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1月20日 郑州市“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正式开门迎客。据悉,这是郑州首家采用统一收银结算系统的农贸市场,开启智慧农贸市场2.0时代。
作为城市品质的缩影,让菜篮子兜起满满幸福感,既是家门口的生活小事,更是城市发展的大事。农贸市场是一个城市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也是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平台。建设公益性农贸市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郑州市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出发点,以布局科学化、环境特色化、业态多元化、运行智慧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农贸市场“郑州模式”为引领,大力推动标准化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工作,人民群众“菜篮子”幸福指数稳步攀升。
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燕介绍介绍,“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面积约8300平,辐射周边2.5公里内30个小区,服务人口数十万人,业态丰富、配套齐全,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便捷的便民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主打“清风”主题,以“清廉”为底色,嵌入清廉主题文化宣传元素,开展主题教育,弘扬清廉文化,让市场商户、消费者感受“清风拂面”,营造诚信经营、公平公正、文明有序的浓厚氛围。
不同于商业盈利为目的菜市场,该农贸市场由国有资本投资建设运营,主打公益性和标准化,隶属于国企郑州市市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省畅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市投集市”农贸市场品牌已孵化了十多家菜市场。
传统的智慧大屏,是当下郑州多数新建菜市场的标配。进入未来路农贸市场的右手边,就有一个智慧大屏,能实时显示当日菜价、人流,后台还可以检测商户每天进货量、销售量及实时交易数据。这样一个智慧供应链系统,做到了直观、可视化、和数据化管理,能帮助商户科学选品、拓展经营边界,可提高生鲜商品的供应、备货管理能力。
河南省畅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博介绍,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作为收银纳统的第一个市场类主体,转变模式,将市场内农产品销售额纳入统计范围,助力郑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工作。
作为郑州首家采用统一收银结算系统的农贸市场,“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改变了传统菜市场靠商户独立收银结算的交易模式。市场所有商户的交易行为都经这一结算系统,建立统一的收银管理,可保证所有交易都被准确记录,同时为商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搭建合作桥梁,为商户争取更多金融服务支持和服务。
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刘奎志表示,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联合市投公司,以“市投集市”未来路农贸市场为试点,打造了全市首个“智慧农贸+统筹收银纳统结算平台”,成功破解了当前全市农贸市场入库纳统的工作痛点,将市场资金沉淀在本地纳税银行,提高郑州社消零总额。
据了解,目前“市投集市”旗下农贸市场门店有十余家,总面积约5.6万方,商户数量近500余家,服务周边群众约60万人,保卫老百姓“菜篮子”“饭桌子”。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就餐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宋晓珊/文 杨东华/图
智能餐厅正流行,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餐厅升级完毕,成为只对员工开放的智能餐厅,在这里可以实现餐盘结账,到底怎么回事?快来看下吧。
< class="pgc-img">>餐盘结算,为每个医生争取7——15分钟
人山人海,说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是不少人的第一印象。
医院的职工也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官网显示,该院有在职职工12156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958人。
这么多人,日常如何吃饭呢?
河南商报记者探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该院区医生数量为四五千人,日常有三分之一的大夫、护士选择职工餐厅就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勤处膳食科副科长王前介绍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自动收银系统,餐盘内嵌价格芯片,带有芯片的餐具将会自动报价结算,餐卡放上后,自动扣费,实现餐盘智能自动结账。
