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报·湖南客户端 记者 何婷
2月21日,2023“松雅湖商圈”美食消费节暨第三届中国青年名厨精英赛(华中赛区)在长沙县拉开帷幕。国家级赛事火力全开,来自湖南、湖北、河北三省的150余位青年名厨巅峰对决,上演了一场关于美味的较量。
赛事由长沙市商务局、长沙县人民政府指导,长沙县商务局、中国饭店协会主办,中国饭店协会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长沙县餐饮行业协会承办,长沙县农业农村局、中国饭店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中国饭店协会酒店星厨专业委员会、长沙新东方烹饪学院联合支持。
以赛为擎,引领青年厨师启新程
活动现场重磅嘉宾汇集,中国饭店协会资深会长韩明、湖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陈靖,中共长沙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永高,长沙市商务局党委成员、副局长黄立斌,长沙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吴昊出席开幕式。活动吸引了许菊云大师、王墨泉大师等湘菜泰斗,150余名青年厨师精英、50多位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代表共500余人参与。
中国饭店协会资深会长韩明在致辞中提到本次比赛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的切实举措,对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长沙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吴昊表示目前长沙县正积极推进农产品“湘品出湘”,以扩大食材销售促进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生活富裕。在此背景下,青年厨师作为行业产品创新的中坚力量,对行业品质化、产业化、连锁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届中国华中赛区青年名厨精英赛的举办可谓正逢其时。
“赛事很有意义,为青年厨师搭建一个竞技、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青年厨师更有担当、责任和素质。”中国饭店协会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徐溶介绍,中国饭店协会青年名厨专业委员会以后将继续举办学习沙龙、省际互动等交流活动,培养和吸纳更多优秀青年厨师,助力中华美食的传承与发展。
火力全开,“学院派”pk“职工组”
中国青年名厨精英赛作为一场国家级赛事,在行业内享誉盛名,以青年名厨为参赛对象,打造青年厨师交流互鉴的平台,向全世界传播饮食文化,传承、交流并增进不同饮食地域间的交流融合。本次活动以高水准技能要求进行厨师选拔,来自华中地区的150余位厨艺行业的精英代表参赛,比赛分为“学生组”和“职工组”,所有参加的厨师年纪都不超过45岁。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一道道令人耳目一新的菜品,充分展示华中地区青年精英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盘龙菜勾勒的“龙魂”、珊瑚鱼打造的“海底世界”,还有杏香葫芦肉、金瓜狮子头、五福宝塔肉、富贵有鱼等多道外形大气、讲究装饰的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据湖北新东方老师江伟介绍,这些菜品都出自该学校的职工教师和学生之手,他认为厨艺讲究色、香、味、意、形,技艺创新要与传统工艺结合,让吃赋予更多艺术的感觉。他还说道:“我们做技术培训,就是想把技艺传给学生,让学生靠着技艺在社会上有所发展,让手艺人支撑一片天。”
相对而言,“职工组”则更展现出实用主义,追求口味、注重市场。来自长沙山公馆的青年厨师李青松也参加了比赛,他带来了藤椒雪花牛肉粒和香煎致和猪颈肉参赛两道菜,摆盘简约,但看起来相当有食欲。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两道菜参赛,他坦言这都是他们店里畅销菜,口味经受了市场考验,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如果得奖了,奖牌我就摆店里,来吃饭的人都看得到。”李青松打趣地说道。
“大赛是一次良好的交流机会,不仅能促进不同路线风格的厨师们相互学习借鉴,打破其固有思维限制,弥补自身不足,更能推动多个菜系之间融会贯通,加速餐饮发展。”现场评委黄绍满介绍如此说道。
