一时的新茶饮品牌喜茶、茶颜悦色,均出自二三线城市。这些品牌推动奶茶文化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渗透,下沉市场需求被激发,可以预见,未来茶饮行业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国内奶茶市场经历了冲泡、街头、新中式三个阶段,在触达形式、产品品类、消费场景等维度都呈现出新变化,对茶饮品牌精准把握消费习惯提出更高考验。
早期杯装冲泡阶段始于2005年前后,彼时初次进入人们视线的奶茶,还是一个全新“品种”,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不高。兼顾便捷和品质的香飘飘正是崛起于这一时期。此后开始风靡的是街边奶茶连锁品牌,喝奶茶成为街头时尚之选。如今,主打健康和原滋原味的新中式奶茶强势崛起,成为奶茶界的新生力量。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新变化逐渐显现。首先,奶茶品牌呈细分化趋势。既有以CoCo奶茶、1点点为代表的街头奶茶品牌,也有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中式茶饮品牌。其次,奶茶品类更加丰富。除了早期的传统冲泡奶茶,还衍生出水果茶、奶盖茶等新品种,口感和体验更佳。最后是消费场景更自由。消费者除了可以自己在家冲泡和街边直接购买,“互联网茶饮”的出现甚至可以实现线上下单,外卖到家。
短短十五年内,奶茶行业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也进一步缩短了茶饮品牌生命周期。若无法洞察和捕捉消费新趋势,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滚滚洪流,香飘飘又该如何应对?
二、营收净利润双增,香飘飘新品进入收获期
在大浪淘沙的商业竞争格局下,保持创新力,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香飘飘2018年财报来看,其传统冲泡版块表现稳健。同时,以果汁茶为代表的即饮板块涨势迅猛,双轮驱动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丰收,表现亮眼。
财报显示,2018年香飘飘实现营收32.51亿元,同比增长23.13%,连续三年同比增速保持双位数,公司迎来新一轮的业务扩张。体量增长的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2018年净利润达3.15亿元,同比增长17.53%。
从品类细分来看,冲泡类板块基本盘依然稳固,营收贡献近90%,同比增长近17 %,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63.1%,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市场触顶说”不攻自破。此外,香飘飘去年7月推出的Meco果汁茶,抓住新品类红利,上市6个月营收破2亿元,打开了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香飘飘实现二次增长,源于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在产品迭代、优化供应链、渠道下沉等多维度齐发力,从而实现老品新品“两开花”。
在产品迭代方面,香飘飘围绕产品类型、产品口味、消费场景、消费人群等,针对时尚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品类。去年7月,其推出Meco 果汁茶,以更高的包装颜值和更丰富的口感,俘获了年轻一代的芳心,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作为新一代健康茶饮的香飘飘果汁茶在产能提升之后,有望迎来至少十亿级以上的销售增量。且有效补齐了产品线,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
产能决定销售节奏,新品小试成功后也让香飘飘在供应链上开足马力,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Q2/Q3销售旺季。一方面,其加速推动精细化管理,推广管理供应链核心业务ERP系统,实现财务、销售、采购、仓管等标准化。另一方面,其引进瑞典利乐的前处理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并增加生产线,以满足产品升级的需求。
针对过去渠道集中在华东和分布不均的情况,香飘飘不仅搭建自有营销团队,还一手抓经销商,一手抓终端网络。面向经销商推出专营、专职、专项奖励的“三专政策”,鼓励其只经营香飘飘产品,强化对经销商的管理,调动其积极性。针对迅速崛起的下沉市场,香飘飘推出“三通政策”,即县县通、镇镇通、村村通,完善低线城县和乡镇的终端销售网络,强化市场渗透率,为公司进一步触达下沉市场铺路。
三、茶饮行业扩容,唯新者胜
以梦为马,随处可栖。香飘飘怀揣一颗追梦赤子心,尽管在茶饮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也意味着买到了一张进入更广阔增量市场的入场券。
在新零售的浪潮下,茶饮行业迎来了人、货、场三个维度的重构,香飘飘等品牌必须主动拥抱新趋势。