< class="pgc-img">>这是一台很聪明的仪器,无论是餐盘叠着放,还是平着放,都会一个不漏地进行结算。
据测算,这套智能系统,经测算能为每个医护人员节约7——15分钟的时间。
“日常就餐基本不排队。”王前说,托盘显示报价后,医生把餐卡往仪器上一放,秒结算。实现了零消耗,零排队,零等待。
一个锅出餐30份,可实现12个大锅同时开炒
智能化的背后,是各类不同需求。
上午10点53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综合科的闫医生值完夜班,开启她的中午饭,一份排骨、一份素材、一份米饭,算下来16元。
她的同事只用6.5元就完成了自己的午饭,一碗6元的肉酱面+0.5元的汤。
河南商报记者发现,这里的热菜炒豆芽之类的,一份一元,最贵的沙嗲金钱肚也不过19元。
< class="pgc-img">>“基本上以成本价在进行销售。”王前介绍说,医院的菜谱,除了最受欢迎的大烩菜、土豆烧牛肉等6个菜,其他菜品基本上两周一调整。
该院职工餐厅厨师长史永奎介绍说,因为医院人多,这里的后厨有有12个大炒锅,一个锅能炒30份菜,煮烩面用的肉汤,能把30斤肉炖化。
< class="pgc-img">>在后厨,河南商报记者发现这里每日各类原材料用量更是惊人,青菜2000公斤,米饭700斤,鸡精、盐等佐料日用量更是需要用箱装。虽然佐料总量看起来吓人,但是史永奎介绍说,其实这里的菜口味十分清淡,确定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g。
四川的麻辣烫,河南的烩面,广式小菜沙嗲金钱肚、豉汁蒸排骨、鲜虾云吞面,就连网红“咖喱烩面”也都有。开饭时间,这里完全是一部舌尖中国的场景。
< class="pgc-img">>据了解,医院餐厅还增设了餐饮特色区、小炒区、西餐区和卡拉OK区。
不过闫医生最喜欢的还是“点外卖”,工作忙的时候,手机APP上下几个菜,职工食堂的师傅们很快就送了过来,“一份酸菜鱼,连汤带菜三四斤。”
< class="pgc-img">>智能餐厅进化史
手机是智能的、家居是智能的、汽车也是智能的,现在就连吃饭这件小事,也要变成智能的了。
那么什么是智能餐厅啊?郑州市民小李认为有机器人的餐厅就算是智能餐厅,不过对于这类餐厅他认为噱头大于实质。
< class="pgc-img">>“我之前去过一家智能餐厅,店内只有1个机器人,走路速度特别慢,根本起不到提高上菜速度的目的。”小李说。
与机器人智能餐厅不同,一些餐饮大佬推出的智能化方案,则是从自助点餐下手。比如2016年,海底捞推出的智能餐厅,自建O2O体系,推出的店面使用了H5页面,有智能推荐,可支持多人同时点菜,定制口味等多项功能,同时还有智能桌面,从顾客就坐、点餐、等餐、支付整个环节的智能化体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智能餐厅成本太高,而且不够智能,看起来是噱头大于实用,所以,海底捞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麦当劳则从2014年开始,餐厅都陆续改造成为双点式柜台,点餐与取餐分开,北上广深大部分门店使用自助点餐机。
(编辑 吕瑞天 华丽娟)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朱至松 通讯员 康亚娟)随着商超零售新模式的日新月异,包括自助银机在内的各种无人设备逐步成为实体超市标配,给消费者带来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
在华润万家郑州市秦岭路店的自助收银区,有8台机器正在同时为顾客提供服务,门店还安排了专人进行指导,随时解决顾客疑问。顾客提着购物篮来到机器前一一扫描商品条形码,待所有商品完成扫描后,即可在触摸屏上选择结账方式,完成付款,整个过程清晰便捷,用时不到两分钟。
在超市现场,不少顾客在做自助收银尝试,在超市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扫描、付账,感到很是新鲜、快捷。还有一些老年人主动要求工作人员进行自助购物流程的演示,并表示“操作简单,方便多了,以后就不用排队了”。在购物高峰期,8台自助收银机无一空岗,顾客接受度较高。
据介绍,截至2019年5月,华润万家郑州市秦岭路店自助收银机已增至8台,自助收银上线后,结账分流效应明显,客诉率降低。通过推广试点,系统不断完善,从2019年开始,华润万家加大了对自助设备的引入,预计到6月底,自助收银设备在河南门店增至50台。据统计,自助收银的使用占比约为20%,未来超市普及自助收银将成常态。
无论是扫码支付还是刷脸支付,以“自助、智能”为最大卖点的自助收银设备正在多种场景内得到广泛应用。自助收银对于商超行业来说,第一,可以提高结算的效率;第二,可以提高结算准确性、降低客诉率;第三,便于企业更高效地对会员顾客的消费行为、消费特点进行分析和管理,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提升会员价值和门店的营运效率,对企业发展智慧零售的战略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华润万家紧跟时代的巨轮,不断改变自己,在收银支付、门店运营、顾客关系和O2O运营上持续发力,如大力引进数字创新技术,包括自助收银等,并扩大新技术的落地范围;作为国内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之一,积极拥抱新技术,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探索前进,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完善商超零售新模式,不断提升购物体验和服务品质,逐步实现与核心业务平台的无缝对接。