餐饮行业专家、湘菜泰斗等组成专家评审团,秉持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现场评分。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30个特金奖、3个三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一等奖。长沙县籍选手收获颇丰,共有18位选手获得特金奖,来自凉塘一味的邹仁辉选手荣获二等奖,来自鸿先阁的王章程选手、徐记海鲜的廖杨选手荣获三等奖。其中邹仁辉选手带来的比赛菜品五美大片肉和东山辣椒煨排骨,选用长沙县特色农产品大围子猪和东山光皮辣椒为原材料,凭借高超的厨艺,令长沙县特色美食、农产品在全国性舞台上脱颖而出。
精准发力,赋能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上,长沙县人民政府与中国饭店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长沙县地标美食培育和认定、长沙县优质食材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中国饭店协会在推进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标美食品牌升级,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经验。长沙县与中国饭店协会的强强联手,将助力长沙县本土美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让区域特色美食文化、特色食材为大众熟知,加快区域餐饮企业全国扩张的步伐。
为更好地展示餐饮文化的多样美,现场设立20多个精致展位,湖南天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多力葵花油、一线天菜籽油、安徽华尔滋食品有限公司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餐饮企业参展。
据悉,第三届中国青年名厨精英赛(华中赛区)是长沙县 2023“松雅湖商圈”美食消费节的子活动,此前,长沙县已陆续开展抖音、云闪付消费券发放、2023年长沙县“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交流会、知名企业集体迎春大放价、抖音本地生活商家课程培训等多项促消费活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扶本地餐饮企业回归正轨,提振消费信心,迎来2023年促消费开门红。
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共青团吉林省委
全面升级吉林青年创业园,
建设吉林省青年农村电商双创基地
今启招商
诚邀广大青年创业者入园孵化。
详情,请阅读全文
编辑:Nelson
日由张永新导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斩获白玉兰三大奖项,《觉醒年代》不仅斩获国家级重要奖项的首肯,值得称道的是,觉醒年代中一大波粉丝中青年群体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早先首播时,觉醒年代并没有什么讨论度也不出圈,像这种历史题材类的电视剧很多时候受众面积并不广,更多的受众是仍旧以电视为娱乐的大爷大妈以及少部分的爱历史的群体。但这部剧一反常态,圈了无数年轻群体的心,让年轻的剧粉纷纷化身为“自来水”,四处安利这部好剧,让觉醒年代有了更高的热度和国民度,成功出圈,觉醒年代究竟靠着什么俘获了年轻群体的心呢?
< class="pgc-img">>近些年,娱乐圈在娱乐至死的道路越奔越远,彻头彻尾的商业化,一切向金钱看。作品内容流水线式制作,一些情感剧,本该自然的男女主互动,流水线让他们成为“工业糖精”,制作资金预算一大部分贡献给跨界的爱豆演员,作品制作周期越来越短,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仿佛肯德基里一只又一只的速生炸鸡,娱乐作品沦为圈钱工具,丢掉本该有的艺术追求。观众苦烂片久矣!
01
觉醒年代的横空出世,让笔者等广大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主旋律作品,一个既有内涵又接地气的历史剧目。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前后为背景,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从相识 相知到分道扬镳为主线,穿插陈延年,邓中夏,毛泽东等革命志士为副线。剧里李大钊,陈独秀一行人为了探索革命道路提笔针砭时弊,不畏强暴,为启发下一代革命学子,启办青年杂志,为拯救千千万万底层穷苦人民,相约建党探索救亡图存新道路。剧里的不再如同中学课本那样一笔带过这些事件,它让我们直观地深切感知到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悲惨苦难的广大同胞,那些革命者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为了崇高理想毫无保留献出自己 一片赤诚的心,为国家谋新出路。我们心情随着伟人们一起跌宕,看见受难同胞一起痛心流泪,一起为革命事业取得阶段胜利而欢呼,觉醒年代让我们同百年前的伟人们的心意相连,让我们跨越时空,去到他们的身边。