首先,品牌从过去的供给侧思维向极致的用户体验思维跃迁,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强化。从起初杯装粉末冲泡强调的“便捷”,到如今追求健康和原汁原味,品牌不断追随消费者需求演进的脚步,持续迭代新品,以确保自身在市场的接受度和竞争力。
其次,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过去“一招鲜”的单品模式越来越捉襟见肘,品牌经营的正确姿势是不断提升品类丰富度,辐射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香飘飘也愈发重视产品矩阵的优化,目前已推出6种口味的椰果系列8种口味的美味系列奶茶,3种口味的新一代茶饮,以及3种口味的液体奶茶。
最后,为了满足用户“想到就能喝到”的便捷需求,奶茶消费场景也迎来了重构,从传统的冲泡、到街边现制即饮,再到外卖上门,场景越来越丰富。犹如外卖兴起让用户在传统泡面、堂食之外有了新用餐选择,也扩充了整个速食赛道容量,未来多样化的触达场景也将刺激更多消费需求,驱动奶茶行业迎来新的增长。
茶饮行业的边界随着新零售与数字化,将演绎出新的高度。在这个无限场景的新游戏中,香飘飘这类迭代速度更快的玩家,无疑更有机会分享增量市场的红利。
峰瑞资本黄海认为:消费升级中,人们对于好品质、低客单价商品的消费力是巨大的。而行业在新零售和渠道下沉的双层重构过程中,基于奶茶产品的定价优势,未来将以更大市场增量掀起惊涛骇浪,加速行业洗牌。对于香飘飘这类头部玩家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加速迭代产品,主动下沉渠道,落实战略升级,无疑将在新一波市场红利中抢占先机。
四、结语
奶茶市场新人辈出,作为行业“老大哥”的香飘飘,基于全新的市场定位,站到了前所未有的制高点。面对茶饮的巨大增量市场,香飘飘在冲泡板块和即饮产品的双轮驱动下,有望释放更大的增长动力。
作者:钱皓,符璇
><>余年前,珍珠奶茶红遍大江南北,正式打响国内奶茶赛道的发令枪。而今,奶茶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标配饮品和社交工具,行业先行者香飘飘也凭借头部优势,成为百亿市值的A股上市公司,被称为“中国奶茶第一股”。
而关于奶茶市场见顶的说法却不胫而走。其准入门槛低、一线城市竞争激烈、产品迭代飞速等行业特点被人诟病,那么,奶茶市场真的见顶了吗?
近期,香飘飘发布2018年财报,其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以优异业绩回应外界的质疑。皓哥今天就带大家解析茶饮行业,并探索香飘飘奶茶领导者的商业边界。
一、茶饮行业崛起,“见顶说”不攻自破
改革开放四十年,彻底改变了国人的生活状态,物资匮乏早已成为过去式,消费升级浪潮席卷全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更多闲暇,刺激了休闲经济的发展,出境游、下午茶等休闲方式快速被国人接受。其中,奶茶作为下午茶的主力军,更是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办公室的白领、逛街青年侃侃而谈之际,手里必不可少的是一杯香醇的奶茶,奶茶由此也成为年轻人之间的“社交标配”。
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人们更青睐休闲时间享受饮品,这样的生活习惯刺激了奶茶市场的发展和升级,从而释放更大增长空间。
前瞻产业研究院研报显示,中国茶饮市场在过去经历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到2018年茶饮市场整体规模达537亿元。而2018年火极一时的新茶饮品牌喜茶、茶颜悦色,均出自二三线城市。这些品牌推动奶茶文化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渗透,下沉市场需求被激发,可以预见,未来茶饮行业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国内奶茶市场经历了冲泡、街头、新中式三个阶段,在触达形式、产品品类、消费场景等维度都呈现出新变化,对茶饮品牌精准把握消费习惯提出更高考验。
早期杯装冲泡阶段始于2005年前后,彼时初次进入人们视线的奶茶,还是一个全新“品种”,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不高。兼顾便捷和品质的香飘飘正是崛起于这一时期。此后开始风靡的是街边奶茶连锁品牌,喝奶茶成为街头时尚之选。如今,主打健康和原滋原味的新中式奶茶强势崛起,成为奶茶界的新生力量。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新变化逐渐显现。首先,奶茶品牌呈细分化趋势。既有以CoCo奶茶、1点点为代表的街头奶茶品牌,也有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中式茶饮品牌。其次,奶茶品类更加丰富。除了早期的传统冲泡奶茶,还衍生出水果茶、奶盖茶等新品种,口感和体验更佳。最后是消费场景更自由。消费者除了可以自己在家冲泡和街边直接购买,“互联网茶饮”的出现甚至可以实现线上下单,外卖到家。
短短十五年内,奶茶行业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也进一步缩短了茶饮品牌生命周期。若无法洞察和捕捉消费新趋势,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滚滚洪流,香飘飘又该如何应对?