< class="pgc-img">>剧里除了大量历史事件还穿插了许多生活情节,有为了捧场延年乔年的简洁食堂着急出门却忘了带钱,被儿子挤兑的老父亲陈独秀先生;有在桌上和陈独秀玩互推瓜子皮的蔡元培校长;有因为起晚了将院里打鸣的鸡撵得满院跑的陈乔年烈士;有耐心教一双儿女玩游戏的李大钊先生。
< class="pgc-img">>觉醒年代将百年前的波澜壮阔的故事用细腻的笔触重新刻画,让一位又一位的伟人重新焕发生机,让他们不只存在于冰冷冷的课本和墓碑上,而是生动形象展现了他们的革命面貌和可爱的生活风采,他们也是个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人,剧中无声处的生活细节无一不展现了伟人们可爱的一面,伟人不是架空在神坛上的,是真真切切人民中的一份子,带着烟火气息的人。
02
觉醒年代的成功不仅是内容剧本上的出彩,也离不开全组优秀演员的精彩演绎。 一部好的电视剧绝对不是一个人的高光,一定是人物群像的交相辉映。斩获白玉兰的最佳男主角的于和伟自是不用多说,他几十年磨炼过硬的演技和戏前对历史人物深入的功课,使他在饰演陈独秀先生时,不是陈独秀更似陈独秀,将陈独秀先生演得入目三分。
剧中鲁迅先生挥洒狂人日记的名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文豪的悲愤肆意,让观众们直呼‘这就是鲁迅本迅吧!’后来通过采访了解到剧中鲁迅先生的画面很多伴随写文章的镜头,饰演鲁迅的演员曹磊,为了方便镜头可以一镜到底,使镜头更有连贯性,让情绪不被打断,下足了功夫模仿与鲁迅先生字体相仿的毛笔字,最终呈现出豫才先生的丰姿。
< class="pgc-img">>剧里不但老演员表演十分具有碰撞力和爆发力,青年演员们也同样出彩。相信不少人入坑觉醒年代是因为延年乔年慷慨赴死的片段,那个镜头里延年乔年被枷锁勒得鲜血直流,但眼睛里是枷锁困不住的光芒,那种从眼底里透出对自己信仰的笃定信念和对后辈们殷切的期盼,他们从容走向刑场途中,转身的那一笑,让观众泪流满面。青年演员用干净,纯粹的“眼技”让观众为之动容,这一幕对青年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只是看到一位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惋惜,更是被延年乔年那种以身证道的决绝而震撼,在学生时代不少人会吐槽政治课本上的文字‘教条’,殊不知这些真理是百年前无数像延年乔年那样的热血青年用鲜血,用生命去论证出来的。我们对待真理的时候是不是过于浅薄了呢?
剧中那顽固爱面子又学识渊博的辜鸿铭,奶里奶气又心怀抱负的陈乔年,发誓以身许国的陈延年,可爱又果敢坚韧的李大钊·······剧里那些老中青演员用精彩绝伦的演绎将伟人从历史长河带到了我们面前。
03
除了剧本演员,值得吹爆的还有觉醒年代幕后的主创团队 。 在观看途中我们很容易可以观察到,剧中即使镜头很少的群演们,也仿若从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穿越过来的;无数空镜或长或短;贯穿全剧的隐喻镜头,蚂蚁打架,困在水缸里的金鱼等;还有那用心还原的各种场景;与剧情相呼应的插画画面;这些小细节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那个年代的社会大背景,将观众们拉入剧中所描绘的动荡年代。
< class="pgc-img">>这一帧帧画面背后是幕后团队历时三年拍摄,张永新导演在拍摄期间曾经好几个月不见太阳。为了场景演绎的准确度给演员们一个个剖析讲解剧本;为了仅一个镜头的群众讲解戏剧动作;为了更接地气的呈现方式不断琢磨每个小细节;为了一个隐喻的镜头,把摄像架在太阳下一个多小时,就是为了等到蚂蚁打架的画面;荧屏上完美的呈现,背后是如山的工作体量,除了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还有那份对历史的使命感和敬畏。张永新导演曾在采访说道拍摄觉醒年代时,不光有压力还有巨大的幸福。
以及团队的美术老师为了能让演员更能沉浸入场景中,一条门槛反复设计,让我们看见文献中走出来的青年编辑部;插画老师为了剧中几幅插画改稿画稿上千张,让我们从精简插画中也能窥探到历史中那些暗流涌动;服装老师为了一条胡子制作了十几条反复比对修剪,将那个大胡子先生从课本扣下来,让我们看见大钊先生的风采;在这样专业用心的团队呵护下,觉醒年代没有理由不爆!觉醒年代零差评,因为它值得!
< class="pgc-img">>青年观众们不是不爱历史剧,大家只是不爱那些敷衍圈钱的烂剧,不爱那些手撕鬼子的雷剧。觉醒年代的爆火,延乔路路牌前的满地鲜花,无数的二创作品,完全可以说明,青年一代的审美和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有艺术, 有审美, 有历史责任感的电视剧作品,希望真正有演技的演员出现在大荧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