二、营收净利润双增,香飘飘新品进入收获期
在大浪淘沙的商业竞争格局下,保持创新力,跟上时代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香飘飘2018年财报来看,其传统冲泡版块表现稳健。同时,以果汁茶为代表的即饮板块涨势迅猛,双轮驱动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丰收,表现亮眼。
财报显示,2018年香飘飘实现营收32.51亿元,同比增长23.13%,连续三年同比增速保持双位数,公司迎来新一轮的业务扩张。体量增长的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2018年净利润达3.15亿元,同比增长17.53%。
从品类细分来看,冲泡类板块基本盘依然稳固,营收贡献近90%,同比增长近17 %,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63.1%,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市场触顶说”不攻自破。此外,香飘飘去年7月推出的Meco果汁茶,抓住新品类红利,上市6个月营收破2亿元,打开了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香飘飘实现二次增长,源于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在产品迭代、优化供应链、渠道下沉等多维度齐发力,从而实现老品新品“两开花”。
在产品迭代方面,香飘飘围绕产品类型、产品口味、消费场景、消费人群等,针对时尚个性化的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品类。去年7月,其推出Meco 果汁茶,以更高的包装颜值和更丰富的口感,俘获了年轻一代的芳心,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作为新一代健康茶饮的香飘飘果汁茶在产能提升之后,有望迎来至少十亿级以上的销售增量。且有效补齐了产品线,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
产能决定销售节奏,新品小试成功后也让香飘飘在供应链上开足马力,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Q2/Q3销售旺季。一方面,其加速推动精细化管理,推广管理供应链核心业务ERP系统,实现财务、销售、采购、仓管等标准化。另一方面,其引进瑞典利乐的前处理线等国际先进设备并增加生产线,以满足产品升级的需求。
针对过去渠道集中在华东和分布不均的情况,香飘飘不仅搭建自有营销团队,还一手抓经销商,一手抓终端网络。面向经销商推出专营、专职、专项奖励的“三专政策”,鼓励其只经营香飘飘产品,强化对经销商的管理,调动其积极性。针对迅速崛起的下沉市场,香飘飘推出“三通政策”,即县县通、镇镇通、村村通,完善低线城县和乡镇的终端销售网络,强化市场渗透率,为公司进一步触达下沉市场铺路。
三、茶饮行业扩容,唯新者胜
以梦为马,随处可栖。香飘飘怀揣一颗追梦赤子心,尽管在茶饮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也意味着买到了一张进入更广阔增量市场的入场券。
在新零售的浪潮下,茶饮行业迎来了人、货、场三个维度的重构,香飘飘等品牌必须主动拥抱新趋势。
首先,品牌从过去的供给侧思维向极致的用户体验思维跃迁,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强化。从起初杯装粉末冲泡强调的“便捷”,到如今追求健康和原汁原味,品牌不断追随消费者需求演进的脚步,持续迭代新品,以确保自身在市场的接受度和竞争力。
其次,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过去“一招鲜”的单品模式越来越捉襟见肘,品牌经营的正确姿势是不断提升品类丰富度,辐射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香飘飘也愈发重视产品矩阵的优化,目前已推出6种口味的椰果系列8种口味的美味系列奶茶,3种口味的新一代茶饮,以及3种口味的液体奶茶。
最后,为了满足用户“想到就能喝到”的便捷需求,奶茶消费场景也迎来了重构,从传统的冲泡、到街边现制即饮,再到外卖上门,场景越来越丰富。犹如外卖兴起让用户在传统泡面、堂食之外有了新用餐选择,也扩充了整个速食赛道容量,未来多样化的触达场景也将刺激更多消费需求,驱动奶茶行业迎来新的增长。
茶饮行业的边界随着新零售与数字化,将演绎出新的高度。在这个无限场景的新游戏中,香飘飘这类迭代速度更快的玩家,无疑更有机会分享增量市场的红利。
峰瑞资本黄海认为:消费升级中,人们对于好品质、低客单价商品的消费力是巨大的。而行业在新零售和渠道下沉的双层重构过程中,基于奶茶产品的定价优势,未来将以更大市场增量掀起惊涛骇浪,加速行业洗牌。对于香飘飘这类头部玩家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加速迭代产品,主动下沉渠道,落实战略升级,无疑将在新一波市场红利中抢占先机。
四、结语
奶茶市场新人辈出,作为行业“老大哥”的香飘飘,基于全新的市场定位,站到了前所未有的制高点。面对茶饮的巨大增量市场,香飘飘在冲泡板块和即饮产品的双轮驱动下,有望释放更大的增长动力。
作者:钱皓,符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45亿身家,富豪榜唯一白手起家“90后”,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再一次引发关注。
10月2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公布了中国企业家们截至2020年8月28日所拥有财富值的排名情况。
插画:《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孙竹
>29岁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以45亿身家首次闯入榜单,排在第1227名,成为榜单上27位“90后富豪”中,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90后企业家。
从卖手机到卖奶茶
2012年5月12日,一家30平方略简陋茶饮小店,在江门市九中街开张……这是喜茶在漫画里讲述自己的历史。
在卖喜茶之前,聂云宸的创业史并不顺利。
2010年,19岁的聂云宸从广东科技技术职业学院专科毕业后,开始卖手机。
这是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上的关键一年,苹果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4,小米也在这一年4月成立。
由于选址过偏,聂云宸卖手机非常不顺利,主要能帮他挣钱的是越狱刷机和手机配件。
正是这不起眼的小生意帮助聂云宸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万元。
聂云宸在2012年5月12日,从卖手机转向卖奶茶,还给自己的奶茶取名为取名“皇茶ROYALTEA”(喜茶的前身叫皇茶)。
彼时奶茶市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一大勺茶粉和着奶精,再加一杯矿泉水,十几秒钟一杯奶茶就制作完成了。
聂云宸和小伙伴们在口味上开始突破,抛弃了传统奶茶所用的粉末,使用新鲜的芝士、鲜奶、茶叶现泡茶底,研制出新品——芝士奶盖茶。
“从消费者出发,反向定制”,喜茶的团队这样定义自己的创新。
2017年春节后,皇茶更名为喜茶,官网上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故事,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营销。
“一杯多肉车厘,少糖、绿研茶底,加脆波波”,不少年轻人在喜茶店面里熟练运用这种接近“暗号”的语言,点自己最喜欢的茶品。。
2017年2月,喜茶冲出广东登陆上海,创下“上百人排队,买一杯奶茶排队数小时”的盛况,网络上还出现了“当喜茶黄牛加价转卖轻松月入过万的”段子。
热闹的“奶茶江湖”
在喜茶的带动下,中国奶茶市场迎来巨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已达1405亿元。若以平均单价20元计算,2019年的奶茶销售额已经超70亿杯……奶茶的赛道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选手们,奈雪的茶、一点点、CoCo奶茶、鹿角巷、答案茶、丧茶、贡茶,有网友都感慨,“在我老家的美食街都是同时开着好几家奶茶店”。
其中,茶颜悦色和蜜雪冰城给“奶茶江湖”带来很大的冲击。
“一杯奶茶带火一个城市”,国庆七天长假,朋友圈出镜最高的奶茶就是茶颜悦色。
茶颜悦色是长沙本地的一款奶茶品牌,无论从品牌名、产品名、包装、海报以及店面设计上,无一不体现中国风的元素。
“幽兰拿铁”、“声声乌龙”、“蔓越阑珊”、“人间烟火”、“素颜锡兰”、“抹茶菩提”、“桂花弄”,这些茶品取名让习惯了西式命名的奶茶消费者耳目一新。
而且,茶颜悦色也很擅长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品牌。
“茶颜悦色能不能放7个小时”、“排队太难了,所以一次最好买2杯”、“武汉人民拼单茶颜悦色高铁快递”……这样的段子在社交网络此起彼伏。
去过长沙的人都知道,茶颜悦色门店实现了长沙各种街巷,景区,购物中心,机场,高铁的全覆盖,整个城市一共有接近300家门店。
“一到这个城市,怎能不去尝尝,而且单价是喜茶的二分之一”。十一去长沙旅游的胡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附件一条步行街视野范围内就至少有3家茶颜悦色,如此密集的门店形成了强大的广告效应。
一杯茶颜悦色15元,比它更便宜的是蜜雪冰城。
10元一杯的蜜雪冰城被称为“奶茶界的拼多多”,2019年营收达65亿,2020年6月宣布门店突破万家,在门店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名气更大的喜茶和奈雪的茶。
资本也看上了奶茶行业
10月8日,美团APP发布的《2020 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显示,仅长假前4天,平台的奶茶订单量就超过11亿,相当于全中国人每人都喝了一杯奶茶。
敏锐的资本在奶茶行业竞相下注。2018-2019年,奶茶行业投融资额近30亿元,腾讯、阿里、IDG、峰瑞资本等竞相入场。
2016年8月,喜茶率先获得IDG资本1亿元的投资;2018年4月25日获得龙珠资本的4亿元B轮融资;2019年,喜茶获得由腾讯、红杉资本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90亿元。2020年3月,喜茶再次获得新一轮战略投资,投资人为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联合领投,喜茶估值超过160亿。根据喜茶披露的2019年经营数据,喜茶80%的门店都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单店日均出杯数为1500杯,单店单月平均营业额在100万以上。
2020年7月14日,喜茶全球第 500 家门店正式开业。
2020年6月9日,据媒体报道,奈雪的茶即将完成一轮近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截至2019年末,奈雪的茶已在全国已开出230余家门店,覆盖35个城市。
“蜜雪冰城即将完成新一轮10-20亿元的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美团旗下龙珠资本,公司本轮投后估值约200亿人民币,远超奈雪、喜茶。”近日,又有媒体爆出这则消息,《中国经济周刊》致电蜜雪冰城,对方否认这则传闻。
90后聂云宸靠创办喜茶闯入富豪榜,可以算奶茶行业的一个小高潮,至于喜茶和对手们在奶茶业接下来的竞争中如何逐鹿,大家可以坐等好戏了。
责编:姚坤
美编:孙竹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